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2015-01-28骆筠楠浙江新世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310012

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用人教职工

骆筠楠(浙江新世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 310012)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骆筠楠(浙江新世纪人才开发有限公司 310012)

高校人事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是推动高校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从创新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目前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各个高等院校按照教育发展的要求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强能力、更高素质和更具实力的综合型人才,以满足当今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然而,我国高校虽然在人才引进、职称聘任和考核奖惩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完善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不断深化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人事管理制度,为高效管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一、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管理观念滞后,缺乏创新

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主要以事为根本,具体到人事管理的行为过程来看,往往偏重于强调事而忽视了人。在管理工作上,由于琐碎的日常事务比较多,人事工作主要是执行上级决策或上级规定的有关制度,人事部门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此外,在用人方面,大多是先设定工作职位,其职责确定后再考虑用人。工作人员奖惩或提拔主要以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考量,这样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工作意识,缺乏如何发挥教职工自身作用、发挥其自身潜能的思考,不利于建立适合人才个性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环境。

(二)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考核评价是高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度和完成质量。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考核内容单一、流于形式,不能对教职员工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客观公正评价。此外,目前考核评价还存在以下问题:有的高校在教师考评方式上过于重视学术成果的数量,长期发展下去,使得教师将大量精力转移到了学术研究和课题论述上,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注重师德的考核,师德考核比重小,导致教师忽视了师德的建设;没有充分使用考核的结果,对教职工的奖励不及时,惩罚也不到位,考核结果没能很好地同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进行挂钩,缺乏激励性,绩效管理很难实现,难以调动教师职工的积极性去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实现不了考核的真正目的。

(三)用人制度僵化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都是在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背景下进行人事管理,其内部人事管理体制缺乏改革力度,改革不彻底,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事实上,高校教职工和学校之间为用人终身制,许多教职工进了单位评了职称后就满于现状,越来越不重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另外,还存在事业单位职工能进不能出、职称评定上的论资排辈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职工不能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逐渐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在工作上缺乏开拓和创新精神,对提高高校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管理理念创新

创建新型的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一是要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将传统以事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注重高校现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合理调整学校的人力,优化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同时将人的管理作为核心内容,做到用人所长,让每位教职工都能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工作,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二是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往往以经验管理去进行人事管理工作,缺乏创造性和自主性,没有能体现出高校自身的特性的管理制度。因而,创新高效管理制度必须根据人事管理内在的规律,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改善管理手段和方式,促进管理手段的科学化水平,并通过对人员聘任、考核、奖惩的科学管理,使人员的配置更加合理,从而建立适合人才发展的用人环境。

(二)用人制度创新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要求,促进人才配置的市场化,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高校需要创新用人制度,改变传统的用人终身制,转变为聘用合同制。具体的来说,首先,高校应依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挖掘各种类型的人才,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积极引进人才,适应高校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其次,在人才的任聘上,必须以“按需设岗、公平竞争、择优聘任”为前提,即依据高校的需要设立工作岗位,经过公平、公开的竞争,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将最合适的优秀人才安排到对应的岗位上去,然后签订聘用合同,保证教职工和学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将教职工的个人利益和学校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教职工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三)考核制度创新

高校考评体系是否有效关系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近年来,由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高校教职工的考核评价应与现代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并结合现代教学的特点,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教育教学的工作规律,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考核,使考核更加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在考核中根据各类教职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建立不同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增强考核评价的透明度,使广大教职工都参与到考核中来,让考核评价更加公平、公开和公正,从而逐步建立一种有利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适于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

三、结束语

面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必须进行改革,这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加快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使高校管理结构得到改善,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此外,高校还要创新考核制度,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只有经过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深入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1]李倩.基于ERP的石化企业财务辅助管理系统的构建[D].电子科技大学'2009.

[2]辛艳红.ERP应用过程中的会计流程重组[D].天津大学'2009.

[3]杨桂梅.论发挥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137-138.

[4]彭月琴.会计电算化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24):324.

(责编张翼翔)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用人教职工
人事管理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人事档案数字化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用人还需讲原则
推行军事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