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社会生活的理论前提*

2015-01-30王洪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价值观

刘 伟 王洪波

当今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已成为价值观较量的新常态。当今中国,思想意识层面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直面现实,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凝练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价值领域进行的战略性创新和思考。为了推进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融入进程,党的十八大以“三个倡导”的形式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探究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对深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国家层面的自觉性生成逻辑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制度正在走向深层的磨合阶段。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要走出中国大门,并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中进入全球化的大潮。与此相应,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调整和变化。经济的全球化在提升国家经济力量、增加选择的机会等方面的正面作用不必细论。从负面意义看,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因此,内蕴于经济交往中的文化价值观层面的困惑、矛盾和冲突最为突出。反过来,这种文化价值层面的困境与冲突必将进一步制约中国社会经济的提升和发展,进而影响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为此,中国共产党从战略高度,构筑并凝铸起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的,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及世界文化等价值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并使其渐进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构成国家层面的生成逻辑。

(一)纵向的历史逻辑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历史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汉朝、唐朝时期的文治武功(“汉唐盛世”)及良好的国际声望就是最好的明证。然而,在某些特定时期,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曾遭到极为严重的否定、冲击、破坏甚至践踏(既有内在的自我行为,也有外在的他人行为)。时至今日,各种歪曲、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内外势力依旧存在,而且其行为方式和方法与过去相比,更为隐蔽、更为多样。

随着中国历史向前推移,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辩证式否定(扬弃)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必要的。因为文化价值观念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只要社会生活现实发生变化,文化价值观念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变化,这是基本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的任务极为艰巨和繁重,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强调深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但在“经济中心论”的政策指引下,文化价值层面的战略思考从未真正在中国政治生活的舞台中占据过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在国家层面,中国共产党科学并准确地把握国际形势和时代特点,在文化价值层面进行了深刻地历史反思,集中力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思考和建设,构建起开放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凝练出易于践行和融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当下中国在文化价值层面的重大战略举措。深入分析,只有建构起以适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支撑的中国社会,才能巩固起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引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二)横向的现实逻辑

作为发展中大国,在经济领域,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在政治领域,几十年来,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艰难前行、深度推进,目前已经进入政治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领导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直面政治腐败这一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历史和现实难题,出台多项政策、规定和制度,强力在各个领域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深度反腐,下定决心把腐败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客观地看,这种政治勇气和魄力已经取得了优异的社会效果,人们精神振奋,希望反腐和制度建设持续深入推进,驱散腐败的政治阴霾。与经济和政治等领域的“显性成就”相比,文化领域则显得相对薄弱和滞后。然而,因文化愈益深层地渗透于政治、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愈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愈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和影响国家未来走势的重要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树立长远的战略意识,力争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在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把“文化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地位,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积极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与此相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凝练及其培育和践行也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价值领域的重要工作和任务。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价值层面的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日趋复杂的态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从未停止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作为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一直是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传播、渗透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当前,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传播、渗透的方式愈加隐蔽(与科技、经济和文化活动等结合起来)。因此,文化价值领域的安全形势极为紧迫。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应深刻反思历史,科学把握现实,举国上下协同一致,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逐渐渗入并熔化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唯有如此,才能激发起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并自觉地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二、个人层面的自发性生成逻辑

人是社会生活中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的价值存在。因先天禀赋、生活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差异的客观存在,人的存在是特殊、独特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1](P123),正因为个人是特殊的多样性存在,个人的现实利益和需求也必然是多样性的。而且,因价值主体和价值对象的变动,价值关系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因而,个人间的价值理想、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必定是有差异的,不可能完全趋同一致。当然,这里所谈的“价值”差异性是从绝对意义上讲的。其实,在同一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及教育传统下的人,在“价值”层面是存在共性的,存在着可通约的现实和可能,当然其共性或通约存在着程度和层级的差异。

全球化是一个价值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价值主体都难以固守其原有的价值传统和价值观念。各种渗透在科技、信息和知识中的价值观剧烈地冲击、震荡着人的心灵和头脑。在当代中国,面对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人们甚至还来不及做出选择和取舍,它们可能已经渗入你的精神和灵魂。其必然的结果是,人们(尤其是青年)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愈益困难,价值困惑与日俱增。正如有学者所言,“价值观念多元并存的局面,将人们拖出了‘诗意的栖居之地’,使得现代人处于一种无所适从、无所归依的状态,使为数众多的青少年学生丧失了对善恶美丑的应有的道德判断力,在道德认知、道德实践方面陷入了无法解脱的困境”[2]。客观分析,多元的价值观是“双刃剑”,有利有弊。从负面意义看,当人自身的原有价值观遭到外在的多面价值观冲击,自身又无力主动选择、调整并重构的时候,价值系统的大厦就岌岌可危了。当前青少年中表现出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紊乱、道德理想迷失、社会责任感薄弱等问题,正是个人价值观危机的外在表象。而且,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深度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各种利益关系正在重新组合和调整,更加剧了价值观的冲突和紊乱。

