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唐代女子的发与饰
2019-06-28张馨元
摘要:中国古代妇女妆饰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唐代妇女在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高度发展,民族文化高度融合的开放的时代风潮引领下,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发式与妆饰,这些发式多达400多种,有具体名字的就有200多种。这些发式与发饰,反映出唐代服饰文化的阶级性、时代性、艺术性、整体性特征,反映了初唐的简约大气、盛唐的雍容华贵、晚唐的奢靡颓废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审美趋势甚至妇女地位的表现。
关键词:唐代;仕女图;发式;发饰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6-0044-06
人类对自身的美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传承和演变,直接反映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风俗变迁,展示着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古代妇女妆饰是古代妇女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产生的,既是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反映古代妇女的审美与文化生活,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史也。”[1]52古人在维持头发的完整、进行蓄发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对头发的打理与装饰,以起到美化自身的效果。
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王朝国力最盛的朝代,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空前的发展,统治阶级也表现出一种宏大的创造的气魄。在唐代开放与开明的时代风潮下,外来文化在中原地区广泛传播,与本民族文化融合,唐代的审美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生存的女性得以享受充足的物质供给,这就为她们追求外表的华美创造了基础。她们所创造、流行的事物经由艺术家之手,用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表现、记录下来,逐渐凝聚成社会风尚。据记载,这时期的各种发式大约有四百多种,有具体名字的就有二百多种[2]48,现存唐代仕女图中描绘了各富特色、多姿多彩的发式,展现了唐代妇女发式的造型特征。
一、唐代女子的发式与发饰
(一)发式的类别
发式,即头发的式样。唐代妇女发型千姿百态,各种多样。据唐人所著《髻鬟品》记载:“高祖宫中有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明皇帝宫中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贵妃作愁来髻。贞元中有归顺髻,又有闹扫妆髻。长安城中有盘桓髻、惊鹄髻、又抛家髻及倭堕髻。”[3]3602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和现存绘画、壁画等文物反映,唐代妇女发式大体上可以分为髻、鬟、鬓三种,各具特色,代表着当时的流行趋势。
1.髻
“髻”是绾束在头顶上的头发,发髻的基本形态依照位置可划分为两种:高束于顶的为高髻,垂于颅后的为低髻。
高髻起源于战国,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早为歌舞艺人表演时所梳,大约到东汉以后,高髻才渐渐为妇女所用,并从宫廷流传至民间,时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4]238这个时期的高髻种类丰富,诞生了灵蛇髻、飞天髻、盘桓髻等式样。到了隋唐,高髻更是愈加高大,种类也愈加丰富。据史籍记载,就有云髻、螺髻、峨髻、凤髻、丛髻、半翻髻、反绾髻、惊鹄髻、交心髻、三角髻、乌蛮髻、回鹘髻、长乐髻、百合髻、归顺髻、平蕃髻、愁来髻、乐游髻及双环望仙髻等数十种。[5]162
低髻,也称垂髻,包括堕马髻、倭堕髻、练垂髻、丫髻等等,低髻主要流行于中晚唐时期。
2.鬟
