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的对策
2015-01-27李碧梅
李碧梅
【关键词】作文教学 观察 思考 评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A-0052-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作文教学成为了令教师们感到头疼的事情。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一、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注重阅读教学,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对此,学校可以专门设置一些作文教学课,以保证作文教学具备足够的时间。此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拓宽学生阅读的渠道,如及时更新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为学生挑选能够提升写作水平的书籍等。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第一,多练多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多写。写的形式有很多,如写短文、写周记、写日记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练笔形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想法诉诸笔端。长期坚持这样的写作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第二,严格规范学生的写作。教师在布置学生写作文时,不仅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和写作要求,还要明确作文的文体。比如,在进行记叙文训练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作文的体裁是记叙文,需要达到什么样的写作要求。在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和说明文写作训练时也应当如此。只有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写作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才能够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第三,给予关爱和温情。作文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有的学生由于亲情的缺失,写作时缺乏情感,因此教师要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呵护,使他们在写作中学会表达情感,当内心的情感倾注于文字时,写出来的作文也便有了真情实感。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提到:“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单一的生活环境会令他们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作文时,应当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笔者所在的学校离乡镇中心很近,每到赶圩日,村民便会到镇上赶集。学生对这个现象并不在意,对此,笔者在赶圩日带领学生站在街边居民楼的顶层观察人们赶圩时的情景,然后引导他们观察人们的行为、语言、表情等,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发现写成作文。由于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思考,因此写出来的作文都很精彩。有的学生写人们赶圩时的情景,有的学生写集市上的热闹景象,有的学生写商铺做生意的情形……对于学生司空见惯的事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新的作文素材。只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有趣,富有创新性。
三、重视作文评改
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教师不能以分数或等级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有的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习惯以“A、B、C、D”的形式划分等级或随便打个分数,这样一来,学生在拿到批改过的作文后,并不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不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要注重使用评价性的语言进行评价。教师的评语不需要太多,但是必须具体,有针对性。比如,教师可以评价作文的用词、造句,指出作文中哪个词语用得妙,哪个词语用得不恰当,哪个句子不通顺,哪个句子写得很精彩,文章的选材如何,中心是否突出,文章结构是否完整。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语文课标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由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因此会写出不同风格的作文。让学生相互批改作文,能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要注重作文教学,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