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转型的人本价值取向探究

2015-01-30沈佩翔蒋锦洪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取向

沈佩翔 蒋锦洪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24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转型的人本价值取向探究

沈佩翔蒋锦洪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关键词]创新转型;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取向

[摘要]创新转型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取向,这是对过去“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折射了社会的进步,更是人本质力量的彰显与回归。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新转型的根本价值取向有着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把握创新转型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用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创新转型,同时,在创新转型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寻新的路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转型是一种新理念和实践范式,要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取向。这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求,而且是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所得出的合乎规律性的认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即用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优化政治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在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不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转型及其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理路

当今中国发展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为此,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要求,这意味着经济社会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转型”,在语义层面指的是人们在思想观念上,或者事物在结构形态、运转模式上发生的根本性的转变过程。“转型”本身就带有创新的深层寓意。因此,“创新转型”就必然要求我们在思想观念、社会经济结构形态以及运转方式等方面发生彻底的实质性的新改变。这种“新”不仅体现在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和运用上,更体现在新的发展理念上,即在改变过去“以物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不仅从宏观层面上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总体谋划,而且进一步从微观层面上有具体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政策和措施,体现出社会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细微关怀。这种理念的转换不仅折射了社会的进步,更是人本质力量的彰显与回归。

创新转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多领域的转型。经济转型主要以创新科技为发展原则,用科技创新助推经济发展,着力打造以科学技术为助推力的知识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境遇和生活环境;政治转型要以政治体制机制创新为根基,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提供公平平等的制度平台;文化转型要以壮大主流思想为导向,全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丰富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社会转型要以加强以民生和创新管理为重点,给予全体社会成员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关怀,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态转型要以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方针,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让社会全体成员乐享清新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由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实现创新转型的根本目标,而且贯穿于实现创新转型过程的每个环节。要使发展的成果造福于民,为民所享,就要面向民生的迫切需求,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模式,创新转型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创新转型的经济社会环境

第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创新转型的经济环境,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经济的发达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施经济上的创新转型是为了让科技带动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创造出更丰富的物质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转型了的经济发展方式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给人们留出更多的闲暇时间,促进自我发展。

第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创新转型的政治制度环境。政治制度的健全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转型意味着创新了的体制机制不仅可以让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的既得利益得到强有力的保障,给人们公平、平等的发展提供依据和保证。转型了的政治制度能提供给每个人平等竞争、自由发展的机会,让人们尽可能的摆脱各种束缚,充分的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全面、平等、和谐的发展。

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创新转型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是以某个社会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在文化上的创新转型就是要让人们成为真正的文化创造主体和文化成果享有者,使人们的思想跟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使人们能够真正成为创新转型的坚定和有力的实施者、支持者和最终的受益者。转型了的文化环境能够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及人自身的发展,提升人各方面的素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第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创新转型的社会环境。社会是人与人相互发生关联扭结在一起形成的共同体,是人能够生存并获得发展的物质载体。创新了的社会环境将给人们提供一个着眼于自身发展的平台。在社会环境上的创新转型意味着社会成员将更为平等的享受受教育的机会,受益于更为公平和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体系,最大限度的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使社会成员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潜能,进一步让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创新转型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作为自然演化的高级生物,自产生起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生态建设上的创新转型意味着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得以实施,森林、湿地、湖泊的面积将有所增加,在较大程度上控制了能源的消费总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转型了的生态环境,将大大改善社会成员的生存环境,让社会成员享受更加清新的自然环境,拥有更加强壮的体魄,为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

2.创新转型需要人及其人的全面发展的力量和保证

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施动者,又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与自然界不同的是,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是由人参与并由人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推进、精神文明的创新、社会文明的助推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等都是人活动的结果。社会历史的发展史在其本质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史。社会历史越向前发展,人类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就会愈显突出。人的知识、技能、素质不仅俨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且成为了社会最珍贵的财富。尤其是在现今依靠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实现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优化、文化的创新、社会的建构、生态的平衡都需要依靠全面发展的人来实现和完成。由此,实施创新转型,不仅需要先进的科技、创新了的政治制度、丰富多彩的文化、诉求顺畅的社会管理体系、清新干净的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更需要有能实现并享有它们的内在的人的因素。而且,随着创新转型战略的不断向前推进,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因素与内在的人的因素在实现创新转型中的相互作用会愈来愈明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作用的发挥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其坚实的保证。这是因为创新转型战略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它也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体的劳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化道德素质的一种彰显,没有人主体作用和价值的依附,这些物质文化因素不仅不能促成创新转型战略的成功实施,而且还会成为其障碍和绊脚石。因此,在创新转型战略中全面发展的人是物质文化等因素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保障其能够顺利推进的决定性力量。

综上所述,创新转型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人越是全面发展,创新转型就越能更好的实现和完成,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创新转型的实现和完成又能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转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依据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新转型的根本价值取向有着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1.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论旨趣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构建的基石,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主心轴。马克思从社会历史演进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关系角度出发,追寻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性。

首先,从人自身发展由低到高的角度阐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机理。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蕴含了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能力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的从低到高的三个向度。“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p453)在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自然而然的会追求更高层面的自我发展,而人最高层次的自我发展阶段是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展开并不断获得丰富的阶段。“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05)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拓展不仅限于地域和民族交往,更突出的表现在物质交往基础之上的政治层面、文化层面乃至社会、伦理层面的交往等。人自身设定的需求层面上的不断向前的发展的内在机理,是推动人自身从单一向度走向全面发展的内核动力。

