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E教学模式”对中学生体育课期望价值的影响
——以上海市为例

2015-01-29周慧敏丁海勇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期望值上海市体育课

周慧敏,朱 欢,丁海勇, 李 博

“概念体育”是基于“概念”的一种体育教育理念,采用将生物医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文等一整套学科知识与体育相融合的方法,将体育发展成为结构完备的系统科学知识,主张由理论—实践—理论的课程设置论,以“5E教学模式”即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深加工(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的方式实现,强调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概念体育旨在让学生理解体育的学习不仅是身体上的操练,更是知识概念上的习得;用身心结合的体育课来教给学生体育学科概念,用于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实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成为懂体育知识的运动者;其理念要以体育课中的“5E教学模式”为载体呈现。“5E教学模式”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功能,不但有助于教师内在一致的教学,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知识、态度以及技能。

一堂成功的体育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两大关键成分,学生的期望价值和教师价值取向各有差异,是教学活动中影响最大、最为核心的价值。期望价值理论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成功的期望;二是任务的价值。Eccles等人把期望价值分为了四种任务价值成分,并给出其定义。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期望价值分为五种价值成分,分别是:能力知觉因素、获取价值因素、内部价值因素、效用价值因素与代价因素。上海市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综合性大都市,既有体育设施齐全、教育理念超前的学校,也有软件硬件都相对落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以上海市为试点,探讨“概念体育”背景下“5E教学模式”在上海市学校的可行性,以期可向国内其他学校进行推广。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上海市随机抽取六所中学,540名学生,其中男女生各270名。六年级学生186名,七年级学生178名;八年级学生176名。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及上海体育学院馆藏书籍,查阅大量关于体育课程、期望价值的相关文献及著作。

1.2.2问卷调查法根据期望价值理论和任务价值内容制定《初中生体育期望价值调查表》。调查表共设13题,包含能力知觉、代价、获取价值、内部价值及效用价值五方面的内容,每题分值1—5分;问卷通过专家的信效度检验,调查结果对本文研究有效。六所学校共发放540份问卷,回收531份;有效问卷526份,有效回收率为97.4%。

1.2.3实验法以上海市六所中学的540名为调查对象来研究“5E教学模式”对上海市中学生体育课期望价值的影响情况。在实验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上海市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期待。问卷在提前发放,在体育课前收回;根据新课标要求制定一学期的体育课教案。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学习,再通过该问卷调查上海市学生对体育课的期望价值,比较实验前后的差异性。

实验教案是在“概念体育”背景下,致力于学生认知任务和身体活动,以“5E教学模式”为脚本并结合我国青少年身体特征而进行设计的教案。在知识层面,这一套教案包含了界定缜密并被运动科学家所验证的健康相关知识,知识内容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组织,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在不同年级中反复学习和提及,以帮助复习和记忆;认知方面,课堂中记录并计算学生对某种类型练习的生理反应,并及时给与学生反馈;身体方面,体育课已不仅仅只是学习某项技能或娱乐的意义,而是通过该实验教案,学生能够体验各种身体活动方式(例如有氧和无氧)并记录相关数据(如心率、呼吸频率、参加游戏的数量和类型)。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认知和身体任务为帮助学生达到一个目标(需要有效构建有关身体活动的科学知识)提供唯一独特的学习经验。

2 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期望价值的结果与分析

2.1 总期望值的变化

动机心理学把期望价值定义为:个人对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期望以及个人对于该项任务所具有的价值决定着他成功完成该任务的动机。成就动机可以增强学习效果。成就动机强的学生比成就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成绩也更好;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对于体育课的期望价值对教学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过一年的实验教案的学习,实验后学生对体育课期望值均值明显高于实验前(P<0.01),呈极显著性差异(见表1)。说明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更灵活、更实际、更能迎合学生需求;实验课程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是很有必要的,实验课程的实施达到了预定效果。

表1 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总期望值变化表

注:与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总期望值相比,*P<0.01。

2.2 “能力知觉因素”的变化

学生对自身体育能力的评价称为能力知觉。Covigon( 1992) 在其自我价值模型中,积极探讨了个体的能力信念。认为个体为了保有他们的自我价值,趋向于对能力保持一种积极的感受[1,2]。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是个体的目标定向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力知觉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同时,能力知觉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能力知觉期望值越高,参与体育课动机的自主性就越高,在体育活动的自主参与度也就越高。

对实验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实验后对体育课“能力知觉因素”期望值均值由实验前的3.42±0.91上升到3.98±0.49,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接受了实验课程后学生对自身体育能力的评价比实验前有了大大提高,接受实验课程后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加强,从而对体育课的期望值增高。

