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性格

2015-01-25闵洋璐陶琳瑾蒋京川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个性性格人格

闵洋璐 陶琳瑾 蒋京川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老年人性格

闵洋璐陶琳瑾蒋京川(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关键词〕性格;个性;人格

第一作者:闵洋璐(1990-),女,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专业研究。

性格在心理学上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本文就老年人性格进行综述。

1 性格相关概念辨析

1. 1性格的4个特征①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②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在感知觉、想象、记忆和思维等方面有具体不同的表现,比如在感知方面,有的人倾向于观察对象的细节,属于分析型;而有的人则倾向于观察对象的整体和轮廓,属于综合型。在想象方面,有的人倾向于主动想象,而有的人则倾向于被动想象。③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比如,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有的人情绪强烈,不易于控制;有的人则情绪微弱,易于控制。在情绪的稳定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大;有的人则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在情绪的持久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持续时间长,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大;有的人则情绪持续时间短,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小。④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在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主要方面。其中,自觉性是指在行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事先确定了行动的步骤、方法,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执行。与之相反的是盲从或独断专行。坚定性是指能采取一定的方法克服困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与坚定性相反的是执拗性和动摇性,前者不会采取有效的方法,一味我行我素;后者则是轻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计划。果断性是指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辨别是非,迅速作出正确的决定。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或武断、冒失。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与自制力相反的是任性。

1. 2人格、个性与性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方式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又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具有整体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与生物性、功能性等特征。个性是一个人在他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个人特点。日常使用的个性强调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从这个角度讲,个性体现了人格的一个特性。人格概念的外延比个性大。但是,有研究〔1〕认为人格也称为个性。其次,通常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性,其中心理特性又分为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前者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可以看出性格是从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人格包含心理方面和身体方面的特质,个性只包含心理方面的特质,且着重体现独特性,即个性是人格的一个部分。而性格则是属于个性的心理特征。

2 老年人的性格特点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贯穿整个人的一生,不仅受到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且后者的影响因子更大。Neugarten〔2〕曾对40~80岁的很多人进行过历时十年的研究,认为老年人的个性既有持续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然而有研究者〔3〕认为中年至老年的变化,即从主动掌握到被动掌握或从朝向外在世界转为朝向内心世界的现象,则可能是特定年代的老年人的特点,也可能是一部分老年人的特点。有研究〔3〕表明个性特点在十年左右时间内大体稳定,75岁以后的十年看来要比65岁以后的十年变化要大些,而且,是否发生变化和是否遭受到严重精神紧张刺激有关,也和老年人的社会经济状况有一定关系。人的个性从成年到老年是持续稳定多于变化的。因此,随着年龄增长,人的个性特点既有持续稳定的一面,也有变化更动的一面,而稳定多于变动。

孙颖心〔4〕认为人类进入老年,往往具有下列的性格改变:①自我中心性:以任性、顽固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源在于顽固程度日趋严重;②猜疑性:以胡乱猜测、嫉妒、乖僻的形式反映出来,原因在于由于感觉能力的衰减所造成的对外界认知的困难;③保守性:讨厌新奇的东西,偏爱旧日的习惯、想法,原因在于记忆力的减退和学习能力的减弱;④疑病: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原因在于对外界事物不关心,作用意识的丧失;⑤牢骚:因为把握不住现状,总好回忆往日的生活。也有学者〔5〕指出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如下:自我中心性;内向性;保守性;好猜疑,并往坏的方面去猜;嫉妒心强;缺乏坚韧性和灵活性,较执拗;适应力衰退;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爱管闲事;疑心病大;依赖性大;有抑郁倾向。

盛剑冬等〔6〕指出老年人由于身心老化所导致的性格改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自我中心性:性格由开始的固执己见和盲目自信最后发展到专横任性和顽固不化。②猜疑心:由于视力和听力感觉器官的老化,造成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模糊和反应迟钝,往往容易陷入胡乱猜测、嫉妒和偏见暴躁等偏激情感之中。③保守性:由于学习能力和活动能力的降低,因而讨厌或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但却非常注重以前的习惯或想法,守旧思想较为严重。④情绪性:随着对外界事物的关心程度日趋淡漠,对自己身体的注意却日益集中。性格变得极易过敏和神经质。⑤愚鲁和傲慢:不能正确地认识生活现状,而每天只是沉溺于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对于自己过去的成绩“当年之勇”,却不厌其烦地整日挂在嘴上。姜德珍〔7〕结合相关研究和我国老年人的一般表现,认为我国老年人的性格特点大致可归纳为:孤独感;焦虑感;活动性减退;适应性减退;爱回忆往事;喜欢舒适与安全。

