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关系探究*
2015-01-29□刘颖
□刘 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公安院校是为公安机关切实履行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的主阵地。目前,在我国公安队伍中,有近三分之一公安民警毕业于公安院校,这几十万公安院校毕业生已成为公安事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公安院校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安院校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校园文化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新载体,各公安院校对特色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作用日益重视,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
一、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是指公安院校为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由广大师生员工在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共同培育出来的公安院校特有的校园精神、教工气质及学生风貌的总称。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实践文化等构成。由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院校校园文化除了具有普通高校的一般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公安院校鲜明的特殊性。
(一)以特色校园设施为基础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公安院校在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显性文化,由已经相对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园建筑、设施、校园景观等构成。庄重大气、体现公安特色的建筑和设施能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并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环境载体。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学校根据公安院校特色对校区功能进行合理布局和精心设计,把学校的光辉历程、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校园核心价值观、学府风范等物化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既展现学校鲜明的公安特色,同时也展示了作为高等院校的深厚文化底蕴。比如,将“人民公安为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培养“忠诚可靠、业务扎实、敢于创新、精于实战、一专多能、作风优良、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目标,“忠诚、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等内容与校园建筑和道路的命名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警务文化氛围,通过校史馆、公大英模墙、公安学一级学科纪念碑等校园文化硬件设施来展示学校的光荣历史和深厚底蕴。
(二)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由学校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精神追求和文化产品等内容构成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体现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对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培育和塑造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比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近年来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凝练形成“忠诚、敬业、创新、表率、奉献”的公安大学核心价值观,并在全校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和宣教活动;同时,凝练公安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创编传唱新校歌,设计启用新校徽,拍摄学校系列宣传片,编印学校新画册和宣传折页;打造“国际警务论坛”、“中国警界明日之星论坛”、“驻华警务联络官进公大”、“优秀校友回公大”、“京华名流进公大”和“公大读书交流会”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师生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可见,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培育,能够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以严格管理为特点的制度文化。公安院校的制度文化具有鲜明的公安特色,也最能体现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公安院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于公安工作,服务于公安队伍建设,培养合格的预备警官,其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要求,因此,学校以“从严治警、从严治校”为方针,对学生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制度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警务化管理主要是通过《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学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及一日生活制度等建立起学生规范而严格的学习、生活和训练秩序。严格警务化管理的目标是形成一种严肃活泼、团结紧张、张弛有度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工作作风,最终把他们培养为政治坚定、意志坚强、纪律严明的预备警官。严格的警务化管理既是公安院校学生管理的突出特色,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警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追求的重要途径。
(四)以公安业务实战为主的实践文化。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政治觉悟高、警察意识强、业务素质佳的忠诚卫土。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教育必须注重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公安院校,社会实践是校内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与公安业务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目前,各公安院校都非常重视公安业务实践,推行“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教”、学生“学”、实训“练”、公安业务实践“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各公安院校紧密结合公安业务实战,形成了以日常执勤、假期见习、毕业实习、大型活动安全警务保卫实训、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模式。比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近几年来圆满完2008年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大型安保警务任务,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凸显出实践育人的巨大作用。
二、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渠道和新的载体;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会对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以保证校园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同。公安院校以培养“忠诚可靠、业务扎实、敢于创新、精于实战、一专多能、作风优良、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公安院校的性质、任务和特点决定了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科学的理论教育和引导学生,还必须要帮助学生确立忠诚意识和宗旨意识,培养政治过硬的合格预备警官。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了公安院校独有的警察的职业特色。可以说,警察职业意识、警察职业精神的塑造与培养是整个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①因此,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和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共同服务于公安专门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
(二)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近年来,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著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说:“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经是所属文化的产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能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便已经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便已经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亦是他的戒律。”②可见,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对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能够凸显公安院校独特的价值导向,有助于学生警察职业意识的养成。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反映了校园主体即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公安院校独特的价值导向。这种独特校园文化引导,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公安院校特色精神文化以警察职业精神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意识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具有警察意识塑造功能,能够培养学生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2.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能够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有助于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公安院校严格的校规校纪和警务化管理等制度文化,对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起到硬约束的作用。公安院校的优良传统和校风是广大师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它对于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起到了软约束的作用。软硬约束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营造出纪律严明、积极进取的独特育人氛围与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够逐步将外在约束内化为思想和行为上的自觉,从而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