鬟是古代女性所梳的环形发式,鬟与髻唯一的区别是鬟为空心,髻为实心。鬟的梳法大致为两种:一是梳成细长的双环自发根翘起系于头顶或耳边,二是梳成宽扁的鬟于耳旁。唐代的鬟的式样甚多,有数目之分,多为双环,可至十余鬟,也有高低、大小、長短之分。
一般认为,女性未嫁梳鬟,成婚梳髻,鬟成为少女的标志,杜甫有诗为证:“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立。”我们常称的丫鬟,也作“丫环”,是将头发梳成双环分别位于左右两鬓,垂于耳际,因此也称低鬟、垂鬟。
3.鬓
鬓指两颊至耳前所留的头发,俗称“鬓角”或“鬓脚”。古代妇女将发挽成各种髻鬟,还对鬓发加以种种修饰,用以搭配衬托。秦代鬓多被修饰成直角,给人庄重朴实之感。东汉至魏晋流行将鬓发整理成弯钩状。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将鬓发留长过耳,搭在两肩,似两条飘带。直至唐代,初唐时的妇女更注重发髻的梳理,对鬓发不加修饰。大约初唐晚期至盛唐,鬓发多在耳垂之上,形状为尖形。中晚唐时流行鬓发留长,并将下部修剪成圆角,贴于耳部或垂至颈间。具体的样式有蝉鬓、博鬓、丛鬓等。[6]44
(二)发饰的类别
发饰是插在髻发上面的饰品,唐代妇女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注重发型的打理,还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精美的饰品,与发型相配,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据文献记载,唐代女子头饰有梳子、蓖、簪、钗、步摇、搔头、花饰、钿花、花冠等,制作材料多种多样,制作工艺也十分精美。
1.簪
由笄演化而来,《中华古今注》卷中“头髻”:“自古之有髻,而吉者系也。女子十五而笄,许嫁于人,以系他族,故曰髻而吉。榛木为笄,笄以约发也。”[7]18发笄的材质有骨、石、陶、荆、竹、玉、铜、金、象牙、牛角、玳瑁等,女子年十五及笄,表示成人,可以许婚。秦汉之后,“簪”取代“笄”,成为固发、装饰的工具。簪的插针成细长状,头部扩大可进行造型,材质多为金、玉、水晶、犀角、玳瑁等,簪首造型多含龙凤、花鸟、树木等,十分精美。
2.钗
钗是用于固定发髻的饰品,与簪不同,钗为双股或多股,且仅为女子所佩戴。钗由头和股两部分组成,钗股又称钗梁,用来插入发中固定,钗股有长短之分,长者为“长钗”,短者为“短钗”,用于头顶则为“顶钗”,饰于双鬓称为“鬓钗”。
3.步摇
钗首用金丝扭成花枝状,嵌以珠玉,并系以垂珠,即为步摇。《释名·释首饰》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8]618步摇随行走时身姿的摆动而摇晃,唐代步摇多用金玉、翠羽制成鸟雀之状,在鸟雀口中挂衔着珍珠,珠翠并用,十分华丽。
4.钿
亦作“金奠”,多用金银、珠翠、宝石制作,以金制成的称为“金钿”,金镶玉和珠宝制作的称为“宝钿”,制作成花朵造型的称为“花钿”。花钿的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无柄薄片,用簪钗穿过小孔固定于发上;一是带柄花钿,直接插于发上。
5.栉
栉分为梳和篦两种。梳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齿粗而稀;篦出现于春秋,齿细且密。二者最初为梳理头发、清除污垢的工具,后来发展成为妇女的发饰。梳篦的材质有金、银、玉、犀角、象牙、玳瑁等,造型有长形、买形、半月形、梯形等,装饰以凤凰鸾鸟、云纹等,可插于髻前、髻后与两侧,通常采用横插、对插、斜插的方式。
二、唐代仕女图中的发式与发饰
唐代妇女的发型造型种类繁多,表现在各个时期的仕女图中,按流行顺序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初唐时期:唐高祖武德初即公元618年至唐睿宗延和元年即公元712年,这一时期仕女图带有浓郁的魏晋遗风,是唐代仕女图创作的雏形时期,主要的代表画家为阎立本。
盛唐时期:唐玄宗先天初年即公元712年至唐代宗宝应初即公元762年,这一时期为唐代仕女画创作的成熟时期,代表画家有张萱、吴道子等。
中晚唐时期:唐肃宗至德初即公元756年至唐昭宗天佑初即公元904年,这一时期虽然国家政局混乱,唐代仕女画的创作却达到了鼎盛,主要的代表画家是周昉。
(一)初唐时期
《步辇图》是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主人公,描写唐太宗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派来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者禄东赞的场景。画面中唐太宗轻装便衣,身旁九名侍女随从服侍,侍女所梳发式为云髻。
