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形象

2015-01-30庞仁芝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独立自主中国形象

庞仁芝

(国防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



论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形象

庞仁芝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北京海淀100091)

【摘要】新中国在六十多年特别是最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以国内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进步为基础,在国际舞台上愈加展现出一个独立自主的形象,一个平等和睦的形象,一个开放包容的形象,一个合作互惠的形象,一个担当道义的形象,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尊严、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中国形象;独立自主;平等和睦;开放包容;合作互惠;担当道义

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形象,是国外公众对我国内政外交的综合认知和整体评价。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就是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结束四分五裂的状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国际社会中享有自己的尊严和地位。这个愿望激励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顽强奋斗,终于迎来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政治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了中国的形象”[1]60。经历六十多年特别是近三十多年发展的新中国,以国内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进步为基础,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坚定、亲和、开放、包容的形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越来越充满底气,越来越彰显大气,不仅树立起一个繁荣强大的形象,而且塑造了一个可亲可信的形象。

一、独立自主的形象

独立自主作为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依法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的神圣权利,突出表现为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的独立自主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严正声明:“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2]1465独立自主,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场和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全部发展历程。

在对外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就是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以及所面临的现实任务,决定了我们必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些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堪称新中国对外政策的灵魂,一以贯之于新中国的外交实践。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歧视、敌对和封锁,我们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对外传递了新中国爱好和平、真诚合作的强烈愿望。按照“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我们废除了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和影响。后来,我们又胜利进行了抗美援朝、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抗击苏军入侵珍宝岛、保卫西沙群岛等斗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同时,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研制出一批反映独立自主能力的武器装备,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国防工业、国防现代化进程。我们不仅有效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领空,而且就领海主权提出和坚守了这样的原则性立场: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海岸上和沿海岸线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空和领海上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既反对霸权主义又强调不搞对抗,既反对以人权为借口的外来干涉又努力促进人权事业发展,既奉行不结盟政策又广泛建立伙伴关系,既坚持“不当头”方针又强调有所作为,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务实性的统一。对于一切国际事务,中国政府从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我们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允许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不允许别国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作主,国家间事务应通过协商解决。我们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搞军事集团,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我们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我们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中国的对外政策主张与各国人民的进步意愿结合起来,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争端。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长期以来,中国是国际和平环境的受益者,更是国际和平环境的维护者。

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实践中,我们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在同西方反华势力进行的反封锁、反遏制、反渗透的斗争中,在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的斗争中,我们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尊严、安全和发展利益。近年来,针对日本、菲律宾等国挑衅中国领土主权、制造紧张局势的行为,我们采取有效反制措施,坚决遏止侵权行为。2013年10月,在中国海军于西太平洋举行代号为“机动-5号”的远海实兵对抗演习之际,央视、新华社等媒体以大量图文及视频披露了中国核潜艇部队的情况。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就此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媒体对潜艇的展示反映了军方日益增强的自信”。“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是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所表达的严正立场。面对压力挑战而始终坚定不屈,既反映了中国独立自主的意志,也反映了中国独立自主的能力。

我们珍视自己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也尊重别国人民的独立自主权利。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不仅表现在能够有效维护本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而且表现在能够尊重别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倡导并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括了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核心就是既保持本国的独立自主又尊重别国的独立自主。当年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剧变时,中国认为这是当事国的内政,明确宣布尊重这些国家人民的选择,及时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如果各国都能相互尊重对方的独立自主,那么彼此就不会发生战争,世界和平就能得到切实维护。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立场,在诸如伊拉克、叙利亚、前南斯拉夫地区冲突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上,中国都奉行尊重当事国主权、领土完整和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冲突的政策。这种光明磊落的立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独立自主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立场和原则,还突出表现于我们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依靠本国力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事物的发展,根本原因在它的内部而不在它的外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事情,更需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更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办。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既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体现,又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结果。

