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骤停的抢救护理配合

2015-01-26韩露,吴松鸽,刘晓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6期
关键词:室颤心电监护电击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的抢救护理配合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11例,对其心脏骤停抢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配合方法和抢救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本次研究中,11例心脏骤停患者均在5~13 s之内实施抢救,其中7例患者由于恶性心室颤动引发心力衰竭死亡,4例抢救成功。结论 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配合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其中及时的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6.186

作者单位: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Nursing Care in Rescue for Cardiac Arrest

HAN Lu WU Songge LIU Xiaojing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effect in rescue of cardiac arrest. Methods Chose eleven cases of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January 2015 and treated with cardiac arrest,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nursing and rescue results. Results In this study, eleven cases of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received rescue within 5~13 s, including seven cases of patients died due to malignant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caused by heart failure, four cases had successful treatment. Conclusion Timely and effective rescue treatment with cardiac arrest is the key to saving the lives of patients, including timely CPR and defibrillation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Key words】Cardiac arrest, Nursing care, Clinical efficacy

心脏骤停指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突然停止,其中以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引发的心脏骤停最为常见。研究指出,由于心脏骤停会引起脑血流骤然中断,持续时间超过10 s即可引起意识丧失,若对患者及时抢救患者可安全存活,否则极易引发生物学死亡 [1-2]。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类患者临床抢救护理配合的方法及其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为心源性心脏骤停,7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43~71岁,平均(53.6±4.1)岁,包括2例冠心病,8例急性心肌梗死和1例扩张型心肌病并洋地黄中毒。所有患者均存在口唇发绀、瞳孔散大且固定、呼吸喘息或骤停表现,且部分伴有突然性大动脉搏动消失、抽搐或心音消失表现。

1.2 抢救护理方法

1.2.1 病情判断 护理人员应在短时间内对心脏骤停进行准确判断,首先在数秒内对患者的皮肤颜色、呼吸运动和声音反应进行观察,并触诊大动脉以明确患者是否脉搏消失,从而判断其是否出现心脏骤停。一经确诊应即刻开展心肺复苏,并同医生联系。

1.2.2 心脏复苏 (1)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在硬板床或地面仰卧,对心前区进行1~2次叩击以促使心脏复跳,同时将下肢抬高5~15 s以保证足够的回心血量;心脏拳击无效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注意按压节奏的平稳和规律,按压胸部时应注意按压部位同时避免用力过猛;(2)人工呼吸:患者取头部后仰位,以保证其呼吸道畅通,然后将其鼻孔捏住,深吸气然后对准口腔吹气,以胸廓出现可见扩张且存在肺泡呼吸音为准,每分钟16~20次;条件允许时可在短时间内实施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3)电击除颤:当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出现快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动时,应立即实施200 J电击除颤,若效果不理想则进行360 J或300 J电击,或配合肾上腺素进行重复电击除颤;(4)复苏用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肾上腺素进行静脉给药。对于电击除颤后室颤波纤细或治疗无效者,取1 mg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联合心脏按压,待室颤波变粗后再实施电击去颤;配合使用异丙基肾上腺素以促进心肌收缩力的增强,但是由于其易导致异位节律引起室颤反复发作,因此应谨慎用药。

1.2.3 复苏后护理 (1)生命体征观察:对患者的瞳孔、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挂差,并给予患者高流量氧气;神志丧失者,给予其冰帽、头枕冰袋以降低头部温度,从而减少脑组织耗氧量;脑水肿者实施脱水治疗;(2)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持续性心电监护,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3)对复苏成功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11例心脏骤停患者均在5~13 s之内实施抢救,其中7例患者由于恶性心室颤动引发心力衰竭死亡,4例抢救成功。

3 讨论

临床研究指出,在心脏骤停等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同医生密切配合、熟练操作方能保障抢救效果。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及早发现并及时实施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3-4]。本次研究中,4例患者经临床抢救护理成功脱离危险。结合相关资料,本次研究认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抢救护理配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快到达现场并实施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以提高抢救成功率;(2)迅速成立抢救小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以保证各项抢救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3)加强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意识。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配合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其中及时的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室颤心电监护电击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市政道路中涉电基础设施的电气安全及电击防护措施
电击手环
电击疗法”治疗网瘾靠谱吗?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1例重度低钾血症致反复室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维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