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融一创”为抓手,架构和谐劳动关系
——访江阴市新桥镇总工会肖均贤
2015-01-30王如华
王如华
(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江苏南京210013)
以“三融一创”为抓手,架构和谐劳动关系
——访江阴市新桥镇总工会肖均贤
王如华
(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江苏南京210013)
江阴市新桥镇总工会坚持党的领导,以“三融一创”为抓手,架构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依法维护,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机制,坚持以职工为本,情系和谐劳动关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化和谐劳动关系环境,把竭诚服务于职工群众,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使职工群众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团结动员职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三融一创;和谐劳动;工会
2014年12月,笔者来到江阴市新桥镇调研。镇总工会主席肖均贤介绍,近年来,新桥镇总工会怀着对党的工运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全心全意地依靠和服务职工,坚持以法治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认真履行职能,以“三融一创”为抓手,架构和谐劳动关系,创新务实,为推动新桥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先后获得“无锡市和谐劳动关系乡镇”、“江苏省模范乡镇工会”、“全国百家示范乡镇工会”等荣誉称号。
新桥镇位于江阴市东南,沿江高速公路横贯镇区,该镇总面积为19.3平方公里。全镇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约5.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5万人。拥有凯诺科技、四环生物、江苏阳光三家A股上市公司,形成了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经营集约的格局。曾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际花园城镇、国家园林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5亿元,人均GDP8.899万美元。截至2014年12月,全镇独立建会企业79家,园区工会联合会1家、村(社区)级工会联合会13家,覆盖企业62家,机械制造行业、餐饮行业、个体私营行业工会3家,工会组建率99%以上,职工入会率99%,该镇当地职工约10000人(均为失地农民),外来(非本镇户口)务工人员约22500人,占职工总数的70%以上。该工会以“三融一创”为抓手,架构和谐劳动关系。
所谓三融:一是坚持把工会工作融入党政工作大局,始终不渝地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坚持把工会工作融入企业发展,始终不渝地把技术创新、转型经济升级作为新桥镇总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发挥主力军作用;三是坚持把工会工作融入职工工作生活,始终不渝地把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会工作的着力点。坚持把职工的困难作为第一责任,把职工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把职工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坚持以职工为本,推进“两个普遍”,建工会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目标,建平台提素质,促发展重维护;以关注民生为要务,密切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
所谓一创:就是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架构和谐劳动关系。新桥镇总工会在党委领导下,坚持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和服务创新。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平衡点、相交点、着力点。依法履行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项职能,切实把职工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发展权益维护好,实现好。
一、坚持依法维护,创建劳动关系和谐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更加有效地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我国法律赋予了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公平公正之基,职工民主权益是企业发展之本。新桥镇总工会在实践中,坚持把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抓手,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丰富职工民主参与形式,推进企业普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构建职工民主参与渠道,依法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认真落实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发展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上的重要作用。
