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下规则的种子唤醒心中的自觉

2015-01-29朱志春

江苏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东台市治校规则

【校长档案】

朱志春,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党总支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盐城市劳模。他执著于“以规范促发展,以教师求发展,以品牌塑发展”的教育追求,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注重规则的制订和执行,深度挖掘“规则之美”,在他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校园呈现着别样的严谨与生动、涵养与大气。

教书育人30多年,担任校长20多年,从乡村小学到东台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从普通教师走上领导岗位,日趋复杂的学校管理引发了我对教育工作更多的思考,我的一些教育主张、管理思想潜滋暗长,我发现了规则之美。教育事业发展了,但学校管理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诸多现象让我警觉而忧虑。还记得,刚担任校长的时候,我曾满腔热情地尝试着摒弃“呆板”的制度,追求人性的自由,期待以灵动的管理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以人情味赢取教师的支持、学生的喜爱。但,一段时间之后发觉,一味的人性化管理方式毕竟是灵感型的,离散型的,甚至由于带有过重的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会遭遇种种尴尬。

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对于学校而言,就是根据教育政策法规和具体校情实际,集聚众人智慧,为了保障学校管理中的公平而制定的一些标准。好的规则管理应当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其一,把握好规则与个人权威的关系,切忌以个人的主观意愿取代规则,一旦突破了被管理者的心理底线,再好的规则也将遭到破坏;其二,把握好规则与人性化的关系,如果人性化“泛滥”,规则也将成为一纸空文;其三,要注意规则管理的“与时俱进”。建章立制,规则治校,要紧扣社会进步因时而变,要按照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不断完善,要贴近学校的发展作出相应调整。我盼望着,以不懈努力让师生感受到规则的力量,体悟到规则的美丽,用这种力量去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

规则之美,美在引领。规则治校,应当遵循教育发展内在规律,体现教育方针政策;规则治校,还应当寄托师生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与学校发展目标和师生成长目标相融、相济、相生。规则建设,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努力的方向,引领、激励、鞭策教师们在教学领域广为建树。

规则之美,美在唤醒。当规则内化为内心的自觉,就会散发出文化的味道,彰显别样的和谐之美。在东台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园中,处处可见学生自主设计的规则标语:教室里“我是中国娃,说好普通话”,楼梯拐角处“轻声慢步靠右走,文明安全你我他”,操场上“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溜”等等,这样的规则散发着浓浓的人性光辉,召唤着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求真、求善、求美。

规则之美,美在公平。在学校里倡导规则意识,用规则来规范师生行为,就是最具体的公平体现。无论是热点的职称评聘、学科骨干推选申报、各级公开课的选拔参赛,还是常态的学期工作思路的确定、校区之间的教师交流、教师培训机会的拥有……一切在合理合情的规则面前变得有章可循。因为大家知道,学校里的所有成员都是学校优秀“传统规则”的继承者、弘扬者,都是学校先进“现实规则”的影响者、制定者,也可能是学校“未来规则”的创新者和践行者。

规则推进着校园和谐,规则促进着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进步,规则治校散发出浓郁的芬芳。我以尊重规则、讲究规则、研究规则为履行校长责任的起点,竭力彰显规则之美。我坚信,对规则崇尚与坚守,就个人而言,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对班级而言,会孕育良好的班风;对学校而言,会催生良好的校风;对社会而言,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猜你喜欢

东台市治校规则
My school
未来学校的管理理念
让规则不规则
对中小学依法治校的再思考
不如吃茶去
中考“实数”轻松学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我爱我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