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1-27张杰
张 杰
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 杰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11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改善小儿临床症状。
复方甘草酸苷;西咪替丁;小儿过敏性紫癜
小儿过敏性紫癜为临床中儿科较为多见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本病可致少数小儿出现消化道出血、终末期肾炎等并发症[1],所以寻找有效方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11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5.64±1.88)岁;病程2~11 d,平均病程(4.88±1.65)d;疾病分型:25例单纯型、10例关节型、8例腹型、4例肾型、8例混合型。对照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5.65±1.81)岁;病程2~10 d,平均病程(4.71±1.70)d;疾病分型:24例单纯型、11例关节型、7例腹型、5例肾型、8例混合型。两组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为
(1)符合小儿过敏性紫癜相关诊断标准;(2)未发现药物禁忌症;(3)未发现自身免疫性、感染性等疾病;(4)血常规检查无异常;(5)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1)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2 ml:0.2 g)进行治疗。治疗前,预防患儿接触致敏原,并保证睡眠时间。采用VC、葡萄糖酸钙等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并服用双嘧达莫片。将200 mg西咪替丁溶于250 ml的NaCl注射液进行静注,每天两次,连续治疗半个月。并按照小儿临床具体表现给予相应药物,伴感染者行抗感染治疗;伴严重皮肤紫癜表现者,则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每天一次;2)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按照1~2 mg/(kg•d)的剂量静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连续治疗半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
1.5 疗效标准
(1)显效: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消失,无紫癜表现,常规检查无异常;(2)有效: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改善,紫癜偶尔复发,常规检查无异常;(3)无效: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无变化。
1.6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观察组30例显效,22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21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4.5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研究
观察组发生2例头痛、1例白细胞减少;对照组发生1例轻度药物疹、1例乏力,上述症状均自行改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临床情况分析研究
观察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7.3±1.4)d、腹部压痛消退时间(3.5±1.0)d、关节肿痛消退时间(5.1±1.3)d、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3.8±1.6)d、水肿消退时间(9.1±2.0)d、住院时间(12.5±2.1)d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2.7±1.8)d、(5.3±1.2)d、(7.3±1.6)d、(6.6±1.5)d、(14.0±2.1)d、(17.9±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被称为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儿童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原因难以确定,多发生于7~14岁儿童。冬春两季多发。临床表现以皮肤紫癜为主,或伴有腹痛、关节痛等症状。发病机理主要为变态反应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造成过敏性血管炎。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正常、凝血四项正常。现临床中的治疗多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无特效药物。
西咪替丁属H2组胺受体阻断剂,其药理作用如下:促进生成T淋巴细胞,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变态反应对肾脏造成的损伤;减少胃酸的分泌量,抑制胃酶的活性,促进胃部溃疡的恢复;控制组胺的产生,可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出血和水肿[2]。通过多年临床总结,发现有些中药成分疗效不错,所以具有凉血活血、祛瘀等功效的中药已广泛用于疾病的治疗,现复方甘草酸苷已用于临床,疗效可靠。此药为复方制剂,以甘草酸、甘氨酸以及L-半胱氨酸为主要成份。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它可降低磷脂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浓度,进而发挥抗炎等功效;(2)它还可与5-β还原酶等具有良好的亲和力[3],可改善类固醇的代谢速率,因此它可具有类糖皮质激素样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3)它还可以抑制抗原与抗体的形成,从而避免两者复合物的出现,该复合物对于血管炎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致敏原诱导形成的复合物聚集在血管壁,引起血管通透性、脆性变高,造成脏器出血、关节疼痛等症状。抑制抗原及抗体的形成可完全抑制病变基础,因此比其它常规药物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可改善小儿临床症状,促进了小儿的快速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1] 李海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7): 124-125.
[2] 曹欣.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4(14): 555.
[3] 冯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8): 67-68.
Effect Observation of Children's Allergic Purpura by Using Cimetidi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Glycyrrhizin
ZHANG Jie People's Hospital of Suifenhe City,Suifenhe 15739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cimetidine combined with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allergic purpura.MethodsWe divided 60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imetidine therapy,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ound glycyrrhizin therapy,compared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The efficacy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Curing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allergic purpura by using cimetidine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ound glycyrrhizin has a good effect.
Compound glycyrrhizin,Cimetidine,Children's allergic purpura
R985
A
1674-9316(2015)31-010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31.080
157399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