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与总体布局

2015-01-27王治国闫俊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12期
关键词:坡耕地山地水源

王治国,王 莹,张 超,纪 强,闫俊平

(1.水利部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120; 2.水利部 水土保持司,北京 100053)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与总体布局

王治国1,王 莹2,张 超1,纪 强1,闫俊平1

(1.水利部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120; 2.水利部 水土保持司,北京 100053)

水土保持;规划;任务;总体布局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是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总体战略部署。根据规划拟定的全国水土保持总体任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抓好预防、治理、监管,协调推进,形成合力。规划总体布局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结合各区实际和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区域定位,根据水土保持需求,按照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水土流失防治“六带六片”战略格局为指导,拟定了一级区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和二级区区域布局,这对我国实施分区防治战略、优化水土保持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是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法定的四大基础规划之一(其他三项分别是防洪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是全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总体战略部署。规划拟定的全国水土保持总体任务将成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总纲领,提出的总体布局是实现水土流失分区防治和构建区域防治体系的基础,是地方和水土保持相关部门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方向指导,对于我国实施分区防治战略、优化水土保持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 规划任务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总体任务是通过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实现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维护和提高水土保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创造条件。

为实现水土保持战略目标和总体任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抓好预防、治理、监管,协调推进,形成合力:一是更加注重预防保护,保护林草植被及治理成果,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实施封育保护,促进自然修复,全面预防水土流失;二是大力加强综合治理,在水土流失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坡耕地、侵蚀沟、崩岗综合整治;三是全面强化综合监管,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预警,实现水土保持信息化,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水土保持公共服务水平。

2 规划布局的基础

规划总体布局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为基础,结合各区实际、水土流失突出问题和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区域定位,根据水土保持需求分析,按照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水土流失防治“六带六片”战略格局为指导,与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草场建设、保护性耕作推广、土地整治、城乡发展一体化等有关水土保持内容相协调,拟定一级区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和二级区区域布局。

3 规划总体布局

3.1 东北黑土区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森林繁茂,江河众多,湿地广布,既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内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呼伦贝尔草原是国家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哈长地区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带动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区内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长期的森林采伐、大规模垦殖等造成森林后备资源不足、湿地萎缩、黑土流失。因此,该区的水土保持方略为:以漫川漫岗区的坡耕地和侵蚀沟治理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农林镶嵌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田防护、西部地区风蚀防治,做好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地的预防及监督管理,构筑大兴安岭-长白山-燕山水源涵养预防带。区域布局为:增强大小兴安岭山地区(Ⅰ-1)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功能;加强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Ⅰ-2)坡耕地、侵蚀沟道治理和水源地保护,维护生态屏障;保护东北漫川漫岗区(Ⅰ-3)黑土资源,加大坡耕地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推行水土保持耕作制度;加强松辽平原风沙区(Ⅰ-4)农田防护体系建设和风蚀防治,推广缓坡耕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控制大兴安岭东南山地丘陵区(Ⅰ-5)坡面侵蚀,加强侵蚀沟道治理,防治草场退化;加强呼伦贝尔丘陵平原区(Ⅰ-6)草场管理,保护现有草地和森林。

3.2 北方风沙区

北方风沙区绿洲星罗棋布、荒漠草原相间,天山、祁连山、昆仑山、阿尔泰山是区内主要河流的发源地,生态环境脆弱,在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矿产、风能开发基地和农牧产品产业带。区内主要生态问题有: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问题突出,风沙严重危害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水资源匮乏,河流下游尾闾绿洲萎缩;局部地区能源矿产开发颇具规模,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沙丘活化现象严重。因此,该区的水土保持方略为:以草场保护和管理为重点,加强预防,防治草场沙化退化,构建北方边疆防沙生态维护预防带;保护和修复山地森林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维护江河源头区生态安全,构筑昆仑山-祁连山水源涵养预防带;综合防治农牧交错地带水土流失,建立绿洲防风固沙体系,做好能源矿产基地的监督管理。区域布局为:加强内蒙古中部高原丘陵区(Ⅱ-1)草场管理和风蚀防治;保护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区(Ⅱ-2)绿洲农业和草地资源;提高北疆山地盆地区(Ⅱ-3)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开展绿洲边缘冲积洪积山麓地带综合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保障绿洲工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南疆山地盆地区(Ⅱ-4)绿洲农田防护和荒漠植被保护。

