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SR方法论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研究

2015-01-29李晶星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理场地设施指标体系

李晶星

1 引言

科学、合理、全面的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好地评估与度量社区体育发展的水平,找出其发展的不足,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近年来,众多学者在此领域展开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蒋立兵[1]等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构建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系统、多元化服务系统、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宣传与指导服务系统、经费保障服务系统、服务绩效评价系统六大模块的评价指标体系;马殿坤[2]主要从社区体育练习场地和社区居民身体锻炼进行考虑,对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宋娜梅[3]等研究构建了一个涵盖服务效能、公众满意度、公共服务投入为一级指标的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李荣日[4]等从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主体、客体、目的、环境、方法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宋杰[5]、张大超[6]等以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水平为视角,构建出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针对社区体育服务,还是社区体育设施配置都只能评价社区体育发展的一部分,难以对其主客体、内外环境、制度与方法等要素进行的综合评价,因此其指标的分类与遴选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兴起的WSR方法论,侧重于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方面来研究,更符合系统发展的本质规律,更能找出其科学的指标体系,为构建新的社区体育发展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此,笔者将以这个方法为切入点,对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合理、科学的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以时间为轴,检索国内外近五年来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查阅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相关论文,按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研究,了解各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结论。对预选指标进行初步确定。

2.2.2专家访谈法主要围绕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视角,走访社区体育主管部门主要领导、社区体育专家、体育人文社会学教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条件。

2.2.3德尔菲法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建模。选择相关专业专家和管理领导15人,分两轮对相关主管领导和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第一轮主要是对预选的不合适指标进行删除,第二轮是对指标进行优化。

2.2.4层次分析法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及各具体指标权重。调查人员仍为德尔菲法中参与两轮调查的专家与管理者。

3 结果与分析

3.1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预选在遵循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原则下,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视角,对指标体系进行构建。

物理视角主要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资金投入方面进行指标选取;事理视角主要从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发动、活动目标、活动计划、互动宣传、组织领导或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指标选取;人理视角主要从社区体育参与者、指导员、管理者等方面进行选取。最后初选出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42个(见到表1)。

表1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预选指标一览表

3.1.2专家第一轮筛选根据本研究初步建立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聘请了15位专家对预选指标进行筛选,各指标按“适合”“不适合”及“建议指标”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结果:本研究初选的三个一级指标得到专家的充分认可。但对于二级指标,专家给出的意见是:C3组织领导或组织机构与C10社区体育管理者有重复,因此可将其合并;C4与C5合并为活动目标与计划;C6与C7合并为活动宣传与组织发动。在三级指标中,专家的意见是对于没有评价价值的指标进行删除,意义重复的指标进行合并,其他合理指标直接保留。最终确定出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18个。

3.1.3专家第二轮筛选根据第一轮的调查结果,剔除专家评出的不适合指标,对初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修改与完善。然后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设计,将各指标划分为五个等级,即“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比较不重要”“非常不重要”,让专家对各指标进行进一步评价。在第二轮指标筛选中,通过综合各专家的意见,对指标进行进一步地整理与合并,使最终的指标体系既能全面涵盖各视角下的具体方面,又不使指标体系显得繁琐、冗杂。最后构建出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15个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图1)。

图1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2 基于WSR的社区体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

3.2.1物理视角的分析WSR方法论中物理是指涉及某项系统项目或问题在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强调物质的客观性,回答“是什么”的问题[7]。就社区体育影响因素而言,物理因素主要是构成社区体育系统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以及客观实在的组织结构,如体育场(馆)、活动场所、健身器材、社会环境等。这些物质条件是群众体育得以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

(1)场地设施。场地设施是所有体育项目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场地设施利用率直接反映着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程度。是否有专门的场地设施及专人管理维护直接反映出该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是评价社区体育发展水平高低的基础性指标。

(2)资金投入。资金投入的多少关乎着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发展。政府对场地设施投入的经费多,社区里的健身设施就会更好。设施的种类多,质量好,对于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否有专门的活动经费更是如此,如活动经费是否真正的做到物尽其用,是否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社区居民身上等。因此,资金投入作为社区体育发展评价的指标必不可少。

3.2.2事理视角的分析WSR方法论中的事理是涉及某项系统项目或问题在处理过程中人们面对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时介入的机理,主要体现在“人-物”界面上[7]。社区体育事理维度因素主要涉及一些社区体育指导方针、管理政策、组织机构准则等方面,目的是促进社区体育系统有序开展,提高管理服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增强社区居民运动健身的效果。

