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辩论的平台和机会
2015-01-29李迪
开栏的话:从本期开始,在班主任工作栏目开设“李迪心语”话题。作为知名中职班主任,李迪老师在将近20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中职学生教育案例。开设本话题,希望广大中职师生能从中汲取经验,同时也希望你把自己身边的困惑、难题通过我们传递给李迪老师,让她为你解惑答疑。期待你的参与。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又到了幼教班学生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
因为中国自古有“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俗语,这段时间同学们总在讨论自己究竟是做“凤尾”还是当“鸡头”。
我索性把它提到班会上来探讨。
有人说,当然是做“凤尾”比较好,到一个好的幼儿园上班,发展空间很大,会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我赞同。
又有人说:还是当“鸡头”比较好。在一个普通幼儿园,因为我们的出色,可能会有更多的培训机会。若在好的幼儿园,就算有了接受培训的机会,哪里会轮得到我们呢?
我也赞同。却又问:“怎见得在好的幼儿园,就一定缺少接受培训的机会呢?”(这句问话属于心理咨询中的“开放式询问”,即老师顺着学生的问题问“为什么”“如何”“怎样”等,用于了解原委、动机、因果、感受,可以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有学生站起来说:“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的一株碧桃开花了。因为整个校园里就一株碧桃,其他花木还不到花期,所以它引起了全校所有同学的赞叹、关注,很多人为它拍照,或与它合影留念。其实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广场简直是一片花的海洋,那里有许多碧桃,却因为其他鲜花烂漫,碧桃在那里就不够引人注目了。我认为,碧桃开在我们校园里备受关注,就如同当了鸡头,风光占尽;碧桃开在广场,就如同做了凤尾,备受冷落。所以,我认为做凤尾不如做鸡头。”
多数学生默默点头。
我不死心,问:“对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吗?”(这句问话属于心理咨询里的“封闭式询问”,老师提出选择性问题,然后询问: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主要用于强调重点,学生只回答一两个字,或摇头、点头就行。)
没有人作声。也许大家隐约感觉此话有偏颇之处,却不知道如何反驳。
我说:“大家真的认为满院都是绿草,仅仅你一朵鲜花绽放,就会备受关注、赞美吗?中国还有一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学生点头:“一株树木比别的树秀丽、挺拔,很容易遭到风吹雨打。一个人在单位里过于优秀,没有同行者,将很孤独,且容易遭受挫折。”
我问:“你们认为这个挫折可能来自哪里?根源何在?”(这句话依然是开放式提问。)
“ ‘鸡头或‘碧桃恃才傲物。”
“为什么‘鸡头或‘碧桃会恃才傲物?”
“因为他觉得自己在那个小环境里很优秀。”
“这种错误的认识会导致什么结果?”
“会阻止他发展。”
又有人补充:“可能被人嫉妒。”
我总结:“所以当‘鸡头未必就如你们所想得那么好。”
学生点头。
我又问:“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当‘鸡头除了备受关注,还有什么好的一面?”
学生愣着,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说:“它可以用自身的美丽、乐观、热情感染、唤醒百花齐开放啊!”
学生纷纷点头:“对!‘鸡头或‘碧桃若能用自己的优秀感染身边人,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普通幼儿园,让小小的校园成为花的海洋,则善莫大焉!”
同学们关于做“鸡头”还是当“凤尾”的辩论很成功,下课后,他们还感觉意犹未尽。因为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思辨能力在飞速发展,他们渴望多元又全面的观点。整个辩论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的是:辩论的目的不是要分出谁是谁非,而是要培养缜密的思维。每个人都可以有多重选择,因为真理永远是相对的,世间很多讨论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否则,他们会吵得面红耳赤,并钻到牛角尖里。同时,这种辩证法也告诉同学们:人的心灵要永远保持开放,才能往上提升。就算我们今天选择这样的生活,也必须给自己保留其他更高境界的可能性。在还没有达到那些境界之前,不应该先去否定或者怀疑——今天你可能想当“鸡头”,说不定半年后就觉得做“凤尾”的发展空间更大。
这样的辩论经常会出现在我的课堂上。
比如,我们曾在德育课上辩论一个人在单位里,究竟是“德”重要,还是“才”重要。正反双方均为自己的论点找到了有力的论据。支持“德比才重要”这一观点的正方说:有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为了一己私利,制造了一种电脑病毒——熊猫烧香,导致无数电脑崩溃,造成很大损失。可见一个自私自利、素质低下的人,越有才华,越可能祸害人类……而支持“才比德重要”的反方说:一个人若没有知识、才华,便很容易被人愚弄,且他们的行为会受到见识、观念等限制,就算心好,也可能“好心做坏事”。比如我们到一些景区游览,常常听导游说某某雕梁画栋存在了上千年,本是人类文化瑰宝,却因为上世纪“红卫兵”的无知,被破坏为一段残垣;比如我们常听说一些很认真、很负责的老师,因为不读书、不接受新思想,导致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水平一般,且很容易和学生产生矛盾……