有研究〔8〕表明老年人由于自感竞争力下降,所以干什么事情都力争保险,因此,具有小心和谨慎的性格特点。然而这种小心、谨慎是有条件的,在情况需要时,他们也和年轻人一样敢于冒险。对于固执、刻板这一特点,以往研究者采用内田、柯莱佩林测验法、桐原、达乌尼气质检查法、看镜子描写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重量判断测验、戈特肖尔德测验等方法对此进行测定,其中以戈特肖尔德测验为主要代表。井上胜也等〔9〕的研究表明顽固可能与被暗示性有关。老年期的罗夏克墨迹测验显示,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不仅变得顽固了,而且还表明了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井上胜也等〔9〕的研究表明,顽固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增加。值得肯定的是,较年老的一代的确比年轻的一代要刻板些,但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刻板。研究〔8〕表明保守并非年龄所致,而是一些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不公正的工作待遇等外在因素造成的。因此,如何控制外在因素而仅仅以年龄本身为自变量来探讨老年人的保守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者〔8〕认为老年人由于负担减轻了,可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具有相当的创造力。老年人倾向于自我中心、自我吸引状态、热衷于满足人体日益增长的需要,即具有内倾性。有研究者〔8〕指出老年人无视社会常理,但本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社会规范出现更新,而老年人没有及时觉察这种变化从而被人误认为是无视常理,从而表现出缺乏一定的敏感性。除此之外,老年人喜欢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因为简单化比较容易保存能量。另外,采用问卷法对老年人格进行研究表明,疑病、歇斯底里、抑郁、妄想症等倾向很明显〔10〕。老年人对与己无关的事毫不关心,自我为重的看法、无法正确地掌握客观情况、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为细微小事而感到不满,容易产生误解、行为与思维十分刻板,情绪感受性衰减、缺乏想象力等〔9〕。Neugarten〔2〕综观老年期人格的研究指出,专家的研究结果,相同的特性只有一个,即内向性。然而,精神能量的减少与内向性有很大的关系。

3 老年人的性格类型

Crolty〔10〕根据83名54~84岁的男女所做的研究,认为男女性格特征各有其特殊的一面,男性具有完整型、内省型、被动依赖型、防卫型、紧缩型和不完整型;女性具有完整型、轻度内疚型、被动依赖型、防卫紧缩型、竞争型和不完整-推诿责任型。Havighurst〔11〕研究了100名70~79岁男女的性格特征,发现可以将性格待征可分为完整型、武装防卫型、被动依赖型和不完整型四种类型。其次,从社会的活动性及心理幸福感测定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又得到如下结果:①重振旗鼓型,保持各方面的能力而继续从事退休前各种工作的活动。②集中型,只能选择自己感到有能力担任的任务以便保持有限活动。③满足于闲散生活型,比如满足于退休后种花养鸟,喝茶聊天的闲散生活而不肯担任新的职务。④固执型,长时期固执于其壮年时期的活动方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变化。⑤紧缩型作为对衰老的防卫,较少活动。⑥依存型,依靠他人的支持,才能保持生活的满足。⑦淡漠型,既缺少活动,也不能使生活满足。⑧瓦解型,各方面的活动力下降,缺乏抑制情绪的能力。

Rose〔12〕按照老年期的适应情况,将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分为以下5种类型:①成熟型:对人生抱有乐观态度,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又能表现出恰如其分的自我尊重的态度,满足于自己一生所完成的事业,并且在退休后还努力继续参加一些积极的社会生活活动。在人际关系上也有着充实感,努力保持亲密的朋友关系。②安乐型:不抱特别奢望,享受悠闲自得的生活的同时,在物质上、精神上都期待着别人的援助和支持,带有消极的性质。③装甲型:自我防御较强的一种类型。以精力充沛的活动来从意识上掩饰自己老龄化的事实。④愤怒型:不服老,不能适应退休生活,具有对外攻击性。对年轻人的感情是怨恨和嫉妒,有时甚至表示敌意。⑤自我谴责型:将自己的一生看作是失败的,并把这一切归罪于自己,责备自己,具有向内攻击性。姜德珍〔7〕综合Reichard和国内学者的有关研究,将老年人性格分为如下5种类型:①成熟型或健康型。这种老年人对自己一生的事业感到欣慰,对自己的生活容易满足,对家庭和社会容易满意,对老年心理的生物性变化与社会性变化容易适应。这种老年人以科学的态度理解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不患得患失。因而经得起欢乐与忧伤的考验,这种老年人性格开朗,感情真挚,热爱生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富于幽默感而且能积极思维,从事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活动,保持良好的社会交往,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碰到的挫折和丧失,甚至对即将面临的死亡,并不感到苦恼与恐惧。这种人性格属慈祥型,也可属进取型。②安乐型或悠闲型。这种老年人满足于现状,悠闲自得,缺乏自立更生和进取精神,物质上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精神上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胸无大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人对事不感兴趣,不关心他人,舒舒坦坦地过日子。③防御型或自卫型。这种老年人自我防卫性强,对自身的衰老和外来的各种不幸采取防卫机制来应对,用紧张的工作和不停地活动来回避老年期的丧失与空虚,无暇顾及闲暇、未来和老死,对工作有义务感和事业心,忙忙碌碌地过日子。④愤怒型或攻击型。这种老年人不满现状、性格粗暴、跋雇、唯我独尊。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懊恼,怨恨自己一事无成,把失败归于客观;不承认自己衰老,自我闭塞,对人对事均无兴趣,甚至常有对立情绪。⑤自责型或忧郁型。这种老年人与愤怒型相反,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攻击指向自己,把遭遇的不幸和失败归于自己,谴责自己,对一切事物持悲观、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态度。

