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2015-01-30詹真荣张丽静
□ 詹真荣 张丽静
李先念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虽其一生没有专门使用过“社会建设”这一概念,但他为推动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作者在大量研读李先念的文选、文稿、年谱、传记,研究中共中央重大历史事件文献的基础上,对李先念的社会建设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作者认为,研究李先念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于深入理解李先念的思想和指导当下中国社会建设有重要作用。
一、李先念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国民教育的思想
关注教育改革。湖北解放后,以李先念为领导的湖北政府接管旧教育,他提出,要在“积极恢复、初步整顿、初步改革”的指导下改造旧学校,保护已有教育基础,要合理安排校长、教职员,清除反动课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要贯穿于社会各界,教导各界树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应建立新旧文艺界的统一战线,以喜闻乐见的地方形式表现教育内容。1980年初,为了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教育方针,李先念提出了要改革和完善教育结构,加速和扩大人才培养。
人民共和国要保障工农受教育的权利。李先念针对性地提出,以发展农村小学与工农教育为重点,办好中等教育,发展师范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可办民办公助学校,给予乡村小学经费补贴、工农子弟兵入学机会和收费优惠。各地区试点推进扫盲机构,开办农民扫盲运动、农民业余教育、工农技术进修班,工会应发挥职工教育的辅助作用,不断提高工农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
发展专业技术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解决技术干部短缺问题,李先念表示,社会主义建设者要学习专业技能,成为专业技术人才。他领导和组织湖北政府开办过“湖北人民革命大学”、“湖北省行政干部学校、“湖北省财经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干部,提高了从事专业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进入中央工作后,他又多次指出,所有商业人员包括领导,都应学会做社会主义生意;外贸人才要学会同外国资本家打交道。
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李先念指出:“‘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1](P475)全社会应营造“尊师重教”的风尚,“大张旗鼓地宣传教员的政治地位,发动尊师爱生的教育运动”。[2](P415)政府要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资,发足教师工资,减轻教师负担,倾听教师意见,从政治、思想、业务和生活等方面关心教师。
(二)关于就业问题的思想
通过政策调整解决特殊人群就业问题。李先念认为,旧政权中留下来的公职人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从事工商业的人员、知识分子和精简下的城镇人员是新中国特定环境下就业市场中的特殊人群,他们对新中国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妥善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意义重大。对于旧政权中的公职人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成分合理安排。李先念和湖北省委听取各方意见后,要求政府采取基本“包下来”的政策,对他们进行团结改造后量才录用,除将因故不能工作、少数思想顽固者和自请人员遣散外,基本上都进行了安排。
妥善安置工商业人员。他指出,在合理调整工商业期间,政府应改善劳资关系,工人和资本家应建立劳资协商制度,资方根据经营状况向工人说明情况后可合理解雇工人。解雇后,工会帮助失业工人解决再就业问题和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他主张按照中央七月指示对排挤的工商业人员进行安排,未安置或未安置妥当的,贯彻吸收使用的方针。
对于知识分子的就业问题,他认为,知识分子虽有小资产阶级的旧思想、旧习惯,但绝大部分是爱国的、革命的、有能力的。干部应消除鄙视、限制知识分子的做法,团结、教育、改造他们,对“知识分子中极少数有反革命行为并危害国家利益、民愤极大的,要以反革命论罪;至于历史上有点小罪过并愿意悔改者,应争取、团结、教育、改造,并想一切办法使其就学就业”。[1](P147)
改革开放前,我国多次精简城镇人员,李先念特别要求应妥善安置缩减下的人员。1963年8月,他指出,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采取“减一批、安置一批、再减一批”的办法,让减下来的绝大部分人员能够得到妥善安置,并给他们一定的回乡费和生活补助费,安置不当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员进行检查核实后再进行适当处理。
解决就业问题必须拓宽就业门路。李先念认为,城市当中应允许多行业存在。1966年9月,他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个体从业者如手工业者、理发、修理、家庭保姆等服务业从业者,他们的存在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还有利于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79年4月,他指出,要极力挖掘经济领域可创造就业机会的行业,发挥多种行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办集体社队企业、服务网点,发展副业,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他还主张在农村挖掘就业机会,他认为:“农村应办的事情很多,必须依靠更多的劳动力来做”。[3](P124)农村可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可进行农村基础建设,如农田基建、育林开荒、中小型水利建设、改良道路等;还可办社队、村镇企业等,这些都可以吸纳很多的劳动力。
(三)关于收入分配的思想
李先念在担任财政部长22年的时间里,对我国收入分配的调整做了很多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
1.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积累和消费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方面,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消费主要用来“配合生产和适应职工生活需要的各种设施,如科研、文教、卫生、商业服务网点、职工住宅和城市公用事业等”。[1](P519)社会主义的分配必须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积累和消费都应增加;积累的增长速度要略高于消费;不能因提高积累而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因保证消费影响国家建设以适当规模向前发展。他特别强调在进行分配前,应先留有一部分社会主义的利润,即保留一定的物资储备,用来扩大社会再生产,发展文卫社保事业,维持国家行政开支等。
