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唐代仕女面妆与发式之美

2015-01-30崔小蒙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8期
关键词:发式唐代

崔小蒙

(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

浅析唐代仕女面妆与发式之美

崔小蒙

(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

【摘要】唐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富足,女性对于美的追求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尤其是妆容和发型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本文以唐朝时代演变的社会状况为背景,浅析了早期、中期、盛期、晚期唐代女性面妆和发式的搭配演变类型及特征。

【关键词】唐代;仕女面妆;发式;女性美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地位提升。这一时期女性追求时髦,崇尚新奇,敢于标新立异。发达都市的女子往往浓妆艳抹着意修饰,一旦出现新奇的妆饰方式大家立刻争相模仿,流行如潮。

唐代仕女的面饰妆容有花钿的精细、眉形的传神、发式的高耸、红唇的娇艳,可谓中华妆容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这些面饰妆容不但梦幻精致包罗万象形式活泼,而且随着时代嬗变而精彩纷呈,鲜明地反映着不同的时代审美精神和审美意趣。

一、初唐时期

初唐仕女面妆与发式的搭配。初唐的女性喜画一种十分夸张的红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乐舞仕女屏风》、《胡服美人图》、《围棋仕女图》、《仕女图》等图中,女性面部几乎个个涂以大面积红妆,常晕染至眉眼处。据说这种红妆与唐朝统治阶级的审美要求有关,红色也是中国历代最为喜爱的色彩之一,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初唐的眉型流行阔而粗的造型,眉角一般上扬散开嘴唇十分饱满红润。唐代妇女很重视发型,因为发型不仅能增加仪容的美丽,也能合适地体现妇女的身份与地位,唐代以高髻为尚,尤其好梳“朝天髻”,发髻高耸似陡峭山峰。而且发间的装饰品也很讲究,各种金玉簪钗、步摇、梳子等流光溢彩,到了晚唐五代时期,还在发髻上插各种花朵。在唐代初期,女性的发式仍然沿袭隋代样式。初唐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所绘的宫女发式,就是隋代绘画中常见的样式:发髻梳成云朵形状,连额发也处理成云朵形状,是典型的云髻样式。“初唐稍后,身份较高的贵族妇女已一变隋代的平云式单纯向上高耸,作成种种不同发展,如李寿墓壁画中所见。”渐渐地,唐代女性爱梳高髻成为时尚,高髻更加趋于多样化,以至于奢靡的程度。有“高髻”、“半翻髻”、“反给髻”、“螺髻”、“双螺髻”等称谓。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乐舞屏风仕女图》、陕西乾县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壁画《宫中贵妇图》中的女性梳惊鹄髻,也称回鹘髻,体现了当时胡风的流行。

二、盛唐时期

盛唐仕女面妆与发式的搭配。开元天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安定,人民生活富裕,一度达到唐朝的鼎盛时代。盛唐女子的脸型变得更为丰润体态也随之丰肥,如《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虢国夫人和诸多宫女、《捣练图》中的嫔妃也是如此。盛唐时期女性喜欢面涂白粉,无论老幼和身份的异同皆面涂白粉,这也为后代流行的“白妆”提供了流行基础,这一时期的女性继续保持着柳叶眉小巧红唇。花钿妆靥逐渐形成,极大地丰富了仕女的面部表情。

盛唐时,我们可以见到女性头上的一种坠马髻发式,《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虢国夫人和韩国夫人都梳这种坠马髻,坠马髻本为汉代髻名因髻侧在一边,如坠马状故名。女性喜欢在发髻插梳簪花步摇等首饰,《捣练图》中的女性皆于发髻之上插发梳,插法非常讲究繁复。此时的妆容也更加夸张多姿,由于面部较丰满所以贴于面部的装饰也更加丰富,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的花钿,如梅花形“莲花形”几何图形等。还出现了阔叶眉与小巧红唇形成对比,使得女性的魅力更加突出,也反映了唐朝的经济国力一样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三、 中唐时期

