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创新模式趋势

2015-01-27刘适佳

金融经济 2014年12期
关键词:金融企业发展

刘适佳

随着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造就了世界上最高的募资额,中国在全球经济内的凸显位置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国外中国威胁论的代表人物,还是国内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拥护人,似乎都一致认定,中国的跳跃式成长,必将超越美国,终结其第一经济大国的位置。回看上世纪每个西方大国的崛起,从意大利到英国法国德国,再到二战后的美国,这种世界中心的转移的主要缘由不是由于资源带来的看似用之不尽的自然馈赠,而更多的是科技的创新所带来的时代变迁。中国的制造业已经终结了美国19世纪以来长居第一的历史,然而在未来这十到二十年被认定为中国崛起的冲刺阶段,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对于改变一直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是挑战,更是必须要完成的使命。5月20日,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更是进一步强调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为对于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市场条件下调动企业创新。时代赋予了创新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保持竞争力与循规蹈矩永远不是统一战线下的队友,因为企业需要创新来维持生命力,得以生存。

然而从企业的角度看,如何保持持续的可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似乎是对企业内部创新机制的重大考验,自从1912年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最早在他的著作《世界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的概念,创新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与研究者的重视。6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Henry Chesbrough在《开放式创新:新的科技创造盈利方向》一书中提到,开放式创新这个概念,将其与封闭式创新分离。封闭式创新即企业投入重金,独自完成的创新。企业因此极其注重知识产权,专注自身研究领域,封闭式创新是一个独角戏的过程。相比之下,开放性创新则是另外一种思路,创新被赋予的新意义,再也不是企业的单打独斗。高质量的创新需要的是复杂的知识,这种复杂并不只是单维度的深度复杂,而更多的是二维度的广度复杂,经济技术的巨大发展,造就企业生存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一个企业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企业生存与外部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需要企业与企业的合作,行业与行业的合作,共同影响,增加竞争力。中国企业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拥有包容性,普惠性的企业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所谓的创新也并不是体现的产品上,技术上,如同媒体等非技术集中的领域也是可以创新的。

近年来,开放式创新的形式日渐更新,其中生态系统创新受推崇。生态系统创新是开放性创新中最难的一种,企业需要扮演的是所有相关企业的核心与基础,与他们共同形成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资产、网络、文化。但是重点不仅放在高精尖的技术层面,更主要的是放在像网络、文化这些要素上面,还有财务创新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苹果为例,苹果公司通过其imac,iphone,ipad平台,吸引了数目众多的第三方企业开发各类应用软件和服务,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这些创新进行深度整合,以达到综合效用的最大化。其实,苹果强大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而实现的。从定义到形式,创新似乎都再也不是简单的一维,与各企业行业结合,融入社会网络变成了趋势。

对于食品,纺织,橡胶,塑料,等传统领域基础创新,中国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创新不光仅仅放在高精尖的技术层面,而且应该在那些低端和中端等不需要大量投入的领域也进行创新和相关的支持,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内进行创新。对于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很多人口还生活在平困线之下,而一些简单的技能也许就能改变,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除此之外德国、印度等国在这方面也效果显著,德国的制造类行业没有特别大的创新力,但是可以持续推动经济的发展,比如像汽车品牌,宝马,奔驰,大众,他们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在2000年到2008年期间,德国的高精尖汽车产品出口量居高不下。在印度,传统的行业的塔塔集团有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这个创新是温和的,不是极端的技术创新。现在塔塔已经成为全球500强公司。德国和印度取得了成功,因为他们是通过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式实现了这个成就,使得各个企业在不同的产业链上进行创新。中国可以通过产业升级来实现创新,否则,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系统,良好的生产资本、文化,建立创新驱动的经济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动力,政策制定者有很多方面还可以继续加强,我们需要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意识到对于低端产业的技术升级的重要性。

同样,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使一批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企业开始成长并壮大,也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全新的概念与发展模式,打破了固有的市场格局。传统的金融服务一条链是指将金融机构客户从左到右连成一条线,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通信,渠道,介质都个环境穿插在其中,而把控价值链变成了竞争的核心环节,而平台式的互联网金融将核心的线下环节体现在线上。将信息不对称大大缓解。

目前,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P2P平台借助互联网思维模式,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并达到广覆盖目的。这种造就平台式的发展,也是让生态系统创新的趋势更加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P2P行业的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也会带来运作不规范等现象,这种客观存在,使互联网金融崛起给市场带来的风险不断凸显。除了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巨大压力所带来的排挤,(余额宝受四大行联合打压,二维码信用卡被严厉禁止)互联网金融对于监管的考验也是愈加强烈。这种监管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监管的包容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与此同时,监管高层对互联网金融更多体现出支持和规范并重的态度。对于外部监管,如果不解决风险控制这一问题,未来势必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大障碍。然而不能因困难就停止,或是因为少部分短时间利益被剥脱而阻碍新事物的产生,生态系统的发展是唯一可以将资金流动最大化,资产结构稳定化的可持续发展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种物理环境和技术环境背后的一种纽带因素。他们让整个系统之中的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依靠,没有大树,这些分支机构没法儿生存,同样没有分支机构,大树是无法拓展的。世间万物只有依靠大自然的规律才得以长远发展,造就一种良性的发展平台对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同等重要。

猜你喜欢

金融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