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至正型元青花瓷器的用途
2015-01-28黄华彬景德镇陶瓷学院333000
黄华彬(景德镇陶瓷学院 333000)
国内外至正型元青花多数应为张文进作坊之佳作?提出这样的推断很不可思议,因为在人们之脑海里,要么对张文进无多大认识,要么认识不深,要么手上无多少资料来深入研究。更何况“在中国民间无元青花,全世界只有三、四百件元青花,多数在世界各地博物馆收藏”的论调下更觉不可思议。但抱着只唯实之精神,即寻求实事真相。
在瓷器业名张文进之人物,其名曾出现在元代瓷器“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此瓶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在此瓶之颈上部蕉叶纹中夹着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圹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捨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帅打供”。这二件典型之元青花,虽有详详细细之铭文,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对元青花瓷却长期被人们指为赝品。至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学者霍普将此元青花瓷器与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馆及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之种多元青花瓷器经反复比对及研究后,在世上首位公开提出“至正型元青花”的理论,才使此元青花瓷闻名天下,故张文进之名也随着被公众所认识。但张文进为何人也?不少人却未能解开其迷底。有人把此铭文误解及形容张文进为一个花钱定购瓷器供奉之人,有的误解“星源祖殿”及胡元帅是道教之神,而张文进是求胡大帅保佑其家合家清吉,子女平安之人。有的也知道其为元代瓷器家,但资料还没有办法非常完美的让人心服口服。如何解析此铭文,众说纷纭,因缺乏资料及实物,故无法肯定其答案。要明确答案,就从“古相博陵第”说起。
“古相博陵第”是何物?认识张文进造的瓷器的人知道其作坊所烧造的瓷器有个款,写有“古相博陵第”字,有的只写“博陵第”。此款后来出名了,但就算专家也可能无缘接触其瓷器,(象徵及代表张文进及其后代烧造的瓷器)。但真正的“古相博陵第”代表什么大部份人是一无所知。其实它是张文进于至正七年初月建造起来之祖祠堂,内有神台,也就是用来祭拜祖先或仙人等活动的神台。此乃元代至正年期十分盛行的在其祖祠面前祭拜祈求家人平安等活动的神台。从以上之祭拜活动也揭示出张文进、胡淨一元帅等人都与道佛教信仰有着密切之关系,并具有崇拜道佛思想。那么胡淨一元帅的“星源祖殿”也该是其家之祖祠,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吉日胡元帅在其家之祖祠“星源祖殿”正在进行祭拜祖先或仙人,祈求合家清吉,子女平安,此项活动在当时特别盛行。由于胡元帅是大人物,其祖殿规模该宏大,他该项活动需要一对高大的花瓶及香炉来供奉并显示其显赫的地位,而此瓶需要有铭文记载,这也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祭祀活动。四月初八乃佛教界之甚大节日,即释迦牟尼佛圣诞,胡淨一元帅就在此大节日进行此项活动。此种活动也延续到今代,这裡就流行在香港的祭祀活动在此来说明。那么“星源祖殿”之一对瓷器铭文上为何会出现“奉圣弟子张文进”呢?那就要从张文进与胡淨一元帅有什麽关系?有信息显示张文进与当地不少官员有往来,如元帅府之洪桩及丞相府的蔡贞德,张文进作坊曾为他们烧造过有铭文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人物纹之菱口大盘。由一对藏在大英博物馆之元代瓷器“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之铭文中出现张文进名也可证明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而根据资料,张文进自建造“古相博陵第”后,次年即至正八年八月因久病不癒病故,(至正八年乃1348年,按虚岁来讲,四十九岁张文进病故,即1300年出生。若按死亡年龄加3,古代人及有些仙人都有此习俗,那张文进出生年该为1303年。)所以至正十一年称张文进圣弟子即已仙游之尊称。或所谓圣弟子是道教之称,佛教是彿弟子。而胡淨一元帅所供奉用的花瓶理应也是张文进作坊烧造很精美的瓷器。以张文进与胡淨一元帅之关系,加之当时闻名天下之张文进作坊(注意张文进在世时是富甲一方之瓷业家),从逻辑上来说完全无理由将胡淨一元帅供奉之花瓶由别家来烧造。这二件花瓶该是张文进之家人烧造后,奉送给胡淨一元帅的供奉品也不可言喻。瓷器中之铭文道出“喜捨”二字,此“喜捨”二字乃道佛教之俗语,在“药师宝忏”这本佛教书中有怎麽记载“佛面犹如淨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圆光普照于十方,喜捨慈悲皆具足”。喜捨“慈悲”,喜捨……“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都是拜神佛之祈求愿望。至正十一年四月离张文进仙游已过二年零八个月了,至正十一年张氏作坊已有其家人操作了。由于“古相博陵第”乃张文进建造祖祠所用,而其后变成自用瓷器之款,理应是非卖品。(此乃张文进及其后人为了自用于镇阴阳宅烧造了两块“古相博陵第”瓷板而获取的信息。另外张文进之子子孙孙仙游时理应也会有其镇阴阳宅之镇宝之瓷器。还有名望高之富商、达官贵人何不需瓷器作为其陪葬品或镇其阴阳宅之镇物之宝来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呢?此乃元代至正期之习俗,所以元青花逻辑上该有一定不少之数目,但相当多未被发掘或被打爤。)不管内销或外销,张文进作坊所烧造之瓷器应是无款的,但理应有不少是有铭文的。既然按逻鞲那二件“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是张氏作坊烧造的元青花精品,而美国学者霍普利用此器作为标准器物,对照了不少国家如伊朗阿特别尔寺和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馆所藏有的元青花瓷进行进一步研究后,最后定出了一批与“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此标准器特徵类似的“至正型”瓷器。
从各方面之资料及实物来推断,元代青花瓷烧制的成熟应该是从张文进及其作坊开始,使元代青花瓷名闻海内外,而张文进名副其实的称为当代青花瓷的缔造者也不为过,而且还称为当代瓷器业之首富,其在元至正期对瓷业的贡献是功不可没。此乃元代至正期瓷业界之历史资料,现给予填补空白。当时是否官方有设立官窑烧造瓷器或由张氏作坊来烧制,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元代浮染磁局于泰定年间(l324一1327年)已被撤消,饶州路总管接任督办中央政府用瓷的职务“有命则供,否则止”,表明了元代官用瓷的制作是临时性的非常规生产。因此,对元代而言,并无一个常设性官窑。由此可推断元代真所谓“官搭民烧”时期。从瓷板铭文“併得于监管磁器官员夸赞”也明显道出“官搭民烧”时代。而作为民窑的张氏作坊能名闻中外,相信与其卓著的烧造技术有关。这里稍为一提的是督办中央政府用瓷的地方为饶州路,真好张文进之家乡也是饶州路。
总之,国内外至正型元青花多数应为张文进作坊之佳作。至正型元青花瓷器的用途是用来祭拜祖先或仙人的,并揭示出张文进、胡淨一元帅等人都与道佛教信仰有着密切之关系,并具有崇拜道佛思想。元代官用瓷的制作是“官搭民烧”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