2.坚持按劳分配政策,反对平均主义
李先念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4](P536)实行按劳分配必然产生一定的贫富差距。1975年6月,李先念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对缩小穷富队差距提出了四点具体措施。他强调,实行按劳分配,需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教导人民发扬社会主义风格,不能过分强调“一切向钱看”,劳动者和企业应首先考虑多为国家做贡献。他还认为,平均主义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铁饭碗”、“大锅饭”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原则。对人民收入的调整,不能因提倡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就搞平均主义。
3.要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首先,李先念主张发展副业、服务业。1956年4月,他在给周恩来的工作简报中提到:“贫困农民和手工业者历来是要靠副业收入来补助农业生产需要的。副业大大减少,没有这笔收入,他们的日常零用钱就发生了困难”。[3](P144)同月,他在听取商业部门的有关汇报后指出,将不合理制度和陋习废除后,为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城市服务业不宜强调集中和合并。1959年,他又指出,既要发展国营、集体经营的副业,还应允许社员个人进行副业生产,副业收入的分配实行公私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其次,壮大集体经济的力量。李先念指出,我国农村有3 亿劳动力,需利用这一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手工业等各个领域中的巨大作用”。[1](P359)农村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农村富裕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还应继续深化农产品加工,延长生产产业链,开拓流通渠道,深化农产品的产业化。
如何提高城市职工的收入?他认为调整企业收入分配政策的办法有:一是工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工资制实行劳资两利。“劳资关系基本上是一个工资问题”。[5](P94)在劳资两利的原则下,工人不能脱离现实提出过高的劳动条件,资本家也不能过度地剥削。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工人的工资问题就犹如农民的土地问题。工资改革要“做到绝大多数人满意。原则是高的不降,低的增加,个别降低”。[5](P338)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工资存在的地区、行业、工种的差别,应通过物价调整和工资调整来有步骤地加以改变。二是改革企业财务制度。他认为,我国供给财政改为建设财政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应改变为实行周转税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扩大各企业部门负责人在财务管理上的权限,“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1](P373)即企业大部分利润上交国库,剩余由企业自行支配。三是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他认为,动员职工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除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外,还应给予物质鼓励。以精神鼓励为主,在思想上动员职工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在物质鼓励上,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生产效益好的企业,职工收入高一些,集体福利和获得的奖励多一些。
(四)关于医疗卫生的思想
脚踏实地进行医疗建设。李先念认为,卫生部门要逐步建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扩充卫生设施,培养医务人员,医务工作者要踏实耐劳地工作。进入中央工作后,他关注基层卫生,要求加强县医院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关心儿童免疫事业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消除“医阀”现象。“医阀”是医务工作中的宗派主义,具有行会、帮会、派别的性质。他指出:中医虽然落后但为人民做了很多,其中必有真理;西医进步,技术较高但满足不了社会需要,中西医、新老医生应打破宗派,取长补短。老医生应学新医生的技术和正规的医务工作,新医生应学习老医生在革命中锻炼出的艰苦负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经验。
全民共建公共卫生。1952年11月,他签发政府指示,要求设立“人民卫生日”、“十分钟清洁制”,号召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每周六打扫室外卫生,各机关团体每日上下班前后十分钟,自行打扫办公室卫生,全民营造良好卫生环境。1953年2月,他又指出:“整顿基层卫生组织,广泛展开防蝇、灭蝇、防蚊、灭蚊运动及一般环境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传染与死亡。同时要与劳动部门、工矿部门及工会等,协同致力改善工矿区环境卫生,改善工人卫生生活,防止与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5](P439)
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他认为,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是一项政治问题。实行计划生育需制定法律和经济的方法以利于工作开展;改进和提高节育技术,“注意防止各种因技术不好而产生的伤残事故”;[4](P546)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让人民了解政策要求,响应和拥护计划生育政策。
(五)关于社会保障的思想
1.社会救济
李先念十分关注我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1989年,在他的倡导下,我国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民间扶贫团体——中国扶贫基金会,他亲自担任名誉会长。
对失业工人的救济。李先念非常重视对失业工人的救济。他要求,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对失业工人进行登记、培训、安置等。登记时要深入动员、分类登记、登记方法力求简便。重点通过以工代赈让工人生产自救,“鼓励修建工程开工……失业工人即可就业一部分,缓解现在的紧张局面”。[5](P314)发放救济粮,1952年2月,他提议:“失业工人问题很严重,不管中南局拨款否,我意从省财政中调出三亿元给劳动局暂作失业救济”。[5](P258)
