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浅析
2015-01-29郭耿玉
■ 吉 红 郭耿玉
(江苏理工学院:研究生处,教育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浅析
■ 吉 红 郭耿玉
(江苏理工学院:研究生处,教育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开始显现。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要从规范就业市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导师优势、转变用人单位观念等方面拓展提高研究生就业率的途径。政府应深化改革,规范和健全研究生就业市场;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导师应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研究生就业;用人单位应摒弃“高学历,低能力”的偏见;研究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明确就业目标。
全日制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就业压力 就业市场规范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其招生数2004-2014年10年间增加了24万,研究生教育从精英式向大众化方向转变。陈卉在《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4期发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压力研究——基于南京五所高校问卷调查》一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2009年教育部决定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专硕)教育,至2015年全日制专硕招生人数已达到25.2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44%。教育部此举打破了过去三十多年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导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加速了硕士研究生类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随着毕业研究生人数的快速增长,社会岗位需求增长缓慢,高层次人才供需矛盾逐渐突出。虽然全日制专硕重技能,更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但由于全日制专硕的培养历史短,人才培养质量有待社会进一步检验。开展对全日制专硕就业问题的深入分析与思考,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完善全日制专硕的培养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全日制专硕顺利就业。
一、影响全日制专硕就业的因素分析
1.研究生就业市场发展不成熟
第一,市场供需矛盾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社会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研究生就业市场空间大幅度压缩。以往政府和事业单位、大型国企、高校、科研院所是消化研究生的主要部门,但随着企业裁员缩编、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几近饱和、用人门槛提高,研究生就业空间大大压缩。自2009年教育部首次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起,2010年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占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的24%。2009-2013年5年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年均增长近33%。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11年获得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2012年首次招生30人,2013、2014年招生数分别达到了45人、60人,增幅分别为50%和33%。随着,就业市场的全日制专硕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人才供需矛盾凸显。
第二,市场壁垒广泛存在。教育部办公厅明确指出,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招聘活动,要严格做到“三个严禁”: 严禁发布含有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5号),2013年4 月。。但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诸如年龄、性别、户籍、学校品牌、学历等方面的就业限制依然存在。目前女研究生就业难已经形成一个怪圈:本科就业难就考研,硕士就业难就考博,学历层次越高,女性所占比例越大,女性就业始终有困难[1]。尤其是工科类女性研究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男性研究生。 以笔者学校为例,2015届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男性研究生和女性研究生向同一家企业投递简历,男性研究生获得面试的机率远高于女性研究生,性别壁垒明显。另外,北京等一线城市在公务员招考中某些岗位户籍要求明确。比如,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招录公务员岗位62个,其中43.5%的岗位要求有北京市常住户口,户籍壁垒显著。2013年11月27日,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发布《重庆市巴南区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教育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简章》,招聘条件第3条明确规定:应聘者需具有“985、211工程院校2014年应届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全日制普通高校2012、2013、2014届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学校品牌壁垒依旧存在。在教育部“三个严禁”发布后,以上现象仍频发,人才平等竞争的要求一次次被现实打破。
第三,市场行为不规范。雇佣双方诚信度缺失,部分研究生诚信观念淡薄,未与用人单位协商,擅自单方毁约;用人单位在单位规模、效益上夸大宣传,承诺的待遇不兑现;就业中介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发布虚假信息,对招聘单位信息把关不严,导致研究生求职受阻。面对就业市场中屡现的不规范现象,政府缺乏有效监管,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又不健全,导致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四,市场就业信息不畅。互联网现已成为信息互通、人际交往的重要平台。利用搜索引擎查询到的各类就业信息网站无数,但就业信息重复率高、有效性低。而全国毕业生信息资源网络和人才需求信息网络尚未建立,全国性、开放性的就业市场没有形成。因区域性就业市场发布的信息量有限,地方性人才招聘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企业参与少,岗位数量有限,签约率不高。同时,就业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传递滞后,延长了毕业生找工作的时间,增加了研究生择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2.研究生自身素质存在不足
第一,研究生个体综合素质差。取得更高文凭好就业成为目前学生读研的主要目的。《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只有7%的考生是抱着“继续学习,掌握知识”的目的读研。读研不是为了学业有所建树而是为了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深层次剖析这一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在校研究生专业意识不明确,对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现象对他们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从年龄结构来看,90后已逐渐成为全日制专硕群体中的主力军,由于高考、考研一路顺利,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的优越感远大于危机感,他们往往过多地强调个体感受,个体意识强烈,主动积累社会经验的意识薄弱,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常归结于外部原因,容易表现出情绪激动、一蹶不振的状况,抗挫、抗压能力差,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力明显不足。
