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发饰综述

2015-01-28魏媛媛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70030

大众文艺 2015年9期
关键词:发髻发型时期

魏媛媛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470030)

一、原始时代的发型

原始时代的中国人的祖先们,早在这文明初辟之时就让发型、发饰不断丰富起来,那虽然简单却不是美丽的发髻,那就用朴素的石、玉等材料略加雕琢制成的装饰,虽不如后代精美,却包含着原始时期的神话意境,包含着先民朴质的心愿,已经显露出奇异、斑斓的美。

二、夏商周时期的发型

夏商周三代,比原始时代的文化水平又有了进步。人们使用青铜和玉做的礼器,穿丝绸的衣裳。人们梳头的发型也已经很多样,使用玉、石、铜、贝壳、羽毛等为装饰,显示出青铜时代的中华女性独具的庄重而又秀丽的气质。

商代的发型、发饰可考证的多一些。具有标志性的任务就是妇好。在妇好墓中出土了几件玉人,是珍贵的发型发饰资料。黄金是从夏代开始冶炼的,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了一件金饰,程三角形,一面有脊,一面平光。学者石璋如先生在《殷代头饰举例》中,总结出十多种考古发现的商代发型发饰,有椎髻、额箍、髻箍、双髻、多笄、玉冠、编石、髻饰等多种多样。商代十分崇拜鸟图腾。

三、秦汉时期的发型

秦汉时代,是崇尚神仙境界的时代,是豪放、雄伟的时代,不论汉画像石还是汉代石雕、园林、辞赋等,都充溢着一股豪气,连发型、发饰也是高大的风格。

在出土的大量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男子士兵的发髻有圆髻、扁髻,梳理出的各种波浪形、螺旋形、篦纹等状。还有梳着椎状层叠圆髻的,仅从男子的发型终究可见秦代发髻之美。这种凤钗应该是由商代饰鸟雀的发笄发展而来的,配以高髻,还要穿五色花罗裙、浅黄丛罗衫等。秦宫中也真爱华,插花为饰。

秦汉时期的神仙崇拜不断发展,对发型发饰影响深远。秦始皇时好神仙术,已有反映神仙思想的发髻。汉代普遍追求长生、长寿,崇拜西王母——道教最高的女神王母娘娘,所以汉代的发式和王母有关。

汉代发髻种类繁多。飞仙髻也叫飞天髻,是一种高耸的发髻,在河南邓县南北朝贵妇出游画像砖上可见到。制法是把头发挽到顶,分成数股,挽成数个弯曲的环,直耸向上。同心髻,是一种简单的小髻,借以表现美好的愿望。汉代高髻还有缕鹿髻,这种发髻逐层如轮,上轮小下轮大,髻中有一柱,是多个圆环相叠之状。汉代还有一种三圆髻,山东微山汉画像石有表现。这种发髻显得美观大方,所以这种发型一直流传到五代之后,是后代梳的高低起伏的丛髻、芙蓉髻等的起源。九鬟髻、十二鬟髻,都是鬟髻类,把头发束梳成多个环,玲珑俏丽,于是就成为少女们的最爱。

四、魏晋六朝时期的发型

魏晋六朝时代,妇女的发型、发饰多沿袭汉制,而有少许变化。百花髻,宛如花朵。佛教于汉末传入,佛家思想对妇女发型也有影响。如有一种螺髻,佛教说佛祖是螺发,是佛祖的吉祥的象征之一,人们就加以模仿。魏晋之后,南北朝之时,妇女有很多高髻,类似于汉代缕鹿髻的高髻在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有呈现。反绾髻是把头发由后向前绾,饶有风致。他直接影响至盛唐。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发式

隋唐时代国家统一,文化发达,风气开放,隋唐仕女们是美艳的,充满自信的,发型、发饰也是千变万化的,无拘无束的,就像坦荡无羁的女儿的心,发型喜欢高大上,发饰喜欢繁丽,以此来抒发自己关于爱情、春天和天堂的幸福梦想,还有难以言说的一丝丝惆怅。