一是创新民主管理机制,从制度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010年以来,镇总工会在全镇建立以职代会为基本载体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现在,企业职代会建制率均达到100%。落实厂务公开制度,重点抓好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务,真正做到让职工放心、明白,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镇总工会成立了组织建设、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厂务公开、财务经审、女职工保护等六个专项巡视小组,开展“一月一重点”的专项巡视活动,全面实施工会代表常任制和工会代表(职工代表)巡视制度,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从制度管理的源头上保障和谐。
二是创新维权工作联动机制,从措施上推进和谐劳动关系。2009年起镇总工会建立了新桥镇劳动争议调解庭,并与劳动保障、司法等有关职能部门共建共管,在具体操作上,做到联教、联宣、联查,有效实现机构对接、制度对接和信息对接,并定期交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实现了村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室、百人以上企业劳调组织组建率、调解员培训率、劳动保护监督员培训率达四个100%。2012年被评为无锡市劳动关系预警示范点,江阴市劳动争议调解三年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
三是创新民主协商机制,从内容上落实和谐劳动关系。镇总工会充分发挥网络快捷便利的优势,开辟企业论坛、总经理微博、厂务公开栏、短信平台等民主管理的途径,组织职工代表参与企业事关职工权益方面制度建设,就管理制度、薪金待遇、工作环境、信息沟通、职业发展等方面内容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和建议。重点关注一线职工的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调整幅度,企业职工最低工资、福利待遇、工资支付办法、休假休息、安全生产等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面。凡是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出台都要经过反复论证,充分体现企业主与职工的意愿,达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如:阳光集团、海澜集团等企业先后出台了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了生产一线员工的工龄补贴、考核奖金、伙食补贴等,推出了一系列的加薪措施,按最新标准,工作满一年的生产线员工收入可增加3000多元,工作满五年的生产线员工年收入可增长近8000元,部分工种甚至可增加近万元。此外经协商推出每月2天的带薪休假,员工伙食补贴提高到10元/天。2014年春节过后统计的复工率从往年的88%提高到97%,最好的车间达到100%的复工率;员工流动率相应降低,2013年度员工流动率下降至20%。
二、坚持以职工为本,情系和谐劳动关系纽带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的根本方针。在实践中,新桥镇总工会坚持尊重职工、服务职工、引导职工,着力打造企业全心全意服务职工,职工赤胆忠心服务企业的双赢平台,实现了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利益的目标。
一是突出一个“情”字,建好帮扶立交桥。“职工的事就是工会的事”。肖均贤和他的工会工作团队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为更好地服务职工,新桥镇总工会建立了职工事务代理制和“五必访五必谈”制度,建立职工思想动态反馈机制。全方位地实施了“对有困难职工必访,有伤病的职工必访,有婚丧事的职工必访,有生育的职工必访,有家庭纠纷的职工必访;对无故旷工的职工必谈,工作效率下降、出现工伤事故的必谈,有思想波动的职工必谈,有不团结的职工必谈,新上岗的职工必谈”,畅通职工诉求“绿色通道”,叫响“您的难我来帮,您的事我来办”的服务承诺,为职工提供就医、住宿、子女入学、纠纷调解等服务,进一步拉近企业与职工的距离。通过建立健全职工思想动态预测、预报、预防和预控反馈机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由于信息不畅引发的矛盾和冲突。针对职工的反映和企业实际,建立完善帮扶长效机制。以“四个延伸”为平台,创新“一总六分”帮扶新模式。“四个延伸”即:帮扶主体从镇级工会向企业、村(社区)联手服务延伸,帮扶对象从服务职工向职工家庭、职工子女延伸,帮扶时间,从八小时以内向八小时以外延伸,帮扶内容从职工生活困难向职工需求服务延伸。“一总六分”就是组建一个帮扶总站,下设生活、医疗、教育、就业、心理、法律六大分站,“一总六分”有效地集中了帮扶资源,促进了帮扶工作的长效化和综合化。开展了“双亮、双比、双创”活动(双亮即工会组织亮牌子和工会主席亮身份、双比就是工会组织比规范和工会主席比服务,双创就是工会组织创模范职工之家和工会主席创模范职工之友)、“双百”帮扶工程和职工之家阵地建设。从2011年起,新桥镇总工会牵头联系全镇100位企业家与100个困难职工家庭帮扶结对并签订了《结对帮扶书》。旨在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结对帮扶机制目标,引导企业家参与慈善、回报社会为抓手,从助学、助业、助困三方面关爱困难弱势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更多的困难群体逐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双百”工程实施四年来,在全镇形成了关注弱势群体、帮扶困难家庭的良好风尚和浓厚氛围,由企业家在资金、技术、物资、信息上提供帮扶,改“授鱼”为“授渔”,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让他们共享幸福新桥的建设成果。工作中,新桥镇总工会还注重思想帮扶。在2009年成立阳光心灵家园(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在2014年创新服务内容,对康定社区的阳光心灵家园进行了提升改造,购置了心理测试、情绪宣泄、放松治疗(沙盘治疗)、心理咨询等设备,一方面向职工宣传心理知识,建设阳光心态;另一方面开展好心理讲座、个案治疗等工作,为职工释疑解惑。组建“心理专家+心理志愿者+社工”为模式的工作队伍,并加强学习与培训,进行实践指导。目前该镇共外聘国家级心理咨询师2名,镇自有执业三级心理咨询师2名,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1名,社会工作师7名;全镇共有心理志愿者20多名。2014年全年已举办个别咨询15次,团队辅导8次,专家讲座7次,共服务职工1000多人次。
