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分析
2015-01-27陶永战
陶永战
工作单位:164100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分析
陶永战
工作单位:164100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2012至2014年我院选取了5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其实使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患者的Gissane角和Bohler角比术前优秀。进行3至6个月随访,患者愈合率为100%。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愈合率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植骨术
跟骨骨折患者约90%都是关节内骨折的情况[1]。跟骨是足踝关节的支撑部位,治疗的时候应该要想办法让其解剖关系恢复正常[2]。以往使用保守的治疗方式,无法让患者的骨折部位得到良好的恢复,又错位和位移的风险,导致患者愈合不佳,影响关节功能[3]。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以及植骨技术的使用,让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的方法得到了推广,是目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此次根据我院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来进行分析,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至2014年我院共接收了50例跟骨关节内后骨折患者,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30~77岁,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和手术禁忌患者。
1.2方法
全部的50例患者都是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手术,具体内容有以下一些。(1)术前准备。术前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检查,使用影像诊断,了解骨折的情况和损伤程度,对急性期患者,使用冰敷,为患者进行消肿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手术方式和时间。(2)手术操作。硬膜外连续麻醉,帮助患者选择仰卧位,将沙袋放在患侧臀部处,指导患者略斜向健侧,常规消毒铺巾。从足背外侧行切口,呈“L”形。把皮肤、皮下组织及鼓骨膜依次切开,且双侧剥离骨膜,形成全厚皮瓣,往双侧牵开,让跖屈内翻以暴露出下关节。先复位下关节面,把小骨膜剥离器插到骨折断端中,把关节面骨折块中坍陷的撬起后恢复关节面解剖关系,随后把2枚克氏针从内向外穿过后关节面软骨下骨质,固定到载距突后维持复位。然后围绕载距突开复位,把Gissane角、Bohler角纠正且恢复跟骨高度及跟骨下关节面解剖关系。接着旋翻(内翻或外翻)跟骨体,把其侧方移位跟骨纠正。利用2~3枚克氏针从跟骨结节开始后前交叉固定,另外用1~2枚克氏针加强固定跟骨前骨折。最后复位跟骨外侧壁,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留置2~3根引流条,且用石膏外固定。(3)术后处理。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持续进行一周,为患者抬高术肢,使用药物消肿。术后3天将引流条拔除,跟换药物,让针和针眼都保持干燥洁净。术后3周左右即可拆线,术后7周进行X线复查,了解愈合情况,视情况进行功能训练。术后4个月可以负重训练。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测量及记录所有患者Gissane角(跟骨外侧沟底前结节最高点连线和后关节面线形成的夹角)、Bohler角(跟骨后关节面最高点分别与跟骨结节及前关节最高点连线形成的夹角)及骨折愈合情况。其中骨折愈合评定标准以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法为依据,包括功能(55分)与疼痛(45分)两个方面的内容。满分100分;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50分以下。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患者的Gissane角和Bohler角比术前优秀。进行3至6个月随访,患者愈合率为100%。
3 讨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多数都是因为交通事故、跌落、冲撞导致的,该类患者约占全身骨折患者的2%。现在对跟骨关节内骨折采取的治疗方式有保守和手术两类,保守治疗无法对骨关节面的解剖关系进行很好的恢复,导致患者的并发症产生。所以手术是比较常用和推介的方式,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使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比较优秀,操作简单,效果好。该方法可以固定骨折部位,复位效果好,对关节面又支撑效果,可以增加抗压性,避免位移和错位,加上自体和人工植骨手术,能够提升稳定性,效果更佳。
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效果好,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十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4):22-23.
[2]胡海涛.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是否植骨的临床疗效对比[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3]芮立宁,刘延辉,何建新,等.撬拨联合撑开复位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1):82-84.
Open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and Implant Clinical Analysis of Bone Graft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
TAO Yongzha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Wudalianchi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Wudalianchi 16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atients using open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 for analysis 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Methods From 2012 to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of 50 patients with intra-articular fracture of calcaneus,to actually use the open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Gissane angle and Bohler angle than the preoperative best.3 to 6 months of follow-up,patients in the healing rate was 100%.Conclusion The use of open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and bone grafting can play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calcaneus,high healing rate,can promote the use of.
【Key words】Of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Open reduction and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Bone grafting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2.117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12-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