对灾民的救济。对灾民的救济主要体现在政府救济和社会互济上。湖北每到灾荒时,以李先念为领导的省政府都会号召灾民生产自救和给予灾民救济物资,并向中央反应情况寻求帮助。他还要求,灾民救济粮的发放要适当、节约,对老弱孤寡、残疾及人多劳力少的家庭给予较长时期的救济。他还主张社会各界对灾区进行救济。1949年12月,他签发救灾布告,要求各机关、部队、学校厉行节约,增养家畜用来救济灾民。1950年7月,他又指出,省县组织的救灾委员会,应吸收党外人士参加,利用名流学者扩大互助影响。
2.社会优抚
李先念对军属的优抚主要表现在成立专门机构,制定优抚政策,设立优抚月,将社会优抚制度化和经常化。1940年,鄂豫边区的办事处颁布了《抗日军人家属条例》和《抗属联合会章程》;1943年又设立“拥政爱民月”,将拥军、优待抗日军人家属、爱民制度化和经常化。1950年,他在给邓子恢、谭政等的信中提出了对复员转业军人的具体安置措施。
3.住房保障
住房是居民得以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李先念在住房问题上,主张建房严禁占用耕地,“建设房屋,特别是像旅馆、饭店和非生产性的住房,只能向空中发展”。[6](P206)重视危房维修改造,对于武汉年久失修,存在倒塌、裂缝等安全隐患问题的房屋,他和王任重联合署名,向中南军政委员会呈送了解决武汉市棚户拆迁与改造问题五年轮廓计划草案的指示。他还要求将城市房产税作为市政建设的专项收入,用来进行城市房屋维修和市政建设的支出。唐山大地震时,他认为群众的主要问题是住房,先建简易房屋,后逐步提高,对震区各种建筑物,如倒塌、震坏和有危险的房屋进行检修。
修建职工宿舍。1952年,李先念给张先进写信要求加快修建工人宿舍,合理计划好后,立即开工。1965年9月,他给牛佩宗的信中提到,河南不断发生灾荒,除解决职工宿舍、仓库问题外,不应搞其他非生产性建设。1978年3月,他又指出,为解决城市环境和解决职工住宅问题,应加速住宅和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保障迁移群众住房权益,就北京市关于外交部选址问题上,他多次提出,只有首先将迁移群众的住房问题解决好,才能拆除旧房。
(六)关于社会治理的思想
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巩固新生的中国政权,营造和平的建设环境,剿匪反霸就成为彻底消灭封建势力,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任务。李先念明确提出,剿匪反霸是湖北解放后的中心工作,是政权巩固和开展社会建设最迫切的任务。他还对剿匪反霸的一系列工作进行具体的部署。他深入分析了匪霸的形式,提出了军事清剿、政治攻势、发动群众三结合的方针;“看菜吃饭”和“量体裁衣”的斗争方式,要“准”、稳”、“狠”,有分寸、有步骤地把匪霸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完全打垮,在经济上加以或大或小的削弱”;[1](P8)剿灭股匪、清缴散潜匪特两个阶段;剿匪与复查相结合的原则。
2.健全抗灾救灾体系
无论在湖北还是在中央工作,李先念都非常重视健全抗灾救灾体系,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抗灾救灾的基本思想。
第一,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组织工作是进行生产救灾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灾民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要去领导,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如此可以减少灾民之困难”。[1](P87)任何工作只要牵涉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都必须统一于党委的领导和安排。他要求各级部门要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完善救灾组织体系,制定有效救灾措施,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运转。政府部门不仅要组织抗灾防灾;还要深入群众,宣传政府的救灾政策;深入受灾地区,督促检查,总结经验。“生产度荒的一切条件都具备了,只要善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并提高群众的信心和情绪,我们完全有力量战胜灾荒”。[1](P364)抗灾救灾应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发挥群众主力作用。他总结道,在特大旱灾之年,人民群众能够人心安定,基本经验只有一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人民群众,执行中央路线,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第二,提高警惕,事先防范。中国每年的自然灾害都有一定规律可循,为了减轻灾害影响,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李先念非常重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及时防范。他多次强调,既要生产救灾于现时,又要防灾于将来,宁可防而不用,不可不做准备。提前防范既要做好生产储备,“明年可能天旱,湖区可能又涝,利用冬季,做好来年生产的准备”,[1](P87)还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检修。他指出,在灾害来临之前,必须提前对水利设施进行检修,要对麻痹大意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必要时批评甚至处分。
第三,抗灾救灾方针——生产自救、社会互济、政府帮助。李先念认为,受灾地区应及时自救,减轻受灾程度。如,进行生产补救,生产代食品、发展副业、手工业等。灾区还必须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精简节约,克服浪费现象。
他指出,社会各界应发扬团结互助精神,扩大生产、精简节约来支援灾区。如他提议:从1952年11月到1953年3月底,每人每天节约捐献一两米,支援和帮助灾区人民生产度荒。[2](P79)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领导工作,健全和完善防灾抗灾体系。政府主要通过以工代赈、给予副业贷款、灾区农业税减免、银行低利放款、拨给接济粮等措施来支援灾区。以工代赈,发放救济物资是政府在救灾中主要采取的两大举措。他认为各地面对灾荒时要积极创造以工代赈的机会,“修堤挖塘、修塘、开沟、开河等,转运公粮,以及从事各种副业生产,组织推销土特”。[5](P86)
3.重视信访工作
李先念十分重视信访工作。他经常关注报纸上的群众来信和反映群众问题的内容,专门成立信箱,主张将信访工作制度化。他经常阅看《湖北日报》“读者来信”栏目和省政府办公厅编写的《人民来信》简报。1951年他率先在武昌邮局设立“三十一号信箱”,专门接收有关司法改革的群众来信。在“三反”、“五反”期间,他在武昌设有“李主席信箱”,在汉口设置“市长信箱”,为深入开展工作吸收了很多材料,为推动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他强调政府部门要重视人民来信工作,并责成“彻底打通思想,并规定办事细则,务必做到件件有落案,件件处理透彻,敷衍塞责者以党纪与法纪制裁”。[5](P242)
二、李先念社会建设思想的主线
李先念社会建设思想的主线是进行社会建设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发展生产和满足消费的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他的社会建设的实践和理论都在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1](P365)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围绕这一目的,“改善人民生活,就必须不断扩大生产,除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以外,还需要进行新的建设”,“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如果不适当地扩大消费基金,改善人民生活,那就会违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利于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P287)