这些论据都能成为各自论点的有力论据。
接下来,就谈到了“合”,同学们各自妥协并达成一致,认为才和德本是职业生涯中不能分离的两部分,就如同天上的月亮与太阳,或者人间的黑夜与白昼。应该说,“德”决定了我们的方向,而“才”却决定着我们发展的空间、高度。
临下课时,我请同学们对号入座,并问:在我们班,你属于哪一种学生?你的努力方向在哪里?将来在单位里,你希望自己成为哪一种人?十年、二十年后,倘若你已经成为领导,又应该怎样为手下员工分类?我希望同学们将来在不顺心、不如意的时候能自问:我为什么屡屡受挫?我为什么不受重用?我为什么怀才不遇……
一个人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哪怕一生坎坷,也知道坎坷的来源。如此便能活得明白、淡定。所谓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等,指的就是学校在关心学生的卷面成绩之余,对人生的意义、价值观的建立等,都进行系统、深入地思考。学生参加工作后选择当“鸡头”还是做“凤尾”,在单位“德”和“才”哪个更重要等,不可能在教科书上找到答案。若不在课堂上做讨论,单靠社会阅历不深的学生自己去思考,很难有多重答案。这些与生活本质相关的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学生对其他问题的思考,甚至会导致青春期孩子情绪的郁闷、低落。
同时,无论是当“鸡头”或做“凤尾”的辩论,还是德与才孰重孰轻的探讨,都属于高效的育人方式。这种方式好就好在它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触摸知识。掌握知识和触摸知识有很大的区别。掌握知识的含义是:我把知识放在你手里了,你可要牢牢抓住。学生在这里是被动的,所得观点容易遗忘。触摸知识的含义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体会知识、感悟真理,学生在这里是主动的。他们为发现真理而兴奋(比如在课堂上自己感悟出 “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会深受工作单位欢迎”), 体验到了成长的愉悦,就会主动在学习生活里运用(比如努力提高自己的德、才),也必然会因此而受到欢迎。这时,“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会深受工作单位欢迎”这一观点,便可能成为这个学生一生信奉的真理。这就叫验证价值。反之,倘若“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会深受工作单位的欢迎”是老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听的,就算学生在考试时写在考卷上,获得了满分,他也不一定在现实里去做这样的人。倘若一直没有尝试去做德才兼备的人,这句话就得不到印证,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学生信奉的真理。
这便是辩论在德育中运用的意义。
但是,学生在辩论、探讨时,老师必须做适当引导。因为学生尚不成熟,他们的价值观难免有偏差,老师若不做引导,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很难。
引导学生辩论,最有效的方法是询问。如前文所说,询问可分为“开放式询问”和“封闭式询问”。倘若你想让学生就某一观点畅所欲言,就一定要用“为什么”“如何”“怎样”等词语;倘若我们想了解事情重点,就要用封闭式提问,让学生在几个答案中选择。
比如,现实里我们常常见一些老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总是自己说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偶尔说一句“是”,或者“不是”,顶多一个“我错了”“知道了”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据我猜测,十有八九是老师用了“封闭式提问”。看见学生迟到就说:“你又迟到了是不是?”学生只能说“是”。“你把我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是不是?”学生只能说“不是”……问多了学生干脆一言不发;假如老师看见学生迟到,打算用开放式询问,会说:“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学生便不能只用几个字来回答。
读者朋友看到这里,也许会觉得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开放式询问”一定比“封闭式询问”好。其实不然。在了解事情的原因、动机时,不妨用开放式询问;但在判断孰是孰非时,则多用封闭式询问。再如,有两个男生打架,官司打到了老师这里。其中一个孩子伶牙俐齿,另一个孩子憨厚木讷。这时,老师首先要用开放式询问:“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伶牙俐齿的孩子可能回答:“老师,我在校园里看见他,就说了一句‘西瓜皮——因为他理了一个西瓜皮头嘛!他就生气了,他说我的话很难听。我忍不住骂了他一句小心眼。结果,他骂的更难听。我难受啊!就打了他一拳。然后他就跟疯了一样,把我的胳膊都抓烂了……”总之,这个孩子把自己的错一带而过,总是在强调对方的不对。这时,老师该断案了,就要用封闭式提问:“你们稍安勿躁,听我理解得对不对。首先,他在校园里站着,是你先喊他‘西瓜皮的,对吗?”
巧嘴孩子只能回答:“对。”
“然后他说了很难听的话,你就骂了他一句,是吗?”
“是。”
“接着他骂你更难听,你忍不住就打了他一拳。结果他还手,把你胳膊抓烂了,是吗?”
“是。”
“也就是说,是你先招惹他的,是吗?”
“是。”
“也是你将语言冲突上升为肢体冲突的,是吗?”
“是。”
“如此说来,是你错更多一些,是吗?”
他这时只能回答:“是。”
…… ……
(责编 赵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