唐代妇女的发髻则更多。既继承了前代的高髻、灵蛇髻、盘桓髻、云髻、鬟髻、蝉髻等,也创制了不少发髻式样。她们以头发浓密、发髻高耸为美,不断的梳出高髻。

六、两宋时期的发型

宋代注重礼教,太祖赵匡胤时博士聂重义献上《三礼图》,依照周制制定服饰,各自按照身份来穿着,不可逾越。宋代女性爱美之心不断创制新的发型、首饰,虽不如唐代华丽炫目,也缤纷多姿。宋代女子很重视行笄礼,把少女的发型改为发髻,作为成人的标志。宋代贵妇的发型尤其受到重视。宋代皇后头上要佩戴龙凤花钗冠,并以细小珍珠嵌出云龙、仙人等纹样和珠花,一片珠光闪耀。

发髻或用布帛包裹,叫做包髻,要把布帛扎结成各种花状,即大方又不失美妙。晋祠侍女中有戴橙黄色或蓝色、红色布帛的包髻,在包髻前缀以金宝花钿。有一种盘福龙髻,又叫便眼觉,是北宋间流行的,髻式作大耳扁状,对睡觉不妨碍,大致就是卧髻之类。双蟠髻,也叫做龙蕊髻,有些像压扁的鬟髻,扎以彩缯,这种发髻,就像是龙蟠凤媀一般,自由豪逸之态。鸾髻,是形似鸾凤的发髻,或者是在发髻上装饰着鸾凤钗。双丫、三丫髻也还可见。女童多梳双丫或三丫髻,用一条垂着珍珠的头须(头绳)勒着。

七、辽金元时期的发型

辽、金时期的女子发型发饰和中原相互交汇。辽代贵族喜欢用和唐代菩萨所戴的天冠相似的金银冠。金代的发型发饰也是受到汉族影响为主。在元代,宋代的发饰仍然在不断流行,如云髻、高髻等。元代画家周郎的《杜秋娘图》,绘画唐代歌女杜秋娘,头上梳宛转灵动的灵蛇髻,簪宽大的角梳、凤钗、凤口垂下珠滴,角梳两边各插一枚云朵姓王的花钿,是综合唐宋特点的发饰。

八、明代的发型

明代女子的发型虽不及唐宋时期丰富多彩,但也有种种花样。其中以一窝丝比较流行。一窝丝是把满头的青丝不加编辫,也不绾束,直接盘在头上,形如圆卷的云朵;或再用一个丝网网住,叫做“瓒”,再加特髻等。在明朝初年,民间女子还沿用着一些古发髻。由于明代女子都戴狄髻、特髻之类,后来就多以低小之发髻为主。

九、清代的发型

清代初年,汉族女子发型发饰主要是沿袭明代式样,故宫藏的一套雍正时的精美的绘本《十二仕女图》,所画的女子们都是穿着明代的衫裙,梳着明代的发髻,髻的样式有回心髻、清水髻、垂鬟髻等。

垂髻还有大盘头,是两个圆髻,是两个圆髻。两个圆髻又发展为圆形、椭圆形,横置或竖置,或两头高突,中凹陷,所以叫做香瓜髻、元宝髻、一字髻、连环髻、竖连环之类。清末蚌珠头,是在额两旁各加一个螺髻,如同末出蚌壳之珠,并加簪翠珠、白兰花等,是少女的发饰。也有在脑后垂下长发的,更显的俊美。

[1]马大勇.云髻凤钗——中国古代女子发型发饰[M].山东:齐鲁书社,2009.

[2]于元.古代金器/中国文化知识读本[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10

[3]中国古代发型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096bb00100zs5j.html

[4]中国全史编委会.中国全史[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5]王熹.明代庶民服饰研究[C].明史研究(第10辑),2007:116.

[6]王朝文,邓福星.中国民间美术大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发髻发型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汉服美人独家
MY HAIRS TYLE ISON POINT
发型
“十三五”时期的国企改革
好别致的发型
高冷发髻
宫廷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