中唐仕女面妆与发式的搭配。安史之乱是唐朝从盛转衰的转折点,中唐社会陷入长期的动荡不安中。面妆较前代有了较多的变化,首先是大面积红妆演变为面涂黄粉双颊微染,如《簪花仕女图》中的女性形象等。眉型则是极具特色的蛾翅眉又称桂叶眉,仿佛蛾子翅膀又像桂叶形状。《宫乐图》中的女性形象流行“三白妆”,分别在额头鼻梁下巴处涂以浓重的白粉,双颊处又画红妆。眉形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此时流行蛾翅眉、八字眉等,眉心处仍贴花钿为装饰。唇色为绛红色似乎都预兆着这一历史时期的转变。峨髻是中晚唐女性的主要发髻式样。其特点是发髻高耸犹如陡峭的山峰。梳这么高大的发髻,全部用真发是不可能的,所以女性们会在自己的头发上参杂一些假发。虽为唐由盛转衰的时期,但女性的爱美之心丝毫未减弱。

四、晚唐时期

晚唐仕女面妆与发式的搭配。晚唐统治者醉心于荒淫游戏,或沉迷于长生之事,唐朝最终在黄巢起义的战火中落下了历史的帷幕。社会的动荡不安成为现实,使晚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由崇尚华丽豪奢之风演变成颓废病态的审美状态。此时形成的女子妆容也有一种悲凉的感觉:面涂脂粉双颊微染。以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看上去血肉模糊的“血晕妆”,还有在额头鼻子下巴三个部位用白粉涂成白色的怪异“三白妆”,于嘴角、眉周等部位均贴上细小的花钿,眉头压低为“八字”形,金簪步摇等发式插得满头皆是,此时的唇色流行乌色。

晚唐女性梳“乱发为胎,垂障于目”的“拔丛髻”,以怪诞和病态为美,发髻插梳仍然流行,据说用小梳作装饰始于盛唐,中晚唐尤流行。梳子数量不一,总的趋势为逐渐减少而规格却在逐渐加大。在白行简《三梦记》中还记载着另一种髻式,发式形状像火花形,像乱发一样堆至头上形状很是奇特。敦煌榆林窟壁画中的《供养人像》中的女性则将这种发髻簪花插梳、步摇的发式装饰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把能戴的首饰毫不犹豫地插满一头,即所谓“百不知”。

概括来讲,初唐时期国力尚弱,经济处于恢复之中,保守的社会风气反映在女服上是沿袭前朝式样简单,女性面貌体态圆润健美。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大国之风的表现则是服装以宽博为美,风气开放亦是其包容之风的体现。到中晚唐时期,受到前期的积累妆饰日趋丰厚,眉妆有阔眉、柳叶眉、蛾翅眉、八字眉等变化,发式则有云髻、惊鹄髻、坠马髻等式样,但此时由盛至衰的转变,使社会既缺乏最初的开创精神,又少了盛世气概,颓废之美充斥于面容装扮文化中。

唐代女性的化妆整体上十分浓艳,呈现出一种热烈奔放的审美气象,现在女性化妆是为了突出面部的轮廓感,各种深浅色彩有规律地搭配,使人的面部看起来更加立体,而唐代女性则是利用大面积色块的组合堆积,整个额头涂满黄色,面部涂上厚厚的粉,再施以色彩艳丽的胭脂,其化妆更注重于人工雕琢的美,崇尚浓艳的妆容,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毫无美感的化妆,在那个时代它是美的。唐代的女性也不能脱离这种思想的影响。但是唐代女性的妆容华丽而直接,率性随心变化莫测,她们似乎更重视自己的心理感受,自我欣赏自我展示大胆率性,快乐地享受生活。

唐代的女性审美观实际上是多元的,这正与唐代社会的思想文化观念、价值观的多元与开放相一致。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唐代美女的主导性标准。唐代仕女画中奢华富丽的着装和精心打扮的妆容是妇女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青春美丽是女性生存的资本,就如同庭院中的牡丹月桂,美丽的容貌是她们的一切,她们最大限度地去展现女性之美。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320.

作者简介:崔小蒙(1989-),女,河南平顶山人,沈阳师范大学,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Z221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发式唐代
启发式提问
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
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
浅析清代后宫嫔妃妆饰
古代女孩流行什么发式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唐代皖南诗歌探究
《全唐诗》中的唐代女子妆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