云髻是将头发层层堆叠,梳成云朵形状,额发也处理成云朵状,卷曲而高耸,似缕缕朵云。《步辇图》中的侍女乌发云髻,飘逸清俊,且并无佩戴发饰,自然轻巧,天然淳朴,又不失大气庄重,显示出皇家气派。
《胡服美人图》是初唐舞乐六扇屏风之一,出土于新疆阿斯塔纳墓,解放前被日本盗走,现日本私人收藏。
此画约作于公元704年左右,现存的是局部残片,画中美人头梳的是惊鹄髻。
惊鹄髻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惊鹤髻的特点,以鸟的翅膀为原型,具体梳法是将头发拢至头顶,在正面交叉缠绕,后半部分的发编成鸟翼状,似鹄鸟受惊欲飞的样子,精致且灵动。
与《步辇图》中的侍女相同,图中的仕女并无簪插任何发饰,突出了乌发造型,塑造出一个朴实、大气而端庄高古的形象。
(二)盛唐时期
《捣练图》作为盛唐时期的风俗画,表现的是宫中仕女们加工绢丝的劳动场面。画面中有十二个仕女,正进行着捣丝、理丝、缝合以及熨平的工序。画中的贵妇丰颊肥体,服饰艳丽,健康活泼,姿态生动。
《捣练图》中左二、正中蓝衣女子头垂双鬟,即从正中分发,左右各分数股并拧成条,用红绢固定,使其依附在双鬓。画面中二人梳挽双鬟,并用红绢缚之,在鬟上插梳,稍加装饰。
《捣练图》左四红衣少女的发式为练垂髻,练垂髻或称垂练髻,挽时先将发由正中分开成左右两股,每边下垂后向上折起,用红绳缚之。一般为未婚女子或侍女、婢女、童仆所梳,流行于中唐时期。
上图少女的练垂髻头顶一小髻,以白绢束之,鬓前两髻用红绳束之,无金玉之饰,可以此推导其地位不高,年纪较轻。
《捣练图》画面中其余仕女均梳高髻,发髻正中额上插梳,鬓发上装饰花钿,背对着画面的几位仕女以梳篦、红绢固定发髻,为我们展示了唐代女子面面俱到的精致美丽。
《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作系张萱所画,描绘唐代开元年间,杨贵妃姐姐的虢国夫人率领众侍从出巡踏青的场面。
图中的主人公虢国夫人身骑棕色马,头梳堕马髻。堕马髻,又称坠马髻,沿袭了汉代名称,流行于盛唐至中晚唐时期。其发式是将头发束于头顶,挽髻后一侧下搭,类似于从马上跌落发髻似散非散之态,表现妩媚慵懒的无力感。
(三)晚唐时期
《簪花仕女图》是晚唐周昉的代表作,记录了晚唐宫廷贵妇赏花、逗狗的享乐生活。画面中女子所梳的发式为峨髻。峨髻,顾名思义,是一种高耸巍峨的高髻,外形如陡峭的山峰,可达一尺多高,多为上层妇女所喜用。
上图发饰的使用是此画的特色,除一侍女外,所有妇女的发饰构造搭配相似。头顶牡丹,花与金结合,额前发簪金步摇,垂珠帘,峨髻内斜插数把发钗,鬓发收拢工整,并不设鬓饰。簪花步摇,金玉珠翠,突出了晚唐妇女妆饰的华丽与奢靡。
《挥扇仕女图》描绘的是夏末秋初宫妃和侍女在深宫院内纳凉的情景,全图中共十三个人物,姿态各异,发式也不尽相同。
图中左二、左三、正中女子及右三、右六女子所梳发式为抛家髻。抛家髻是一种在中晚唐时期非常流行的发髻样式,《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元和末,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朱粉,惟以乌膏注唇,状似悲啼者。”又曰:“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9]879发鬓在面部两侧倚靠,头上发髻作抛出之态。
抛家髻与蝉鬓搭配,组成“双鬓抱面”的固定搭配。
蝉鬓,取其如蝉翼之薄状,将鬓角处的头发向外梳掠得极为扩张再加以收拢,因而变成薄薄的一层。白居易诗云:“蟬鬓脂髻云满衣”,也称为“云鬓”。这种鬓发式样将鬓发向面部收拢,形成“两鬓抱面”的样式,常与椎髻结合,构成“抛家髻”。所谓“两鬓抱面”即是将头发汇集于顶,束髻之后抛向一侧,梳挽时同时将鬓发处理成薄片之状,紧贴双频。盛唐时期的抛家髻两鬓宽松阔大,抱面之势强,造型气派。中晚唐以后,抱面的两鬓渐渐缩回而髻抛出,与盛唐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发饰方面,画面中的宫妃多插梳篦进行装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插梳的位置,除却常规的下插一梳篦于额发上和发髻背后,左一仕女的梳篦呈“对插”样式,在发髻底部下插一半月形梳篦,额发反插一半月形梳篦,上下呼应,富有对称的美感。
《宫乐图》所绘的是后宫仕女弹琴听乐的场景。图上共十一人,其中十个宫妃或演奏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或啜饮聆听;二位侍女立于一旁服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宫妃梳抛家髻,簪着发簪与花钿,发髻后插梳。宫女梳练垂髻,用红绢扎束,简单装饰。
圖中两名宫妃的发式与众不同,她们的鬓发样式称为“博鬓”。
“博鬓”是以鬓发遮耳或向后拢的发式,为宫廷贵妇所用。“博鬓”与宝髻结合,称为“宝髻博鬓”,即为图中样式。
三、唐代仕女图发与饰的特征