第二,择业观定位不准。当前全日制专硕的择业观呈现出就业期望值偏高的现象。由于受家庭期望、读研成本、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对就业持有高期望心态。追求工作性质稳定、福利待遇优厚、地域经济发达、专业对口的工作单位。对于全日制专硕来讲,本应回归国家培养初衷,更多地去企业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然而我们发现,现实中绝大多数全日制专硕更多的是想“逃离”企业。以笔者学校为例,2015届应届毕业的全日制专硕中,超过一半的人参加过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77%的人选择留在事业单位,只有23%的人选择去企业工作。
3.高校人才培养存在不足
第一,导师投入不足。因专业学位研究生连续多年的扩招,导师一对多指导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比越来越高。作为导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而且部分导师还身兼行政职务,行政事务繁忙。加之每个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多,客观上很难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对研究生进行细致、周到、系统的指导,“放羊”现象严重。此外,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很多原本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的导师,同时也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他们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很难走出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导致培养的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本质区别不大。这类现象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历史长、培养经验成熟的高校中比较突出。教育部明确要求在全日制专硕培养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要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事实上,很多导师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也未承担起指导研究生的责任,在研究生的指导上投入有限。
第二,学制过短。为了尽快就业,降低就业成本,学生往往会把学制长短作为是否报考某所高校的重要考虑因素。所以,有些高校为吸引更多生源报考,在没有对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所需年限做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缩短学制。而教育部明确要求: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事实上,短学时制对高校而言,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教学计划的实施难度很大,容易造成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实践内容不深入,并由此导致研究生研发、实践能力不足。对研究生而言,他们既要完成教育部规定的学位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又要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学习压力大,容易引起焦虑等心理问题。
4.用人单位人才选用趋于理性
随着博士生、硕士生的扩招和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教学科研岗位更倾向于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人才,这类岗位几乎不对专业硕士开放;而辅导员和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少、竞争激烈,全日制专硕的机会很少。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最好的去向是企业,由于社会的转型发展以及人才消费观念的日趋理性和成熟,企业已经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而对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沟通表达、团结合作、责任意识、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专硕是硕士研究生中的新兴群体,虽然高校在培养过程中比较注重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因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历史短、经验少,且存在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并培养的现象,在有些方面离企业的要求有差距。企业亟需的是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自然会对全日制专硕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存有质疑,进而使得全日制专硕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二、促进全日制专硕就业的对策
1.政府应深化改革,规范和健全研究生就业市场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预测,了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引导高校科学规划、适时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优化专业学科建设。要加大对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的资金投入及政策支持,提高待遇,扩大发展空间,增大对全日制专硕毕业生的吸引力,从而改变就业市场中专业失衡和地区失衡现象。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明确就业主体、用人单位和高校的责、权、利,维护各自的权益,确保就业市场良性运行。其次,建立健全就业援助机制,鼓励法律工作者为遭遇就业歧视和就业欺诈的求职者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求职者应有的权益。最后,政府应加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构建全国性的研究生就业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调动各方力量收集、发布供需信息,搭建网络平台,促进研究生高效就业。
