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6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作用
2015-01-27刘文华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肺动脉栓塞诊断使用16排螺旋CT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5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致病病因包括:血栓形成18例,心脏病15例,妊娠分娩10例,长骨骨折9例,其余5例原因不明。所有患者使用螺旋CT诊断,对其栓塞类型、肺动脉显示率、图像质量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全部的肺动脉栓塞患者一共出现了249支肺动脉以及分支栓塞,其中有27例是混合型,21例是周围型,9例中心型。结论 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使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对患者的栓子形态和栓塞范围进行确定,该方法使用便捷,可靠性高。【关键词】肺动脉栓塞;16排螺旋CT;诊断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4.138
作者单位:154101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16-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LIU Wenhua People's Hospital of Hegang City,Hegang 1541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ulmonary embolism using a 16-slice spiral CT. Methods A total of 57 cases of pulmonary embolism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analysis. Pathogenic causes include: 18 cases of thrombosis,15 cases of heart disease,pregnancy and delivery in 10 cases,9 cases of long bone fractures,and the remaining five cases of unknown cause. Patients using spiral CT diagnosis,were observed its type embolism,pulmonary display rate and image quality. Results A total of 249 branche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in all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which was 27 cases of hybrid type,21 cases were peripheral,9 cases of central type.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using a 16-slice spiral CT scan can form emboli and embolic range determined.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s convenient,high reliability.
【Key word】Pulmonary embolism,16-slice spiral CT,Diagnosis
肺动脉栓塞是心肺血管疾病中比较多见的一种,患者临床中的症状不明显,所以有较高的误诊和漏诊率,临床中不及时治疗的患者死亡率达到了30%,积极治疗后死亡率可降低至2%~8% [1]。肺动脉栓塞使用普通影像诊断的特异性不高,所以临床中多使用16排螺旋CT及更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我院就接收的5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使用螺旋CT检查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57例患者共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5例,最小年龄患者33岁,最大年龄患者77岁,平均年龄(51.5±6.8)岁;致病病因:血栓形成18例,心脏病15例,妊娠分娩10例,长骨骨折9例,其余5例原因不明。主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可单独或共同出现。
1.2 方法
使用GE BrightSpeed Elite Select 16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患者仰卧位头先进,并在患者进行一次屏气的时间内扫描完成。先行常规扫描,再对其进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应对患者利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进行非等离子造影剂注射,剂量为75~90 ml,注射速度为4~5 ml/s。进行扫描时的具体参数:管电流为200 mA,管电压为100 kV,重建层厚为1~2 mm。扫描区域:隔肌水平至主动脉弓上水平;扫描时间:6~7 s;扫描速度:每0.5 s旋转二圈。将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曲面、斜面及血管四维等不同角度的断面重建后处理,从而得到完整的患者检查影像。对所有患者的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记录,并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 观察指标
由2位或2位以上资深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观察各影像资料层厚3 mm、1 mm二维图像及CT影像,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P<0.05为具有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的肺动脉栓塞患者一共出现了249支肺动脉以及分支栓塞,其中有27例是混合型,21例是周围型,9例中心型。
3 结论
肺动脉栓塞的发病高危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下肢静脉血栓,妊娠、血液的高凝状态、长期骨折卧床等,因为该疾病没有足够的特异性表现,常规检查时不容易确诊,有一定的误诊和漏诊率,所以需要通过影像学诊断来进一步的确定 [2]。现代CT技术发展快速,使用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带来可靠的帮助。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比常规的CT扫描所需要的时间短一些,对患者的诊断图像分辨率更高,能够了解小血管栓塞的情况,因此诊断准确率比较高 [3]。
CT能够对肺动脉栓子进行显示,以此来作为肺动脉栓塞的依据,增强后的CT随栓子形态和栓塞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血栓和血管管腔平行,中央栓子为条状,密度低,两边则会有血液流通,因此可以看出来;栓塞血管远端密度低,没有对比剂充盈情况,以血管截断为主要的特点。马赛克的图像表现是因为肺动脉栓塞引起的肺内灌注不均匀引起的。临床中通过16排螺旋CT的后处理,能够为诊断带来可靠的依据。多平面重建影响(MPR)技术能够扫描栓子的任意角度和层面,将其形态和结果详细的显示出来。三维重建计数(MOP)能够顺着血管长轴进行成像,对血管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显示,让诊断更加可靠,而传统的CT无法实现该种功能。使用MPR能够让肺部血管以及栓塞的情况清晰的展示在医生面前,对其充盈缺损进行判断。
根据本文的探讨,我们得知,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可以使用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该种诊断方式的可靠性比较高,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对栓子的形态以及栓塞的范围都有非常好的显示,临床中比常规CT的特异性高,患者的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