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管理对供应室消毒质量的影响
2015-01-27陶妍
陶妍
哈尔滨市一院供应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医院是致病菌及其他感染源较为集中的位置,为了满足无菌医务用品使用需求,必须对各类医疗器械及材料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因而消毒供应室应运而生。我国医疗卫生部门历来对于医疗机构消毒供应室建设十分重视,目前很多医疗单位已建立起了完善的消毒供应室,可基本满足各类医疗活动的需求。虽然我国医疗单位消毒供应室已经较为成熟,但是仍存在一些细节性问题,故需要全面强化护理管理,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
1供应室消毒质量对于医疗单位的重要作用
消毒供应室处理的医疗物品主要包括常规医疗器械(可反复使用的手术钳、镊子等),植入性医疗器械(医用钢板、螺钉等),其他材料(纱布等),每一大类物品消毒要求、方法都不同,而每一种器械消毒、清洗、包装也可能不同,因而在医疗物品处理中较容易出现差错,影响物品消毒质量。但是,供应室消毒质量不佳可能导致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热源反应等多种院内感染及危象,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必须保证医疗物品消毒质量可靠。同时,各类医疗活动也离不开供应室消毒物资的支持,各类器械及材料是临床治疗的基础。由此可知,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心脏,临床医疗活动的支持部门,必须保证其消毒供应治疗。
2优化护理管理对供应室消毒质量的影响
在医疗卫生服务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和消毒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因而作为消毒供应室不能被动地保持现状,必须主动对护理管理工作做出改进和优化。当前,我国较多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已经开始了消毒供应室的优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内部分文献报道,优化护理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表示工作效率提升,工作压力下降,舒适度上升,消毒供应中差错事故率显著下降,可知优化护理管理对于消毒供应室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形成高效的工作环境。此外,也有文献报道,强化护理管理后,医院各相关科室表示,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提高,供应与收回及时性增加,各类包装差错减少,因而对消毒供应室满意度有所提升,由此可知强化护理管理改善了供应室消毒质量,对于相关科室医疗活动效率提升也产生了促进作用。
3强化供应室护理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质控规范学习
我国卫生行政部位下分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质量控制指南》是消毒供应室一切工作的准则与大纲,因而必须熟悉指南中相关内容,使每个护理人员掌握消毒供应室的基本要求,为质控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统一学习上述文件内容,并总结当前工作中的不足,探明各类安全漏洞,讨论如何改进供应室消毒质量。为明确供应室消毒工作不当引发的严重后果,应选择本院或其他医疗部分消毒供应室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作为经典案例,并向护理人员讲解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疏漏及安全隐患,引导护理人员讨论如何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制定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除预防性护理干预外,要制定标准的工作流程,要求护理人员按流程工作,直接规避安全隐患或漏洞。为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程度,可在供应室成为质控小组,先对质控小组进行质控培训,待合格后由小组成员对各科内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护理人员树立风险意识,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设备维护方法等。质控小组成员每月组织学习、讨论一次,对供应室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高效操作方法,学习先进技术等。
3.2完善职业安全防范学习
多数护理人员并非消毒供应室管理方向专业毕业,因而对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理论缺乏基础性的认知,为此,应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同时原有的护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消毒灭菌质控知识[1]。科室内应积极组织学习业务技能的活动,让护理人员在轻松的氛围内掌握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要求。消毒供应室是各类医疗器械集中的区域,护理人员需处理未消毒前的各种器械,职业伤害或暴露事故较为常见,因而要在业务学习中加强职业安全防范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可组织护理人员统一进行职业暴露、安全防范相关学习,学习中要运用经典案例告知护理人员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强调在工作中必须时刻具有安全防范意识,在工作同时保护自身健康。理论学习结束后,应带领护理人员演练,如遇到针刺、割伤等事件如何快速处理,保证护理人员掌握基本处理技能。学习结束后,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考核,考核合格者才可上岗工作,最大限度保护护理人员人身安全。
3.3健全各类规范化管理制度
