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应用运动心理学交流的“破冰”之旅
——“鹰与龙:美中奥运会心理训练最佳实践论坛”随笔
2015-01-29石岩
石 岩
1 “破冰”之旅
2014年10月12—14日。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美国奥委会(USOC)及奥林匹克训练中心(United States Olympic Training Center)所在地。“鹰与龙:美中奥运会心理训练最佳实践论坛”(The Eagle and the Dragon-A Best Practices Sport Psychology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在这里的运动医学部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是由美国奥委会运动心理学团队主管Peter Haberl和美国奥委会注册心理学家王晋教授共同策划,由美国奥委会运动心理学团队(Sport Psychology Team)和竞技体育部(Sport Performance Division)具体承办。
应美国奥委会运动心理学团队和竞技体育部的邀请,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张忠秋研究员、北京体育大学张力为教授及王英春博士、山西大学石岩教授,以及作为美中双方代表的美国坎纳绍州立大学(Kennasaw State University)王晋教授分别在此次“鹰与龙:美中奥运会心理训练最佳实践论坛”上作了专题报告。美国奥委会竞技体育部的一位官员和运动心理学团队的四位资深运动心理学家(Senior Sport Psychologists)作为美方成员参加并作报告。
中美应用运动心理学初始的学术交流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曾邀请一些美国运动心理学家来华讲学。印象深刻的一次是1985年6月10日至14日,国家体委科教司邀请美国运动心理学家J·梅依(Jarry May)到北京体育学院讲学。J·梅依时任美国奥委会运动医学心理咨询委员会主席,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奥委会运动医学心理学团队负责人。他专门介绍了“美国奥林匹克运动心理学计划”,事后出版了他讲学的内容,书名为《心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1]。与此同时,也有国内的运动心理学家开始赴美参加国际会议和到美国大学进修运动心理学,此后这种接触和交流一直持续进行。
这次中美应用运动心理学交流之所以用“破冰之旅”来形容,乃是由于这样规模和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在中美运动心理学发展进程中还是第一次。作为世界两个体育强国,赛场上激烈较量的背后也是体育科技的比拼。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军团勇夺金牌总数第一,无疑为中美体育科技领域的进一步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这次论坛期间,中方人员被特许参观了被称为美国奥运冠军大本营的美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游泳馆、射击馆、力量训练馆、运动医学部和即将装修完毕的运动心理学团队办公室等场馆、部门和设施。中方人员较为详细地了解了美国奥委会及其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组织运作、训练和科研管理等情况,并与美国奥委会运动心理学团队负责人Peter Haberl博士在科研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论坛临近结束时,美方组织者向参加论坛的中方人员颁发了证书并赠送了美国奥委会的纪念品。
华裔美籍运动心理学家、美国坎纳绍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王晋博士作为本次论坛的合作组织者及协调人,在推动和促进中美运动心理学高层次学术交流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美国奥委会运动心理学团队主管Peter Haberl博士为这次中美应用运动心理学的交流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非常感谢Peter Haberl博士和王晋博士提议和共同组织召开这次“鹰与龙:美中奥运会心理训练最佳实践论坛”!此次“鹰与龙:美中奥运会心理训练最佳实践论坛”为今后中美运动心理学实践和理论的高层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鹰与龙:美中奥运会心理训练最佳实践论坛”报告述评
两天共有十一人作了学术报告(见表1)。美国奥委会Michelle Brown女士介绍了美国奥委会竞技体育的资金与结构问题,让我们初步了解了美国奥委会的组织运作和资金使用情况。
表1 “鹰与龙:美中奥运会心理训练最佳实践论坛”报告人与题目
下面主要介绍美方学术报告的情况。
首先出场报告的是Peter Haberl博士。他报告的主题是关于压力与奥运会:美国的视角。他以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来说明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承受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列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射击选手邱健凭借良好的心理自控勇夺奥运会金牌的实例。Peter Haberl的报告不同于我们通常的学术规范。他是通过展示与剖析近些年来奥运会上一些有代表性事件及优秀运动员的出色心理表现来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个案,符合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个性化的取向,符合奥运会这样大型赛事运动员心理表征特点。
