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模型构建

2015-01-30冯起升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培养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和实践型学科,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体现在知识和理论方面,更体现在能力素质方面。本文主要基于素质模型的视角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模型,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而言是一个新兴专业,最早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在1986年首次进行招生,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培养问题也日益凸显,集中体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问题同时存在。一方面是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不少企业招聘不到满足需求的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大多停留在传统的教学阶段,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能力素质的培养,理论侧重灌输而非建构和启发,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思维难以得到有效锻炼,能力和素质也难以得到真正培养和提升。基于此,本文尝试探索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素质模型,以更好地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素质及素质模型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说,“素质”又称“能力”、“资质”、“才干”等,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驱动力等。

素质模型,也成胜任力模型,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个人能力特征结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

素质模型包含以下几大要素:(1)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2)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英语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3)社会角色: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与理解(如想成为工作团队中的领导);(4)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知觉和评价(如认为自己是某一领域的权威);(5)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如细心、内向等);(6)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稳定的想法或念头(如想获得权利、喜欢追求名誉)。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模型的构建

在综合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基于KSAOs(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等)整理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素质模型,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模型要素及要素分解

(1)知识与技能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比较广播的知识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和设计、人力资源规划与安排、人员测评、员工绩效评估与激励、薪酬管理与设计、员工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与管理以及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英语技能等。

(2)能力与素质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广博和扎实的知识有助于开拓人的视野,提升人的思维和能力,但是光有知识是不够的,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还应具备以下素质:管理思维、组织领导能力以及行政与辅助能力。管理思维包括逻辑分析、推理、系统思维、时间管理;组织和领导能力包括沟通与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影响力、团队建设与领导;行政与辅助能力则学习力、服从性、公文处理、执行力、谈判力、独立完成任务。

(3)个性特质类。个性特质包含成就动机、管理动机、情绪知觉和情绪调控四个主要类别。成就动机指的是追求卓越、有较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身;管理动机,也称权力动机,指的是有支配欲望与控制欲望,有成为领导的强烈的愿望,希望管理他人;情绪知觉涉及到对自身以及对他人的认知,包括客观地自我认知,敏锐察觉他人情绪、营造良好人际氛围;情绪调控则涉及到管理自我和为人处世两方面:管理自我要求学生具有可靠性、持之以恒、尽心尽责、抗压能力、自信;为人处世方面能够理智、实际,有较好的社会适应力。

三、小结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讲授法、案例研究、课堂展示与讨论、模拟实训等),围绕素质模型进行教学和培养,在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升其动机和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与能力,方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傅志明.我国人力资源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1(3).

[2]刘冠生.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发展刍议[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5)

[3]岳龙华,郭晓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评价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3)

作者简介:冯起升(1988.10-  ),男,汉族,硕士学历,江西省赣州市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经管系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招聘与测评、职业生涯、人力资源开发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培养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