为保证消毒供应室工作有据可依,规范有序,就必须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利用规范的制度指导护理人员执行各类任务。当前,供应室人员管理制度尚不完善,需建立健全人员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保证护理人员可以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同时,细化岗位责任制度,做到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使每项工作,每个护理环节均可追溯到个人,以最大限度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避免发生责任不明,相互推脱事件。在护理管理中,查对制度等虽然已经比较完善,但执行力度差别较大,例如在夜间人手较少,或加急处理时,较容易忽略查对步骤,因而要对查对工作进行严格规定,并与奖惩制度相联系,对于遗漏查对者进行惩罚,提高护理人员遵守制度积极性[2]。此外,应针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对于登记、消毒、清洗、包装等流程和各个环节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质控要求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的、规范的工作状态。
3.4完善设备维护与管理
当前,多数消毒供应室仍然沿用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相对应分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也不够完善,因而要先完善设备管理制度[3]。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中,应增加消毒供应室新添置器械、设备的管理方法,可参照设备使用手册和厂家工程师要求制定日常维护保养规范。同时,应注意设备校验和检测的相关制度要求,规定各项设备效验时间、消毒时间、清洗时间、检测时间等,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执行清洗等操作后,明确记录设备情况,客观评价设备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报修或检查。以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锅为例,每日灭菌消毒工作完成后,对内胆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有无腐蚀点、裂痕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避免内胆出现漏点造成内胆与夹层串汽,造成安全问题;当天下班后彻底清洗蒸汽灭菌锅,每3个月彻底检查疏水阀、安全阀、真空泵等原件及器械主体,同时温度传感器、压力表等标准性评估原件进行检查和校准,保证每次使用达到灭菌要求;此外,应对电子元件进行断电清理,消毒供应室环境温度高,湿度较大,应注意检查电子元件有无损伤,并清理灰尘,通畅每3个月进行1次。
设备维护与管理是一项庞杂的工作,为了保证管理规范、有序,应推进信息化管理进程。可通过医院内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消毒供应室设备管理数据库,将设备清洗、维护、校验及操作者等信息录入数据库,方便检索和查看设备管理记录,为设备管理提供整体性数据。
3.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应对消毒供应室布局进行合理划分,做到区域明确,减少污染发生,便于区域内消毒质量控制。去污区→包装区→灭菌区,每个区都应成为一块相对独立的区域,从污染区域到清洁区域应不可交叉,不可逆流,空气的流通应从清洁区域流到污染区域,禁止回流。区域划分后,应对物品摆放进行明确标记,为污染物品、消毒物品、无菌物品等制定专门的存放、处理区域,禁止交叉防止或操作。无菌物品区域应相对封闭,物品存放前检查标签是否完整,时间记录是否准确,注意存放时间不能超期。对于植入性物品应在灭菌消毒后,再次进行生物监测,确认合格后才可供应给其他科室。发放任何无菌用品前,均需要检测是否在有效期内。对于特殊感染患者或在疫情处理时使用的器械,应密封保存并尽快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清洗,器械沾染敷料等污染物应立即焚烧处理。
供应室空气清洁程度是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因而应每日严格执行空气消毒操作,间隔2周进行空气抽样,并行细菌培养,以控制环境内病原菌数量和种类。此外,无菌物品,纯化水、消毒液也是较容易忽视的因素,应参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质量控制指南》要求,定期对上述项目进行检查,以每月1次或半月1次为佳。
4结语
当前,我国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质量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差错事故发生率约在0.18%~2.23%之间,各级、各地区医疗单位之间差异较大,与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及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密切相关。消毒供应室承担着保证临床医疗活动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重要责任,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命安全,因而保证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是医疗单位职责所在。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必须做出提升和优化,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医疗活动的需求。虽然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护理管理不合理问题,强化护理管理仍然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消毒供应室应积极总结自身工作经验和教训,对护理管理方法、制度等进行全面的优化,进而构建一套完善的护理管理模式。
[1]陆美华,向卫华,何彦,等.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医疗卫生装备,2012,11(1):127,131.
[2]孔春霞,林娟,周小丹.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12(13):3309-3310.
[3]鲁林艳,张京兰,李影.护理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0(22):5096-5097.
[4]胡玮,应瑶蓉,占利.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122-123.
[5]陈金雅,邓小英,刘春彩,等.压力蒸汽不同灭菌方式、干燥时间与灭菌效果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154.
[6]殷玮玮.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36):7157.
[7]张翠萍.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8):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