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的建设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1-30周海波
周海波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200237)
一、信息化发展对基层党建的影响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作用和影响已超出单纯的技术范畴,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对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也加速了政治领域的变革。尤其是在促进党加强自身建设与自我完善、推动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提供了新的工作载体。伴随着“网上党委”“网上党支部”的建立,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党组织活动的时空界限,使得党开展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变得更加多元化,能够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与工作情况,大大拓宽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渠道。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参照现实生活中的组织管理模式,依托党员、党组织信息库在互联网上建立起网上党组织体系,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公告和在线学习等系统,开展网上党务工作,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进行网上组织动员,形成开放的网上党组织新格局。
2.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信息时代知识更新与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观念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成为政治实体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21世纪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学习的速度快于变化的速度已成为个人和组织生存的条件[1]。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改革发展的转型期、矛盾问题的突发期,基层党组织只有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才能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基层党组织加强学习,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方便了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可以充分运用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和网络资源,开展网上学习,时刻把握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使基层党组织始终充满活力和战斗力。
3.为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提供了新的沟通渠道。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网上”,互联网已成为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沃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办好党建网站、建立全国党员信息库、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化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从而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强调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这其中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为民众办好事、办实事,也包括调解基层社会矛盾、对社会民意予以反馈与政治沟通,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更好地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信息网络技术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消除了权力层级化的隔膜,能让民众与党的服务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平等对话,使得民众的政治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基层党组织通过基层党建网站互动平台、党建QQ群、网络党支部等方式随时随地与党员、群众进行互动交流,不仅能及时了解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方便,而且在交流过程中还能增进感情,拉近相互之间的关系。
4.为基层党组织推动党内民主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手段。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民主,其关键是民众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实现程度。一是广度,即参与政治活动人数的比率分布;二是强度,即影响政治系统整体的程度与持续性[2]。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群众政治参与的广度、增强了群众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强度。基层党员和群众在享受信息网络技术便利的同时,也体验着新的政治参与形式——远程民主与参与式民主。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拓展了群众的利益表达途径,而且提高了群众政治参与的兴趣和能力。正如科恩所说:“凡生活受到某项决策影响的人,就应该参与决策的制定过程。”[3]随着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传播渠道的建立,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获取信息的范围、数量以及时差上的区别在不断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众和党员对基层党组织党务信息的知情权,促使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增强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认识和了解,拉近了群众与基层党组织的距离。基层党务网络平台的建立,也为党员和群众阐发政治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和利益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强化了对党组织的外部监督。
二、当前基层党建信息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下,基层党组织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自身管理与服务水平上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但由于在人才、技术、经验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基层党建网站在运行和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有效性的发挥。
1.对党建网站重建轻管,网站质量有待提高。互联网党建的重要基础是网站,但目前我国基层党建网站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缺陷。从数量上来看,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全国基层大部分党组织纷纷成立自己的门户网站,网站的数量大幅度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基层党组织网站都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网站利用率极低。从质量上来看,基层党建网站的设计目的本来是服务党员、联系群众,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但很多基层网站建立起来后党组织就对其不管不问,致使网站内容不更新或更新速度慢,信息不集中或缺乏吸引力,不利于访者的信息阅读和获取。甚至部分网站还仅局限于单向的信息灌输和宣传动员,“说”的多“听”的少,缺乏与群众的交流和互动,既不利于密切党群关系,更不利于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建立。