(1)组织领导或组织机构。组织领导或组织机构在社区体育发展中起着领导性作用,是社区体育开展的总指挥。社区体育规章制度的建设使社区体育管理更加规范。对于社区体育管理者而言,规章制度的建设既为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又是对管理者进行管理约束。这样一来,社区体育管理者就有章可循,就能更好地管理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活动基层组织建设更贴近居民,了解居民,可以根据居民的自身条件和要求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出调整。这样以人为本的管理更容易被居民接受,居民参与社区体育就会更积极。

(2)组织活动。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是社区体育开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管理者的组织到参与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贯穿于活动的策划、宣传及活动最后取得效果的整个过程中。活动策划既要新颖,又不能使参与人群太过局限,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活动宣传最好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期待,从一开始就有参与的好奇心;活动最终取得的效果决定着活动组织是否成功,是否得到居民的亲睐和认可。这些方面对今后活动的举办至关重要。

3.2.3人理视角的分析WSR方法论中的人理是指涉及某些系统项目或问题在处理过程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通过研究和理顺这种关系,促进人们能按照可接受的事理去实现项目或者问题的预定目标[7]。社区体育人理维度因素主要是指社区体育活动相关利益主体(管理部门、组织机构、社区居民)文化素养、健身意识等以及他们之间利益协调、沟通交流,观念形成等方面。社区居民自身的文化素养、健身意识是影响其对社区体育活动认知及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社区体育宣传力度,普及体育健身、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度及参与度,是促进社区体育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1)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基石,也是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重要力量。因此,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是体现社区对体育发展重视程度最直接的指标。专业能力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核心素质,其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成效的好坏。指导员组织活动和活动调动能力又与居民参与活动积极性密切相关。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区体育发展的评价指标必不可少。

(2)社区体育参与者。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参与主体,其自身活动参与意识和对活动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居民今后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又是反映社区体育开展好坏的最直接指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程度高,说明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好,也说明社区体育发展状况好。

3.3 指标体系权重赋值

本文采用AHP的权重赋值方法,层次结构模型绘制以及下面对指标权重的赋值,均是在集成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AHP专用软件yaahp10.0版本完成的。

按照AHP方法的步骤,由专家按1-9标度对各个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对比,构建判断矩阵。将各层次的判断矩阵输入到yaahp10.0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致性比例:0.0176;权重:1.0000;λmax:3.0183)

由表2可以看出在本研究构建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中,物理视角下,场地设施所占权重大于资金投入;事理视角下,活动组织所占权重明显大于组织领导和组织机构;人理视角下,社区活动参与者所占权重远远大于社会体育指导员。

由表3可以看出,在所有三级指标中,参与者自身意识、场地设施利用率、参与积极性(频率、时间)、有专门的活动场地和器材,并由专人维护和管理、居民对活动的满意度、组织活动和调动能力的权重值较高,说明这些指标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起着更重要的影响。

表3 各三级指标的最终权重赋值结果

4 结论

场地设施作为社区体育发展的基础部分,是社区体育发展建设的重点,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资金投入作为完善场地设施的必要条件,虽然和场地设施这一指标相比权重较小,但其作用也不可忽视;体育活动组织作为社区体育开展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活动组织的频率、宣传及其最终效果,都直接反映着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同时,对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也起着刺激性作用。对于活动组织策划的领导与机构设置而言,领导人员的活动组织能力,科学合理的领导机构设置,对于活动组织的效果又起着决定性作用;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体育活动的第一参与者和评价者,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意识、活动满意程度都直接反映着社区体育活动是否有价值,以及对社区体育的发展是否起作用。因此,参与者在社区体育发展评价中的权重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社区体育发展中的一部分,在活动组织的调动及对社区体育参与者健身指导方面,又起着其他方面无法取代的作用。在三个一级指标中,人理要素指标的权重最大,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在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中,应重点根据人理要素来评价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水平。

物理—事理—人理维度影响因素贯穿于整个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构成了一个有机的“W-S-R”系统。物理维度因素是影响社区体育正常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事理因素是物理因素得以合理运用的具体方法与手段;人理因素始终贯穿于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对社区体育进行统筹规划时,应充分重视物理、事理、人理的影响因素,使之有机结合,实现组织管理与实践的最优化。基于WSR方法论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重构,根据此指标体系各个指标所占权重大小,可以清楚了解到对于我国社区体育发展哪些指标的影响更大,可为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提供参考,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也能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1] 蒋立兵,李永安,郑军红.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武汉市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3):298~302.

[2] 马殿坤.山西省社区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3] 宋娜梅,罗彦平,郑丽.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分计算方法[J].体育与科学,2012,33(5):30~34.

[4] 李荣日.完善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7):18~22.

[5] 宋杰.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6):21~26.

[6] 张大超.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4):3~23.

[7] 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人理场地设施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生来孤独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XRWS+SWOT分析研究
精准定位,强化服务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剖析解放战争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王夫之、朱熹《诗经》经文评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