一个时代的妆饰能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为唐代女性妆饰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发式作为妆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特征也反映了唐代妆饰制度乃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早期高耸清俊,后期流行用假发做义髻,便显得更蓬松。[10]86
(一)阶级性
唐代作为封建朝代,其妆饰制度也必然遵循封建等级制度“尊别有序”的原则,在发式上也有体现。不同阶层的妇女所梳的发式有所区别,例如在《捣练图》中,宫妃梳高大华丽的发髻,追求“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11]3439侍女只能梳简单的双鬟。至于平民百姓,尽管可以追求上层华丽的发式,但在日常生活劳作中,往往挽个椎髻或高髻,以求方便,如《旧唐书》卷199《东夷传》记载:“贵人戴锦帽,百姓皆椎髻。”[12]5340
同时,特定的发式只能由上层贵族或宫廷女性所有,例如博鬓,《旧唐书》卷45《舆服志》记载了对皇后之服的规定:“武德令,皇后服有袆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皇太子妃的服制:“皇太子妃服,首饰花九树,(小花如大花之树,并两博鬓也。)褕翟……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由此可见,唐代宫廷妇女发式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唐代妇女的发式与饰品的阶级性在仕女图中也有所体现,例如《捣练图》和《宫乐图》中的侍女只能梳练垂髻,且无金玉之饰,与宝髻博鬓的宫妃形象截然不同,体现了阶级差异。
(二)时代性
唐代女性发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期的发式种类数量和流行趋势均有所不同,依照初唐、盛唐、中晚唐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唐时期,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政治较为清明,社会步入稳定期。妇女发式大多继承前朝,式样繁多但较为简朴,具体表现为《步辇图》中侍女梳云髻和《胡服美人图》中仕女梳惊鹄髻,高耸清俊,不饰珠翠,追求简约稳重之美。这一时期的发髻以高髻居多,同时朝着更加高大的式样发展。
盛唐时期,唐朝经济实力雄厚,政治开明,思想自由,多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安居乐业,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在生活上都充满着自信。各种艺术竞相发展,以期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一时期的审美风尚崇尚丰满艳丽、雍容壮阔,在发式上的突出典型为高大的宝髻。同时,大胆追求美丽的女性也对旧式发式加以创新,如汉代坠马髻被改良成倭堕髻。《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仕女发式高耸恢弘,发饰富贵大气,显现盛唐气魄。除此之外,盛唐时期万国来朝,与少数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因此盛唐发式发展的一大特色是深受外来文化影响,改造出回鹘髻、乌蛮髻等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发髻。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遭受了打击,同时统治阶级穷奢极欲,追求奢靡浮躁的享受,人们的审美追求热情削减,妇女发式追求上,较前期更注重含蓄的情感体验,而发饰更加华丽堆砌,体现在《簪花仕女图》中的峨髻高耸、金玉珠翠满头的贵妇形象上。这一时期流行的典型发式为抛家髻、堕马髻,与盛唐相比,高度便略逊一筹,这些发式特点为向一侧倾斜,营造出一种慵懒无力的质感,例如《挥扇仕女图》中的宫妃形象。晚唐出现的丛髻更是蓬松杂乱,凭添颓唐的凄楚之意。
(三)艺术性
唐代女性的发式,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从形制上来看,唐代发式优美典雅,形神兼备。云髻形状似云,飘逸又不失庄重。半翻髻宛如翻卷的荷叶,独具匠心。惊鹄髻以鸟的翅膀为原型,将头发编成鸟翼状,似鹄鸟受惊欲飞。双环望仙髻飘逸灵动,如仙子泠然降临人间。堕马髻类似于从马上跌落发髻似散非散之态,表现妩媚慵懒的无力感。峨髻如陡峭山壁,巍峨高大。蝉鬓薄如蝉翼,流光溢彩。