二、平等和睦的形象

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平等的一员,均享有主权所固有的权力,包括平等参与世界事务的权力,均负有尊重他国的义务,更无凌驾于国际社会之上的特权;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参与解决,不能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操纵和垄断,发言权、投票权方面各国一律平等,决策程序方面大国不能比小国拥有更多的优先权。这些体现主权国家相互平等的原则,不仅是国际法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坚持并力行这些主张,中国用自己的真诚展现出一个平等和睦的形象。

我们积极倡导平等互信的新安全观。“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本目标是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随着国际形势的演进,安全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各国携手应对全球威胁。中国主张,必须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建立公平而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平等互信是达成合作的基础,要求各国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坚持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和冲突。中国坚持把这样的主张付诸实践,不仅致力于营造和平的周边环境,而且致力于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国际裁军与军控、核不扩散、反恐、打击海盗等领域的国际安全对话与合作。中国的努力,增进了与世界各国的战略互信,维护了和平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

我们积极支持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根本要求是世界性事务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反其道而行之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置相关国家的利益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于不顾,在国际关系中独断专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各国人民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通过平等对话、交流、合作来处理国家间关系。支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必然要求欢迎世界力量多极化。世界以平等互利为基础的多极化发展,贯彻了平等与民主的原则,推崇多种力量而不是某一强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表现。“我们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4]36,中国所推动的世界多极化发展,既增加了扮演“主角”的行为主体,又培育了中小国家的主体意识。

我们积极推动通过平等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世界上的事情,包括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发的局部冲突,包括各国间的政治矛盾、外交分歧、经济纠纷,都应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历史已反复证明,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独自完成这个任务”[5]2339。围绕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以及南北苏丹冲突,我们努力劝和促谈。西亚北非地区发生动荡以来,我们从该地区各国人民福祉出发,反对外来干涉,推动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促进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为推动局势缓和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中国政府派出中东问题特使、朝鲜半岛问题特使、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和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等经验丰富的外交官。穿梭于世界主要冲突地区的中国外交特使,为实现和平而积极斡旋。

我们始终以平等友好的姿态对待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又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实现经济发展的共同任务。中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不仅拥有数量第一的人口,还拥有面积第三的领土。随着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还是一个政治大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又被推上了经济大国的地位。中国始终把自己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坚持以平等友好的姿态积极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我们本着积极务实、求同存异的原则,大力加强同它们的友好往来,建立健全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机制,出台对拉美的政策文件,不断推出同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的新举措。同时,我们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作为自己的国际义务,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团结协作、联合自强,支持扩大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重洋,但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地即是非洲,用四个字概括中国的对非政策: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

我们始终坚持睦邻友好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无论从地理方位和自然环境来看,还是从历史的和现实的相互关系来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一贯方针,坚持将心比心、以诚相待的相处之道,积极发展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关系。我们加强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夯实睦邻友好关系的社会基础;拓展防务与安全交流合作,丰富睦邻友好关系的内涵;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反对采取使争议扩大化、复杂化的行动;不断增大周边投入,推进周边互联互通,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努力使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国家。中国历届政府都把周边外交置于外交全局的重要位置,目前同21个国家保持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级别交往,基本实现高层交往全覆盖。在中国推动下于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落实成员国对组织事务的平等参与权和决策权,坚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决定所有问题,成为区域性组织的典范。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睦邻友好、互利共赢贯穿双方关系始终。针对东盟国家对南海争端问题的关切,中国不断释放善意,积极推动平等对话。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体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团结、合作的精神。此后,多次举行落实《宣言》的高官会和联合工作组会议,对话与合作成为各方表达诉求的主要渠道。2013年10月,中国就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召开座谈会,习近平到会讲话阐明了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这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习近平特别强调,这些理念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中国在国际社会所展现的平等和睦形象,基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立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了“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等观念,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和深厚的和平思想,成为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深厚文化底蕴。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经战乱之痛苦,深知和平之珍贵。获得独立和解放的中国人民,决不会把自己遭受过的苦难再强加于人。新中国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质是主张和平的社会制度。中国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得益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环境。所有这些,都促使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足迹遍及欧洲、非洲、拉美、北美、中亚和东南亚,从金砖国家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合组织峰会到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从俄罗斯等大国到坦桑尼亚、哥斯达黎加等发展中国家,从吉尔吉斯斯坦、蒙古等中亚邻国到马来西亚等东南亚邻邦,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到欧盟总部,传递出中国希望与世界各国同发展、共命运的美好意愿。目前,中国已经同17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三、开放包容的形象