第二个出场的是Lindsay Thornton女士。其报告的主题是关于美国奥委会心理训练的演进:心理生理学的角色。她首先提出心理生理学可以作为评估心理训练效果的一种方式,然后提出建立运动员数据库和评价常模的问题,接着重点说明了有助于提高自我控制技能(Self regulation skill)的生物反馈训练,并展示了英超切尔西足球队的“MindRoom”、皇家马德里足球队的“Biofeedback in‘high Performance Center’”、温哥华罗扎士体育馆的“Mindgym”等,同时介绍了美国奥委会心理生理学实验室、现场心理生理学训练以及美国杜克大学的“Training Surgeons to‘Perform Under Pressure’”。Lindsay Thornton女士的报告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在国内运动队开展运动员生物反馈训练的情景以及所进行的专题研究,真是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第三个报告的是Karen Cogan女士。其报告的主题是关于奥运会选手成绩的障碍。她从基本心理技能训练、基于成绩的请求、个人应激源、临床和医学问题、团队干预和教练员咨询六个方面进行说明。基本心理技能训练部分谈及目标设置、激活管理和放松训练、表象、自信心和积极思维、注意和集中(如正念)、心理韧性、赛前计划(Pre-performance Plan)等;基于成绩的请求部分包括来自教练员、运动员操作的不一致、高操作焦虑、应对高水平比赛的困难、运动损伤恢复和长期恢复的应对、睡眠的关注以及比赛模拟等;个人应激源部分主要是一般应激(如财务、没有教练的训练等)、做决定(如生活、在哪里训练等)、人际关系(如父母与家庭、恋爱、教练、队友以及国家队管理部门等);临床和医学问题主要有临床抑郁、临床诊断焦虑、自杀想法、饮食障碍、悲伤和失落、怀孕、脑震荡和癌症等;团队干预部分包括团队建设、沟通、团队冲突管理、团队项目的个体竞争、团队危机等;教练员咨询部分谈到教会运动员心理技能、管理自己应激、做决策、国家队成员的咨询、处理运动员或运动队及其成员的问题等。Karen Cogan女士的报告是比较典型的从实际问题出发来讨论运动心理学在美国奥运选手中的应用,比较侧重于运动员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虽然没有数据来支持和论证,但是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应用型的。这也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在国内运动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当时还斗胆围绕这些问题撰写文章投稿给《中国体育报》(体育科学专栏),并有幸在1990—1992年期间发表五篇文章。这些文章的题名是:《运动员抑郁症及其治疗》《运动员焦虑症及其治疗》《运动员失眠症及其治疗》《新兴的生物反馈式放松训练》《迫切需要开设运动员心理咨询门诊》。聆听Karen Cogan女士的报告感到很亲切,就是基于自己当年的工作体验,1989—1993年在国内射击、射箭等运动队的下队心理服务的实践让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第四位出场报告的是Sean McCann博士。他是目前在美国奥委会任职时间最长(已经23年)的运动心理学家。曾担任2008—2009年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会(AASP)主席。其报告的主题是《国家队成功的长期咨询关系的关键步骤》。Sean McCann从奥运会成功的焦点、为咨询成功建立有效关系的重要性、发展和保持这种关系的关键步骤、可能犯的错误四个方面来阐述。奥运会成功的焦点部分是说明2000年美国奥委会运动心理学组将它们的使命确定在从国家队到奥运会成功,为此运动心理学家要密切与国家队接触并影响其行为;为咨询成功建立有效关系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强调运动心理学是一门人际关系的生意(Relationship business)。只有拥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才能影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行为,才可能应用运动心理学开展工作;发展和保持这种关系的关键步骤主要从介入这种关系前对运动队的评估(如能否成功、能否与教练员一起工作、它们对运动心理学的态度、以往运动心理学工作在哪些方面等)、关键人物的自我介绍(如最为重要的教练员、领队、运动员等)、第一步工作(如团队会议、个人见面等)、有用和耐心(如你能提供什么帮助、在你施加影响取得效果前你能等多久等)、比赛露面和人员整合(如比赛旅行、如何成为工作人员的一部分、你是否愿意投入和帮助等)等方面介绍;可能犯的错误包括结构问题(如运动队不让与运动员有充分的接触、接触不频繁、咨询者的行为受到很大限制、阻止咨询者参加比赛等)、咨询者与运动队间的不适应(如咨询者不信任教练员、咨询者无法确定何时何地进行干预、运动队对运动心理学的阻力、核心运动员对运动心理咨询的阻力等)、咨询者错误(如咨询者过度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咨询者太被动、咨询者不被教练员买账、咨询者太抢眼和抢功劳、咨询者损害教练员等)。