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2015-01-26吕治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右旋七氟醚躁动

【摘要】目的 对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4例行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组患儿的EA发生率、PAED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具备较好的镇静、镇痛作用。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5.014

作者单位:130021 长春,吉林省人民医院

The Analysis of Dexmedetomidine Given to Children After Sevoflurane Restlessness Impact

LV Zhili People's Hospital in Jilin Provincial,Changchun 13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caused to children after sevoflurane anesthesia restlessness of dextral Mato microphone. Methods 84 cases with adenoid tonsil dis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oper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In D group,the incidence rate of EA PAED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B group and C group(P<0.05). Conclusion Sevoflurane anesthesia for pediatric emergence agitat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dexmedetomidine sedation,analgesia,have good effect.

【Key words】 Sevoflurane anesthesia,Restlessness,Dexmedetomidine

右旋美托咪定是一种选择性α 2受体激动剂药物,具备较好的镇痛、镇静以及抗焦虑作用 [1]。笔者对右旋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4例行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3.5±1.4)岁;体重(21.5±3.9)kg;手术时间(40.8±10.1)min;麻醉时间(49.5±12.4)min;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C组(生理盐水组)、B组(丙泊酚组)以及D组(右旋美托咪定组),每组各28例。三组患儿的以上五项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儿严格禁食6 h,禁水4 h,并常规静脉注射0.01 mg/kg长托宁;麻醉前准备工作:为患者开放静脉,并对心电图(ECG)、血压(MAP)以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进行监测;麻醉诱导:经面罩吸入8%的七氟烷和5 l/min氧流量,并对其静脉注射0.1 mg/kg地塞米松、0.1 mg/kg顺式阿曲库铵以及2 μg/kg芬太尼,患儿的睫毛反射、吞咽反射症状消失,且呼吸恢复正常后,对患儿经口进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控制患儿的呼吸,将PETCO2维持为35~45 mm Hg,吸入4%的七氟醚进行维持麻醉。在将患儿扁桃体摘除前,外科医师对扁桃体周围使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注射。术前5 min,将七氟醚浓度控制为1%~1.5%。在此基础上,C组患儿给予10 mL生理盐水,B组患儿给予1 mg/kg丙泊酚,D组患儿给予0.3 μg/kg右旋美托咪定,将其加入到1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三组患儿均在5 min内输完。

术后停止七氟醚,控制氧流量为6 l/min,对气管内和口咽部位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并给予0.5 mg新斯的明和0.2 mg阿托品,对残余肌松产生拮抗。患儿吞咽反射力恢复后,自主呼吸>97%的SpO 2,将气管导管拔出,送往术后恢复室。

1.3 观察指标

运用4级评估法对术后躁动率进行评价,1级:平静;2级:轻度烦躁;3级:中度躁动,不易安静;4级:重度躁动,存在定向障碍;无躁动:1~2级;术后躁动:2~4级 [2]。

运用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对术后躁动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共20分,评分越高,患儿躁动程度越重。主要对刚入恢复室(T 0)、入恢复室后5 min(T 1)以及入恢复室后10 min(T 2)的躁动率和躁动程度进行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组:T 0:E A发生1 7例,占6 0.7%;PA E D评分为(13.5±5.2)分;T 1:EA发生12例,占42.9%;PAED评分为(8.4±3.7)分;T 2:EA发生4例,占14.3%;PAED评分为(4.3±1.7)分。

B组:T 0:E A发生1 3例,占4 6.4%;PA E D评分为(11.5±3.9)分;T 1:EA发生10例,占35.7%;PAED评分为(6.5±3.5)分;T 2:EA发生3例,占10.7%;PAED评分为(5.2±2.1)分。

D组:T 0:EA发生4例,占14.3%;PAED评分为(9.5±3.2)分;T 1:EA发生1例,占3.6%;PAED评分为(4.0±1.2)分;T 2:EA发生0例,占0.0%;PAED评分为(3.5±1.2)分。

D组患儿的EA发生率和PAED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P <0.05)。

3 讨论

七氟醚为吸入麻醉药物,具备诱导平稳、苏醒迅速、无气道刺激性、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在小儿麻醉诱导、维持中具有较大优势,但仅通过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会导致患儿在苏醒期发生躁动。本组研究中,C组患儿术后EA发生率为60.7%。

丙泊酚为一种全麻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优点,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具有广泛应用,也有研究表明 [3],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相比,丙泊酚静脉全麻后的EA发生率较低。丙泊酚静脉麻醉后EA发生率低,可能由于在麻醉恢复早期丙泊酚残留致欣快和镇静作用导致;丙泊酚药物代谢速度较快,在手术结束前给予1 mg/kg丙泊酚和麻醉过程中持续维持丙泊酚,最终所导致的EA发生率和躁动程度类似。

右美托咪定为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强效性α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 2肾上腺素能受体、脊髓α 2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激活作用后,能够发挥出镇痛、镇静以及抗焦虑的作用。本组研究中,对患儿术前给予0.3 μg/kg右旋美托咪定,EA发生率仅为14.3%,且PAED评分较低。

研究结果表明,D组患儿的EA发生率、PAED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具备较好的镇静、镇痛作用。

猜你喜欢

右旋七氟醚躁动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右旋氯胺酮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2种分析测定右旋苯醚菊酯原药中右旋体含量的方法比对研究
浅谈自然界的左右旋现象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七氟醚预处理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与JNK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