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2015-01-30卢尚月
卢尚月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卢尚月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微文化”具有亲和性、现实性、灵活性等特征,既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要充分利用“微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优势,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地位;二要加强“微文化”监管力度,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三要自觉借助微媒介平台,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要加大校园“微文化”建设力度,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大学生;“微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遇;挑战;培育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从国家、社会及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摇篮,必须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发挥主阵地作用。当前,在以“微”字开头的各种微载体及微现象构成的“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有千载难逢的机遇,又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利用“微文化”独特优势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同时,采取有效对策,以应对“微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挑战,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一、“微文化”及其产生与发展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为“微文化”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们只需利用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就能浏览、了解许多微信息。“微文化”具有亲和性、现实性、灵活性、便捷性与易理解性等特征,促进了信息的集中,加快了信息的流通,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一)“微文化”的概念界定、发展源头
“微文化”是随着微博的兴起而产生的,是以微博为载体而得到不断发展、扩大的,并朝着个体与微观方向发展的文化现象〔1〕。“微文化”包括的文化现象较多,涉及的社会领域也较宽泛,如微博、微信主要是一种网络社交载体,微支付是一种网络支付方式,微电影是一种新兴网络电影形式,微小说是以微博为平台的新兴小说形式,微营销则是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的新兴营销模式。“微文化”的发展与壮大主要是依赖和借助网络载体,并不是单一的文化现象,而是在网络环境下生存的一种群体文化,离开网络、社会群体,“微文化”将不复存在。
(二)“微文化”的主要特征
“微文化”是一种具备“微”特征的新兴文化,具有亲和性、现实性、灵活性、便捷性、时效性、互动性、零散性、自由性等特性,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支付等方面。首先,“微文化”具有较强的自由性,这种自由性具体表现在文化内容无规则、“微”的形式、“微”的内容、零散性等方面。其次,“微文化”深深地植根、发展于民间土壤。“微文化”产生于民间,是真正意义上的草根文化,而微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都是网民,因此具有较强的平民性。再次,与传统传播媒介相比,“微文化”具有双向互动性,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分享、交换,实现信息的大范围流动,可以说,“微文化”的产生,促使一个创新、快捷的信息互享区域得以建立。另外,“微文化”的传播者与受众都是以青年群体为主,因此更具活泼性、阳光性。
(三)“微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
首先,“微文化”主要是借助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自由、平等、开放和分享,并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中的文化。其次,“微文化”是现实社会的一种网络化形态,内容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社会发展方向和当前主要矛盾都是“微文化”内容的源头。再次,“微文化”通过网络媒体人、草根精英等进行传播,然后引起广大网民的聚焦和关注,促使“微文化”发展更进一步,而这种从现实走向虚拟,又从虚拟走向现实的反复过程,就是“微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
二、“微文化”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机遇
(一)拓宽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渠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移动客户端用户人数的不断增加,微博、微信、QQ、贴吧、博客等平台不断完善,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自由、开放、快速、便捷的“微”载体图文并茂、声色俱全,迅速成为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由此可见,“微文化”拓宽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渠道。
(二)加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与认识
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不仅仅成为了信息的接收者,而且也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是促进信息交换的重要主体〔2〕。大学生可以利用移动设备,以微博等为媒介,进行信息的搜索、浏览、分享、传播、扩散,如大学生通过微博的评论、转发功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或点击转发分享给好友。微博的产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重新建构了一个开放、自由的信息网络社会。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6.49亿,其中,微博活跃用户人数高达1.7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6%左右。大学生是微博等新兴媒介使用率最高的群体,因此,高校利用微博、微信等载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加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与认识,并内化为他们的思想行为,最终使其自觉宣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首先,“微文化”衍生出的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不仅为大学生搜索、浏览、发布信息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也满足了大学生表达观点、实现自我发展的个性需求。其次,“微文化”在提高大学生归属感的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了他们参与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了基础。此外,“微文化”提高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程的透明度,广大师生可以自主参与到监督工作中来,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以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提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以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兴媒介的广泛运用,使高校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上,学生能够自由、大胆地表达心中所想,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动态中了解其学习、心理、生活等状况。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学生可以通过微博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微博管理者则要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总结,为教育者拟定课程方案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资源,从而全面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挑战
(一)多元价值观与信息碎片化动摇了大学生思想观念
首先,“微文化”中的一些不良信息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当前,由于我国一些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微文化”中存在负面、虚假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造成了恶劣影响,也因此成为不法分子用于散布谣言、获取个人利益、扰乱社会稳定的平台。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认知能力有限,极易受负面信息影响,导致偏激、极端等不良思想的形成,甚至还会被有些不法分子蛊惑、洗脑,成为外国侵华势力损害国家利益的工具。
其次,微信息碎片化干预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化。由于微信息高度碎片化,导致“微文化”的形成、变化都极为迅速,大量话题与事物诞生在这种亚文化环境下,也消逝于更多的新鲜话题中,寿命极短〔3〕。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接受信息,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而这些平台当中充斥着海量信息碎片。大学生作为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年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有时难以明辨是非,更难以判断这些信息碎片的类型,致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动摇。
(二)微信息传播自由化与内容多样化造成大学生自我迷失
