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劳动过程:劳动关系的主要场域
2015-01-30彭恒军
彭恒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北京100048)
面向劳动过程:劳动关系的主要场域
彭恒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北京100048)
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过程理论、近年来的市场经济多样化理论表明:劳动过程(或生产的组织过程)是劳资关系的主要场域。通过一定的劳动制度安排使劳动者成为劳动过程的生产主体、管理的参与主体、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主体、积极投资和提升自身技能的自主学习主体是劳资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组织和技术创新、超额利润的重要源泉。工会应回归劳动过程的政策思路,把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工会若采取分配主义的政策思路,易于引起劳资冲突。
劳动过程;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性建设
劳动过程和“生产中心”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本质,也是理解现代社会和政治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因此,劳动过程和“生产中心”,才是劳动关系的主要场域。
然而,马克思之后的后现代思潮普遍由劳动过程和“生产中心”转向了“服务”、“消费”和“文化”中心,好像物质生产不重要了。“物质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人阶级”、“阶级政治”都消解了。在这种理论幻象中,生产、劳动、劳动者的战略地位下沉了。因此,只有重新彰显劳动过程和生产中心的时代本质,才能张扬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一、离开劳动过程和“生产中心”是劳动和劳动者战略地位下降的根源
20世纪中晚期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从产业结构看,新的技术进步,导致了经济结构转型,重工业迅速衰落,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崛起。从就业结构看,就业于传统工业的人数大大减少,新出现的就业岗位主要是金融、零售和私人服务等现代服务经济中的岗位,非体力的白领和妇女就业增加。从全球劳动分工看,制造业出现了向东南亚、中国和印度的快速转移,本国较低层次的工作由外来移民从事。从劳动力市场看,就业出现弹性化,临时工、短期合同、派遣工、自雇用等不稳定、不固定用工形式普遍出现。与职业结构的变化同时出现的,是作为就业的“工作”的社会态度变了,就业作为工作的重要性降低了,作为社会身份来源的重要性下降了。[1]
对发达国家20世纪晚近以来发生的空前变革引起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作为理论反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后工业主义理论。后工业主义或后工业社会主要关注的是,因技术革命和产业链条在全球范围的转移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社会结构的演变。信息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升级,使传统制造业迅速萎缩,新兴科技和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从就业结构看,传统产业工人阶级逐渐衰落,专业、管理、服务等“新阶级”兴起并成为社会结构的主要构成。作为理论反映,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R.Nisbet)就对阶级的衰落和存在提出了质疑。[2]1973年,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发表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认为后工业社会已经来临,知识将成为社会的轴心原则,“知识阶级”已经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后工业理论认为传统等级秩序已经衰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是“社会分层的碎片化”。[3]
后福特主义理论。后福特主义关注的是因技术革命导致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劳动力市场和阶级结构带来的深刻变化。福特主义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建立起来的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等级组织和垂直管理、生产者主权等。信息技术发展导致了生产和劳动过程的革命,生产方式被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根据需求灵活组织生产的方式所取代,其主要特征是定制和个性化生产、组织管理水平化、消费者主权等,这就是后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的“弹性”生产方式带来了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弹性化”,非全日制就业成为主流,女性占到主要发达国家就业人数的40-50%,外籍劳工日益增多。后福特主义是伴随着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的主导政治和新自由主义的强硬政策出现的,恢复了资本在凯恩斯主义下被政府抑制的特权,而工人阶级和劳工则在“弹性”就业策略下成为“一盘散沙”。①参见周寿涛著《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演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版),第2、42、89页: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非技术演进自身的内在逻辑,同时是应对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高涨的工人运动的结果。工人阶级被分散和解组的过程同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社会运动中产生的“自主论马克思主义”就强调这种观点。另李民琪、朱安东在《高校理论战线》2005(7)发表“新自由主义时期的世界经济”一文,在分析新自由主义时期的历史背景时,同样强调了“二战”后无产阶级力量的上升和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经济危机的重要性。后福特主义的特征被称为“非组织化的资本主义”。
新社会运动和议题政治。新社会运动和议题政治是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从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转向“后物质主义”,政治理念从传统的阶级和党派政治转向非阶级、多主题的群众抗议政治。新社会运动主要包括反战和平运动、女权运动、生态运动等。其主要特点是身份政治、非组织化、非经济化、非对象化的的议题政治。新社会运动不是由生产关系导致的,因而其组织基础不是社会阶级及其相应的意识形态,运动的参与者是新中产阶级,如受过良好教育和有社会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代表某个阶级的利益,目标也不是维权。生产政治和阶级话语被认为已很难适用各种新社会运动。
