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度:口述史教学实践的应用原则

2015-01-28王飞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口述史中学历史教学适度

王飞

【摘 要】由于口述史自身特点和中学教学实际,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着特定的范围和程度。本文以人教版历史教材的教学为例,从口述史研究内容的引入和研究方法的渗透两个方面,从真实性、多视角和辅助性三个维度,论述该教学策略的应用原则。

【关键词】口述史 中学历史教学 适度 应用原则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口述史教学是随着历史学术领域研究的“升温”而兴起的,因其一改往日“静态的”教学面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其自身特点和中学教学实际,口述史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着特定的范围和程度。

一、真实性原则:是“宝贝”,还是“废物”

口述史学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上,记述的是“说过和做过事情的记忆”。不管是出于自身情感,还是出于记忆本身,总会有“体验为有意义的时刻”,也会有“沉默到遗忘之中”。某种意义上,回忆出来的历史是一种被人们重构了的历史,必不可少地会带有一定的不可靠性或不真实性,既有一些“宝贵的线索”,也会有“一堆废物”[1]。

在教学中,如果引用的口述史料是真实、准确的,则能够更好地反映历史原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倘若引用的史料由于“年代久远、记不清”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失实,就会影响学生对于历史的准确把握。从这一点上看,口述史教学的适用年代是,中国近现代史优于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中国现当代史又优于中国近代史。口述史教学要尽量选择像《顾维钧回忆录》这样史学界公认的、可信度高的史料。还要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将引用的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互证,力求真实。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中,笔者引用口述史录《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作者吴兴镛,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医学院教授,其父吴嵩庆当年担任国民党军队联勤总部财务署中将署长,是大陆黄金运台的经办人之一),说明蒋介石为发动内战,处心积虑,掏空国库,导致物价飞涨,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致命打击。

2月5日,刘攻芸下令从中央银行国库拨出12万两黄金,由中央航空公司专机运往台北。谁知事机不密,被香港《华商报》曝光了。蒋介石十分恼火,随即派出自己的专机驾驶员衣复恩,率领从空军抽调的七八架飞机,执行从上海空运黄金至台北的任务。……5月,上海战事正酣,中央银行国库还存有20万两黄金。蒋介石不肯善罢甘休,一定要将国库彻底掏空。

为了真实地还原历史,作者将父亲遗留的日记和亲身所见所闻与文献史稿相互佐证,不仅查阅了《蒋介石日记》《吴嵩庆日记》等大量手稿,还跨洋越海,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刊《民国档案》中找到了原始记录。在教学中运用这样的史料,既确保了历史的真实性,也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多视角原则:你说,他说,“我查查”

受访者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具有个体性,往往不能够从全局出发了解事件的全貌。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述者所讲述的事件可能只具有个体真实,而要做到总体真实则有待进一步调查和了解。例如对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事,满族人、汉人和回民的记忆与叙述就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由于他们身份与立场的差别才造成的不同。

口述史学方法既具有创造性的特征,又具有合作性特征,特别适合于课题研究[2]。但口述史教学或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学生参与访谈研究的立场必须是中立的,不能“先入为主”或有意向性地引导受访对象,更不能随意曲解或延伸他们的观点和说法。口述者出于某种原因会说错或隐瞒历史,即便是官方立场也有可能出于某种考虑而故意歪曲。所以,教师、学生对待口述史料和文献资料要保持中立态度,将两者相互印证,做到“孤证不立”。

笔者曾经指导学生利用假期社会实践,以口述史学方法为研究法,开展地方史课题研究。学生不仅挖掘句容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地方资源,通过访谈身边的长辈,记录他们口中有关陈粟大军的“韦岗战斗”“新塘战斗”,了解到曾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的的确还有组织过“攻打句容城”“虬山阻击战”等战役的国民党空军、陆军52师,还到博物馆、档案馆查阅了《句容统计年鉴》《句容古今要览》《句容文史资料》等地方馆藏史料。有的学生还在一些老人家里收集到当时的票证、纪念章和实物。这样,不只从课本上,还从生活中挖掘历史细节,学生因此加深了对家乡人民抗战贡献的理解,加深了对国共合作抗日的认识,也加深了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辅助性原则:“我是非主流”

从方法上讲,口述回忆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史学研究形式,其应用是有限度的。从内容上讲,由于受到个人、社会环境乃至身份地位等各方面的影响,其内容又存在一定的失真。即使口述史关注的社会史、生活史、家族史等恰恰是当代中国史学需要填补的薄弱环节,我们也应该注意,口述史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是辅助性的,适合在个别知识点上使用,不可能完全代替文献资料乃至更为真实的图片资料。

例如在讲授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的重点“红军长征”时,笔者先是采用惯用的教学思路,先给出整体框架,一步步讲解“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遵义会议——长征胜利会师”,最后概括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意义;另一方面引用了一名老红军对长征的回忆口述,重点突出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在草地的一个小坡,孟克(红四方面军31师219团宣传员)和2名战友合盖一张床单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发现许多伤员一夜之间变胖了。“我和几个战友觉得蛮好玩,笑个不停。可是没过多久,这些人死掉了,原因是这些伤员的伤口不小心沾上了草地里的毒草根液。后来,他们再发现有人一夜之间变胖了,都默不作声,因为变胖就意味死亡”。过草地后期,孟克参加了收容队。“掉队的战士绝大部分都是走不动的,基本上都要抬。”他回忆说,“有的人宁死也不坐担架,说,你们抬着我,大家都得死,你们还是自己走吧”,“进入甘肃后,我去理发,理发师傅说,你这头没法理,全是骨头,没有一点肉”。

(摘自《86岁老红军孟克:军长背我过雪山》,新华社上海9月16日电,记者梅世雄,2006年)

课堂上,学生仿佛正在经历着那段历史,尘封的记忆再次苏醒,学生的情绪一时“热闹”起来。就“长征精神”的感悟而言,从普通红军战士的经历、回忆了解长征,产生的教学效果远远好过于直白的讲授。

历史是过去式和不可再现的,学生无法经历。教科书常常把学生带入史学家设定的“情境”,却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生活,厌倦了学习。学生常说,喜欢历史但讨厌历史课。口述史教学就是要抛弃了教材中的那些缜密的纲领、线索和结论,以个体对历史的认知,将体验真正地融入历史,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气息。这种教学的优势是无可比拟的。

【参考文献】

[1]J·福克斯.面向过去之窗:口述历史入门[J].黄育馥,译.国外社会科学,1981(01).

[2](英)保罗·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口述史中学历史教学适度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黄梅香自苦寒来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影响名师成长的威胁性刺激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