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温肾利湿方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
2015-01-25张广智
张广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级师承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自拟温肾利湿方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
张广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级师承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温肾利湿方;慢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在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1〕,而60岁以上女性尿感的发病率高达10%~20%〔2〕。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短期效果明显,但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而长期应用抗生素又容易产生耐药性和很多不良反应。中药治疗常着眼于“炎症”,多用清热利湿之法,即使补肾也多滋补肾阴,忽略了肾阳的重要性,日久损伤肾阳〔3〕。而老年女性慢性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多为虚实错杂,市场上的中成药要么针对其实,要么针对其虚,往往不能虚实兼顾。李莹老师在临床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方面,从整体出发,温肾阳兼以祛湿邪,以“温肾利湿”为治疗大法,不仅减少了抗生素带来的副作用,而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其复发,取得很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共观察60例60~80岁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均来自吉林省中医院门诊及疗区、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门诊及疗区。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5〕,中医辨证为劳淋肾气(阳)虚夹湿证候。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中医证候积分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温肾利湿方:益智仁、菟丝子、桑螵蛸、山茱萸各30 g,车前子、白茅根、芦根、淮牛膝各15 g。药品采用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每日一剂,分两次水冲服。对照组给予无比山药丸(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3020111)口服,9 g/次,2次/d。两组,均以4 w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症状评分 (1)主要症状:0分尿频:无,2分小便次数略有增加,每天增加2~3次,4分小便次数明显增加,每天增加4~6次,6分小便次数极度增加,时时都有尿感;淋漓不尽:0分无,2分偶有,4分经常出现,6分持续出现;遇劳(冷)加重:0分无,2分轻度,4分中度,6分重度;(2)次要症状:小腹凉:0分无,1分小腹凉感轻微,2分小腹凉感明显,3分小腹凉感很重;腰酸痛:0分无,1分偶有,2分经常出现,3分持续出现;夜尿频:0分无,1分夜尿2次,2分夜尿3~4次,3分夜尿5~6次以上;舌:1分正常,2分质淡苔白;脉:1分正常,2分细弱或沉细。
1.3.2 辅助检查 用药前、后进行尿常规、尿细菌学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有关尿路感染的疗效标准及全国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尿路感染的诊断治疗标准”拟定。
1.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评定标准:痊愈:疗效指数≥95%,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显效:疗效指数76%~94%,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有效:疗效指数30%~75%,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疗效指数<30%,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两组疾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有效各5例,治显率83.33%,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治显率70.00%)(P<0.05)。
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23例,显效3例,有效4例,治显率86.67%,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4例,治显率76.67%)(P<0.05)。在尿常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尿白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103.26±25.85)vs(100.12±29.38)个/HP〕(P>0.05);两组尿白细胞计数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22.37±15.37)个/HP〕明显低于对照组〔(40.49±22.89)个/HP〕(P<0.01)。
3 讨 论
《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此理论基础上,根据老年人慢性尿路感染的病因病机,李莹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确立了以“温肾利湿法”治疗劳淋的学术思想,尤其老年人慢性尿路感染,中医诊为劳淋,辨证为肾气(阳)虚夹湿者,她认为老年人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当以温肾为主补其本虚,而以利湿以治其标实。李莹教授临床常用温肾利湿方(益智仁、菟丝子、山茱萸、桑螵蛸、牛膝、车前子、白茅根、芦根)收效甚佳。以益智仁、菟丝子、山茱萸、桑螵蛸为主药,以扶正固本;以车前子、白茅根、芦根利湿浊而祛邪实,且反佐以防温补之药过燥而化热;以牛膝,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引药力入下焦。以达温而不热、补而不滞,扶下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的目的,使肾气来复、邪祛正安。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1 刘继红.老年患者尿路感染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3):177.
2 周 栋,孙 伟.现代医学对尿路感染的认识及抗生素使用利弊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5):843-4.
3 赵洁萍,王晓丽,李 莉.温肾通淋法治疗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J〕.光明中医,2013;28(6):1266-7.
4 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尿路感染的诊断、治疗标准〔J〕.中华肾脏病杂志,1985;1(4):13.
5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2-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46.
〔2014-10-21修回〕
(编辑 徐 杰)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课题(2012-SC036)
张广智(1970-),男,主任医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医肾病的临床研究。
R28
A
1005-9202(2015)12-3429-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5.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