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辨正与阐释
2015-01-30胡艺华
胡艺华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辨正与阐释
胡艺华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湖南女子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涵
[摘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命题内涵的科学界定和准确把握,是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史的一个基本前提。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涵,首先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辨正,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混为一谈,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等同起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割裂起来。就内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人民大众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体由社会精英到人民大众的逐步扩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概念,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时代意蕴和表现形式,不会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线上,但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共同的,这是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演进历程中的最根本的东西,也是我们分析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史的理论前提。那么,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之前,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概念进行辨正,对其内涵作出合理的阐释。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辨正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概念,为理论界所广泛关注并深入研究,不同的学者从多个视角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作出了不同回答,可谓众说纷纭,但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有的甚至还存在着明显的误读和曲解,亟待从哲学的角度来进行辨正。
(一)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混为一谈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艾思奇是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运动的开创者,因而称之为“哲学大众化第一人”。但近年来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应是1921年就开始大众化工作的高语罕”[1],主要是因为“高语罕在20 世纪上半叶撰写的《白话书信》、《理论与实践:从辩证法唯物论的立场出发(书信体)》、《青年书信》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三本通俗著作”[2]。这个理由看似很有说服力,实际上却站不住脚,其中提到的高语罕代表作之一《白话书信》,主要是采用书信体的形式论及政治、妇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社会的不平和政局的黑暗、劳工痛苦和资本剥削,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主张,从其内容可以看出,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很显然,论者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混为一体,令人费解的是,这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里并不是个别现象。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明显差别,一方面,从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诚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和有机组成部分,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集合概念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虽有很多共性,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其内在逻辑和特殊规律;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传播确实是从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的,但是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逐渐演变、不断摸索、分阶段推进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所呈现的基本形态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题也随着社会形势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基于此,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和先导,但绝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能把二者混同起来。
(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等同起来
很多研究者之所以把艾思奇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第一人”,也就是因为其代表作《大众哲学》主要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通俗化虽然是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形式,但是可以肯定的说,通俗化不等同于大众化,这一点,就连艾思奇本人也很清醒,在历史他几乎从未把自己所作的哲学通俗化当成哲学的大众化。1935年曾有学者致信艾思奇,对其在哲学大众化运动中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高度赞扬,但是艾思奇对此并不完全认同和接受,他声称自己所做的只是通俗化而已。毛泽东在充分肯定通俗化的同时,还提出过一个“群众化”的概念,1963年5月,毛泽东曾指出:“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3]。这里所提的“群众化”已经完全超越了“通俗化”,比照我们今天所讲的“大众化”,在内涵上是基本一致的。毋庸置疑,通俗化和大众化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通俗化仅仅是大众化的一个问题,而且并不是首要问题。如果把这两个问题完全等同起来,或者把大众化仅仅归结为通俗化,那显然是是不科学的。
(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割裂开来
虽然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遍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史上众多重要代表人物,但很少有人专门论述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际贡献;与此同时,尽管学术界关于李达哲学思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地得到拓展,但大多只是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来讨论,从总体上看,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仍显得十分滞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遗憾和理论的缺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理论根源,我们认为主要在于没有从根本上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间的关系。在很多研究者那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被作为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学术命题来讨论,被当作两条完全不相交的历史主线来追溯,这种惯性思维严重干扰、束缚甚至误导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探讨。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内涵,但实际上这两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意曹泳鑫的观点:“应当说,无论从理论还是历史事实上看,三个‘化’都是一体的,而且是辩证统一的。”[4]从理论上看,在这“三化”当中,中国化是灵魂、核心和根本,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是基础和前提,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的历程;大众化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武装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程度。从历史考察来看,时代化和大众化都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并围绕着中国化来展开。因此,我们不应该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来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更不能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蕴含着的大众化经验及其方法论的创新。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概念的阐释
马克思的关于“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精神武器”[5]著名论断,实际上已经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作了最有说服力的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归根到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化、通俗化,使之为人民大众所了解、认同、接受、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成为人民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最后在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中转化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为大众而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化大众”的统一。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要“为大众而化”。并非所有的哲学理论都有资格去“化”大众,真正能够“化”大众的必须是已经实现“为大众而化”的哲学理论。何谓“化”呢?毛泽东指出:“‘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6]。而“大众”作为一个集合概念,是特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历史性和国别性。“为大众而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建设,应在三个方面充分体现大众属性:一是在根本立场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要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把人民大众当服务对象和实践主体,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代表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人民大众的内在诉求,旗帜鲜明地为人民大众“鼓与呼”。二是在理论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要关切并回应人民大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重视人民大众的实践经验和群众智慧,注重从人民大众的实践中获得基本素材和思想养分,使哲学理论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得到科学检验和创新发展。