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如何让学生学得愉快
2015-01-28李连波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学065000
李连波(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学 065000)
化学课,如何让学生学得愉快
李连波(河北省廊坊市第六中学 065000)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一堂成功的课?有教育专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教师教得有效,坚持怎样的衡量标准呢?无疑,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是最好的标准,前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后者体现了应试教育的要求,在这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美统一。学生学得愉快,怎么去衡量呢?无疑,教师教得有效,考试考得满意,是最重要的标准,试想,教师教了半天,考试一塌糊涂,学生怎能愉快呢?至于考试考得满意,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教得实效和学生的愉快。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出了问题,考试怎能考得满意呢?因此,这三位一体的评价标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离开了其中一条,或者其中一条不达标,其他两条标准就都不可能的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样的课堂就不是令人满意的课堂,这样的教育当然也不是令人满意的教育。本文试着就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学生如何学得愉快进行探讨。笔者以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得愉快,作为教师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化学课,要让学生学得愉快,就要“有意思”,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感兴趣,学生自然学得愉快。如何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呢?我想,课要上得有意思才行,在上课时,穿插一些与化学课相关的名人轶事,就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趣味盎然。
比如,我在讲“元素周期表”时就给学生讲了门捷列夫的故事。门捷列夫是俄罗斯化学家,他在写作《化学原理》一书时,遇到了无机化学缺乏系统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深深困扰了他。怎么办呢?门捷列夫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开始搜集关于这些化学元素的资料,经过艰苦的努力,他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到一起,进行对比、归类、分析、研究,他制定了许多小卡片,将每一种化学元素的情况标注在上边,通过反复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共性和特性,按照这些特征,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变化的规律性,于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前后花费了将近二十多年。故事讲完后,我让学生静心思考,从门捷列夫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都积极回答。
通过讲故事,不仅可以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使学生正确面对化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不向这些困难和挫折低头认输,而是向这些榜样人物一样,愈挫愈勇,不断前进,最终收获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二、化学课,要让学生学得愉快,就要“有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化学课,要让学生学得愉快,就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德行的养成,都是必须由自己完成的,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必须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学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养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就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每个人都有求知欲,这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要。有了旺盛的求知欲,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我们燃起求知的热情,使学习成为每天的享受,成为快乐的事情。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学会了一种做事的技能,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收获的快乐。能够享受学习的人,兴趣会成为学习的动力,就能自觉地、积极地追求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为了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我经常用的方法是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在讲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时,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通过计算不断巩固和发展化学概念,为此,我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
(1)100千克水里加入20千克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对不对?为什么?
(2)在20℃时溶解度为21克,则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1%,对不对?为什么?
(3)100克10%的NaCl溶液和50克2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150克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对不对?为什么?
在学生练习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练习的正误,并对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这样学生就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又如,还是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例题自行归纳出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几种常见类型,学生积极性都很高。最后经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得出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总之,我认为,化学课上要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就必须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
(责编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