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

2015-01-28双鸭山市传统艺术研究中心155100

大众文艺 2015年13期
关键词:二度演唱者声乐

陈 阳(双鸭山市传统艺术研究中心 155100)

众所周知,在词曲作者完成一部声乐作品之后,该作品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因为这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静物”,与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活”的歌唱艺术相距甚远。那么,如何才算真正完成了音乐作品呢?这就需要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原始形态”进行艺术加工,即“二度创作”。

一、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通过演唱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准确分析,创作性地诠释、再现作品的过程。虽然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中,词曲作者已经通过自己的能力将声乐作品需要表现的内容以音符的形式固定在了乐谱上,但并没有对声乐表演中的内在变化进行完整、详细的记录。针对这一情况,演唱者在演唱时必须对声乐作品进行完美演绎,即进行二度创作。因为只有在规范再现原作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给予新的解释和艺术处理,才能使声乐作品得以更加鲜明、全面的展示,并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是必须存在的,应当得到重视。

二、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具体策略

(一)了解作品,把握内容

1.熟悉作品的旋律,掌握节奏节拍

声乐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是由各种情绪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组成的,它们是一首作品的灵魂和骨骼。在进行二度创作时,演唱者应根据作品的旋律起伏和节奏变换灵活展开,既要把握好歌曲的旋律,又要做到节奏准确、平稳、快慢适中。以新疆塔吉克族民族风格的歌曲《帕米尔啊,我的家乡多么美》为例,7/8拍的节奏几乎贯穿始终,演唱者在演绎过程中,如果将7/8唱成6/8拍节奏,那么整个作品的风格就变了味道。所以。在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一定要熟悉作品的旋律,掌握节奏节拍,这是对声乐演唱者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展现作品艺术魅力的首要条件。

2.正确分析作品,划分曲式结构

正确分析作品,划分曲式结构是进行二度创作的必经之路。以朱嘉琪的《日月之恋》为例,歌曲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太阳与月亮那种浪漫的情调,较为舒缓,中间高潮部分用钢琴将太阳的无限光芒与月亮的柔情似水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在太阳的光芒中结束。由此可见,该作品是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束这一模式创作的。有了这一认识,演唱者便能在对其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把作品表现得更生动、形象,加深大众对歌曲的理解。

3.熟悉歌词,注意吐字

作为声乐作品的重要方面,歌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不同的歌曲语言有着不同的咬字、吐字方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鉴于此,在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演唱者必须熟读歌词,深入理解歌词的深层次含义,同时正确运用咬字、吐字的知识和技巧来纠正自己的读音。比如,对声乐作品中的某些字词存在困惑时,必须借助于字典弄清、弄懂;对声乐作品中声母、韵母的咬字、吐字及归韵则要规范、严格,加强发音方法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字正腔圆,从而准确诠释声乐作品。

(二)忠实原作,适当创新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习惯于通过乐音、歌词展现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这些体验有的直接明了,有的含蓄隐晦,看似无声,其实却记录着充沛、活跃的感情和复杂的艺术技巧。所以,在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演唱者必须充分尊重作者及作品,将其中所蕴含的的感情进行升华。比如,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其歌曲的风格是不同的,演唱者在对一首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必须要了解它是哪个时代、那个地区的歌曲,充分尊重作品的原有内涵。以《孟姜女》为例,这首歌曲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原为江苏民歌,是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为题材创作而成的。演唱这首歌时,演唱者要结合时代背景、地域特色,以及原作中的情感色彩,将故事里孟姜女的那种哀怨、悲愤、无可奈何,还有对封建社会的憎恨表达出来,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

当然,在此基础上,演唱者必须对歌曲进行适当的创新,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表演风格,重新诠释作品。如此一来,便将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和创造性相结合,艺术效果自然也将最大化。

(三)扎实技巧,提升修养

1.扎实歌唱技巧,树立信心

唱歌的基本功是最重要的,不论是哪个唱腔的歌唱者都要对自己的唱腔进行准确的把握,并结合自己的生理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唱腔类型去演唱。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正确地进行发声训练,即声音要以气息为主,不能用嗓子生硬地喊出声音来。尤其是对换声区的把握与转换,更要加强练习,做到熟练运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歌唱技巧,才有了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信心,演唱时才能收发自如,取得成功。

2.提高文化修养,完善能力

二度创作除了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演唱技巧之外,还对其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演唱者在平时必须拓展学习范围,以文学、美学、心理学、历史审美等多种文化积淀,不断丰富自身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文化修养,并以此为助力,在认真研究、分析歌谱的基础上,努力缩小自己的知识盲区,掌握不同风格歌曲的表现特点,进一步增强演唱的表现力。这样,才能在二度创作实践中,准确进行情感表达,提高自身修养和歌曲的艺术魅力。反之,歌唱者的声音便会黯然失色,展示给观众的也只是一副声音的空壳罢了。

总之,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是演唱者展现个人才华的大好机会,它为演唱者发挥个人艺术魅力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如果演唱者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完美演绎,将使声乐作品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因此,在进行二度创作时,演唱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深入解读声乐作品的基础上,尊重作者的原有意图,把握作品的原有风格,适当进行大胆创造,准确分析和处理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演出获得成功。

[1]刘昕.关于音乐表演二度创作的探讨[J].剑南文学,2011(8).

[2]李锦生,王晓平.试谈音乐欣赏教学的性质及其作用[J].陕西教育学院报,2002(1).

[3]郑顺女.如何实现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黄鸾,陈琼.“打破心理预期”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三峡大学学院报,2005(2).

[5]袁峥.浅论歌曲的艺术加工——歌曲的二度创作及其处理[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6]王连悦,娄红芳,刘剑.从对《二泉映月》二度创作的认识联想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J].商,2012(17).

[7]郗洪标.浅探声乐演唱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因素[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4).

猜你喜欢

二度演唱者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图说·“梅”开二度
歌唱表演“二度创作”的基本能力和表演要求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