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什与奥巴马政治演说的隐喻架构分析
----以国情咨文中关于税收的演说为例

2015-01-25梁婧玉汪少华

关键词:国情咨文布什灾难

梁婧玉,汪少华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7)

政客们往往通过政治语篇表达政治主张,并达到其政治目的。对政治语篇的研究源远流长,以往对政治语篇的分析多倾向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近年来,开始有了一定的认知转向。Charteris-Black探讨了2005年英国大选中右翼就移民政策合法化问题进行政治沟通时隐喻所起的作用。[1]Burnes对英国和法国报纸中关于2008年巴基斯坦议会选举和2008年奥巴马竞选报道中隐喻的使用进行了比较。[2]Lakoff对布什父子为使两次伊拉克战争合法化而运用的隐喻作了分析,揭示了政治隐喻背后隐藏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3]1999年后,Lakoff将“架构”引入了政治学领域,认为政治观点由道德概念系统衍生而来。[4]41,[5]3,6—14,[6]88—110他在《道德政治——自由派和保守派如何思考》中,围绕两种不同的家庭隐喻来说明美国两党持有不同的道德观,进而采取不同的国家政策。汪少华运用架构理论对布什和奥巴马的两篇有关伊斯兰世界政策演讲中的不同隐喻架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7]

本文以隐喻架构理论和美国两党道德模式为理论基础,选取布什与奥巴马国情咨文中关于税收的演说为语料,对布什与奥巴马的政治演说进行隐喻架构分析。从布什国情咨文中提取的关于税收语料为2653词,从奥巴马国情咨文中提取的关于税收语料为3205词。这些语料议题接近,词数相近,具有可比性。

一、隐喻架构理论和美国两党的道德模式

(一)隐喻架构理论

1980年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对哲学界和语言学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Lakoff 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8]3政治中的意识形态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隐喻来建构的。Lakoff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3]隐喻可以被理解为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其中,源域是人们熟悉的较为具体的事物,目标域是相对比较陌生和抽象的事物。每个映射都是源域的实体和目标域实体之间的一种固定的对应关系,当这种固定的对应关系被激活时,映射可以将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中。

“架构”原属文化社会学概念。1975年由Fillmore将其引入了语言学领域,并被许多学者运用于话语分析的研究中。[9]123—1311996年,Lakoff将“架构”引入认知语言学,并将其运用于政治研究中。Lakoff指出,认知科学的基本发现之一是人们通过架构和隐喻进行思考。[10]73架构是一种有关世界运作的、根深蒂固的认知结构,[5]3,6—14,[6]88—110是我们用来理解事物的某种特定场景,架构运作的基本机制是架构互动。比如,当提及一个生日派对时,我们会激活生日派对的架构:生日蛋糕、蜡烛、生日礼物、生日歌等。在理解一个特定的事物时,与这个事物有关的百科知识则被放在一个特定的架构中。架构也是一种隐喻思维。当隐喻思维与人们大脑中的架构一致时,人们才会接受,反之则不会被接受。在政治话语中,词语可以激活架构,架构再激活道德系统。架构是分层次的,政治话语中最高层级的架构是道德。[11]大部分语言表达被认为是隐喻性的,由其激活或归纳的架构称为隐喻性表层架构。架构的基本原则是,当你反驳对方的时候,不要使用他们的语言。他们的语言会构建起他们的架构,而这些架构并不是你想要的。[10]3