表2 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能力知觉因素”期望值变化表

注:与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 “能力知觉因素”期望值相比,*P<0.01。

2.3 “代价因素”的变化

代价因素是期望价值的关键部分,是指因做了不正确的选择而失去的机会,而需做出的更多的努力。代价能直接影响个体对任务价值的积极认知[4]。马广永在其硕士毕业论文里指出:学生越是愿意在学习中付出努力,其对目标的期待值越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就越强[5]。可见,个体在任务中投入的时间、精力越多,其学习动机也就越强。通过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上海市中学生实验后对体育课“代价因素”期望值均值比实验前低,且呈极显著性差异(见表3)。可见,实验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犯的错误少,错失的机会少。通过一年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体育,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掌握了其理论知识及相关保健知识,又把这些知识应用到了其他项目的学习过程中,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少犯错误,更能抓住机会。

表3 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代价因素”期望值变化表

注:与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期望价值“代价”相比,*P<0.01。

2.4 “获取价值因素”的变化

获取价值因素是指成功完成特定任务对个体的重要性,是一种外在动机。丁海勇等对中美初中生对体育课期望价值的研究中指出,中国初中生不仅认为体育课程是有用的,在体育课上取得好成绩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看重的[6]。但经过一年的实验课程的学习,上海市中学生对体育课“获取价值”因素期望值由实验前3.69降低到3.42,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可见,经过一年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认为在体育课上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重要性已不及实验课程开始前,学生的注意力已不仅仅只在完成任务上,开始享受运动、享受过程,关注到了更多的东西,如在运动过程中的快感及掌握一项技术后的成就感。

组别样本量获取价值实验前5264.05±0.91实验后5263.76±0.86*

注:与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期望价值“获取价值”相比,*P<0.01。

2.5 “内部价值因素”的变化

与获取价值相反,内部价值是一种内在动机,是个体从某项活动中得到的乐趣或对这一对象的主观兴趣。根据上海市中学生在体育课期望价值内部价值这一因素指标上实验前后的调查,实验后学生对体育课“内部价值”期望值与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内部价值”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5)。说明实验课程更符合上海市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从中得到的乐趣更多。实验课程的设计对上海市中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满足其技能学习上的需求,教案中涉及的体能及技巧活动还能为其参加体育中考提供体能基础。这就使他们自我成就感更强、对完成特定任务更有信心,从而获得的满足感和乐趣更多。

表5 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期望价值“内部价值因素”变化表

注:与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期望价值“内部价值”相比,*P<0.01。

2.6 “效用价值因素”的变化

效用价值是指某项特定任务与当前或未来目标的联系程度,是否对特定的长期目标有益处。能把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的运用到其他项目的学习中,其效用价值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Shell在其1999年的报告中还提到,高年级学生对个体任务的效用价值要高于低年级学生。说明年级越高,知识储备越丰厚,效用价值就越高[7]。上海市中学生实验前对体育课 “效用价值”期望值是3.98,实验后增长到4.12,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6)。可见,实验课程的设计已不仅仅只是针对某一节课、某一个项目,而是更具长远性;每一个阶段性的课程设计都是为了培养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个终极目标的完成。从这一点上来看,实验课程的实施是极有意义的。

表6 实验前后学生对体育课期望价值“效用价值因素”变化表

注:与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课期望价值“效用价值”相比,*P<0.01。

3 结论

经过一年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对体育课程整体期望值显著提高,且在能力知觉、获取价值、内部价值、效用价值及代价等因素的期望值也都得到提高。可见,此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当今中学生生理及心理需求。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相关技能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较好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而且能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较好地迎合了当今教育形式下体育课程理念的实施。鉴于此种教学模式的有利条件,笔者认为此种教学模式可在上海市其他学校或国内其他学校进行推广。同时,我们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及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制定适合我国学生的课程设计,为孩子的健康服务,为国家的未来造福。

[1] 刘新兰,方信荣,等.代价、决择和任务价值:大学体育课期望价值动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20~122.

[2] 刘晋红.成就动机中期望价值模型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6):71~73.

[3] 胡咏梅,孙延林.体育课中的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能力知觉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45~47.

[4] Jacobs JE, Lanza S, Osgood EW, ECcces JS, Wigfleld A. ChangeS in children s' self-competence and values:Gender and domain differences across grades one though twelve.Child Development, 2002(73): 509~527.

[5] 马广永.期望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习投入及效应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6] 丁海勇,李力.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初中生体育课程期望价值对比[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3):83~86.

[7] Shell DF,et al. Self-efficacy,attribution,and outcome expectancy mechanisms in reading and writing achievement: Grade - level and achievement-level difference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 87) :386~398.

[8] 刘新兰.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机因素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6):53~57.

[9] 韩会君,李林.广州澳门两地中学生闲暇生活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17(1):82~88.

[10] 敬菊华,张珂.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3):122~124.

猜你喜欢

期望值上海市体育课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体育课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基于直觉模糊期望值规划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目标优化分配
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民众期望值的合理边界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