三是在表现形式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去“神秘化”、“经院化”,由抽象逻辑变成生活智慧,从高深理论走向通俗理论,以丰富多样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案例、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人民大众的面前,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民大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化大众”。仅有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不够的,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7],真正把思想变成现实的,是实践的主体—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虽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如果不能掌握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大众,不能被人民大众运用于指导社会实践,那么,它就不可能自动转化成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从一定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强调理论本身 “为大众而化” 的同时,更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化大众”,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教育、武装和引领人民大众,使人民大众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者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人民大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化大众”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教育,让人民大众普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做到不反感、不排斥;其次是武装,让人民大众真学、真信、真懂的基础上,心悦诚服地认同、接受、拥护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为自己的世界观;再次是引领,让人民大众自觉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行动指南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更科学、更理性、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人民大众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人民大众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从推进目的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绝不是盲目随意的活动,而是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适应人民大众在实践中对理论武器的需要。历史反复证明,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对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要真正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首先必须要有能够指导自身实践的理论武器,这种源于实践的理论需求构成了哲学大众化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条件。以往历史上的任何哲学理论都不具备这种属性和功能,因为它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从而人为地把理论和实践割裂开来,这也是旧哲学无法实现大众化的主要原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不仅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变世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9]。正是为了更有效地改变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才会把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这一在人类历史上最具科学性、革命性的哲学理论,坚定不移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之所以成为必要,就是为了顺应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武器的需求。
从实现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通达人民大众的头脑,对人民大众的主观世界进行有效地改造,并成为人民大众的主导思想,更重要的是作为理论武器来“指导和推动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从而转化为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并在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10]。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实际上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从哲学理论到人民大众再到社会实践。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要为人民大众而化,在理论形态和表现形式上能够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其次,人民大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主体;最后,人民大众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从而有效地维护和实现其根本利益。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必须包含两次转化,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转化为人民大众的精神武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群众所掌握的过程;其二,是人民大众要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武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人民大众的过程。纵观这三个阶段和两次转化,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实现过程,归根到底是一个以人民大众作为媒介,哲学理论和社会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才能让人民大众感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伟大力量,才能使人民大众从理性的高度去真正认同、信服并自觉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体由社会精英到人民大众的逐步扩展
和一切旧哲学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公开宣称自己的阶级立场,它“不是少数人的哲学,不单纯是哲学家们的哲学,而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也可以说是人民群众的哲学”[11]。必须要指出的是,这一理论虽然源自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社会实践,但实际上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革命领袖人物创造出来并不断创新发展的。与此同时,这一理论虽然与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有本质联系,但绝不可能在他们的脑海里自动生成,正因为有普列汉诺夫、瞿秋白、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艾思奇等一批又一批哲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科学阐释和广泛传播,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才能够源源不断接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先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伟大思想武器的人不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而是那些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先进知识分子即社会精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比普通民众更深刻、更系统、更自觉,从而不可替代地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向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桥梁、纽带和中介,成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领者、推动者和示范者。
社会精英的作用固然极其重要,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掌握社会精英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释和改造世界。因为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停留在社会精英的头脑和书斋里,必须走向人民大众并掌握人民大众,成为人民大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精神力量。要实现这样的一个转化,必须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工作,运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以及所熟知的素材和案例,结合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和实践活动,按照人民大众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普及工作,满足人民大众在实践中对哲学理论的内在需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少数的社会精英认同、接受、理解、掌握转变为绝大多数的人民大众认同、接受、理解、掌握。从主体论的视野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强调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体从社会精英到人民大众的扩展,这实际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包括三个层面的主体扩展,其一,是理论主体的扩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由被少数的社会精英认同、接受、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认同、接受、理解、掌握,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手中的理论武器;其二,是实践主体的扩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由少数的社会精英组织动员和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众自觉行动和长期践行,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运用到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中去;其三,是创新主体的扩展,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由少数的社会精英主导控制转变为由人民大众协同推动,从而让人民大众的首创精神和集体智慧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
〔参考文献〕
[1]胡为雄.高语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哲学动态,2012(2).
[2]胡为雄.高语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驱.哲学动态,2012 (2).
[3]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323.
[4]曹泳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207.
[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84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32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5.
[10]骆郁廷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与实现过程.江汉论坛,2013(9).
[1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4.
(责任编辑:周建瑜)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55(2015)04-0022-04
[作者简介]胡艺华,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收稿日期]201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