(二)美国两党的道德模式

在美国政治中,概念隐喻“国家是家庭”是其政治核心。Lakoff认为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世界观是以两种对立的家庭模式为中心的。[4]33在该隐喻模式中,政府是家长,国民是孩子,国民之间是同胞。两党对国家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源于对家庭持有两种不同的道德模式,即共和党的“严父模式”和民主党的“慈亲模式”。[10]6在“严父模式”中,其信念是“父亲是一家之主”,而在“慈亲模式”中,其信念是父亲和母亲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共和党的“严父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家庭模式,父亲有支持和保护家庭的主要责任和制定整体政策的权力,为孩子制定严格的行为规定,并执行这些规则;母亲承担着家庭主妇的责任,比如打扫房间、照顾孩子、维护父亲的权威等;孩子必须尊重和服从父母,自律、自我依赖和尊重法律权威是孩子必须学习的,一旦孩子成熟了,他们必须依靠自己和已经获得的自律而生存,父母不应该过多地帮助孩子,否则会让孩子们形成惰性。民主党的“慈亲模式”中,爱、移情和养育是主要的,孩子在家庭和社会团体中通过被关心和关爱、支持、保护而成为有责任心、自律和自力更生的人;孩子的服从源于他们对父母和团体的爱和尊重,而不是出于对惩罚的恐惧;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予以帮助,父母的帮助会让孩子更加幸福。总之,“严父模式”主张纪律和服从,他们强调国家的权威及个人的独立性和责任心;“慈亲模式”强调共情(empathy)和增权益能(empowerment) ,主张平等、高税收和高福利等。

运用隐喻架构理论和美国两党道德模式分析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理解政治话语,剖析政治演说中蕴含的深层内涵,同时,从语言认知的角度解释政客演说的接受度。

二、布什与奥巴马国情咨文关于税收演说的隐喻性表层架构

布什和奥巴马二位总统在国情咨文关于税收的演说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性词汇(见表1)。

如表1所示,共和党布什主要使用了两个隐喻性表层架构:旅程架构和财务管理架构。民主党奥巴马主要使用了三个隐喻性表层架构:旅程架构、商业架构和灾难架构。

布什和奥巴马都使用了旅程架构,表现为“税改是旅程”这则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旅程,目标域是税改。旅程架构具有其特性,包括起点、终点、过程和中途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元素。二位总统都使用旅程架构,表明他们都承认税改的进程性和目的性。在奥巴马税改的提议中,提到为95%的工薪家庭减税的提议,但是这些改革仍然有待实施,相当于旅行者走在旅程的路途中(如例1);减少赤字的目标实现了一半,相当于旅程进行了一半(如例2);税改必须遵循巴菲特规则,相当于旅程必须遵循旅程的路线(如例3);纳税人的赋税相当于旅程中的负担,确保纳税人不承担全部负担相当于为旅行者减负(如例4)。

例1:In fact—not a dime—in fact, the recovery plan provides a tax cut—that's right, a tax cut—for 95 percent of working families. And by the way, these checks are on the way.

例2:As a result, we are more than halfway towards the goal of $4 trillion in deficit reduction that economists say we need to stabilize our finances.

例3:Tax reform should follow the Buffett rule.

例4:And to make sure taxpayers don't shoulder the whole burden, I'm also proposing a partnership to rebuild America that attracts private capital to…

表1 布什与奥巴马国情咨文关于税收演说中的隐喻性词汇统计表

布什使用的第二个隐喻性表层架构是财务管理架构,表现为“政府是财务管理员”这则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财务管理员,目标域是政府。国民是财务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政府向国民征收过多的税款,相当于过度掌管国民的财务,为国民减税相当于将国民的财务退还到国民手中(如例5、例6);做一个合格的管理税款的政府相当于做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员(如例7);如果政府能够明智地管理国民的税款,则会获得国民的信任,相当于一个称职的财务管理员。如果在管理财务方面非常精明,则会获得让其管理财务的人的信任(如例8)。

例5:The people of America have been overcharged, and on their behalf, I am here asking for a refund.

例6:To create economic growth and opportunity, we must put money back into the hands of the people who buy goods and create jobs.

例7:Keeping America competitive requires us to be good stewards of tax dollars.

例8:Just as we trust Americans with their own money, we need to earn their trust by spending their tax dollars wisely.

