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禹州钧瓷市场研究(一)

2015-01-27

中国陶瓷工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禹州钧窑瓷业

郑 辉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清末禹州钧瓷市场研究(一)

郑辉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清代末年,甲午战争中失利的清政府,欲振兴实业,进行一系列工商改良举措,西学东渐之风盛行。复烧不久的禹州钧瓷,基于“清末新政”的实施,无论是产销模式或工艺技术,亦走上近代化之路。对于素有“钧都”之称的禹州地区,此段迎来近代化转折重要的历史轨辙,当今学界鲜有涉猎研究。笔者竭力搜集珍贵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爬梳归纳,并结合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针对清末禹州钧瓷市场发展样态加以梳理钩沉,分析其中良益与罅隙,弥补部分此段历史的研究空白,不致此珍贵历史余绪毁弃湮没。

钧瓷;禹州;清末;市场

钧瓷创烧于河南禹州,其烧制钧瓷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并延续至今,禹州神垕亦素有“钧都”之称。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几经断烧与复苏。清朝末年,因其时代的特殊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成为禹州钧瓷复兴的重要时期,且展开钧瓷历史上“传统与现代”相对接的历史性转折。

自“宋室南渡”之后,全国制瓷业已出现逐渐由北向南过渡的趋势。至明清时期,全国瓷业中心已彻底南移,尤以景德镇跃居成为全国“瓷都”为甚。而禹州钧瓷因战乱、灾荒等因素已走向式微。《禹州志》(道光本)则谓:“州西六十里,乱石山中,有镇曰神垕,有土焉可陶为瓷器……古钧窑多在方山、涌水、蓝山之滨 ,而治北扒村亦有遗址。”可见当时神垕主要生产“土产”粗瓷器[1]。

清代末年,对于禹州钧瓷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禹州钧瓷得以复烧,此后方有钧瓷市场的复苏;其次复烧之后的禹州钧瓷,其践行俨然不同于过往历史中的任何一个时期。1840鸦片战争之后,国门洞开,以是,外货充斥。国人欲振兴实业,创办近代企业,西学之风盛行。自清末钧瓷发轫,即面临着史无前例诸多变革之举,其不仅包含钧瓷技艺上的改良,“也包括钧瓷营销模式的现代性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业、产业发展。”[2]因此,“科学技术和近代企业管理模式对钧瓷行业的渗透成为不可遏止的大势,开启了钧瓷产业从传统手工艺向现代技术和现代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型。”[3]而其对禹州钧瓷市场样态之影响颇为深远。

光绪五年(1879年),禹县神垕民间瓷匠卢振太、卢振中及卢振太之子卢天增、卢天福、卢天恩,“经过长期摸索,跋山涉水、开山采矿,烧制的钧瓷与宋钧瓷接近,自此,中断300年的钧瓷恢复生产。”[4]当时瓷匠多以家庭为单位,传统前店后坊格局的产销模式一直延续。此后20余年中,钧瓷生产逐渐恢复,“已有50余家”[5]。但随之清政府“新政”的实施,在振兴工业的口号下,官方力量开始介入,其传统产业模式迎来前所未有之转捩,原本生产销售体制散失殆尽。传统民窑式散状生产格局被打破。以1904年具有近代企业雏形的“钧窑瓷业公司”(又称钧兴公司)与“钧窑瓷厂”的成立为标志。

自钧瓷复烧25年之后,之所以新型企业得以创立,其完全契合时局环境之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欧风美雨已在东南沿海的开埠地区吹拂经年,以至于改变了当地工业化的进程和节奏,但由于河南地处内陆腹地,西方经济模式在中原的影响并不明显。”[6]但伴随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货逐步侵入中原腹地。另则,东南沿海已开埠半个世纪的外资或民族资本也开始扩展销路,将中原地区视为倾销的主要战场。

战后巨额赔款与《马关条约》的签署,均将问题的核心直指工商业。清政府向商人的乞贷,促使其社会地位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也扭转长期“贱商”的社会陋习。同时允许外国人在华设厂,进行资本输出,洋货浸灌。而解决危机的唯一途径是振兴工商,“实行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的国家间接管理政策。”[7]随之颁布一系列爵赏奖励促进工商的政令,至此禹州近代企业得以创办的时代因素已具备。

在如此集中时间内,禹州境内的瓷业公司纷纷出现,何则?其与“庚子新政”的相关政策实施有着密切联系。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底,清政府颁布《奖励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50万元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分别给予不同奖赏,包括奖以议员和商部头等顾问官等职衔……”[8]“钧窑瓷业公司”与“钧窑瓷厂”均是在此章程颁布之后迅速组建。