解构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解构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是“后工业主义”、“后福特主义”、“新社会运动”等现象在哲学价值观层面的反映。消解“结构”、“基础”、“本质”,倡导多元、差异、无中心,是西方现当代哲学的核心理念。在后现代社会,生产已不再是经济和社会的中心,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认同和归属不复存在,个人的身份特征是由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消费实践决定的。走得更远的是“文化相对主义”(学界有时称“文化转向”)。认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不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而是文化的,认为,20世纪晚期以来的后现代社会,“关注生活方式而不是生活机会,关注消费而不是生产,关注价值而不是利益。”[4]最近20年的文化转向代表了一种范式转移,即决定性地脱离了实证主义和事实研究,转向了强调解释性的理解。[5]强调文化转向排斥经济和生产,产生了物质不平等不重要的严重后果。
总之,西方后现代话语是一个激进的消解传统的话语体系,从“工业主义”走向“后工业主义”、“后福特主义”再到各种“新社会运动”,是一个由“生产中心”和“劳动过程中心”让位于“服务”、“消费”和“文化”中心的过程,社会生活的经济和物质层面的内容被逐步抽离干净,生活彻底变成文化性的了。生产和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关系、劳动问题被“文化问题”所取代,工人劳动者的战略地位下沉了。
二、重返劳动过程的强劲努力
20世纪中晚期以来,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工厂体制安排发生重大变革而出现的后现代思潮,其共同特点是远离了马克思的核心关怀和劳动过程理论的主题。[6]
在偏离劳动过程(以生产为中心)的学术潮流中,出现了捍卫和重返劳动过程的强劲努力,其代表首推美国学者布雷夫曼的《劳动与垄断资本》(Braverman,1974)。布雷夫曼继承了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认为劳动过程开端的劳动力买卖的自由契约行为,使资本获得了决定劳动技术的无限权力,他重新定义了生产技术的内涵,不仅指机器的发明和创造,更主要的指生产流程的革命如福特流水线和劳动组织管理技术上的革新如泰勒制,工人通过精细化分工被分配到不同的生产工序上,不同的工序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等级,不同的技术等级导致了多元化分层,瓦解了工人的团结;劳动过程“设计和执行分离”的原则,一方面使生产控制权不断向资本集中,另一方面导致了工人阶级整体的“去技术化”(deskill),不仅生产车间的工人,办公室白领和服务业也卷入“去技术化”过程。
布雷夫曼的理论遭到了新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的卓越人物布洛维(Michael Burawoy, 1985)的批评,认为他忽视了工人的反抗,取消了对工人主体性的关注。他在《生产政治》中提出了“工厂体制”(有的译为“工厂政体”)的重要概念,他深刻观察到,一种工厂体制是劳动过程、劳动力再生产方式两个微观因素和市场竞争、国家干预两个宏观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并决定生产领域中工人斗争的利益和能力,工人的反抗和斗争反过来也会推进劳动过程和工厂体制的变化。
布雷弗曼的《劳动与垄断资本》的实质是分析了当代生产的技术革命使生产工人包括白领和服务业工人全面“去技能化”、“工具化”,劳动过程日益成为“无主体”的“客观的”过程。布洛维在《生产政治》中关注了工人的反抗和斗争,认为“工厂体制”和工人的反抗与斗争是互动的复杂过程。布洛维的“生产政治”和“工厂体制”理论实质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找回劳动过程中工人主体性的理论努力。总体上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过程理论是围绕劳资对立展开的。
近年来的市场经济多样性理论(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更多聚焦于劳动过程的行动者及其关系结构即“生产体制”(企业的治理机制),包括金融制度、劳动制度、技术形成制度(如职业培训制度)及竞争形势等。[7]其理论观点有两个重要方面:第一,各国的经济效率由制度安排所决定,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德日的协调性市场经济都可能在效率方面达成最优;第二,在决定经济效率的制度安排中,劳动制度是其中的核心安排。调节学派把劳动制度作为区分市场经济多样性的核心依据,在比较制度学派中劳动制度也居关键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竞争秩序和金融制度在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开始上升,但企业的竞争力仍取决于具体劳动过程的实践,劳动制度的关键地位无法被取代。[8]
三、中国工会应回归劳动过程的政策思路,把劳动过程的主体性建设作为工作重点
1990年代初期后,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集体转向了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过渡过程论”,并主导了我国的经济改革进程。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特征是重视交易过程而忽视劳动过程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作为劳动过程中的劳资关系必然被忽视。[9]
从企业制度实践上看,1990年代以来,美国的微软英特尔主义(Wintelism)生产方式在全球扩展。这种生产方式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对企业价值链分解,把低端制造环节外包;二是不重视一线生产工人。我国从1993年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质上就是美国的企业制度——一种排除劳动者参与的治理机制,而以劳动者参与为重要内容的德日协调型治理机制则被排除在了企业制度实践之外。[10]
1980-1990初期,改革三论即企业本位论、经济民主论和职工主体论是重要的理论建树,其核心议题是以企业层面或劳动过程的制度安排来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以树立企业职工的主体地位作为企业活力的源泉。[11]但是职工主体论从未被真正重视过,其根本原因在于主导改革进程的新制度经济学重视交易过程忽视劳动过程,企业层面的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排斥劳动者参与。
劳动关系模式是劳动过程制度安排的产物。新制度经济学和美国的企业制度安排是一致的:在经济理论上忽视劳动过程,在企业制度实践上排斥劳动者参与。