奥巴马使用的第二个隐喻性表层架构是商业架构,表现为“纳税是买单”这则概念隐喻。其中,源域是买单,目标域是纳税。国家为国民提供医保、就业和教育等方面的支持,相当于商人为顾客提供商品或服务,国民支付税收相当于为这些商品或服务买单(如例9);纳税人相当于买单的消费者(如例10)。

例9:Second, no American company should be able to avoid paying its fair share of taxes by moving jobs and profits overseas. From now on, every multinational company should have to pay a basic minimum tax.

例10:And since the most important investment many families make is their home, send me legislation that protects taxpayers from footing the bill for a housing crisis ever again and keeps the dream of homeownership aliv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奥巴马使用的第三个隐喻性表层架构是灾难架构,表现为“债务危机是灾难”、“税收是灾难”这两则概念隐喻。例11体现了“债务危机是灾难”,其中,源域是灾难,目标域是债务危机。把国民从债务危机中解救出来,相当于把国民从灾难中拯救出来。例12体现了“税收是灾难”,其中,源域是灾难,目标域是税收。躲避税收的避难所相当于躲避灾难的避难所。

例11:In order to save our children from a future of debt, we will also end the tax breaks for the wealthiest 2 percent of Americans.

例12:Right now because of loopholes and shelters in the Tax Code, a quarter of all millionaires pay lower tax rates than millions of middle class households.

布什在评论上一任民主党总统关于税收的政策时使用了财务管理架构,凸显了民主党控制着国民的钱,没有明智消费,从而降低了民主党在国民心中的信任度。奥巴马使用的商业架构中,支付类词语比较明显。同时,他使用的灾难架构激活了人们大脑中被民主党政府带入到灾难中的架构,具有消极意义,降低了其演说接受度。相反,布什能够很好地运用适当的架构来激起人们对民主党的不满。

三、布什与奥巴马国情咨文关于税收演说的深层架构

(一)关于“减税”的深层架构分析

布什在国情咨文关于税收的演说中,主张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其税率都应大幅下调。奥巴马主张为98%的中产阶级减税,为2%的富人增税。奥巴马的减税方针更加倾向于大多数的中产阶级。是否对富人减税,是布什与奥巴马在税收政策上的差异所在。但是,奥巴马的提议并没能够在短期内运作起来,他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两度被迫延长布什时期的减税政策,尤其是2012年的延长减税政策惠及了所有纳税人,包括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的民众。可见奥巴马的税收提议在几年内经历了许多波折。究其原因,除了社会政治因素外,其演说中的架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位总统在演说中分别使用各自的表达对税收政策进行阐释,这些表达激活了不同的架构,反映了不同的道德观。在二位总统的国情咨文中,“cut”和“relief”是关于税收的两个主要词语(见表2)。

表2 布什与奥巴马使用减税词语频次统计表

如表2所示,布什在国情咨文关于税收的演说中,使用了6次“cut”,奥巴马使用了19次。“cut”具有削减之意,将“cut”用于减税时,激活了切割架构和疼痛架构。当这两个架构被激活时,“减税”便成为让人感到疼痛的事情,具有消极意义。布什使用的6次“cut”,都用于强调对小公司小企业的减税政策(如例13),体现了在对小公司减税问题上的消极态度,强化了共和党严父模式中强调个人负责的道德观,有利于提高演说接受度。在奥巴马使用的19次“cut”中,只有1次用于停止为石油公司、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公司等减税(如例14),18次均用于强调为普通人(如工薪阶级、第一次购房者)、小企业减税(如例15)。作为民主党的奥巴马,持有慈亲模式道德观,强调移情,尽管其为普通人减税的初衷是强调“移情”,但“cut”所蕴含的消极意义弱化了慈亲模式中强调移情的道德观,不利于提高演说接受度。

例13:You have doubled the child tax credit from 500 to $1,000, reduced the marriage penalty, begun to phase out the death tax, reduced taxes on capital gains and stock dividends, cut taxes on small businesses, and you have lowered taxes for every American who pays income taxes.