2.未能充分发挥党建网站的舆论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党员和群众的重要纽带,不仅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要在网络世界发挥引领作用。面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民意表达、社会动员等方面作用日益增强,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4]的局面,基层党务工作者应对网络舆情时的能力与素质明显欠缺,大多数不敢在网络上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引导舆论,没有做好应对舆论挑战的准备。由于信息不对称,当一些群众的利益没有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对党务、政务信息产生怀疑,在网上发布一些非理性的信息时,不少基层党组织由于不能及时运用网络媒介对问题进行释疑、澄清、还原真相,以致造成虚假信息占据舆论平台,甚至引起“网络暴力”。
3.缺乏网络技术性党务人才,党建创新活力不足。基层党组织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自我的关键是要有人才优势,基层党建网站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行政和党务工作,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网络技术。但我国现行的用人机制并不能确保既懂网络信息技术又熟悉党务的复合型人才进入基层党务管理部门。当前,我国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网络党建过程中的人员,多数还是熟悉党务的工作者,他们平时对信息技术的接触相对较少,对电脑操作、网络技术应用不精。但熟悉网络技术的人才又存在思想觉悟低的现象。因此,基层党组织做好基层党建信息化、网络化仅靠技术型人才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思想上、意识上、行动上有很高的政治觉悟,熟悉党务、爱好党务,才能把党务工作做好,否则就是舍本逐末。
4.虚拟党建与实体党建发展失衡。信息时代,为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革新技术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传统的好的工作方法就可以抛弃,如走访群众,深入基层,了解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蹲点调研,从实践中寻找群众工作的不足,做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厘清和协调好传统工作方法与新技术手段的关系,或是过度依赖信息化网络技术手段开展党务工作,把基层党务工作置于“虚拟社会”,缺乏一些真实、人性化的服务,疏远了与群众的关系,容易脱离实际,造成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或是因循守旧、畏惧创新,对新事物排斥、不信任。例如,有些领导干部习惯于过去的管理型党务工作机制,认为网络党建既降低工作效率,又造成群众不便,没有兼顾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5.信息化建设缺乏制度保障,持续性面临考验。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5],制度的稳定性决定工作机制的持续性。基层党组织实现党建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涉及基层党组织的各个部门以及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群众,是一项长期、渐进和可持续的过程。要避免虎头蛇尾、朝令夕改、人走政息的现象,必须有一套可靠的制度来保障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实现工作程序和过程的制度化。当前基层党组织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各行业基层党建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且多数处于信息化网络技术应用的试用和探索阶段,缺乏一套相对成熟并可以大范围推广的制度模式。第一,缺乏信息网络平台人才制度培养机制,许多地区基层党建网站的管理员属于兼职或非技术精通人员,在人才招录和培养上缺乏一套长远规划机制。第二,网上承诺与评议制度不完善,许多基层党组织在网络上发布的服务承诺,最终流于形式。第三,缺乏有效处理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问题的反馈机制。第四,各基层党组织、支部使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开展党务工作的评比制度不完善。
三、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对策
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服务网络化越来越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扩大基层党建网站的影响力,关系到党员队伍的建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党服务群众的质量以及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提升,最终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党的长期执政。当前,我国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还存在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改革和创新基层党建发展模式。
1.提高信息网络平台的管理水平。创新基层党组织信息化管理,既有其客观因素制约,也受自身因素影响。当前,基层党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明确开展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存在被动与盲目跟风、捞取政绩的虚浮现象。对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领导重视与党员参与的统一。推进基层党建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领导重视,投入一定精力和资金。领导干部的重视,是搞好基层党建信息化的关键。为此,领导干部应把党建网站建设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组织相关人员精心设计,保证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动用物质资源予以支撑。同时,广大党员也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党员群众是搞好党建网站的主力军,是党建网站各类论坛的主体力量。没有党员对党建网站的参与,基层党建网站就不可能积聚人气,更不可能成为社会围观热门网站。领导干部要发展民主,在制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实现路径、产品设计、互动方式等重大决策时,应该充分听取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在基层党建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要扩大党员对基层党建信息化的直接参与,充分保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知情权、监督权,要按照广大党员的需要精心设计,提供优质的电子产品。只有把领导干部的主动性与党员群众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才能开创党建网站的新局面。第二,建立网站与管理网站的统一。从实际来看,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建网站易,维护党建网站难。要把党建网站建成有吸引力的网站,不仅需要有专业人员维护与管理,而且要不断创新版面,保持网站的新鲜度和网民的兴奋点。目前,一些党建网站或只是简单地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原著放上去,或只是把党建工作的一般信息挂上去,致使党员、群众对党建网站失去兴趣。基层党组织管好网站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断进行页面创新。基层党组织应依据党员、群众的需要经常性地更新网页,增强网站的吸引力,把党建网站建成党员、群众关注的舆论阵地。二是不断更新页面内容。网页内容是党建网站的生命力,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建网站的阅读人群设计内容,使党员、群众每次上网都确实有收获。三是不断增添网站的新功能。目前,网站越来越多。党建网站不仅要提供政治学习,而且应当有一定的娱乐休闲功能。要把政治理论学习、扩大知识面和生活娱乐统一起来。四要建立一支精干的网管队伍。