清代末年公司的组织形式分为官办、官督商办、管商合办、商办,“钧窑瓷业公司”系官商合办,由禹州知州曹广权和绅商胡翔林共同创立,集股本5万两。清末官方始终都具有推动产业调整,督导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和主动性。但需要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官方无资可投的情况下,遂选择与商人合作的模式开展;“钧窑瓷厂”由候补道孙廷林创办,集股本6.9万元,内有官股。值得注意的是孙廷林非禹州官吏,原为湖北候补道。因其“先世承办御厂事务”加之“器识宏通、办事精审”[9],江西巡抚柯逢时曾奏调孙廷林在景德镇办瓷器公司。而1904年,在禹州创立的“钧窑瓷厂”,为其同时期所立瓷厂之一。孙廷林亦为这一时期参与实业救国的地方精英之一,遗憾的是囿于创办时间较短,存留资料稀缺,尚无法得其翔实概况,笔者期待更多相关资料的不断发现。但就目前研究需要,本文以“钧窑瓷业公司”为研究突破口。因其为同一时期所立,希冀得窥其一而得全豹之功用。

如上所言,清政府的奖励制度是促使“钧窑瓷业公司”创立之诱因,绅商胡祥林原为河南大学堂总办[10],因其集资入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已为河南商务议员[11],兼任职道[12],之后被巡抚陈夔龙任命为河南商务农工总局总办,此中其投资近代企业的效用可以想见。

“钧窑瓷业公司”依靠其不同于民窑的官方背景,将卢氏兄弟及郗五寅、贾喜、贾钧、宋吉成、郗江、王大黑瓷等瓷匠均雇佣至公司烧制钧瓷,几乎垄断当时禹州钧瓷生产[13],出售钧瓷为之大宗。其能催生出如此影响力,一是赖于其官府背景;二是公司仿效近代化同时起步的日本,拥有较先进的管理制度与产销模式。如钧窑瓷业公司创立之初,瓷窑尚未达到烧制钧瓷生坯的标准,遂与神垕各碗窑户定立合约,以相应报酬借用其瓷窑,由经验丰富的瓷匠监督。

钧窑瓷业公司集股本5万两,与此同时,“以每股五十两,在禹州交万盛新盐店汇收,并在开封、上海、汉口、北平均交大德通票号汇收,随时填给股票凭折为据。”当时,山西大德通分号已为一些工厂经收股本,如金陵自来水有限公司、豫省广益纺纱有限公司等。1879年,设于上海后马路大德通内寓的山西招商集股分局,发启示称:“各省商绅富商愿意交资入股份者……即行填给股票股折,以凭取息分红”[14]。在此不得不提及清末盛行的“正息”制度——各股票持有者不论企业盈亏,均以股票的票面价格,按规定之利率向企业主按期索要利息,当时各公司无不如此,神垕镇至今尚存大量山西风格建筑,亦为晋商在此经销之缘故。

河南地区,相较于其他工艺,禹州钧瓷产业近代化肇始较早。究其原因,钧瓷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精绝之造诣固然重要,但论其能够如此快速转型,一改传统固有模式,当首推禹州知州曹广权之大力提倡。戊戌变法之后,曹广权即认识到非新学不能救中国,新式公司的创办亦是如此。自有记录以来,“河南第一家近代企业‘三峰煤矿’就为曹广权所办”[15]。另则,1902年为抵制列强在豫侵占矿产资源,“专办黄河以南矿务”[16]的“豫南公司”成立,且设立于禹州。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刊登于的《河南官报》之《河南矿务章程》规定:“……总办奉有钤记遇公事文件可经禀豫南公司;神垕瓷业公司另有章程统归总办照章管理稽查……”[17]。此正印证豫南公司之权限,虽钧窑瓷业公司定有独立章程,但统归豫南公司总办,照张管理稽查。而尤当注意的一点,豫南公司是为“曹东寅(广权)……自任股二千金,招股七千金,又借藩库三千金,豫南公司由是成立。”[18]

由此种种,就不难解释在《钧窑瓷业公司章程》中出现“本公司……由豫南公司派员总办,照章经理一切事宜”之规定,一是由于烧制钧瓷需矿物原料开采,为“豫南公司”本职监管职权之内;二为“豫南公司”与“钧窑瓷业公司”实出一脉,派员总办亦不足为奇。遂于公于私,均属情理之中。

在此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清末禹州钧瓷产业的近代化步伐有加无已。其不仅体现在钧瓷生产模式的转变,销售方式亦不同于之前散户的单打独斗。自政府力量介入之后,趋于产业化、市场化的钧瓷销售模式逐渐清晰。《钧窑瓷业公司章程》中即有:“将所出各种瓷器,分寄京都、汴梁、天津、上海、汉口各处,并送东洋,以便中外官商鉴别定购。”1904年,多家报纸均载“河南禹州整顿钧窑瓷器的消息”,且“曹牧东瀛(广权)具禀,抚辕谓钧磁(瓷)自整顿后上海急易销售,并能获利”。此为钧瓷拓开上海市场销路的预演,此后“陈中丞(夔龙)当饬商务局委派某令,装运一百九十余件,前赴上海销售,并函致沪商首董严君小舫代为照料,已于前月望后起程。”[19]钧瓷在上海的登陆,并非单纯的商户之间通销,而是在一省最高行政官员的批示下,且亲笔通函“上海商务总会”总理严信厚,使其代为照料,足见官方对禹州钧瓷之重视程度。凡此一系列举措,钧瓷由最初外商抵禹收购,至钧瓷出豫销售,均昭示出钧瓷销售模式已经潜移默化的发生变革。