二是突出一个“实”字,建好“职工之家”。招工难、员工流失率高、新生代农民工管理难度大是近几年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精神生活贫乏,缺少归属感,则是企业员工的共同心声。为丰富职工精神生活,增强职工的归属感,镇总工会想方设法打造实体职工之家。建职工之家,需要场地、经费和企业主的认同和投入,困难多多。为解决各种问题,肖均贤和他的工会工作团队,采取超前参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只要捕捉到有企业要搬迁、扩建、新建或车间布局要调整的信息,就及时跟进做工作,企业一个个跑,老板一次次说,场所一处处找,布局方案一个个做,落实一个个促,推进一个个盯。目前,新桥镇建立了23家实体职工之家,实现了规模企业的全覆盖。其中,阳光职工之家、鑫辉太阳能职工之家等18家集技能培训、困难帮扶、文体活动、职工诉求、思想教育五大功能为一体的职工之家,已相继建成。阳光集团职工之家“电影天天看”、五分钟进行法律法规、诚信公德等宣传,使广大职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海澜集团的“海澜达人秀”成就了一批有才艺、有技能的职工队伍;“振新好声音”为企业发现了一批文艺骨干,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鑫辉太阳能职工之家宿舍“笑脸”管理法,引导职工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是突出一个“全”字,创新“双联双管”服务方式。职工在哪里,工会工作就全方位地服务到那里。这是对新桥镇总工会做好基层工会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新桥镇“工作在园区、居住在小区、活动在社区”是一大特色。镇上大部分企业是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大多是“80后”、“90后”的一线职工。他们刚从学校出来就踏入职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远离亲人的孤独,因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较大,需要有一个能为他们说话办事的地方和娘家人。据调研,在这部分新生代中有相当比例的人,他们对工会的认知度较低,对工作岗位和工资收入期望较高,希望能有良好的住宿环境;希望企业能提供活动阵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能保证充分休息时间,能自由安排闲暇时间同时,希望获得尊重,得到提升发展的机会。针对新情况和职工的新需求,新桥镇总工会在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协调和努力,创建了“双联双管”机制。在全镇实施了企业工会联接社区工会,在时间上从上班的八小时内联接下班后的八小时以外;在服务上实行了企业工会和社区工会双重服务,使企业工会工作与社区工会工作无缝对接,延伸工会服务。在任务定位上,企业工会主要是在八小时以内的真诚服务,重点是维权保护,突出技能素质的提升、服务企业发展;社区工会主要是八小时以外的延伸服务,重点是民生需求,突出道德素质提升,服务社会和谐。两者有效互补相得益彰,对职工实行全方位服务,解决工休矛盾,实现了企业文化、社区文化、职工文化的全面提升,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实施“双联双管”后,使居住在新桥区域内职工实现了的双重服务全履盖,做到职工教育联管、思想工作联做、普法教育联抓、业余文化活动联办、困难职工联帮,职工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这一做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创新成果奖。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化和谐劳动关系环境
党的十八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新桥镇总工会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职工,把塑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的价值取向,倡导和培育使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家庭满意的职工,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受益的双赢局面。
一是注重素质引领。以“大教育、大培训、大练兵、大评比”活动为载体,建设一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大教育,侧重提升职工思想素质。在全镇实施“11333”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就是突出一条主线,以培育职工的敬业奉献思想为主线;达到一个目的,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抓住讲“四德”、做“三好”、创“三优”为基本内容;围绕倡导“三热爱”,讲究“三文明”,强化“三意识”为主题;实现社会、企业、家庭三个满意。近年来新桥镇总工会向企业职工书屋赠送了图书2万多册。阳光集团被评为无锡市十大书香企业,海澜集团分别被评为江阴市十大书香企业,阳光集团、海澜集团职工书屋被评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阳光集团职工学校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示范点,绿园社区、康定社区、振新毛纺等一批书屋被评为江阴市职工书屋示范点。大培训,就是开展各种专业培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近3年,镇总工会完成100名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100名工会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培训、500名职工代表巡视员培训、1000名班组长能力提升培训、10000名农民工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广大职工参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大练兵,就是组织劳动竞赛活动,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新桥镇总工会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活动,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五新”和“六比六好”主题活动。从开展提一条新建议、学一门新技术、创一项新成果、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入手,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创新水平、竞争水平。