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中心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2015-01-27陈金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康复中心人性化依从性

陈金兰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康复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

近年来,人性化护理理念已逐渐被引入各科临床护理中,康复中心患者因具有病情复杂、恢复慢等特点,更需要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护理[1]强调以患者为本,重视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的和谐舒适,旨在通过打造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个性化环境及护理服务模式,让患者满意。2015年1—7月该院康复中心对患者采用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5年1—7月该院康复中心对220例患者采用了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并回顾性与2014年1—12月常规护理模式下的220例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护士方面,该院康复中心成立了人性化护理干预小组,组长由科室护士长担任,各责任护士(3人)担任小组副组长,其他成员7人,共计11人,均为护师以上职称,工作年限2年以上,具有一定的人性化护理经验和专科护理知识,并接受过人性化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工作能力。患者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21例,女 99例;年龄 19~74岁,平均(44.50±9.90)岁。对照组中男127例,女93例;年龄18~74岁,平均(46.50±10.00)岁。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管理。

2 人性化管理

2.1 人性化管理的理念

人性化管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2],更注重患者的需求,护理操作过程中,强调动作的人性化及规范化,尽量提高患者身体、心理的舒适度,使其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对医生、护士产生信任感,不但能够建立起友好型的护患关系,还能提升患者配合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疾病较快地康复。

2.2 护理管理人员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

提高护士的护理业务素质是该院康复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能力,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护理的需求度。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操作需要熟练,并且还需要不断改进风险判断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医院要为护理人员提供较好的人文环境,保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让护理人员发挥自身最大能力,建立公平轻松的工作环境,在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摒弃压力对于自身的负面影响效应。该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并且组织合理的护理层级关系,进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士长、护士以及责任护士要进行层层管理,并且下级需要及时向上级反映信息。在管理时需要将经济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给其他护理人员提供表率作用,进而最大可能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3]。

2.3 护士对患者的人性化管理

2.3.1 心理干预 康复科患者因肢体活动受限制,其对陪护者依赖较多,患者常常伴有保护性姿势[4],不愿意多活动。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使患者减少依赖感,尽早配合开展康复训练,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且耐心地对悲观失望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有助于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树立治愈疾病和生活自理的信心。

2.3.2 家庭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 家是港湾,尤其对于生病中的患者,家庭的情感支持对患者恢复治疗信心至关重要。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促进患者家属给予其情感支持和依靠,促进患者康复。向家属介绍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正性作用,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5]。

2.3.3 将延伸护理作为人性化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 延伸护理[6]是面向有医疗性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必要延伸,体现的是人性化关怀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人性化护理小组人员兼任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后方可开展延续护理工作,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和健康指导,尤其是患者出院后的饮食、用药、心理卫生、康复锻炼、复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依从性等通过定时随访进行监督。患者出院后,延伸护理小组成员继续给予护理支持,包括饮食、用药、心理卫生、康复锻炼、复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的评估等。人性化护理小组成员根据患者思想动态,针对患者不同文化层次、职业、社会地位等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增强其对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发泄不愉快情绪或培养多种兴趣,以缓解负性心理[7]。专科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第4周进行家庭访视,并做依从性和满意度调查,及时解决患者面临的各种医疗问题,促进患者康复。

2.3.4 营造人性化的温馨的住院环境 通过优化病区配置,美化病区环境,使患者所处的环境宜居,保持病房卫生整洁、患者被褥舒适和病房温度适宜[8]。同时,促使护士行为规范化,将医院环境、各项住院制度等详细介绍给患者,让患者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有效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

3 结果

该院康复中心所采用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1.36%(201/220)和 93.18%(205/22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模式下的 77.27%(170/220)和 81.36%(179/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该院康复中心所采用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康复科患者普遍存在治疗后恢复周期长、患者心理负担重的特点[9]。针对这些特点,护理工作不应仅满足于常规的康复护理措施,应在护理工作中注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理念。人性化护理管理要求护士能深刻认识患者的需求,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理念下,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而改进护理质量。人性化护理模式适用于康复科住院患者的护理管理中,通过人文关怀式的护理,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使患者对护理工作者产生信任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对降低纠纷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0]。总之,人性化护理模式基于人文关怀理论之上,能有效弥补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减轻患者消极心理,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1]金艳.延续护理方案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期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0(2):258-259.

[2]王旭光.探析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重要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2(6):252-253.

[3]杨玲.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108-109.

[4]陈敏.延伸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文摘,2015,15(27):1-2.

[5]许敏芽.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4):141-143.

[6]许健,赵彩兰,周东阳,等.延续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3):127-128.

[7]汪锦秀.延伸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0):172-174.

[8]张冬玲,林涛,吴超英,等.延续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4,29(6):69-71.

[9]陈亚芬.人性化管理在骨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7):39-41.

[10]周秀梅.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5):156-157.

猜你喜欢

康复中心人性化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脑瘫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援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南昌市康复中心管理问题分析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