首先,微信息传播个体化易造成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微信息传播个体化提高了大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和主体性,使其成为了独立的观点表达主体,并能够自由地表达个人见解。这一趋势表明,在信息化时代,统一人们价值观念、规范社会个体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常常会在此趋势影响下成为利己主义、妄自尊大的不良意识,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其次,微信息传播自由化易造成大学生过分沉迷“微文化”。大学生在微博、微信中可以自由、畅快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用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的束缚和压力。可以说,“微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代表着自由、平等,是他们个性得以张扬、展示的新兴平台。大学生在微博中的一言一行往往都能得到关注、回应,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与成就感,但也要看到,有一些大学生没有节制地将大量时间浪费在“微文化”中,往往会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荒废学业。
再次,微信息内容多样化易造成大学生思维混乱。当今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许多话题及使用的词汇都来源于“微文化”,而在一些微话题中,充斥着大量金钱至上、利己主义的思想观念,使一些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如一些微话题误导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使其自认为高人一等、不需要和他人平等交往。
(三)微载体中存在的负面信息降低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首先,“微”网站恶意链接信息为毒害大学生提供可能。“微文化”本身属于互联网文化中的亚文化形态,所以“微文化”形成于互联网,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也正因如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在热门话题下添加恶意链接,而人们在点击这些链接后便跳转到其设定的色情、赌博甚至是毒品交易的网站中。作为“微文化”主要用户的大学生,极有可能受到以上这些不良网站的影响和伤害。
其次,负面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极易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微文化”所具有的快捷性与便利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而这其中不乏有虚假、非法的不良信息。在缺乏严厉监管的情况下,这些不良信息就会得到广泛传播,进而演变成舆论危机事件,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日趋成熟阶段,有时难以正确辨别信息的好坏,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传播淫秽垃圾信息,最终背负法律责任。
再次,网络名人效应对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加之微博、微信等“微文化”载体的不断增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部分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以片面、偏激的观点使得网民情绪受到刺激,造成互联网舆论风暴。一些大学生在这一风暴的影响下,难以客观看待社会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绝对正确性产生了疑惑。
四、“微文化”背景下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公众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我国国家性质在价值层面的具体体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在微博、视频网站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更隐蔽、更间接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事实上,短小、扁平、即时的“微文化”,比起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为大学生所欢迎〔4〕。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更合乎现代大学生思维的模式、更能够感动他们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学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美丑、明辨是非的唯一途径。再次,高校要通过互联网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高校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对一切空谈虚无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教育,尤其要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严防西方不良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冲击。
(二)加强高校“微文化”监管力度,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实践中,高校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新媒体“微舆论”的管理。首先,高校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协调好“微教育”活动的开展。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部分学校院系、专业,甚至连校园内部一些较有影响力的学生组织也开通了官方微博,这一做法确实体现了我国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搞好教育工作的决心。然而,这些微博开通后,却出现了一些预料之外的问题,如在宣传时没有体现差异性,许多不同的微博宣传的内容都一样,这样做不但降低了其对学生的吸引力,还会因“刷屏”现象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高校在利用新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完善领导机制,协调好各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其次,要针对微信息的传播特点,建立“全天候”引导机制。新媒体的交互性给高校思政工作者提供了及时干预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使其将一些社会现象作为教育案例,提高“微教育”的实效性。最后,要通过“微教育”建立起良好的互联网伦理体系。事实上,在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的环境下,高校要通过建立互联网伦理道德体系,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三)自觉借助微媒介平台,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懂得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好“微平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势所趋,也是教育实践的发展方向〔5〕。首先,高校要对“微文化”建设给予充分重视,如要了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熟练运用其信息传播手段,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努力打造一批意蕴深厚、情感饱满的微视频、微文学作品。其次,打造一支优秀的校园“微平台”意见领袖队伍。校园“微平台”意见领袖既可以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是青年辅导员,甚至可以是优秀的学生干部。意见领袖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新媒体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并懂得如何顺应“微文化”信息传播特点,正确引导新媒体舆论。再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应用微媒体,使其成为优秀校园“微文化”的创造者之一。大学生要提高自主学习先进“微文化”的能力,并在吸收、借鉴各种有益的知识、经验后,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现出新的优秀“微文化”。
(四)加大校园“微文化”建设力度,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高校要加大对“微文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力度,形成系统、完善的网络体系。首先,要将校园文化与“微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融入“微文化”,加强对“微文化”的探讨与认识,进而充分、全面地加以利用。其次,关注“微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高校不仅要对院校各部门设立的官方微博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还要为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开放的沟通平台,时刻关注学生心理、生活状况。再次,要加强对意见领袖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高校要选取适合培养成意见领袖的人员,如优秀学生干部、知名专家等,增强他们在学生、校园中的影响力。最后,高校要注重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践中,要提高大学生筛选、判断信息真假的能力,不仅要增强他们运用“微文化”的能力,还要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判别。
〔1〕沈培辉.“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传播学视角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4).
〔2〕王梦,杨玉.网络微时代新的阅读价值取向与监管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3〕韩秋明,赵需要.微博存在的问题及其规制策略研究——基于信息伦理学视角的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2(1).
〔4〕盖琪.微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视觉书写〔J〕.文化研究,2013(14).
〔5〕宋守信.常态社会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责任编辑 芳 晔
G641
A
1009-1203(2015)03-0125-04
2015-04-11
卢尚月(1989-),女,满族,吉林永吉人,广西大学政治学院2014级党团建设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