以比职业成果、岗位业绩好,比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好,比职业技能、技能本领好,比职业学习、岗位成才好,比职业创新、技改能力好,比职业保护、生产安全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成立了职工技术委员会8家,职工科技创新小组50个。每年组织计算机、车工、电焊工、毛纺行业等技能比赛。全镇每年有50多家企业、60多个工种、10000多名职工参与到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中。大评比,就是通过“大教育”、“大培训”、“大练兵”系列活动表彰先进,激发职工创业、创新、创优热情。近年来,全镇涌现出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3人,荣获江苏技能大赛第1人,荣获江苏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1人,无锡市劳动模范5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无锡市职工十佳金点子1人,无锡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1人,无锡市职工十大优秀操作法1人,江阴市十大金牌工人3名,江阴市职工科技创新成果4项,江阴市职工创新合理化建议2个,江阴市优秀职工创新工作室2个。
二是注重文化引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员工不仅需要物质待遇上的满足,更有各种精神层面的需求。新桥镇总工会在重视员工工资待遇提高的同时,也重视员工精神生活,以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凝聚职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职工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2009年成立融体育、摄影、书画、文学、音舞五大协会于一体的新桥镇业余文体活动中心,结合企业生产、生活的特点,培养了一批文体骨干队伍,形成了天天有常规活动、周周有小型比赛、月月有主题活动的格局,营造了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近年来成功举办了“小镇也精彩”职工摄影比赛、歌咏比赛、职工书画展、全民运动会,开展“市民素质新提升”读书节等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注重典型引领。近年来,镇总工会开展道德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活动,选树典型。利用电视、网络、《新桥报》、《江阴工人》等媒体,宣传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先进职工典型事迹,在全镇职工中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氛围,统一认识,凝聚职工的正能量。加大职工科技创新力度,自2013年创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00家。两年来,提出合理化建议达151条,完成技术革新、技术攻关157项,合计创经济效益9800多万元。镇总工会每年表彰和命名一批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优秀合理化建议、优秀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为广大职工搭建成才的平台,让职工在劳动和创造中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促进了企业转型发展,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方面,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全过程,体现到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201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这对于工会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工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新桥镇总工会坚持党的领导,以“三融一创”为抓手,架构和谐劳动关系,依法履行工会各项职能,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团结动员职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做法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简洁]
Focus on“Three Integration and One Innovation”,Build up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An Interview with XIAO Junxian,Chairman of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of Xinqiao Town in Jiangyin City
WANG Ruhua
(Jiangsu Cadres’School of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Nanjing 210013,Jiangsu Province,China)
The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of Xinqiao Town in Jiangyin City insists on the Party’s leadership,focuses on“three integrations and one innovation”so as to build up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three integrations and one innovation”;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F246;D412.6
A
1673-2375(2015)03-0065-05
2015-03-20
王如华(1954—)男,江苏南京人,研究员,工运研究所秘书长,主要从事工会理论与实践、劳动关系、劳动法、企业文化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