3.3 北方土石山区

北方土石山区中环渤海地区和冀中南、东陇海、中原地区等是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辽河平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沿海低山丘陵区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太行山、燕山等区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区内主要生态问题有:除西部和西北部山区丘陵区有森林分布外,该区大部分为农业耕作区,整体林草覆盖率低;山区丘陵区耕地资源短缺,坡耕地比例大,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能力有待提高,局部地区存在山洪灾害;开发强度大,人为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海河下游及黄泛区潜在风蚀危险大。因此,该区的水土保持方略为:以保护和建设山地森林植被,提高河流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维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重点,构筑大兴安岭-长白山-燕山水源涵养预防带;加强山丘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微丘岗地、平原沙土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实施对生产建设项目或活动引发水土流失的监督管理。区域布局为:加强辽宁环渤海山地丘陵区(Ⅲ-1)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开展燕山及辽西山地丘陵区(Ⅲ -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河流上游水源涵养能力,推动城郊及周边地区清洁小流域建设;提高太行山山地丘陵区(Ⅲ-3)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加强京津风沙源区综合治理,维护水源地水质,改造坡耕地发展特色产业,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保护泰沂及胶东山地丘陵区(Ⅲ-4)耕地资源,实施综合治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华北平原区(Ⅲ-5)农业产业结构,推行保护性耕作制度,强化河湖滨海及黄泛平原风沙区的监督管理;加强豫西南山地丘陵区(Ⅲ-6)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现有森林植被。

3.4 西北黄土高原区

西北黄土高原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覆盖地区和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是阻止内蒙古高原风沙南移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区内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呼包鄂榆、宁夏沿黄经济区、兰州-西宁和关中-天水等国家重点开发区是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主要生态问题有: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下泄影响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坡耕地众多,水资源匮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部分区域草场退化沙化严重;能源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该区的水土保持方略为:建设以梯田和淤地坝为核心的拦沙减沙体系,保障黄河下游安全;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保护和建设林草植被,防风固沙,控制沙漠南移,改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生态。区域布局为:建设宁蒙覆沙黄土丘陵区(Ⅳ-1)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河套平原周边的防风固沙体系;

实施晋陕蒙丘陵沟壑区(Ⅳ-2)拦沙减沙工程,恢复与建设长城沿线防风固沙林草植被;加强汾渭及晋城丘陵阶地区(Ⅳ-3)丘陵台塬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与建设山地森林水源涵养林;做好晋陕甘高塬沟壑区(Ⅳ-4)坡耕地综合治理及沟道坝系建设,建设与保护子午岭和吕梁林区植被;加强甘宁青山地丘陵沟壑区(Ⅳ-5)坡改梯和以雨水集蓄利用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护与建设林草植被。

3.5 南方红壤区

南方红壤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产品、速生丰产林和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有色金属和核电生产基地。区内大别山山地丘陵、南岭山地、海南岛中部山区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洞庭湖、鄱阳湖是重要湿地,长江、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的城市群是城市化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主要生态问题有: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农业开发强度大;山丘区坡耕地,以及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林下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崩岗发育;水网地区局部河岸坍塌,河道淤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因此,该区的水土保持方略为:加强山丘区坡耕地改造和坡面水系工程配套,采取措施控制林下水土流失,开展微丘岗地缓坡地带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对崩岗实施治理;保护和建设森林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构筑秦岭-大别山-天目山水源涵养生态维护预防带、武陵山-南岭生态维护水源涵养预防带,推动城市周边地区清洁小流域建设,维护水源地水质安全;做好城市尤其是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区域布局为:加强江淮丘陵及下游平原区(Ⅴ-1)农田保护和丘岗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改善水质及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别山-桐柏山山地丘陵区(Ⅴ-2)森林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实施以坡改梯、配套水系工程、发展特色产业为核心的综合治理;优化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区(Ⅴ-3)农业产业结构,保护农田,改善水网地区水质和城市群人居环境;加强江南山地丘陵区(V-4)坡耕地、坡林地、崩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与建设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林,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维护重要水源地水质;保护浙闽山地丘陵区(Ⅴ-5)耕地资源,配套坡面排蓄工程,强化溪岸整治,加强农林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和监督管理,加强崩岗和侵蚀劣地的综合治理,保护好河流上游森林植被;保护和建设南岭山地丘陵区(Ⅴ-6)森林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防治亚热带特色林果产业开发产生的水土流失,抢救岩溶分布地带土地资源,实施坡改梯,做好坡面径流排蓄和岩溶水利用;保护华南沿海丘陵台地区(Ⅴ-7)森林植被,建设清洁小流域,维护人居环境;保护海南及南海诸岛丘陵台地区(Ⅴ-8)热带雨林,加强热带特色林果开发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监督管理,发展生态旅游。