这位资深的运动心理学家用他多年的一线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述说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应该如何与运动队打交道。这些问题和注意事项在中国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也同样存在。除了文化和语言差异外,美国奥运会心理咨询的成功实践同样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第五位出场报告的是Lindsay Thornton女士。前面她已经阐述过关于美国奥委会心理训练的演进:《心理生理学的角色》。这次报告的主题是美国奥委会的研究与配合:两个比一个好。实际的内容是说将睡眠医学、睡眠安全与运动员成绩融合起来。先是关于适合运动员客观测量睡眠和主观评估睡眠的问题;其次是与生理学、营养结合;然后是使用放松训练,特别是神经反馈和生物反馈干预来提高运动员睡眠质量和时间。此外,她还提出将睡眠评估纳入优秀运动员健康检查等。
第六位出场报告的是Karen Cogan女士。前面她已经谈及过有关奥运会选手成绩的障碍,这次报告的主题是关于与其他服务提供者的协调问题。她从美国奥委会(USOC)模式谈起,强调提供服务的团队是由运动心理学家、体能教练、营养学家、生理学家和运动技术学家等组成。团队给同一运动队提供服务,分享信息和整合知识,成对或成组随运动队旅行。她所在的这个团队包括运动心理学家、营养学家、体能教练、运动技术学家和高水平成绩的导师等。她举例说明如何与营养工作进行协调、如何与运动技术学家和高水平成绩的导师一起工作、如何协助运动医学开展工作等,最后介绍了如何使用运动心理学网络的问题。Karen Cogan女士的报告说出了运动心理学在服务于高水平竞技体育实践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单打独斗,还是合作共赢?实际上,正如Sean McCann博士过去所言:在奥运会时,一切因素都关乎运动表现(Everything is a performance issue),因此,就奥运会科技服务工作而言,应该体现出全方位、多学科、综合性等特点,也就是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帮助运动员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
下面简要介绍中方这次参会专家报告的情况。
首先是现任亚洲南太平洋运动心理学会主席的张力为教授。他曾为国家艺术体操队、蹦床队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其报告的主题是《如何帮助运动员在高压力下获得自我控制:中国的方式》。张力为教授的学术报告主要是比较了东西方运动员心理学的异同,并着重介绍了东方,特别是中国在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紧接着是目前为中国射击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王英春博士进行报告。其报告的主题是《中国射击队的心理训练》。王英春博士在肯定中国射击队心理咨询优良的传统基础上,介绍了自己从2010年开始在中国射击(步枪手枪项目)国家队进行心理训练与心理咨询服务的具体情况。首先是明确短期和长期的目标,然后说明了心理训练的原则、心理训练的结构以及自己所做的七个方面工作;第三个报告的是张忠秋研究员。他是近几届我国备战奥运会心理专家组组长。其报告的主题是《中国优秀运动员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报告主要介绍了中国运动心理学家在备战和征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参与28个大项的心理服务工作(如制作心理光盘、音乐放松训练光盘、编制心理指导手册、提供心理调节车等);第四位报告的是国际知名运动心理学家、美国奥委会注册心理学家、美国坎纳绍州立大学终身教授王晋博士,曾为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女子足球队、橄榄球队和美国奥运会选手以及职业队员等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其报告的主题是《中美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咨询之比较》。王晋博士少年时期从事足球专业训练,后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体育系并留校工作,于1985年赴美学习并获得明尼苏达大学运动心理学与运动技能学习的博士学位。曾获美国体育联合会的大奖(R. Tait McKenzie National Award),担任过国际体育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Sport and Dance)运动心理学协会主席和美国体育联合会运动心理学协会(Sport Psychology Academy of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主席。同时,在这次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会(AASP)第29届年会大会手册上,我们看到王晋博士获得1993年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会全国博士论文奖(Doctoral Dissertation Award)的记载。具有这样的学术与运动背景,在论及中美运动员心理咨询的异同上表现得心应手。其中谈及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2006年冬奥会时聘请的加拿大籍外教达斯汀·威尔逊以及与之的合作案例很有说服力。