从特定意义来说,作为精神性的价值存在,人的精神价值状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个人、群体、民族甚至国家的发展状况。近年来,面对价值观动摇和迷惘的现实,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整合和重构的吁求和呼声日益高涨。客观而论,这种吁求和呼声已经逐渐凝聚成一种力量,且自觉性程度日益提升。只有在每个人、每个群体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注入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凝聚共识,形成奋发向上的强大力量,也才能有能力应对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反过来,个人的物质生活就有了更为坚强而稳固的国家保障,个人的精神生活也因有了更强大的文化价值支撑而得以安顿。

价值源于社会生活,生活决定价值,而不是价值决定生活。因此,回归社会生活,考察社会生活中个人价值观的实然状况及其价值的诉求状况则可窥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践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把握其生成逻辑。不难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变动性是价值观多样多变的最切近原因。基于此,从个人的现实的、具体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创造满足现实利益和具体需要实现的条件和可能。可以使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自身努力及相互间的密切协调、合作,不断接近甚至实现其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反过来,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的日益接近和实现会使个人更加坚定其价值观和价值信仰的正确性,主动地践行并传承其所认同的价值观,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互动。

总之,在全球化与互联网的时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应,个人的原有价值理想和价值观念已逐渐失去其应有的支柱作用和家园意义。因此,直面价值观多元多变多样的新态势,调整、重构并凝练出符合时代特点、现实需要及未来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才能重新激发起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只有社会中每个现实的个人的“精神”有了家园,有了理想和力量,才能以百倍的信心和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三、核心价值内在的双向辩证推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四方面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的形式正式提出,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得到进一步明确,即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就时间顺序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后;就所含内容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四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二者虽内在本质和方向一致。认真对比研究,则可见二者不具有完全的对应关系。因此,有必要从学理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辨析,从而既有助于深化对理论的认识,也有助于加速理论本身的深度社会融入进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外在框架,是前提和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本质,是内核和精髓。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基本精神依托[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生成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展开和深化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及时代形势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它在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框架、基础和前提,结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及中国国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进行再提升、概括和凝铸,才可提炼出符合大众化、通俗化要求的,便于理解和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完成后,对每一个核心价值观念及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进行理论的深度阐发,阐释价值观念之间、每一价值观念与现实之间的深刻逻辑联系。这种以社会现实为基础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双向互动,其结果是二者都得以深化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凝结,也是核心价值体系运化于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多地呈现为方向性、体系性和总体性的基本理论框架,它更多被学术界和政治界研究和关注。比较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24个字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表达,揭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筋骨、内核和精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的基本内容进行缜密的逻辑分析,依据学理关系,可以探究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凝结线路,形成更具共识性的核心价值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逻辑”凝结强调的是学理层面。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能停留于自身。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化于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举措和中介。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理意味较强、过于笼统,普通大众难以理解和认同,也更难以融化于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精神层面。基于此,概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从所确立的24字核心价值观看,其层次分明、表达明确、通俗易懂,易于宣传和传播,便于普通大众理解、践行乃至认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同步变化、辩证推移

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本应为共生性的关系范畴,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扩展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锻造、凝练核心价值观。从现实的情况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在前,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在后。必然的情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之间出现了非完全的对应关系。比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创新”为“时代精神”的核心,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没有直接对应于“创新”一词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基本内容之一,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似乎也难以找到对应性的价值观念等。

基于以上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任务依旧在“过程”之中,还处于“未完成态”。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本应同时进行,并螺旋式地向前推移。唯有如此,二者才能在辩证互动中趋于完善甚至完成自身,并为对方提供支撑和指导。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文字表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四个方面”和“三个倡导”只是“基本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之间不具有完全的对应性关系,似乎也可以理解(或已成为政治界和学术界的潜在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开放性的、关联性的概念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代特点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适当调整和变化的可能和空间。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核心价值观的凝练绝不能只靠学术的研究、讨论和政治的强制,其生成的最重要基础是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境况,尤其是人们的现实需求及其价值观境况。只有人们的现实需求日益得到满足,人民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念才会更加坚定。而且,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三维互动中,经过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修正所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才能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和认同,也才更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因此,只要国际形势和时代特点不断变化,只要学术界和政治界对社会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变化,只要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就绝非是静止的、不动的。在价值观问题上,只有把“变”理解为常态,并积极主动地依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进行适时、适当的调整,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深化并最终融入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中。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王学风.论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J].科学社会主义,2006,(2).

[3]秋 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