其次,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阐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时间的减少,“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3](p203)政治制度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良性的政治制度不仅可以推动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有利于保护并促进因经济的发展所取得的人的发展的成果;文化的创新,可提高人们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为激发人的思想觉醒和解放奠定精神根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4](p571)个人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的,社会的发展是人发展的前提,脱离了社会的发展的人的发展将变得毫无意义和价值;此外,“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互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p161)因此,对生态体系的维护不仅与人自身息息相关,而且是人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人的发展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一重视过程是对人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过程,也是不断深入的践行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邓小平旗帜鲜明的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死路一条。”[6](p382-383)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邓小平还进一步指出要重视人的教育和培养。二十世纪末期,我国社会经济大幅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现象日趋显现。据此,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的现实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7](p294)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进入新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风靡全球,这对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加速了我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显现,民生问题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确立发展的全部落脚点和归宿点是人的发展,坚持把人民现阶段的需要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统一起来。这表明了我们党从根本上提出了为何发展,发展为谁等的问题,也表明了我们党进一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努力和决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精神财富创造的越多,人们的生活质量就越能得到提高;而物质精神条件越充分,人们的生活质量越高,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新转型战略的价值取向和宗旨。

3.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创新转型,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的新的理念和路径选择。诚然,我国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就我国整体发展趋势看,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间的不可持续。首先,从经济发展的现状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让经济的发展难以为续,如何摆脱经济发展的瓶颈障碍,实现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是摆在经济发展前面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其次,从政治制度供给和设计的现状看,政治制度供给仍以“精英”群体为主要受益对象,制度设计在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方面仍有存在不足;再次,从文化发展的现状看,人们过分追求物质生活,致使单纯的以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量及相应的社会地位作为人发展程度象征的价值观出现,引起了人际关系的淡漠和人的价值追求的迷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第四,从社会的发展现状看,社会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凸现,甚至还存在激化的风险和可能性。人们的诉求表达机制仍不顺畅,民生、民权问题仍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改善;第五,从生态环境的现状看,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了人的消费与人的需求相背离以及生产与消费的畸形发展,环境的承载力逐变脆弱,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关注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非常必要,这不仅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三、在创新转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当今中国创新转型的价值取向,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本诉求。在创新转型中,我们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寻新的路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科技经济,拉动消费需求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首先,通过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大力发展科技经济,使经济发展扎实地建立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切实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推进社会的深层分工,使人从狭小的专业分工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快科技与生产要素的结合,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技术和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力发展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使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富足和便利。

其次,切实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下,要实现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正面促进效应,需在保证政府预算平衡的条件下,合理安排政府的转移支付性支出,切实地把转移支付的支出分配给能增加消费的人。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管,使资金切实转移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中去。同时,从根本上增加中层人群的收入,尤其是增加占人口多数的农民收入,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与社会的消费率,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改变政治制度供给理念,在依法治国的战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改变政治制度供给理念。制度是制约人们日常行为的章程和规则。转变供给理念最重要的是要求政治制度内含有“放权”、“共治”的理念,摆脱以“精英”群体为主要受益对象的制度设计理念,在政治制度设计过程中,加大提高民众对制度设计的热忱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地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受益主体,即用民主或民众广泛参与的制度设计机制来填补制度供给过程中的民主性的缺失。

其次,确立以法治为特征的制度,突出强调实现人的平等发展。制度的制定应清晰明确,倡导公平正义,提供人们公平竞争的机会,真正的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彻底打破因户籍、教育、身份等方面带来的种种限制,以确保每个人都有实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三)加强主流价值引导,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要加强主流价值引导,

首先,面对转型发展中各种思想观念的激荡,要加强主流价值引导,提倡理性爱国敬业的价值理念和先进的社会理想和生活方式,加强文化教化的重要作用,为逐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同时,以更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非主流价值,让每个社会成员在尊重其自身成长历程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方式。通过实现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互动、互溶、互通,使主流价值观更富有时代感,更贴近生活,为提高主流价值观的可接纳度开辟新的路径。

其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把社会所要求的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牢固的确立在公民的头脑中,提升公民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能力和日常行为是否符合基本道德规范的辨别能力,强化社会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使公民在日常实践中能自觉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和要求,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

(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保障、改善民生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是要把人们当前需要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要让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到发展成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首先,加强创新型社会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创新型社会管理,需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调整和优化政府职能,使政府的职能朝向维护公平正义的方向转变;同时不断加大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廉租房建设等方面的重点支出项目保障力度,实现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工程等领域倾斜,提高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水平。

其次,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就业、住房和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尤其应该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按照具体情况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大力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的投入,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快打破户籍制度,鼓励民间办学,推进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实现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宗旨。

(五)发展生态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打造舒适的生存环境,让人们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幸福。

首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低碳发展。要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就要更多的依靠现代第三产业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依靠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零排放技术和有害材料替代技术,发展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废物回收处理技术和绿色再改造技术,解决当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割裂”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其次,用生产带动消费理念的转变,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利用现代科技,通过新能源技术和节源减排技术的创新,生产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产品,减少因生产产品而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污染;用产品的低碳、环保的特质和性能传达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时让低能耗的消费模式和习惯反作用于生产,进一步推动生产产品过程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创新转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以确信的是,通过创新转型一定会将我国的“人的全面发展”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2] [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白林)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55(2015)04-0075-0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实践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2BKS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沈佩翔(1991-),女,浙江嘉兴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蒋锦洪(1961-),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15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