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但就其表现来说却多种多样。人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是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都不可缺少的,这是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的最深刻根源。但是,满足基本需求的方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中是不同的,这是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的最深刻根源。人类文明,就是在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当今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二千多个民族,五千多种语言,还有多种宗教。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是通过增强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将世界引向和平,还是人为制造文明隔离或文化霸权而将世界引向冲突?中国政府主张:“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6]997基于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深刻认识,中国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实行了日益开放包容的政策,树立了广泛开放包容的形象。

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参与任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机制安排。APEC作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主张减少区域贸易壁垒,贯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精神。中国自1991年加入该组织以来,积极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各成员构建了紧密的伙伴关系,为这一地区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WTO作为规范、协调、促进世界贸易活动的组织,成员中少数是发达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是主权国家,极少数是特殊关税区,多数是创始国,极少数是新成员。经过多年谈判,中国于2001年成为第143个成员国。入世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心态,使我们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拥抱世界。十几年来,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和成员职责,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力提升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至今,中国参加了百余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三百个国际条约,同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有9个,推进了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我们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包容型经济体系。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发展轨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立体格局。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们由政策性开放转为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为与世贸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在国际社会拥有了更多话语权,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组织愈来愈重视“中国声音”、“中国经验”。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人的视野越来越宽阔,心态越来越平和,水平越来越高超。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学者预测,总部设在中国的跨国公司,2010年仅有577家,2025年将增至3100家。党的十八大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013年9月成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堪称中国“二次入世”的试验场。像当年的经济特区带来中国大范围的开放那样,上海自贸区将带来金融等服务领域更大范围的开放。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裴敏欣认为,如果对二战后影响世界格局的最重要的国际事件进行排序,那么除了冷战结束,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中国因改革开放而崛起并成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前途命运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积极举办并热情欢迎各国朋友来华参加国际活动。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是在中国举办的历史最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国别地区最广、到会客商最多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自1957年开始已举办一百余届。1999年创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坚持以吸引世界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繁荣文化市场为宗旨,目前已发展为中国最高规格的国际性艺术节,成为东西方文化艺术交融汇合的国际大舞台。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一个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开放性的国际会议组织,自2001年创办起就得到东道国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成为有关国家的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的领袖人物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予中国一个进一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热情欢迎成员国来华参与奥运框架内有关文化活动,积极为成员国在奥运期间展示本国文明提供舞台。通过这届奥运会,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开放、现代、自信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承办的国际性活动越来越频,从会议到论坛,从运动会到艺术节,从展览会到世博会,从区域性事务到全球性事务,既展示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形象,又提升了中国开放包容的自觉。

随着开放政策的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拥有更多机会的诱人国度。统计显示,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1980年为468人,2011年达到52.9万人次。他们都是各领域的世界一流人才,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奇迹,注解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他们的人生也因与中国相遇而绽放出别样的绚丽光彩。1991—2014年,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1399位外国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可以骄傲地说,我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科学家的合作,在专业领域占据了国际制高点”。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维尔纳·米勒表示,由于在中国不断取得新的科研突破,现在德国、美国同行对他的态度可以用“羡慕”来形容。他说:“对国际一流人才来说,中国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7]在华留学生的规模也不断扩大,2001—2011年由6.2万增至29万。来自美国的留学生增速惊人,1995—2009年由1396人增至1.5万人。随着外国资本的流入,许多外国人也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尽管其中大多数人无意成为中国公民。英国YouGov市场调研组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作为生活和工作地的吸引力排名正在迅速提升,2012年在30个国家和地区中一举升至第7名。英国汇丰银行对居住在3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所享受的经济机遇和生活质量进行了考察,在2013年11月发布的报告中认为中国是最适合外国人居住的国家。

