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讨论
2015-01-26娄元生李惠民许文学于文秀燕乐乐
◆娄元生 李惠民 许文学 于文秀 燕乐乐
责任编辑:吴小红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药品种和数量的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上升。据统 计[1],全 国5 000万住院病 人中,约10%~30% 发生过ADR,至少有250万病人发生过较严重的ADR,每年因ADR 造成患者死亡达20万人。ADR 监测对发现和控制药品使用风险,防止严重药品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某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上报的481例ADR 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寻找ADR 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
对某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上报的481 例ADR 报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内容涉及药品剂型、用药途径、药品类别、累及系统或器官、用药情况等。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
481 例ADR 报告中,男性225例,女性256 例,男女比例为0.99:1,无统计学差异;>40 岁患者368例,占76.51%。
2.2 药品剂型
参照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的药品分类方法[2],在481 例ADR 中,药物剂型为注射剂有353 例(73.38%),片剂有80 例(16.62%),其它有48 例(10.00%)。
2.3 用药途径
在481 例ADR 中,静脉给药引发ADR 有345 例(7 1.7 3%),为ADR 主要发生途径,与国内其它报道[3]一 致;口服给药 有 121 例(25.15%);其它给药途径有15 例(3.12%)。
2.4 ADR 上报人职务
在ADR 上报人职务中,医生所占比例最高,共 474 例,占98.54%;药师和护士仅上报7 例,其中护士6 例,药师1 例。
2.5 药品类别
在481 例ADR 报告中,抗肿瘤引 发ADR 居首位,为87 例,占18.09%;其次是抗菌药,68 例,占14.14%;造影剂引发ADR 有52例,占10.81%,这与放射科重视ADR 监测工作密切相关。
2.5.1 抗肿瘤药物种类 在抗肿瘤药物引发ADR 中,顺铂所致ADR 发生率最高(36 例,占41.38%)。临床应用抗肿瘤化疗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在选择抗肿瘤药物时必须从治疗获益和可能毒性来权衡用药得失,在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要尽可能降低ADR 发生率。
2.5.2 抗菌药物种类 在抗菌药物引发ADR 中,头孢菌素类居于首位,有28 例,占41.19%;其次是喹诺酮类,均为临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抗菌药物应用范围广、数量大,且多以注射给药为主,是抗菌药物引发ADR数量多的主要原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导致ADR 发生的另一个原因。
2.6 ADR 累及系统损害
在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报告中,主要是导致胃肠系统损害的ADR,有176 例,占36.36%;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106 例,占21.91%。
3 讨论
分析表明,医院上报ADR 中,中老年患者ADR 发生率较高,应引起注意。一方面,可能与中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组织器官萎缩等有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患者数量明显上升。中老年患者用药时要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尤其是静脉用药时注意溶媒选择、药物浓度、配伍禁忌、静脉滴速等。
静脉给药是引发ADR 的主要给药途径,这与其它报道一致[4-5]。静脉给药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首过效应,起效快,但危险性也相应升高,药物浓度、pH、微粒、内毒素、渗透压等均可能诱发ADR。目前,滥用注射剂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WHO 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纳入合理用药评定指标。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注射剂用药指征,遵循“能口服给药绝不肌内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绝不静脉给药”原则,尽量减少静脉给药,降低静脉给药ADR 发生率[6]。
医院ADR 报告主要来源于医生。这是因为医师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患者一旦发生ADR 可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但医院应致力于提高药师及护士的ADR 上报工作。护士是患者用药的监督者,能第一时间发现ADR;药学人员具备专业的ADR 鉴定知识,提高其主动预防及监测能力,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降低ADR 发生率。
引发ADR 的药品排在第1 位的是抗肿瘤药物。这是因为医院下发《药品不良反应奖惩办法》后,肿瘤科相对其它科室更加重视ADR 上报工作。顺铂引起ADR 占抗肿瘤药物的41.38%,这需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注意。铂类药物作为临床不可或缺的化疗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抗肿瘤药物ADR 发生率随之逐年上升。因此,加强抗肿瘤药物研究,降低其ADR 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7]。临床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加强不良反应监测,避免ADR 重复发生,为促进合理用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提供保障。
引发ADR 药品中,抗菌药物排在第2 位,尤以头孢菌素类为主,这与抗菌药物的广泛及大量使用有关[8]。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无指征用药、盲目预防用药、联合用药、超剂量用药、超疗程用药等,造成了抗菌药物滥用和ADR 发生率增加[9]。
引发ADR 的药品中,中药注射剂发生率也较高。究其原因,中药注射剂成分较复杂,在调配输液过程中可能混入微粒,从而导致ADR发生的可能性较高[10]。中药制剂应严格遵守中医辩证施治原则,坚持合理使用,使药性与病情相符。
在上报的481 例ADR 中,涉及系统损害有484 例,这是因为1 个药品涉及系统损害有可能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例如,抗生素药物引发过敏反应可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系统和肠胃系统等。在累及系统损害的484 例病例中,所致器官损害以胃肠损害为主。可能原因有:药物对胃肠粘膜的刺激性,导致胃出血、胃粘膜上皮细胞脱落等,使胃肠功能减退甚至引发胃肠疾病。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发生率仅次于胃肠损害,主要原因可能是药物较容易引起病理性免疫反应,短时间内在皮肤及附件上快速表现出来。
通过481 例ADR 报告分析可知,ADR 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药物性质、患者机体差异、临床应用等。临床医生应在诊疗过程中首先明确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到谨慎、合理选择用药,同时严密监护患者用药反应,尤其是在首次用药时[11]。医生、护士、药师应组成治疗团队,加强协作,共同承担ADR 监测工作,预防和减少ADR 发生,尤其是重大药害事件损伤,并及时处理和上报,最大限度地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最终提高整体医疗水平[12]。
[1]张素敏,李少丽.药品不良反应在全球发展的新趋势[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5):22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2 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3]王定营.我院22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8,23(3):252.
[4]张晓娟,罗宇芬,杨 敏,等.我院2004~2007年223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1):861.
[5]李 荣,任小贺.我院125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14):1106.
[6]张 静,何淑贞,靳爱红,等.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7-11.
[7]翟美霞,徐金中.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防治[J].医药导报,2010(3):394-386.
[8]金伟华,王晓蕙,陈华谭.357 例抗感染药物ADR/事件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1,8(2):394-396
[9]阎 敏,李新中,尹 桃.392 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1):1100.
[10]程中华.药物不良反应与不合理用药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事,2012,26(2):206-208.
[11]谢 舒,时先锋,罗先琼,等.医疗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4):29-32.
[12]黄志民.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