基于为中美双方高水平运动员提供心理咨询的经历,王晋教授从多个层面介绍了中美双方运动员和教练员各自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咨询体会。最后是我的出场。报告的主题是《中国优秀射击运动员训练方法的心理学研究》。报告主要介绍了中国射击取得优异成绩的四种训练方法(流畅发射、夜间训练、定量负荷训练和模拟实战训练)。重点强调这些训练方法的心理机理和操作方法,同时强调指出这些训练方法对中国射击运动员优秀心理品质和比赛心理状态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现场的反响来看,美国奥委会这几位运动心理学专家对我讲的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我在报告的过程中曾被打断,经一番讨论后才得以继续。
总体来讲,这次中方五位报告人所讲内容的“含金量”一点都不逊色于美方,在某些方面我们的服务工作和研究水平甚至要好于他们。当然,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竞技体育的快速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奥运会上取得的突出战绩。中国运动心理学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并很好地服务于中国竞技体育。
3 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会(AASP)第29届年会见闻
结束了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历时两天的论坛后,“论坛”移师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以工作坊形式(Workshops)参加国际重要的运动心理学会议——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会(AASP)第29届年会(29th Annual Conference)。其工作坊主题是:The Dragon(China)and the Eagle(USA)-Two Competitive Systems of Olympic Sport Psychology Service Provision。
一年一度的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会年会,早有耳闻。应该讲,从规模和水平上看,其并不逊于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每四年一次的大会,这是出乎我的预料的。参会者来自世界各国,其论文入选的要求也较高。这次年会的主题报告人(Keynote Speaker)中有来自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Edward L. Deci,即动机的德西效应和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的提出者。他在大会上报告的题目是Promoting Optimal Motivation,时间是1小时15分钟[2]。
“Mindfulness Training”(国内翻译为“正念训练”)是这次年会的热门话题。工作坊安排了法国体育研究所Jean Fpurnier等人主持的“Advanced Mindfulness Training in Sports”和美国哈定·西蒙斯大学Melissa Madeson等人主持的“Mindfulness Techniques: Health and Performance Benefits in Exercise and Sport”;专题报告安排了美国天普大学Kathryn Longshore等人的“Mindfulness Training for coaches(MTC):An Exploratory Study”。当上百人在会场外面的走廊中来回走动时,我还以为是散场了,仔细打听才知道是在主讲人的诱导下正在进行正念训练。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中国气功热时大家一起练功的情景。
在这次年会期间,美国奥委会运动心理学团队负责人Peter Haberl博士召集世界各国奥委会的运动心理学家开了一次小型的研讨会。有三十多人参加这个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奥运会心理学。很难得的机会,让世界各国为奥运选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运动心理学家们聚在一起,研讨共同关心的话题,分享大家的工作体验。
当然,“论坛”移师到这次年会的情况也值得关注。在最后一天下午进行的历时1小时15分钟的“龙与鹰《中美奥运会运动心理学论坛》上,中美双方代表又各自又作了发言,然后接受提问,有些心理学家对这一论坛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频频发问。最后这次会议合作组织者Peter Haberl博士和王晋博士在会议结尾时做了简短的总结性发言。他们感谢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会心理学家出席本次“龙与鹰:中美奥运会运动心理学论坛”,并鼓励各国学者经常能进行此类交流。会议在非常友好和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参会者也希望今后能多举行此种有应用价值的会议,并在结束时与大家合影留念。
由于这次年会设立多个分会场,因此只能有选择地旁听一些会议专题报告,而非全部报告,留下许多遗憾。不过,就会议组织、议题和学术报告水平来讲,的确是世界一流的。国内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很多方面需亟待改进,关键问题还是进一步提升中国运动心理学整体的学术水平,提高运动心理学应用和服务能力。
