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

2015-01-30王康友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6期
关键词:群众思想文化

王康友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文化馆,安徽 池州 247100)

一、构建和谐社会群众文化之意义

观其字义,群众文化既是人民群众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群众文化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石。良好的群众文化,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对其意义阐述如下:

(一)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当今社会,人们所享有的物质文化越来越充裕,思想道德观念也在悄然间发生着改变。一旦在现实社会遭遇一些不如意、不顺心甚至不公平的事情时,人们往往难以坚持和崇拜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金钱化、物质化,加之一些人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丧失信仰、人生观扭曲的现象。而我们所说的群众文化,是一种以积极健康为基调的社会文化,主要通过对我国传统优良道德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来实现。针对当前社会现状,将群众文化构建并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接受心灵的净化、思想的洗涤,使其在面对工作、生活、社会之时不忘初衷,坚持自己的理想,拥有自己的信仰。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参与活动能够更好地从实际层面对人们的精神文化层次进行提升,从而使得社会道德行为更加规范,最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例如,可开展帮扶进基层、帮扶进农村的活动;在城市,还可以社区为单位,对该社区苦难群众或者是某受灾地区群众进行募捐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思想文化构建活动,使得人民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一步步提升其思想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思想基础。

(二)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

如果说和谐社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群众文化就是其灵魂。无论社会物质文化何其丰富多彩,只要没有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为依托,那么社会就难以独善其身、稳定繁荣。因此,群众文化首先应当受到绝大部分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并且能够在群众中口口相传,生生不息。例如,由群众自发举办的文艺汇演、读书活动、公益募集等都是群众文化的体现,正是通过诸如此类的群众文化,才能够构建出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喜爱的和谐社会。

(三)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向标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群众文化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软实力,也就是说,不应当从商业化的角度对群众文化效益进行评定。当一种文化,真正开始广泛传播、全民接受,其力量和效益将是无可估量。一方面,在群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思想、精神都受到其熏陶和影响。另一方面,群众文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影响和熏陶并非短时期内就可以立马显现出效果,而是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正因为如此,和谐社会的构建可借助中群众文化,使其成为宣扬、传播和谐社会核心理念、价值观、思想观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人民群众指明方向。

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特征

通过在工作中进行观察和总结,发现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广泛性

构建和谐社会中群众文化的广泛性主要是指,在全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由于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璀璨夺目的优秀道德文化思想。这些道德文化思想,在得到后代子民的继承与发扬之后被广泛传颂。第二,我国人口组成民族种类较多,各民族之间有着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随着现代社会交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各民族之间的生活、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二)自发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并非在某种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或者个人的领导下形成,而是由人民群众自主形成的一种良好文化氛围。也只有当群众文化是自发形成之时,才能够确保群众参与的自主性和自愿性。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策略

在明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特点及意义之后,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和谐社会群众文化的构建策略。

(一)进一步扩大群众文化涉及范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开放,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物质文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群众文化所设计的范围也应当相应得到扩大,以此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社会活动的需求。但是,在扩大其范围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始终将群众文化工作重心放在社会效益上。也就是说,无论群众文化范围如何扩大,都应当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数量、质量为目的,切记粗制滥造。

(二)加强政府辅助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服务体制

若要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落实到位,除了将原有的群众文化范围扩大之外,还应当通过政府对其进行辅助,建立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群众文化府体制。具体而言,首先应当重视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条件并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构建工作应当是不受地域限制,无关乎经济发达程度的。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农村地区更需要群众文化建设。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例如,社区、乡镇棋牌室或者图书馆等群众文化配套设施都应当一同建设。再者,在构建群众文化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例如,对一些并不健康的群众文化,政府应当及时发现并有效整改,确保群众文化积极健康的基调。对于农村一些低俗封建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相关政府人员应当予以耐心解释,引导其逐步摒弃。

(三)关注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载体,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相应的设施和场地才能完成。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众文文化过程中也很重要。我国应当对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更多关注,投入更多资金。例如,可以建设若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公园等。对于一些已经建成并且开放的公园、博物馆、体育馆等,可以免费对市民开放。以此来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使得群众文化范围持续扩大,最终创造和谐的群众文化和社会氛围。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使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更有理有据。但是,应当明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长期不懈努力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方式方法,努力做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工作,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张珍.关于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10:305

[2]严宏岚.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群众文化的作用[J].剧影月报,2010,01:120

[3]黄庆红.试论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 ,2014,11:35-36

猜你喜欢

群众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