四、合作互惠的形象

平等互利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一直坚持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二大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党的十四大强调,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愿意不断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科技合作,加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党的十八大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从坚持平等互利到坚持互利共赢,中国通过对外合作既实现了自身发展,又促进了各国共同发展,从而在国际关系中树起合作互惠的形象。

合作互惠,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观,是国家间开展长期合作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发展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首选国策。而日趋深化的经济全球化把世界作为统一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谋取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为各国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占有、财富分配、发展机会等方面长期存在的不均等,由于现行的游戏规则多出自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并不必然带来各国之间往来的顺畅和受益的公正。然而,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充分发展,就谈不上世界的真正发展;没有最不发达国家的脱贫致富,就谈不上世界的真正繁荣。合作共赢,成为各国之间处理经济关系的最大公约数。我们主张,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应以公正为基础,以互利为原则,以共赢为目标,使经济全球化真正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受惠的全球化,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就我们的对外开放来说,在进行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时,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时,在进行工程承包和输出劳务时,在进行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的合作时,既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兼顾对方的合法权益,做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从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而是努力寻求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

中国坚持合作互惠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推进合作互惠的国际经济关系。我们努力推进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的国际经济格局,为缩小各国发展差距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推进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南北对话和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支持联合国在发展领域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始终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加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继续以建设性、合作性方式支持欧盟解决主权债务问题的努力,同时关注有关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调整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断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着眼于提高这些国家经济自主发展和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妥善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规则的修改或制定,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为建设和谐世界提供有利的国际制度保障。我们对任何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机制安排都持开放态度,主张有关安排要有利于促进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彼此融合、互为补充。

中国坚持合作互惠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国内有关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我们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我们信守加入WTO承诺,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取消了所有非关税措施,工业品关税水平降至不足10%,如果考虑加工贸易,平均关税水平还不到5%,比一些发达国家还低。在服务贸易领域,已开放了旅游、电信、运输、会计、审计、法律、银行等行业。在WTO的一百六十多个服务行业中,中国已开放了百余个,接近发达国家的开放水平。面对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的新形势,我们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为重点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攻艰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努力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新尝试,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中国坚持合作互惠的开放战略,以自己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世界的发展。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外贸增长对世界出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5%,对世界进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1.86%。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超过20%。作为规模最大的进口市场,作为人口最多的旅游出境国,加之不断增加的对外投资,我们为世界创造了“中国就业”。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在华外资企业超过28.5万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的480多家在华投资或开展经营活动。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加上巨额进口总额,我们为世界创造了“中国市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华·斯坦菲尔德认为,一个强劲增长的中国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利益,而且有利于其他国家的利益,正是中国所推动的全球分工使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得以发展技术革新和商业创意。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戴维·戈塞特看来,中国复兴不仅是全球化的催化剂,而且扩大了在一定程度上收缩了五个世纪的世界体系,不仅不意味着西方的衰落,而且对西方来说是一种机遇。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克里斯琴·布罗达和约翰·罗马利斯的一项研究显示,便宜的中国商品有助于美国的穷人和收入较低的中产阶级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甚至有助于缓和美国社会的紧张关系和阶级冲突。“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4亿人次。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和投资需求扩大,将给国外投资者带来更多合作机会”[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在国际场合提出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在访问俄罗斯时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主张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倡议建立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倡议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主张建设利益共享的“亚太价值链”,在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以及欧盟总部时倡议共同打造“亚欧大市场”。一系列新思想新主张,其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合作共赢。合作共赢,就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反对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样的价值取向,展示出一种全球性思维,顺应了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人类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的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五、担当道义的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自成立以来就有担当国际道义、为人类作贡献的强烈意愿。“道义”一词,涉及“义”与“利”的关系,往往与“责任”联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形成了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甚至舍利取义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以义为先的优良传统,自觉弘扬国际主义精神,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我们更加自觉地承担国际责任,更加积极地履行国际义务,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进一步展现了担当道义的中国形象。