受特定环境的影响,唐代发达的艺术为发式增添了更多艺术性,除却壁画、仕女图等艺术形式,诗歌更为发式增添了光彩。李白《宫中行乐词》曰:“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描绘宫女以花饰宝髻,清新自然;白居易诗:“圆鬟垂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描写平民女子简约的发式;又云“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描述丽人梳高髻,走动的时候在如蝉的双翼一般悬在两旁的鬓发的灵动瑰丽;元稹《恨妆成》诗:“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体现出唐代典型的高髻配丛鬓的发式;李贺《美人梳头歌》诗:“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描写美人懒倚绡帐、发髻似坠非坠、暗香浮动的美好画面。
(四)整体性
虽然唐代妇女的发式主要以发髻为主,但鬟与鬓仍不能被忽视,实际上,鬟和鬓不算是单独存在的发式式样,以往的研究者也仅把鬟并入髻中研究,稍稍提带鬓,并没有对髻、鬟、鬓进行严格区分。
然而,根据史料和历史文物,唐代妇女的发式往往髻、鬟、鬓三者结合,或其中两者结合,从而构成一个发式整体。例如,鬟与髻结合,梳成双鬟望仙髻,更添飘逸、灵动之美;《宫乐图》中贵妇“宝髻博鬓”发式昭示皇家富贵;与蝉鬓相配合,有一种将头发自两鬓梳向脑后,掠至头顶挽成一或二髻,再向额前俯下垂的髻式,似即倭堕髻;如果梳出蝉鬓后,不使髻向前俯低,却让它立在头顶上,那就是盛唐式的高髻[13];《挥扇仕女图》中仕女所梳抛家髻、堕马髻,搭配“鬓发抱面”,楚楚动人,独具美感。
结语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唐代女子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的美及美的交流,作为古代文化艺术和造型美术的一部分,其特征源自种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能反映其所属时代的独有特征。
从以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初唐时期的简约大气,历经盛唐时期的恢弘雍容,最后到中晚唐时期的奢靡颓废,唐代仕女的发与饰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社会环境的变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审美趋势甚至女性地位。
唐代女子千姿百态的发式与发饰包含着妇女对美的热烈大胆的追求,反映出封建男权压迫下唐代妇女相对提升的社会地位和心理需求。仕女图的图像信息不仅是当时的现实写照,同时也反映出该时代社会环境变迁中人们的审美心理,为我们进行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春秋)孔丘.孝经[M].陈书凯编译.北京:中华纺织出版社, 2007.
[2]贺涛.中国历代发式研究(原始社会-唐朝)[M].作者自印本,不详.
[3](元末明初)陶宗仪.说郛·卷7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南朝)范晔.后汉书·卷54·马援传附马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6]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7](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M].丛书集成初编本.
[8](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釋名疏证·释首饰[M]//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第1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五行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沈从文,王?.中国服饰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孙玑.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J].文物,1984(4).
作者简介:张馨元,单位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