例14:But at a time of record deficits, we will not continue tax cuts for oil companies, for investment fund managers, and for those making over $250,000 a year.

例15:I repeat: Not one single dime. In fact--not a dime--in fact, the recovery plan provides a tax cut--that's right, a tax cut--for 95 percent of working families.

布什使用了23次“relief”,均是用来强调为国民、为企业减税(如例16);奥巴马使用了3次,用于强调为小企业和普通人减税(如例17、例18)。“relief”一词具有缓解之意,激活了缓解架构,同时,“relief”一词的使用,意味着有一些人在遭受苦难,需要得到缓解或解脱。缓解正在遭受苦难的人的痛苦或使遭受痛苦之人得到解脱,会被人们当作英雄。在减税上,提供减税的人是英雄,反对减税的人则是恶棍。在人们的道德观中,英雄向来都受到人们的支持和尊重,恶棍则会遭到人们的批评和谴责。布什使用“relief”的频率远远超出奥巴马,更加凸显了其在人们心中英雄的形象,增强了其演说的接受度。

例16:But when the checks arrived in the mail, most Americans thought tax relief was just about right.

例17:Expand tax relief to small businesses that are raising wages and creating good jobs.

例18:You're the ones who need relief.

(二)关于架构使用的恰当性分析

尽管布什和奥巴马都试图通过演说中的架构来提升其演说的接受度,但是他们在架构的使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布什认为,现在复杂的税法其实是在惩罚辛勤工作的人,这一表达激活了惩罚架构。在共和党严父模式的道德观中,辛勤工作是道德的,懒惰是不道德的,惩罚只应该用于不道德的人,即懒惰的人。少数富有的人是成功的人,这种成功是他们通过自律、自立和努力取得的,不应该受到惩罚。布什使用惩罚架构使人们联想到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款是对他们的惩罚,这与人们的道德观产生了冲突,激起人们对现有税法的不满,增强了其演说的接受度。

在谈到目前的税收较高时,布什使用了这样的表达:

例19:You see, the growing surplus exists because taxes are too high and Government is charging more than it needs. The people of America have been overcharged, and on their behalf, I am here asking for a refund.

例20:The other choice is to let the American people spend their own money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自由是美国文明的根基,在美国民众心中,自由尤为重要。在例19中,布什指出政府拥有过多的税收,远远多于政府所需要的,国民的钱被政府过度掌管。在这一表达中,他使用了“charge”一词,这个词激活了掌管架构,“overcharged”又激活了过度掌管架构。这一架构的使用与“自由”相抵触。在人们的道德观中,自由要比不自由好,而被掌管和过度掌管实质上是被剥夺自由。布什使用这一表达来强调民主党的税收法案是剥夺了人们的自由,而他所代表的共和党政府进行税改是来帮助人们解脱束缚,获得自由的。在例20中,他提到减税是为了美国人能够用更多自己的钱去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这一表达激活了自由架构,体现了共和党小政府的执政理念,从而增强了其演说的接受度。

在陈述关于税改的问题时,布什使用了这样的表达:

例21:I looked at problems in the Tax Code and calculated the cost to fix them.

在例21中,“fix”一词激活了“修复”架构,修复意味着有事物存在破损或缺陷,需要被修复。因此,他使用这一架构来告诉人们,原来的税法存在着问题和缺陷,进行税改,就是要修补之前税法的缺陷。在人们的道德观中,完好比破损或缺陷更容易被人们接受,修复架构的使用提升了布什进行税改的接受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布什能够很好地驾驭架构增强其演说的接受度,从而达到其政治目的。奥巴马是否也有如此高的架构驾驭能力呢?