中国积极负责地承担在联合国的责任和义务。现有193个会员国的联合国,是当今最重要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始终强调并推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心作用。冷战结束后,联合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它进一步发挥作用,加强它的广泛性与代表性,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的席位。另一方面,有的国家从称霸全球的战略出发对联合国奉行实用主义,能用则用,反之则弃。在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就加强联合国的作用提出四点建议:共同致力于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共同致力于维护安理会的权威,共同致力于加强联合国在发展领域的作用,共同致力于联合国决策的民主化。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安理会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就保证安理会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指出:“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在安理会中也应该得到体现。发展中国家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三分之二以上,但在安理会的代表性显然不足。中方主张在广泛一致的基础上扩大安理会,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安理会决策。安理会的工作方式应该进行必要、适当的改进,使非安理会成员、地区组织和民间社会的合理意见得到充分反映。”[6]991这一正义呼声,反映了联合国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在中国与联合国的互动机制下,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制定的目标,自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相关条约的约束;同时,中国的立场、态度和行为也影响到联合国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中国缴纳的联合国常规会费,自2000年以来大幅攀升,2013年达到1.3亿美元,分摊比额上升到5.148%,名列第六。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累计派出军队2万余人次、警察1600余人次。在发展领域,中国努力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自身率先提前实现贫困人口减半,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在人权领域,中国响应联合国关于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倡议,制定并实施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目前正在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国家方案,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十一五”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正在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确立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这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行动,也是对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支持。

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事务,为共同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问题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从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从叙利亚局势战与和的紧要关头到伊朗核问题谈判进与退的关键时刻,从推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到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从加强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到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从推进中俄、中越边界谈判到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政策,从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的表现积极、认真、负责而富有成效。中国充分利用多边合作平台,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推动二十国集团峰会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发言,呼吁各国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公平公正的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等一系列新理念,展示了大国领导人沉着坚定、睿智自信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诚意。法国前总理、展望与革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指出:“在国际组织内部,每当面对重大外交问题时,中国总是能够尊重集体战略。无论是在二十国集团内,还是在联合国内,中国捍卫立场的时候要多于它主动提出计划的时候;在峰会前进行的交流沟通要多于会议期间发表拆台的言论;它率先采取行动的时候(如人民币升值问题)总是多于屈服于国际压力的时候”;“通过加入世贸组织,通过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其他众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负责任态度,中国已经表明它选择了多边主义的途径来解决世界上的问题以及捍卫自身的利益”[8]。