2.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高校需完善培养方案,提高全日制专硕的培养质量。高校应以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主动把握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并不断优化全日制专硕的培养体系,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双导师”制,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一方面,高校应对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进行充分评估,科学规划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合理制订招生计划;另一方面,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式。(1)重视前沿学科课程教学,提高研究生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加深对新兴技术发展现状的了解。(2)重视实践教学,主动和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积极为全日制专硕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专业优势。(3)尝试企业导师进课堂、企业一线设课堂等教学手段,把一线的技术成果引入课堂,把研究生推向技术前沿,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确保各项教学任务有序进行,力求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其次,加强高校研究生就业服务工作,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政府和高校应重视当前全日制专硕就业压力大这一现实问题,充分认识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理念,重视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致力于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开展拓展型就业服务,延长就业服务时限,扩大就业服务对象。学校应把就业服务时限延长至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服务对象应包括在校研究生和毕业后暂未就业的研究生。当他们需要就业帮助时,母校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可行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另一方面,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好。根据职业生涯理论先驱舒伯特的理论,人在25-45岁陆续进入职业生涯建立期,但我国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多处于这个时期。一项针对北京某高校3个学科研究生的调查显示,个人发展规划问题即生涯发展问题,仅次于专业问题,位于研究生主动联系导师主要目的第二位[2]。可见,研究生迫切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以,高校应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非学位课或选修课名目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贯穿整个培养期。
最后,加强毕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就业心理引导。就业压力是青年心理发展到特定阶段、面对严峻就业形势的一种必然的心理表现。就业压力增加是就业不良心态表现的主因,就业不良心态主要表现为自卑、自负、矛盾、盲目、焦虑等。高校应重视对全日制专硕就业价值观的引导和就业压力的疏导,对他们中的就业弱势群体如女性研究生、贫困研究生加强就业指导的协同合作,集合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就业指导老师、研究生导师的力量,通过个别咨询、朋辈引领等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正视压力、增强信心。
3.导师应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研究生就业
导师是具有精深专业素养和技能的高素质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和创造知识的使命[3]。他们不仅是研究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更是研究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示范者。因此,与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相比,导师与研究生接触最频繁,对研究生的科研情况、学习习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等比较熟悉,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就业需求乃至人生理想等有一定了解。所以,导师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不仅能为研究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就业建议,而且还可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力、社会资源帮助研究生就业。
高校应鼓励导师积极帮助研究生就业,并努力做“三种人”。(1)做有心人。导师的社会资源、人脉关系能使他们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这些信息对毕业研究生来说价值巨大。这就要求导师做有心人,树立信息意识,帮助毕业研究生抓住机遇,赢得更好的就业机会。(2)做责任人。全日制专硕所具备的实践、创新和专业能力是他们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导师作为培养这些能力的责任人,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首位。(3)做引路人。在研究生求学过程中,导师的学术研究、一言一行都对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导师不仅要在研究生学习、科研上做好指导工作,而且要有意识地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4.用人单位应摒弃“高学历,低能力”的偏见
通过一定年限学习的全日制专硕,已经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相比学术型研究生,一年时间的实践教学,使全日制专硕具备了更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本科生、专科生相比,在同一专业领域里,他们的起点更高,拥有新的思维和独到见解,这些优势会给用人单位选才带来新机遇。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根据人才需求状况,给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研究生提供展现实力、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
5.研究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明确就业目标
研究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进行自我职业规划,扬长避短。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努力做到学习上不怕吃苦,科研上勇于探索,生活上互助友爱,活动中团结合作,把自己打造成为品德好、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突出、人际交往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同时,应尽量把握机会到实践中去历练,探知社会生存法则,了解就业市场状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定位,选择专业较为对口、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单位就业。
[1]李会兰:《二元经济背景下研究生就业困境审视》,载《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1期。
[2]薛云云 朱建征:《构建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载《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
[3]张瓅尹 罗铁辉等:《论研究生就业“导师工程”》,载《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责任编辑:邢 哲)
2015-05-09
吉 红,江苏理工学院研究生处讲师,硕士,主要研究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郭耿玉,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高等教育。
本文系江苏理工学院2012年青年基金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就业体制研究——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例”(课题编号:KYY205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