奥巴马在其演说中说,对富人停止减税不是对国民的惩罚,而是对国家的贡献。在布什的演说中提过让富人多缴纳税款是对个人的惩罚,奥巴马在这里否定了这一说法,这恰恰激活了惩罚架构。架构使用的基本原则是,当你否定一个架构的时候,同时也激活了这一架构。惩罚架构激活了严父模式道德观,在严父模式中,强调个人成功,对于成功的人不应该被惩罚。因此,惩罚架构使奥巴马对富人增税的理念更加不容易被接受。

在奥巴马指责一些富人利用税法的漏洞而缴纳更低的税款时,他使用了这样的表达:

例22:Right now because of loopholes and shelters in the Tax Code, a quarter of all millionaires pay lower tax rates than millions of middle class households. Right now Warren Buffett pays a lower tax rate than his secretary.

在例22中,奥巴马指出在不完善的税法中存在漏洞和避难所,激活了“漏洞”架构和“避难所”架构。如果漏洞架构体现了税法的不完善,那么避难所架构会使人们联想到灾难架构。对富人征收更高税率是灾难,对富人征收低税率是在躲避灾难。在人们的道德观中,灾难向来是人们所害怕的,会给人们带来痛苦、恐惧,甚至会带来多方面的损失,而避难所则是在灾难来临时保护人们免受痛苦的场所。灾难架构使得税收在人们脑中变成可怕的事情,富人的低税率则成了避难所。在道德层面上,避难所更受欢迎,任何把人们赶出避难所的人,会给人们带来危机感,从而对其产生抵抗情绪。在此架构下,奥巴马指责目前税法中存在的问题,让国民感到他是在指责为了躲避灾难而留在避难所的人,其演说的接受度则会相对减弱。

在关于减税的词语选择方面,布什使用“cut”的频率远远少于奥巴马,激活的消极架构也就相应较少,布什使用“relief”的频率多于奥巴马,激活的英雄架构相应较多。在架构使用方面,布什使用惩罚架构引起人们对民主党税收方针的不满,使用修复架构使人们认识到民主党执政时期税法存在问题,使用过度掌管架构引起人们对民主党大政府执政理念的不满,同时使用自由架构与过度掌管架构形成强烈对比,增强共和党政府的支持度;而奥巴马则陷入布什惩罚架构的陷阱,激活了惩罚架构,减弱了其演说的接受度,使用漏洞架构和避难所架构反而激活了目前税法的不完善和对富人增税是灾难,不利于人们支持对富人增税。

总之,通过分析布什与奥巴马国情咨文中关于税收的演说,发现在架构的使用上,布什能够使用更为恰当的架构来强调共和党的执政理念,并使用能够激起人们不满的架构来评价民主党,而奥巴马更容易陷入共和党的陷阱,减弱了其演说的接受度。因此,政治家在其政治演说中智慧地使用词语以驾驭架构非常重要。

[1] Charteris-Black J. Britain as a container: immigration metaphors in the 2005 election campaign. Discourse & Society, 2006,(5).

[2] Burnes S. Metaphors in press reports of elections: Obama walked on water, but Musharraf was beaten by a knockout.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1,(8).

[3]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Metaphor and thought, 1993,(2).

[4] Lakoff G. Moral Politics: 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2002.

[5] Lakoff G. 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Hartford: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2004.

[6] Lakoff G. The Political Mind: Why You Can't Understand 21st Century Politics With an 18th Century Brain. New York: Viking, 2008.

[7] 汪少华.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的演讲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4).

[8]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9] Fillmore CJ.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ed. Cogen, C., Thompson, H. & Thurgood, G. et al. Berkele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75.

[10] Lakoff,G,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Basic books, 1999.

[11] 汪少华.美国政府赖以生存的架构与隐喻[J].山东外语教学,2014,(4).

猜你喜欢

国情咨文布什灾难
雷击灾难
特朗普国情咨文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以2019和2020年为例
引领美国结束冷战的前总统H.W.布什去世,享年94岁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美国两党国情咨文(1946—2014)的隐喻架构分析
防范“抗生素灾难”
俄罗斯总统2013年度国情咨文简介
俄罗斯总统2012年国情咨文评析
布什召开任内最后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