3.6 西南紫色土区

西南紫色土区是我国西部重点开发区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区,是重要的水电资源开发区和有色金属矿产生产基地,也是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区内分布有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秦巴山地是嘉陵江与汉江等河流的发源地,成渝地区是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以及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内人多地少,坡耕地广布,森林过度采伐,水电、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矿产等资源开发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山地灾害频发,是长江泥沙来源地之一。因此,该区的水土保持方略为:加强以坡耕地改造及坡面水系工程配套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重要水源地和江河源头区预防保护,建设与保护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完善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构筑秦岭-大别山-天目山水源涵养生态维护预防带、武陵山-南岭生态维护水源涵养预防带;积极推行重要水源地清洁小流域建设,维护水源地水质;防治山洪灾害,健全滑坡泥石流预警体系;做好水电资源及经济开发的监督管理。区域布局为:巩固秦巴山山地区(Ⅵ-1)治理成果,保护河流源头区和水源区植被,继续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库区移民安置和城镇迁建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保护武陵山山地丘陵区(Ⅵ-2)森林植被,结合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建设,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发展特色旅游生态产业;强化川渝山地丘陵区(Ⅵ-3)以坡改梯和坡面水系工程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山丘区水源涵养林,建设沿江滨库植被带,综合整治库区消落带,注重山区山洪、泥石流沟道治理,改善城市及周边人居环境。

3.7 西南岩溶区

西南岩溶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我国水电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及稀土等矿产基地。区内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经济贸易的桥头堡,黔中和滇中地区是国家重点开发区,滇南是华南农产品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生态问题有:岩溶石漠化发育,耕地资源短缺,陡坡耕地比例大,工程性缺水严重,农村能源匮乏,贫困人口多;山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因此,该区的水土保持方略为:保护耕地资源,紧密围绕岩溶石漠化治理,加强坡耕地改造和小型蓄水工程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提高耕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加强自然修复,保护和建设林草植被,推进陡坡耕地退耕;加强山地灾害防治;加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区域布局为:加强滇黔桂山地丘陵区(Ⅶ-1)坡耕地整治,大力实施坡面水系工程和表层泉水引蓄灌工程,综合利用降水及小泉小水,保护现有森林植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自然修复;保护滇北及川西南高山峡谷区(Ⅶ-2)森林植被,对坡度较缓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配套坡面水系工程,提高抗旱能力和土地生产力,促进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山洪泥石流预警预报,防治山地灾害;保护和恢复滇西南山地区(Ⅶ-3)热带森林,治理坡耕地及以橡胶园为主的林下水土流失,加强水电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

3.8 青藏高原区

青藏高原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高原湿地、淡水资源和水电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区内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青海湖湿地是我国七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三江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湿地物种资源丰富。区内冰川退化、雪线上移、湿地萎缩、植被退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但极端脆弱。因此,该区的水土保持方略为:维护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加强草场和湿地的预防保护,提高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治理退化草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构筑青藏高原水源涵养生态维护预防带;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促进河谷农业发展。该区区域布局为:加强柴达木盆地及昆仑山北麓高原区(Ⅷ-1)预防保护,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护青海湖周边的生态及柴达木盆地东端的绿洲农田;强化若尔盖-江河源高原山地区(Ⅷ-2)草场管理和湿地保护,防治草场沙化退化,维护水源涵养功能;保护羌塘-藏西南高原区(Ⅷ-3)天然草场,轮封轮牧,发展冬季草场,防止草场退化;实施藏东-川西高山峡谷区(Ⅷ-4)天然林保护,加强坡耕地改造和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做好水电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保护雅鲁藏布河谷及藏南山地区(Ⅷ-5)天然林,轮封轮牧,建设人工草地,保护天然草场,实施河谷农区两侧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农田和村庄安全。

(责任编辑 李杨杨)

S157

C

1000-0941(2015)12-0017-04

王治国(1963—),男,山西临县人,教授,博士,长期从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015-11-01

猜你喜欢

坡耕地山地水源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山地草甸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