改善和发展民生,必须不断发展生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放与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归根结底革命是为了使人民经过自己的劳动而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玩得好。”[5](P332)实现这一目的,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要求中国共产党“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同生产发展的水平相适应”。[1](P460)要不断扩大社会生产、扩大积累,为社会建设准备可靠的物质基础,要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生产建设上去,为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多做贡献,而不应脱离生产去讲生活,脱离经济基础去追求社会发展。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还处于漫长的落后阶段,必须“极力节省一切可能节省的支出,投到最有益的地方去”。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百业待兴,工作重心转为经济建设,李先念适时提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一般建设,例如教育、卫生、司法、房屋修理、市政建设等,应暂时放到次要位置”,[5](P42)如果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应有的速度。发展生产还必须厉行节约。作为财政部长的李先念,对中国国情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人口多、底子薄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生产,革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还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P286)他认为,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兴盛繁荣的重要保证,是革命和建设前途的希望所在”。[4](P158)勤俭节约是我国无论何时或何处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到的重中之重,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坚持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他指出,勤俭节约就是要将我国的自然资源、社会财富以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只有积累了充分的物质财富才能为满足消费创造不竭的动力。
发展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社会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建国起,就始终坚持以实现群众利益为最高追求,并由此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虽然,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要求一般建设服从于发展生产的需要,但他还是注意到,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妥善解决,在要求人民群众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同时,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一般要求,要保证积累与消费的合理比例。在我国经济曲折发展的时期,他一直为保证我国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教育方面,他认为必须抽出必要的资金来发展工农教育和职业教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只有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就业方面,重视发挥各行业人才的作用,解决失业工人的问题需进行以工代赈,既可推动生产又可让失业者自力更生;分配方面,他提倡人民要发扬共产主义风格,但又要求必须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努力拓宽人民群众增收的渠道和调动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医疗卫生方面,政府必须挤出经费,制定预算,团结社会力量,脚踏实地地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方面,国家应努力增产节约,竭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最低生活水平;社会治理方面,为保证社会发展的和平环境必须全力清除社会反动力量,提高人民的抗灾救灾能力和保护人民的家园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团结社会力量,发动人民群众等。李先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不仅不断创造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条件,而且也在适时推动矛盾的解决,正如他强调的如果有条件解决而不解决是不对的。在他60 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进行生产和消费的调整。他的社会建设实践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且赢得了人民对党的支持,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社会建设带来的切实利益。
三、李先念社会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中国实际是社会建设的基础
李先念认为:“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条,是根本的。真抓好这一条,我们的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1](P488)进行社会建设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准地定位了当前我国的国情,我国现在处于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经济社会转型期,这决定了我国处于矛盾的多发期,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它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倒逼我们改革,社会实际倒逼和促使我们进行科学的社会建设。
