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习作过程中教师的三种角色

2015-01-28林美兰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中心学校文美小学362435

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阅读者习作交流

林美兰(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中心学校文美小学 362435)

小学生习作过程中教师的三种角色

林美兰(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中心学校文美小学 362435)

仔细研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阶段目标,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课程标准中文字表述指向的对象是学生,却无法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深思。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交流对象,尤其是在学校内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其交往与交流对象,除了同学,就是自己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快乐学习,身心健康成长,语文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去。那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该怎样参与学生的习作过程,并承担怎样的角色呢?

一、承担积极的阅读者角色

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但就一般的阅读经验而言,我们是无法与所阅读文本的作者进行直接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因为那些作者,要么可能已经逝去,要么可能无法联系到。即便联系到,限于时间、精力、金钱等联系成本的无法预测与估量,也使多数人难以付诸实际行动。但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在阅读学生的习作过程中,是可以较为低廉的时间与精力成本,与学生做直接或间接的语言与文字的交流和沟通的,况且这本就是工作中的应有之意。但事实是,囿于教学工作的繁重与教师个人因素等多方面原因,表现在多数学生的作文本上,或者只是一个简单的分数,或者只是寥寥数字评语,很难做到与学生间就学生习作的具体情况做真正的交流与沟通。这种行为与影响无疑是较为消极的。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阅读者的角色呢?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心理定位,即“教师首先是学生习作的阅读者(读者)”,只不过身份略有特殊而已。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努力做到以作者之心体会小作者内心的所思所想,以细腻的感受体味小作者的情感,最大限度地理解并尊重小作者的思想、观点、表达方式等。再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直接或间接与学生发生语言或文字的交流(评语),就学生的习作表达出自己的赞赏、感受、建议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评判者,而应是与小作者平等的、积极的阅读者角色。

二、承担积极的支持者角色

小学生的作文过程,既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又需要必要的习作技巧的示范与引导,还需要一定的写作热情作为牵引。教师要完善学生的作文过程,给学生以美好的写作感受,积极的支持者角色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的支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支持。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取尽可能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因为获取知识渠道的单一,其知识储备可能是极其片面且不完善的。而知识的储备又是学生作文所不可缺少的。这时,教师就要适时而恰当地提供某些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这样的帮助,可以因需而制宜。(2)写作技能的支持。这种技能的支持应当基于实践的需求出发。如引导学生写日记,记录生活中耳闻或目睹的一些有趣的、好玩的、有意义的人和事,包括自己对人和事件的观点、看法等等,以为日后的习作提供必要的写作素材。又如,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习作经验交流,让学生在自己的同学间暴露问题、展示经验,以相互交流,提供借鉴。教师以学生作文为范例,进行必要的技能示范与讲解,也是很有必要的。(3)写作热情的支持。教师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点滴进步、长处与优点,及时进行必要的鼓励、肯定、表扬等,就是对学生写作热情的极大支持。因为这份来自于教师的正能量的不断积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巩固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三、承担恰当的引导者角色

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的相关文字,指向的对象是语文教师,其第三款明确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表述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具体建议中,则说“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明确规定了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者”角色。

这样的引导是必需的。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十分有限,还处于一个学习写作的“习得”阶段。这一过程中,其表现出的优点与长处自然应该得到肯定与鼓励;但其表现出的问题与缺陷,自然也应该引导学生有所认识与改进。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而恰当地进行指导与引导。课程标准之所以把小学生的写作过程定位为“习作”,其应有含义即是如此。来自于教师的引导,首先应该是精神的引导,即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其次应该是知识的引导,包括获取知识途径的引导。这样的引导,可以采用语言交流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文字交流的方式,具体取决于此时此地的具体条件,如师生双方的时间、精力、师生各自的脾气秉性等等。

在作文后面书写评语是很多教师最常采用的交流与引导方式之一。如有学生在作文中抱怨自己的父母严格限制自己的上网及玩游戏的时间,教师就可在其作文后面分条写道:“(1)你爱上网,借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很好。适当地玩玩游戏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娱乐,但不要沉迷。毕竟你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做。(2)找机会与爸爸妈妈交流一下,理解他们的担心与呵护,那不是对你的自由的剥夺。”虽然对于多数的作文及其小作者来说,教师多不会写出如此长的评语,但在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出现问题时,这样的来自于教师的精神引导还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对于教师在学生习作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同的教育者或许会有不尽相同的观点与表述。但无论如何,对于学生及其习作的充分尊重是必需的。对学生支持与引导的最终目的,是激发与巩固学生对写作的热爱,进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违背了这一点的语文教师,不是一位好的语文教师。

(责编张翼翔)

猜你喜欢

阅读者习作交流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