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
2015-01-30罗潇
罗 潇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当代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
罗 潇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中,高校要从丰富理论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道德理念教育、完善实践培育机制、营造和谐法治文化氛围四个方面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
高校;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有效路径
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所在,建设法治中国必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坚守法治、信仰法治。大学生作为最受关注和最具时代气息的社会群体,肩负着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已成为法治信仰培育的主要对象。当前,全面理解大学生法治信仰的深刻内涵、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信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深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法治信仰的内涵及形成路径
信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1〕信仰作为一种比较抽象或比较高级的精神层面的需要,对个体的情感意志、价值追求和行为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依据法治信仰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外在表现形态,认为法治信仰是指:生活在特定的法治文化下的社会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在对法治秩序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对法治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并自觉将其视为自身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最高行为准则的强烈情感和思想倾向。法治信仰不同于法律信仰,法治信仰不仅仅是对法律规范的遵守,更是对法律在实施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法治精神、价值理念的信仰。从某种程度上讲,法治信仰内在地包含了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构成了法治信仰的前提与基础。同时,我们也不能将法治信仰片面地理解为迷信法治。法治信仰是人们建立在对法治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寄托,带有浓厚的理性色彩,而迷信法治则是抛开理性,将法治置于“万能”的境地,解构了法治的真正内涵,并将其庸俗化,这是极为有害的。
法治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也不是凭空在人的头脑中产生的,它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一系列从低到高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分别是:法治认知形成阶段、法治情感形成阶段、法治理性形成阶段、法治信仰形成阶段。主体最初是从接触、学习基础法治知识开始的,即认知阶段,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明确什么是法治,法治的目标、功能、原则是什么等,进而形成对法治的初步认知。当主体形成了一定的法治认知后,通过对法治相关精神、原则、价值理念的进一步体认,经由理性的判断、选择,就会对法治产生相应的情感,该情感表现为对法治的敬畏和充分相信,即信任。在法治实践过程中,主体的法治情感不断得到丰富,对法治价值理念的理解达到较高水平,突出表现为尊法、学法、用法、守法、依法维权,利用法治约束、调节自身行为的自觉性大大增加,并由此形成一定的法治理性,即信念。信念是信仰形成的前奏,而信仰则是信念的最高形态,是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姿态,一种综合性的精神活动〔2〕。在一定的法治文化氛围中,主体的法治信念不断得到强化,进而形成对法治的崇高信仰。笔者认为,对法治信仰的形成路径进行深刻分析,对于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特征、增强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内在动力,还关涉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促进其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在人的思想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其世界观形成和塑造的重要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富有生气,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其由于受到自身社会阅历的限制,往往会对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分析,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有时还不强,从而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世界观发生偏差。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能够有效帮助其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意识的侵害,保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他们头脑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另外,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主人翁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健康发展、成长成才,成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健全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的必然途径
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与形成,奠基点在高校。所谓依法治校,实质上是指高校在法治的价值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和管理活动的一种方式方法。首先,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能有效督促高校把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有机结合起来,并按照法治的要求加快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不断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机制的协调运行。其次,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规避领导腐败、教师失范、学术不规范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再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高校依然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如果其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做到法治化,想让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法治意识、坚定的法治信仰是不可能的〔3〕。因此,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既是健全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进程的必然途径。
(三)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确立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未来法治中国建设主力军、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不仅能够切实有效地凝聚大学生价值共识,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有助于带动全民树立法治信仰,进而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信仰,而只有当法治信仰成为全民的共同价值信仰、理想目标和追求之时,中华民族才是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时候。正如卢梭曾说过的:“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4〕
三、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的有效路径
如前所述,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心理过程,准确把握这一心理过程是从宏观上有效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的根本路径。为此,笔者将从认知、情感、理性和文化四个维度来探讨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的有效路径。
(一)丰富理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增强大学生法治认知
法治认知是法治信仰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人们只有对法治具备了清晰的认知,才可能形成法治信仰。大学生法治认知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法治理论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法治认知仅仅是对法律条文的熟知,其还包括对法治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的深刻理解。当前,我国高校法治理论教育还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单纯灌输法律知识等问题,对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带来了严重阻碍。高校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法治信仰理论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掘理论知识中所蕴含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9另外,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创新理论教育形式,除借助必要的教学电子设备外,还必须有效借助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电视新媒体等传播法治相关知识,吸引大学生注意力,以达到增强大学生法治认知的目的。
(二)加强道德理念教育,以培育大学生法治情感
法治情感是形成法治信仰的心理基础,要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就必须特别注重培育他们的法治情感。美国学者伯尔曼曾指出,法律情感对于任何法律秩序都是必不可少的情感,这类情感的存在,有赖于人们对他们自身所固有的终极正义性的信仰〔6〕。也就是说,培育大学生法治情感必须要培育他们对法治的信任和依赖,激发其对法治的期盼与巨大热情。首先,加强大学生道德理念教育,实现“德教”与“法教”的有机结合是培育大学生法治情感的根本手段。其次,加强大学生道德理念教育,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为大学生法治情感的培育提供精神滋养。再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进一步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践中,高校要将法治信仰培育与道德理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而且要增强他们对法治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以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情感。
(三)完善实践培育机制,以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55。在实践中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其法治信仰的最根本手段。法治理性往往外在地表现为法治行为,法治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强化,法治信仰也就无法真正形成。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法治意识不强、法律知识欠缺等问题。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政府、社会和高校应当逐步强化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学法、用法、守法的教育方式,如通过推进大学生民主选举有序开展、组织校园模拟法庭、组织大学生旁听案件审理、邀请大学生参与校园公共治理决策等多种实践方式,引导他们在法治实践中有效提升法治意识,进而不断促进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实践机制的常态化、科学化。
(四)政府、社会、高校要共同形成培育合力,以营造和谐法治文化氛围
文化环境对人的思想、情感的形成与变化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渗透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环境本质上还是人的创造物,同时它又是指向人、塑造人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92实践中,高校通过营造和谐法治文化氛围来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是从宏观上牢固树立大学生法治信仰的根本举措。政府、社会和高校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司法的公正力度,依法严惩社会腐败分子,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特别要注重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教育中的应用,三者共同形成培育的合力。另外,高校要利用法治文化持久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步在大学校园内营造尊法、学法、信法、用法、守法的和谐法治文化氛围,进而增强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实效。
〔1〕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244.
〔2〕李德顺.人生价值与理想信念(笔谈四篇)——人生与信仰〔J〕.湖湘论坛,2001(1).
〔3〕王西阁.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J〕.当代青年研究,2011(3).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
责任编辑 芳 晔
G641
A
1009-1203(2015)03-0119-03
2015-04-11
罗潇(1991-),男,湖北仙桃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