4 中美应用运动心理学交流的思考
4.1 中美奥运会代表团中的运动心理学家
二十多年前,我国运动心理学前辈邱宜均教授就发出呼吁:希望在中国奥运会代表团中有运动心理学专家的一席之地。此后这样的呼声一直都有。
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出现了运动心理学家的身影,但是却发生了运动心理学家所谓“阻挠”代表团团长直接干预运动员的风波[3],影响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运动心理学家的直接参与。2004年一篇“让中国奥运健儿有颗勇敢的心”的报道[4]曾这样写道:“就在中国奥运代表团抵达雅典奥运村之际,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奥运代表团的行囊里虽然满载着高科技体育装备,但在这庞大的阵容中,并没有任何专职为运动员进行心理服务的专家。这不免让人心生疑窦。在心理因素如此重要的大赛中,我们如何解决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又如何为中国体育健儿打造一颗‘勇敢的心’?”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丁雪琴。在问及“中国奥运代表团在心理学方面都进行了怎样的准备?”时,丁雪琴回答到:“首先,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对这次奥运会的心理备战方面很重视,提供了大量的经费和设备,专门成立了由18名专家组成的心理专家组,为不同的竞赛项目在心理方面提供服务。而各支队伍的需求也很多,也愈来愈重视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心理状态问题。”在回答“心理学专家是否会随中国奥运代表团去雅典?”问题时,丁雪琴指出:“我们这次不会随队前往雅典,但是我们已经为专门辅导过的队员提供了心理提示卡,并有一些心理辅导的软件和音乐,还对他们进入奥运村后业余活动的时间安排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建议。何况现在的通讯技术那么发达,互联网和电话也可以实现前后方的沟通。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们也许可以近距离地在比赛现场为运动员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了。”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一则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报道“中国心理专家希望随队出征北京奥运”[5]再次引发关注。文中丁雪琴研究员强调:很多国家都在参赛队伍中专门拨出名额给心理学工作者,让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及时接受辅导,而中国目前还无法做到这一点。“希望2008奥运会可以在自己的国家随队辅导,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帮助中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言语中流露出些许无奈,也表达了中国运动心理学专家学者的愿望和信心。
曾几何时,运动心理学家加盟中国奥运军团还是一个梦,如今已经初步变为现实,但是个别几个人的加盟并不等同于认可,在运动心理学家服务中国奥运军团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阻力和争议事件。不过,现在回首这一历程,还是倍感欣慰。争取席位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未来运动心理学在中国奥运选手征战奥运会中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反观美国,据J·梅依1985年在北京讲学时介绍,他是在1977年位于加利福尼亚(丘拉维斯塔)的美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建成时被美国奥委会正式选到该中心来负责运动心理学计划。早前曾有一则报道指出“美国奥委会(USOC)从1984年开始长期聘用多位运动心理学家,组成一个运动心理服务部门,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奥运训练基地为运动员服务。备战2008奥运会期间,美国奥委会已聘用了五位全职运动心理学专家,同时还聘用了10名以上的兼职运动心理学家在美国多支重点项目的国家队工作,如田径、游泳、自行车、拳击、摔跤等”。这是由于美国运动心理学家在归纳总结出奥运会运动表现的影响因素后,惊讶地发现与运动表现相关的心理方面因素相当广泛和繁多。美国奥委会官员认为,这样的研究结果也在传达一个信息,即运动心理学家有必要、也应该去到奥运会现场,提供临场支持。尽管国际奥运会(IOC)在确认每个国家正式进驻奥运村的人数上有一个严格的限制,但美国体育代表团在历届奥运会上都还是从这稀缺的资源中给运动心理学家留出了位置[6]。
巧合的是,这次我们深夜抵达斯普林斯机场时,偶遇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丘拉维斯塔(Chula Vista)的另一处美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赶来参加论坛的美国奥委会运动心理学家Lindsay Thornton女士。这次论坛让我们认识了这些全职运动心理学家,领略了他们的学术风采,并与他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