我国工会和劳动关系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深受主流经济学和企业制度改革的影响。1990年代以后,工会、“职工”被逐步纳入劳动关系理论的分析框架。我国的劳动关系理论主要是美英模式的。美英的劳资关系有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劳资双方主体明确,一个是劳资双方谈判破裂劳方可以诉诸罢工。因而学界这些年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基层工会主席直选,一个是积极推动罢工权。[12]德日以劳动者主体性参与为重要内容的劳动制度没有被重视。结果,从政治上看,美英劳资关系理论和我国的政治实践形成了一定张力;从工会政策看,离开了劳动过程和生产中心,远离了劳动过程中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劳动者参与,在企业层面长期以分配问题(工资谈判)为中心,易于引发劳资冲突。第二,在国家政治层面长期致力于以工资标准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合同而非培育政治主体,难以真正进入国家的政治议程。
工会应积极面向劳动过程和生产中心,把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市场经济多样化理论和精益生产方式的研究证明:员工积极投资于自身复杂的劳动技能,是企业的超级利润来源之一;劳动者参与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是产品创新的源泉之一。劳动者参与-企业效率-收入提高具有正相关关系。[13][14]
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是指劳动过程是劳动者的主体性活动过程,而不仅仅是机器和工序的工具。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建设主要存在于生产的组织方式中,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劳动者成为劳动过程的生产主体、生产管理的参与主体、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主体、积极投资和提升自身技能的自主学习主体,这是劳动过程中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应该成为工会工作的重点。
[1][英]洛丝玛丽·克朗普顿.陈光金译.阶级与分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5.
[2]R.Nisbet,“The Decline and Fallof Social Class”,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1959,vol,2,no.1,pp.11-17.
[3][4][5]姜辉.论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11,(4).
[6]李洁.重返生产的核心——基于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脉络阅读生产政治[J].社会学研究,2005,(5).
[7]王星.技术的政治经济学——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的思考[J].社会,2011,(1).
[8]宋磊.孙晓冬.经济民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基于生产方式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11).[9]孙晓东.宋磊.找回劳资关系:基于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经济研究的再转型[J].社会科学战线,2013,(5).
[10][11]宋磊.孙晓冬.经济民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基于生产方式视角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11).
[12]彭恒军.劳动创造价值与工会话语建设[N].工会理论研究,2013,(5).
[13]崔之元.经济民主的两层含义[J].读书,1997,(4).[14]宋磊.道儿的乡愁与日本型市场经济的深层结构[J].清华政治经济学报,第一卷(2013).
[责任编辑:简洁]
Towards Labor Process:the Major Field of Labor Relations
PENG Hengjun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Beijing 100048,China)
The labor process theory of Marxism and Neo-Marxism and,the diversification theory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show that,labor process is the major field of labor relations.Through certain labo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to make laborers become the subject of labor and production process,the participation subject of management,the innovation subject of technology and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subject to invest and improve their own technique,it is not only the major content of labor relations,but also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of organizational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excess profit.Trade union should return to labor process and take the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of laborer as priority.If trade unions adaptthe policy thought of distribution doctrine,labor conflicts will be caused easily.
labor process;labor relations;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of laborer
F249.26
A
1673-2375(2015)03-0001-04
2015-03-20
〛彭恒军(1962—),男,山东济南人,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处长。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工人的主体性建设与劳动解放研究”(项目编号:14BKS03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
金重点项目“劳动解放与政治正义:重建工人的政治主体性”(项目编号:13KDA0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