一支精干高效的网管队伍是搞好党建网站的基础条件,因此基层党组织要确保有专人对党建网站负责,采取定期培训与个别指导、线上答疑与线下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网管员队伍的业务水平。第三,党员管理与党员活动相统一。针对当前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人口入党和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组织生活开展困难等问题,要突破基层党建时空限制,打造虚拟党支部。一是实行网络档案管理与网上入党并行机制。采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把全国入党积极分子基本信息、党员信息及党员结构、党员流向统一纳入系统中。为保护隐私和管理方便也可对全国党员进行统一编码,实现对党员的动态管理和网络化管理。为便于流动人员入党和解决流动党员组织转接等复杂问题,可采取网上入党和党员“一卡通”制度。开辟网上入党窗口,设立网上党校栏目,实行思想汇报网络提交,开辟QQ、微信网络谈话,设立电子信箱监督。二是设立网上党支部,便于流动党员和“两新”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由于流动党员缺乏实体党支部的信息传递,“两新”党组织由于受所在单位性质影响,组织全部党员集中开展活动机会比较少。因此,通过各种聊天工具设立网络党支部,让党员了解党支部的工作情况,开展网上交流与网上民主活动,让党员接受党性教育,已成为党员管理创新的一种新途径。三是开通网上党费缴纳系统。为避免党员脱离组织管理,保证党员履行义务,建议开通网上党费缴纳系统,便于党费的缴纳、查询与管理。
2.提升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舆论引导能力。哈贝马斯认为,传统的大众传媒受到公关、商业、政治等因素的干预或控制,失去了其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功能。网络的出现给公共领域的重新塑造提供了可能,网络可以形成在传统现实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话语情境,从而为群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6]。群体意识通过网络等新媒介可快速聚集与即时扩散,为党组织的主流意识形态塑造和社会舆论引导造成巨大压力。基层党组织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挑战,必须处理好两个统一。第一,意见领袖与党的骨干相统一。在群体意识形成过程中,有一部分个体的意见对群体影响巨大,能够左右群体意识的方向,我们称之为意见领袖[7]。网络党建与实体党建有不同的特点。在实体组织中有党组织的权力系统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但在网络党建中党组织面对网民不能发号施令。搞好网络党建,必须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发挥党的统战工作优势,在网民中扶植符合要求的党员意见领袖,不断扩大自己的红色粉丝,把握网络舆论动向,引领群体意见走向,化解网上舆论矛盾。对网上自然形成的意见领袖,党组织要积极靠近,从政治上关心,在适当时候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另外,党员干部要学网、用网,不仅要成为党组织实际活动中的骨干,还要成为虚拟世界活动的骨干。通过网上对话,与网民互动,学会用网络语言把党的意志和主张传播出去,引起共鸣,掌握话语权。党组织有关部门要尽可能结合网络参与者和受众的特征进行沟通,而不是以规定的话语范式僵化回应,更不能以官话搪塞,否则将会受到网民的抵制[8]。第二,舆论引导与党员形象塑造相统一。在传统媒介时代,政党形象的塑造主体与评价主体是合二为一的,即都是中国共产党。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党的传统形象管理模式被打破,腐败事件频发,对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基层党组织面对党的形象受损,感召力下降,必须承担起网络形象塑造职责。一是基层党组织对群众性事件的报道应通过对接而不是管控来应对。当网上出现抹黑党的形象、败坏党的纪律的现象时,基层党组织应突破传统封、盖、堵做法,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公布真相,用事实澄清谣言,用真相还原现实。二是基层党组织应重视群众的利益表达。作为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基层党组织必须做好利益维护与矛盾化解工作。群众往往遵从利益优选原则,当利益遭到侵犯、权利伸张得不到维护时,就极易在网络上对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形象进行碎片化撕扯。因此,有必要组织一个专门负责处理网络反馈意见的工作组,及时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掌握群众呼声,对网络涉及的民生意见及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回应,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责任心,同时有针对性地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处理,给出解决进度表。三是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用行动捍卫形象。基层党组织应鼓励党员干部以普通人的身份开通私人微博、私人博客、探索网上对话,制作视频等手段,把党员干部个人工作、生活的真实一面呈现给群众,拉近党群关系。
3.推进虚拟党建与实体党建相互嵌入发展。实体党建是基层党建的基础,更是虚拟党建的承载体。而虚拟党建是实体党建的助手,是“党的建设的全部内涵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延伸,它与现实党建共同构成网络时代完整的党建系统”[9],相比实体党建具有反应速度快、开放程度高、参与面广等优势。搞好基层党建网络化建设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好坏取决于实体活动的成效大小,虚拟党建的薄弱同样会影响实体党建的发展。针对基层党建信息化过程出现的偏颇发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反思。第一,转变观念,树立前瞻意识。基层党组织要保持传统战斗堡垒地位,必须变更思维方式、改变工作方法。信息化网络技术不是洪水猛兽,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尝试新事物、新科技。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统一学习,增强对网络党建的正确认识,消除恐网心理,提高应对网络事件的能力。第二,协调实体党建与网络党建均衡发展。网络党建来源于现实,必定要回归于现实,网络党建面对的民意诉求还需通过实体党建来满足。目前,一些党组织热衷于网上组织生活或网上投票,忽视了党组织的实体活动,结果导致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松动,党员先锋作用弱化。因此,在加强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解决“面对面”与“键对键”的关系。党员与群众“面对面”,有助于情感的深入交流、思想的直接碰撞、行动上的实在效果。党员“键对键”,虽然也有情感的交流,但毕竟分割在不同的空间,因而不能形成物理的力量。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两新”组织的党组织中,绝不能以党员的“键对键”代替党员的“面对面”。另一方面要解决“虚拟人”与“模范人”的关系。党员在网络世界是虚拟人,在实际生活中应当是“模范人”。因此,党员在网络世界的学习、讨论、收获和承诺,都应当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党员只有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建的信息化建设才有意义。
[1]姚桓.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
[2]贺善侃.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69.
[3][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5.
[4]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积极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J].唯实,2013,(3).
[5][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0.
[6]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1.
[7]陈联俊.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的发生与引导[J].政治学研究,2010,(2).
[8]易险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与现代网络话语空间[J].求索,2011,(6).
[9]张家芳.虚拟党建与现实党建的关系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