当前,我国对社会建设的投入远低于社会发展要求,我国为社会建设提供的物质保障仍有较大空间。正如李先念在1980年2月10日的干部会议上所说:“同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所应该达到的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于人民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各种实际困难,有条件解决的而不去解决,这也是不对的”。[4](P391)我党必须认清社会建设的发展实际,不断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对社会建设的投入极大影响着我国社会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以教育为例,2012年我国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才首次达到国际标准,不及美国的一半,仅有印度的3/4。我国人民生活的教、劳、医、养、居的投入不高,迫切需要政府在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资比例,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政策优待,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用“有形之手”调控和引导,用“无形之手”推动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到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将提高到30%,更多地用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对社会建设的投入将是进行社会建设的有力后盾。
(二)增进人民福祉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矛盾的频繁爆发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利益诉求。要想妥善解决社会矛盾就必须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不关心群众的疾苦,不讲物质利益,是不对的”。[1](P371)人民群众想要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希望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所以,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协调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习近平也强调,要清楚认识人民群众的期盼,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深入基层接地气,切实了解群众所忧所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社会建设必须贯彻群众路线,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实现民利,以人民利益为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三)调查研究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法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李先念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调查研究。习近平也强调,调查研究是工作完成的重要方法,是提升干部能力的重要手段。[7]新世纪以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中国实际,了解我国社会建设的真实情况,找到切实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大数据时代,信息繁杂和信息获取变得快捷,但是去伪存真变得困难,而且间接经验的获取并不能取代直接实践,这就要求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第一手热点难点问题;要求干部抛弃形式主义、“文山会海”、关起门来搞决策的错误方法,进行田间调查,蹲点调研。人民内部矛盾复杂,社会利益诉求多元,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深入实际,探究本质,为作出正确决策打好基础。
(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实现社会和谐,进行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是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李先念在湖北工作时,就已经认识到教育公平对人民群众实现发展的重要性,多次强调必须保证工农子弟兵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平标志着社会成员在实现自我和实现个人梦想上的起点公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断强调教育需公平,教育需立德,教育应让每个公民享受人生出彩的机会。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让教育回归到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本质上,并按照市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和改革教育的方式,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必须更高程度的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公平权;必须使教育符合全面发展的需求。
第二,健全就业体制。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李先念在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上的思想给我们以启示,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树立信心,防止悲观失望;必须拓宽就业的渠道,挖掘潜在就业机会。我国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和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如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农业等,那里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很多潜在的就业机会可以挖掘。这就需要劳动者能够转变思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利用自己的才能来建设这些地方和发展这些行业。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还可以充分实现劳动者自我价值。健全就业体制,还必须完善就业公平机制,失业保障机制;探索就业优惠政策,通过政策优待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基础性作用和政策对劳动者的引导作用。
