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探析

2015-01-27佟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0期
关键词:艾司西副反应普兰

作者单位:152042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津镇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 探析艾司酞普兰对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52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26例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26例使用多虑平治疗,采用Yale-Brown强迫量表、汉斯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来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统计处理相关数据。结果 经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患者痊愈2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为69.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效果良好,且副反应相对较少。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0.164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Escitalopram in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TONG Ge Dong Jin township center hospital in Beilin District,Suihua 15204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escitalopram in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Methods 52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26 cases)and control group(26 cases).Th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oxepi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using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Hanston anxiety scale and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he statistical data were processed.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re were 6 cured cases,10 effective cases,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88.5%.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2 cured cases,7effective case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9.2%,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The side reaction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scitalopram in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s good,and the side reaction is relatively less.

【Key words】 Escitalopram,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强迫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会引起患者思维中反复出现相同的观念或意象,导致患者不断重复某种动作,可明显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对周围的人群造成不良影响,医学界尚未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选择性5-HT再摄取剂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2例强迫症患者为例,观察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52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25~51岁,平均年龄为(34±14.5)岁,平均病程(36±10.5)月,其中有11例患者存在精神病家族史,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每天20 mg,持续一周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加量至每天40 mg;对照组患者口服多虑平药物治疗,每天200 mg左右,可根据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确定具体用量。

1.3 观察和评判指标

药物治疗前后作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肾等功能检查,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使用强迫量表、汉斯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来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使用药物治疗期间避免患者服用其它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和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 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经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和多虑平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患者中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9.2%,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组间积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积分为(23±4.6)/(8±2.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AMD积分(15±3.5)/(6±1.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积分为(22±5.2)/(12±3.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AMD积分(16±4.6)/(9±2.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Y-BOCS积分与对照组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HAMD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副作用比较

在副作用方面,实验组共有8例口干、3例恶心、4例便秘,对照组共有9例口干、5例头昏、3例便秘、8例疲惫,两组患者药物均能够承受药物副反应,不影响治疗进程。疗程末TESS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2±1.2),对照组患者(4±2.5),对照组得分高于实验组(P<0.05)。

3 讨论

近些年,有研究指出患者脑内5-HT功能与强迫症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能够与甲醇和二甲基亚砜溶合,是新型的SSRIs抗抑郁药物,而SSRIs抗抑郁药物能够避免脑内5-HT功能下降,从而实现治疗强迫症的作用,其优点是不会对组胺受体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小,多虑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最早在上世纪90年被用于治疗强迫症 [2]。

本次研究的52例强迫症患者中,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患者组总有效率为88.5%,优于服用多虑平患者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艾司西酞普兰对于强迫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副反应较少,适用于治疗强迫症,尤其是长期服用 [3]。

猜你喜欢

艾司西副反应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神奇的“艾司”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氯比普兰改善老年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浅谈生猪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