较之,为何选择上海为钧瓷主要经销地?探其内因,惟一个“仿”字可以解答。“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富商贾纷纷来到中国,使中外爱好古陶瓷文物的收藏家日渐增多,仿古器物因此营运而生,并大量涌现”,钧瓷亦是如此,且此种风气一直延续至入民国之后,钧瓷从釉色、器型均以追求仿古为甚。清末,因为古钧瓷的稀缺性,古董商纷纷争相求购。此为瓷艺匠人复烧、仿制钧瓷的诱因之一,而其销售或转销过程中以“古钧”名义售出也是屡见不鲜。外商重金收购古钧瓷,同为“钧窑瓷业公司”得以组建的重要因素。公司章程中有载“如有家藏精美古瓷,愿送至本公司仿造……本公司悉皆加意经理”,可见仿制古瓷器颇为盛行。而洋人为禹州钧瓷的主要销售群体,上海自开埠之后恰恰是当时最大的洋人聚集区,因此导致大批的古董商的疯狂收购。

另一原因为,清末禹州钧瓷多为“销售外洋品”[20],而上海为中国第一批开设的通商口岸,且规模最大、距禹州最近,因此上海就成为钧瓷销售或转销外洋的重要集散地,民国时期亦有禹州钧瓷“多由沪商包购转销国外”[21]的记载。凡此种种,共同促成禹州钧瓷向上海转销的趋势,为此后钧瓷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埋下伏笔。

[1] 王运玺主编.中国钧瓷文化[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 64.

[2] 王洪伟.从传统到现代:中国钧瓷史的社会学叙述(一)[J].许昌学院学报, 2009(4): 52-55.

[3] 王洪伟.从传统到现代:中国钧瓷史的社会学叙述(二)[J]. 许昌学院学报, 2009(6): 47-51.

[4] 河南省禹县志编委总编辑室编.禹县大事记资料选编公元前2277年-公元1984年[M]. 1985: 32.

[5] 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室编.河南省文化志资料选编·第1辑[M]. 郑州: 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室, 1985: 99.

[6] 苏全有, 李长印, 王守谦著. 近代河南经济史上[M]. 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2.

[7] 王晓秋.茂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8] 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7.

[9] 柯逢时.开办江西瓷器公司折,收录于中国陶瓷古籍集成注释本[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10] 安树芬, 彭诗琅主编. 中华教育通史·第6卷[M]. 北京: 京华出版社, 2010.

[11]邵文杰主编. 河南大辞典[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1.

[12] 商务农工局汇呈三十年分秋冬季调查农工商业表及近事大略情形详文[N].河南官报, 1905(39).

[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禹县文史资料·第3辑[M],1987:2.

[14] 黄鉴晖主编. 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M]. 太原: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2.

[15] 汪先腾. 河南巡抚们的清末新政[J]. 企业观察家, 2011(8): 118.

[16]陈夔龙. 豫抚陈奏设立矿务总局片[J]. 东方杂志, 1904(1): 181.

[17]河南矿务章程[N]. 河南官报, 1905(9).

[18]豫南公司之成因及其发达[N].豫报, 1906(2).

[19] 京外新闻: 委销钧瓷[N]. 四川官报, 1904(21).

[20](清)王濑岩. 南洋劝业会杂咏[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44.

[21] 河南磁土矿[J]. 中国矿业纪要: 1932(4): 338.

[22] 郑辉. 浅析民国时期全国铁展会对禹州钧瓷的推介与传播[J]. 中国陶瓷工业, 2015, 22(2): 34-39.

The Market of Yuzhou Jun-porcelain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I)

ZHENG Hui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Qing Government that was defeated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aimed to prosper industries and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reforms. There was a prevailing trend of learning from western nations. Yuzhou Jun-porcelain that had been reproduced not long ago also stepped on the path of modernization no matter in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sales or processing technolog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policies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Yuzhou, known as “the Capital of Junporcelain”, embraced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transition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 current researches in the academic field appear to be inadequate. The author tries to collect a large quantity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s and files, makes systematic summarization, combs up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of Jun-porcelain in detail by combining sociology, history and other disciplines,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literatures to fill in the research blank so that the precious history will not fall into oblivion.

Jun-porcelain; Yuzhou; end of Qing Dynasty; market

date: 2015-03-18.Revised date: 2015-03-20.

K876.3

A

1006-2874(2015)03-0027-04

10.13958/j.cnki.ztcg.2015.03.006

2015-03-18。

2015-03-20。

通信联系人:郑 辉,男,硕士生。

Correspondent author:ZHENG Hui, male, Master.

E-mail:692673492@qq.com

猜你喜欢

禹州钧窑瓷业
近代景德镇瓷业改良路径与实践困境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昆仑寺壁画的揭取与修复
“五项举措”做好新时代禹州人大工作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共同建设美好禹州新家园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国博藏钧窑及仿钧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