第三,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某些群体高工资、高福利现象严重,权力寻租、腐败现象等导致的灰色收入庞大等收入不公的问题严重,严重的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收入分配制度是政府对经济发展调控的一项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这就要求我国制定的收入分配政策必须符合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必须能够建立合理的“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当前必须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始终坚持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拓宽增加人民群众合法收入的渠道,规范灰色收入,法律严惩非法收入,制度保障收入公平。
第四,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医疗问题是关系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问题。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问题仍很严重,滥用高价药、难寻低价药,排队时间长、诊疗时间短,低收入人群因病致贫等激发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不断。想要实现人民群众希望的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就必须不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物质保证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社会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制度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公平、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
第五,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进行的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社会保障公平的实现必须要有强大的物质支持,社会浓厚的互帮互助氛围和个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只能是保住底线,扶持低水平,满足基本要求。习近平指出,这种制度是我国初级阶段国情的真实反映。如今,我国人民对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的焦点在于实现基本公平,突出表现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消除养老金双轨制等社会不公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不断推进社会保障的公平正义,逐步缩小特殊利益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保障差距。
(五)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社会建设的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新方式,体现了新时期我国在推进社会建设时必须坚持科学化的治理方式。
首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李先念认为,“任何工作牵涉到广大群众与广大干部的事情时,必须统一于党委安排,否则不准进行”。[2](P70)社会建设应该由各地的党委领导,发挥各党委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各党委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社会建设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进入21 世纪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我党面临着“三大考验”、“四大危险”,这就要求党员和干部必须不断学习,认清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高领导社会建设的能力。
其次,政府必须有效组织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组织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李先念关于发挥政府主要作用的论述告诉我们,政府要在社会建设中发挥良好的组织协调作用,应做好社会建设的机构设置工作,应对社会建设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提供方针指导、物质支持和人力引导。
再次,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建设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制,必须依靠我国社会组织的力量,利用他们的社会责任,发挥他们在社会建设中的合力作用。随着社会组织的日渐增多,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规范他们的行为,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成为政府社会建设的左膀右臂,协力推进中国的社会建设。
最后,调动公众参与。社会建设的核心在于人,进行社会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如果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公众的参与,我们的社会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成功,所以坚持系统治理,就必须调动公众广泛参与。人民群众既要为推动社会建设的良性发展建言献策,又要对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监督。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李先念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李先念传》编写组.李先念传(1949-1992)(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编辑组.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1950-1991)(上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4]《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编辑组.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1950-1991)(下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5]《李先念传》编写组.建国以来李先念文稿(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李先念传》编写组.建国以来李先念文稿(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