总之,在这里谈及这个问题,一是简要梳理一下中国运动心理学家争取奥运代表团席位的艰难历程;二是思考一下:为什么如此艰难和曲折?除去外界因素,我们能为这些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中国运动员做些什么?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应该加快提升中国运动心理学应用服务能力,“有为才能有位”。作为2007年中国首批运动心理咨询专家,我期待着中国应用运动心理学能为中国竞技体育,特别是参加奥运会,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造福于中国运动员。
4.2 奥运会重大比赛的临场心理支持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奥委会原计划派5名运动心理学专家随团开展临场心理支持工作,而从这次论坛上他们报告中了解到实际有4名运动心理学专家参与,其中包括参加这次论坛的Peter Haberl和Sean McCann。在前面我提到了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就有中国的运动心理学专家随团进行临场心理支持,但是后来一直断断续续,时有时无,运动心理学专家在中国奥运会体育代表团中的地位可能还不及体能教练。
可喜的是,目前人们已经不再谈论奥运会重大比赛临场心理支持工作是否必要。“名额紧张说”也成为历史。随着认识水平的提升和运动心理学专家服务的成功实践,现在中国运动心理学专家随队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要比以往增加很多,多人出现在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的名单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让我们好好珍惜、把握这些机会,为中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吧!
4.3 小同行之间的交流
国内常见的学术活动是大同行的交流,几十甚至几百人听专家讲课,结束前仅有的提问交流多是形式重于内容。由于参会收获受到大会形式所限,时间一长也就不愿意再参与这些活动,而久违的小同行交流出现在这次论坛,持续两天双方十余人次的报告与深入研讨,让我感觉不虚此行,已经多年没有这种感受了。由此我想到了建构主义心理学(Psychology in Constructivism)的主要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这种小范围或小组的讨论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可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在参与互动中体验学习与研究的乐趣。
据悉,此次美中应用运动心理学专家学术交流活动事先有约定,原则上不再邀请或接受其他人员参与,仅限于受邀作报告的美中运动心理学专家。这是一次小范围、高层次的小同行交流。“小同行”是指所从事学科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学者或专家。通常,大同行常见,而小同行难觅。小同行在一起,犹如偶遇“知音”,彼此交流起来很顺畅。国内体育界,特别是运动心理学界,今后还是多举办这样的专题学术研讨活动为好。
4.4 互惠的中美运动心理学双边交流
终于站在了科罗拉多高原上,实现我儿少时的梦想。在第二天中午短暂的两个小时休会的时段,美方人员驱车带领我们来到科罗拉多山脚下的一处美国国家公园。这里蓝天白云,远处科罗拉多雪山清晰可见,随处都是景色,真是目不暇接。参加此次学术论坛的中美运动心理学专家一起站在高高的山岗之上合影留念,留下这一美好的历史瞬间,科罗拉多雪山见证了这一过程。
在记录这一历史时刻,享受这种学术“大餐”的同时,也强烈意识到中美两个体育强国在运动心理学应用领域中交流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互惠、互利。这次“破冰之旅”无疑进一步开启了中美双方在运动心理学领域的高层次学术交流的大门。“大幕已经拉开,好戏还在后面”。大家最后约定:两年后让我们相聚在中国北京,继续研讨奥运会心理学,关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备战与参赛。
再见了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再见了拉斯维加斯,2016年中国北京见!
[1] (美)J·梅伊.心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M].陈大鹏译.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
[2] AASP.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2014Conference Proceedings & Program[C]. Indianapollis: the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2014.
[3] 远山.袁伟民与体坛风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 王晨.让中国奥运健儿有颗勇敢的心[N].中国青年报,2004-8-10.
[5] 姒刚彦,蒋小波.欲保老大地位运动心理学家为美国队保驾护航[EB/OL].http://handball.sport.org.cn/guoji/2008-03-05/168333.html.
[6] 吴陈,刘阳.中国心理专家希望随队出征北京奥运[N].中国体育报,200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