中国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秩序的变革与完善。确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一种二元性的秩序,发达国家居于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这种“中心-外围”的国际秩序,实质是中心国家支配、控制和剥削外围国家。为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秩序,中国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之后,中国政府的这一主张不断具体化: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创造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共同应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进入21世纪后,以新的历史条件为背景,中国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和谐世界,本质上是融洽的国家关系的反映,基本要求是民主平等、和睦互信、公正互利、包容开放,根本标志是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重在建设,需要各国携手努力。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应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应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和谐世界”的理念,超越了中国国家利益的视角和范围,谋求的是整个人类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提供了解决国家间矛盾、处理全球性问题的新思路,展示了中国政府以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全人类福祉为依归的博大胸襟。从“世界和平”到“世界和谐”,从“和平相处”到“和谐相处”,深刻反映了中国政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一个和谐的世界,不仅告别伴随人类数千年的战争,而且各国之间互尊、互信、平等、互利、协作,同心协力解决共同面对的矛盾与问题,各种文明在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积极有效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方面的努力,从新中国成立不久便已开始,之后不断扩大援助范围,突出事例是派出数万名施工和技术人员,远赴非洲大陆援建坦赞铁路,其中数十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方式不断拓展,规模、质量和成效不断提高。由单纯提供援助发展为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调整了援助的规模、布局、结构和领域,加强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援助重点放在受援国的经济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更加注重提高援助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长远效果。为巩固已建成的生产性援助项目的成果,同部分受援国开展了代管经营、租赁经营和合资经营等形式的技术管理合作。经过调整巩固,对外援助走上了更适合中国国情和受援国实际需求的发展道路。据2014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2010—2012年,对外援助的金额(人民币)893.4亿元,其中无偿援助323.2亿元,无息贷款72.6亿元,优惠贷款497.6亿元;免除坦桑尼亚、赞比亚、喀麦隆等9个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共计16笔到期贷款债务,累计金额14.2亿元;共在80个国家建设成套项目580个,向9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物资援助424批,在国内举办1951期各类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人员49148名,向54个国家派遣55支援外医疗队,向30余个国家提供价值约1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2010年8月中国商务部对外援助司介绍,中国自2004年建立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以来,累计开展对外紧急救援行动近200次;自2004年开始对外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以来,有8000人次去往70多个国家;自2005年派出第一支援外青年志愿者队伍以来,有405人去往19个发展中国家,服务范围涉及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技推广、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领域。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援外工作暨援外医疗队派遣50周年会议披露,中国援外医疗队在自1963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向发展中国家派遣累计2.3万人次,到达66个国家和地区,诊治患者2.7亿人次,被受援国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的对外援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坚持平等互利,注重实效,重在帮助受援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鉴于中国在扶贫方面的突出成就,联合国于2005年停止了对我们的粮食援助,并希望我们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2006—2008年,中国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捐款3000万美元。2009—2011年,中国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3000万美元设立信托基金,以支持联合国粮食安全特别计划。2014年,中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用于开展农业南南合作。 从受援国到捐助国,这是中国对人类的特殊贡献。中国将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发展水平,按照能力、责任、权利相一致的原则,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同各国一道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

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是该国客观实际与公众主观认知、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既取决于该国的国情国力实际,也取决于该国的外交战略策略,还取决于该国的国家塑造能力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根基是我们自己的文明,需要善于运用中华文明的底蕴;核心是发展完善自身,需要推动中国各方面不断进步;主体不仅是政府及其部门,需要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合力。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努力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水平,在推动国家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同时,把国家形象塑造与对外方针和国际战略的实施统一起来,遵循国际传播规律,完善对外传播机制,创新外宣途径平台,在对外交往中培养理性、自信、开放、包容的国民心态,在走出国门时展示守秩序、讲文明的国民风貌,必将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N].人民日报,2013-10-08.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罗旭.中国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N].光明日报,2013-11-14.

[8]让-皮埃尔·拉法兰.中国成为头牌国际行为体[N].法国.费加罗报,2011-08-26.

[责任编辑张海波]

On New China and its Rising International Image

PANG Renzhi

(College of Marxism,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of PRC, Haidian, Beijing 100091)

Abstract:New China, in the course of its over 60-year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past 30 years, has demonstrated itself, on the basis of its overall progress in various domestic undertakings, an image that is increasingly independent,equal and harmonious, open and inclusive, and willing to cooperate and gain mutual benefits, assume moral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It has defended the state,s sovereignty and dignity, protected its security and interest for development, and made major contribution to maintaining world peace and promoting common development.

Key Words:China,s image; independent; equal and harmonious; open and inclusive; coop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 assume moral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2—0015—10

【作者简介】庞仁芝(1953— ),男,山东招远市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5-01-05

猜你喜欢

独立自主中国形象
红军长征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初步确立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怎样做到“少教多学”
浅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倡导独立自主原则,提高初中英语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