3.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认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途径和载体。公安院校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通过文化娱乐、队报队刊、微信微博、讨论辩论、读书交流、讲座报告、参观考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公安院校还拥有一些独有的学生社团组织,如特警队、手枪射击协会等社团体现了公安院校的专业性特色,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又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协会等社团组织集中体现了较强的政治理论性,有助于学业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这些社团组织根据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理论学习与探究活动,成为公安院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③这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引导人和塑造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它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为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题为《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重要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它对全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人才培养中也就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基础和指导。
2.思想政治教育为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导向。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一个层面,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整体大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避免负面文化的影响,坚持正确的方向对于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公安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在传承与创造文化的同时,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体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确定的基本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又要凸显出服务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因此,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导向。
3.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公安院校校园文化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具体化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其感染力和影响力,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达到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必须依据并紧紧围绕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要求来开展。比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开展了“为何从警、如何做警、怎样育警”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全面加强了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建设,提升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实现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思路
公安院校在处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关系的最佳状态,就是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也就是要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实现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要从明确原则、选准载体、培育主体、优化环境、信息反馈等方面着手。
(一)明确方向原则,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前提。公安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从方向性原则来说,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导向性作用,必须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从目的性原则来看,两者良性互动必须坚持以实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目的;从规律性原则来说,实现两者良性互动要把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在讲求实效的基础上实现两者互动。
(二)选择有效载体,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支撑。两者良性互动离不开载体的支撑。互动载体在这里是指能够传输和承载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互动内容以及互动信息的媒介。实现两者良性互动,首先,要充分利用手机微信、校园网、微博、校内报刊等传媒载体,特别是微信微博等传播迅速、带有交互性的新媒体载体。比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建立了“公大团宣”手机微信平台,平台下设“公大青资讯”、“校史青回顾”、“公大青视角”、“公大青榜样”、“团宣晚阅读”、“李老师心理角”等品牌栏目。目前,这个微信平台已成为学校联结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学生活动、公安业务实践等活动载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目前,各公安院校中广泛开展的“读书会”、“中国警界明日之星论坛”“自强之星评选”、“为祖国放歌”、“重温红色之旅”等校园文化活动就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成为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鲜活载体。同时,还要将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程载体作用。为此,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融合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三)积极培育互动主体,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关键。两者良性互动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其组织者和参与者几乎涵盖了全校师生。良性互动目标的实现,不能单纯依靠一个或几个部门,而必须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通过各部门齐抓共建,形成合力。因此,建立系统有序的互动主体队伍是推动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关键。这里的主体队伍包括组织者和参与者。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管干部、党团干部是互动主体队伍的主力军,他们承担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还要发挥优秀教工和学生骨干的作用,他们是互动主体队伍的生力军。特别是学生骨干,他们是开展校园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带头人,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纽带,同时,他们的积极参与会发挥表率作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活动中来,促进良性互动辐射作用的发挥。
(四)优化校园内部环境建设,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这里的环境建设主要指公安院校内部环境方面。从校园内部环境来看,公安院校具有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公安院校的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于公安院校校园内部软、硬环境建设都极为重视,在打造优美和谐校园环境的同时,营造出了忠诚、奉献的浓厚政治氛围,树立了积极进取的健康校园风气。这种内部环境的打造,为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两者相互作用的有效发挥。
(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必要环节。通过对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等环节可以及时捕捉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信息、新动向、新事物,并予以甄别和引导;还可以及时发现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现象、新情况、新问题,并予以调整和解决。④因此,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不仅可以使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步入正确有效的轨道,避免出现工作中的失误,而且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互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够使互动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是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一个必要环节。
注释:
①胡吉红:《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26期。
②[美]露丝·本尼迪克特,王炜译:《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③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④陈啸吟,徐国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1]胡吉红.公安院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6).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陈啸吟,徐国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9(12).
[4][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5]赵建设.“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中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公安教育,2011(1).
[6]曹礼海.当前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荣耀背后的反思[J].公安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