4 老年人性格的最新研究成果

Gerend等〔13〕对314名年龄40~86岁的女性采用电话采访和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她们的人格特质与感知乳腺癌、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的敏感性的关系。研究表明,与情感有关的人格特质(如神经质、外倾性、乐观、焦虑和自欺性拔高)和内在的、偶然的健康控制点能预测一般感受性。感知到的疾病的特征(如感知控制能力、严重程度)和采用认知上的启发策略,即感知与每个疾病有关的那些相似之处,对于上述3种不同的疾病同样呈现出一致性。最后,研究结果提示,对威胁健康的特征所持有的一般信念和采用启发策略可能会调节人格特质与感知风险之间的联系。Weiss等〔14〕指出对老年人来说,双重年龄认同是自我概念和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代人和同年龄组的人都显著的情况下,年龄越大越会表现出对同年龄组成员的认同。Ruppel等〔15〕分别于1986和2006年对共计89名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测查他们对年轻人和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归因看法,研究得出,在被试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判定相同的情况下,被试对前者的归因是抑郁,而对后者的归因却是年龄大了。这种固有偏见导致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缺少有效的治疗,从而更加深化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形成恶性循环。这一点提示,将抑郁作为老年人的性格特点有失偏颇,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抑郁,但是相对而言老年人的抑郁却因为年龄偏见而得不到应有的治疗,从而又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偏见。Sullivan等〔16〕研究以身心健康的20名老年人和20名年轻人为被试,让他们听反映25岁和75岁人性格的故事,然后让他们复述主要性格。结果发现,老年人在对75岁老年人复述性格时比对25岁年轻人复述性格时使用更多的积极词汇。而年轻人则不存在这种区别,即他们在复述25岁和75岁主要性格时使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差不多。该研究反映了老年人将年老作为一种发展优势来看待。Moschella〔17〕指出老年人通过组织、讲述和聆听心灵自传式故事,能够有益于他们感到有意义的生活,感受失去,给予和获得支持,同时也增加他们与上帝之间的清晰度、一贯性和联系;能够加强他们的人际关系并获得心灵成长。Weiss等〔18〕对176名年龄介于65~87岁的老年人进行了两项实验,让他们分别接收积极、中性和消极的与年龄有关的信息。结果发现,在他们接收消极信息时,年龄的显著性明显提高,并且,他们会将目光从老年人身上移开而更长地注视中年人。在另一个实验中发现,在接受消极信息时,他们会疏离同龄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自己视为与中年人更相似。该研究强调了老年人之所以存在生理和心理年龄的不同及对于这种区别的心理作用,其中可能存在动机过程。感到年轻可能会使得老年人对他们自己持有一种积极的看法。

崔丽娟〔19〕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180名55岁以上老年人的夫妻关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性格、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谐的性生活、家庭经济支配和家务劳动的分担是影响老年夫妻关系的主要因素;夫妻双方共同参与、互相体谅和保持和谐的性生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夫妻关系。其中,双方性格的一致性对老年夫妻生活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双方性格的一致性越高,夫妻关系越融洽。王莹等〔20〕利用2002年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了心理特征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其中心理特征因素当中的性格特征主要包括是否采取有序的生活方式、孤独感、乐观、紧张害怕、控制感、价值感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乐观和有序的生活方式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高相关,而是否具有控制感对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最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老年人对待晚年生活具有积极的态度,良好的生活方式,情绪稳定并善于自我控制与调节,能较好地适应环境,自主性较强,并且对自身老化能够正确认识。因此,心理特征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正面的影响作用,即具有积极心理特征的老年人倾向于较高的生活满意度。陈立新等〔21〕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指出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人格特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外向型性格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神经质性格不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此外,人格特征还通过应对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间接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外向型性格老年人常用求助的应对方式,它更有利于心理健康;而神经质性格老年人常用自责的应对方式,它更不利于心理健康。宗宝玉等〔22〕以63名具有抑郁症状的来自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老年抑郁症患者存在非理性信念及不良应对方式,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康复,减少抑郁复发。

5参考文献

1高焕民,柳耀泉,吕辉.老年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7.

2 Neugarten BL.In: personality in middle and late life〔M〕.New York: Atherton,1964: 152-5.

3许淑莲.老年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74-7.

4孙颖心.老年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134-60.

5 Munnichs JM.A short history of psychogerontology〔J〕.Human Dev,1966; 9(4): 230-45.

6盛剑冬,孙百岩.老年期性格改变的主要因素〔J〕.应用心理学,1986; 1: 42-3.

7姜德珍.老年人个性的变化与调适〔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2; 4(2): 120-2.

8胡君辰.老年人的人格特征〔J〕.应用心理学,1984; 2: 31-3.

9井上胜也,长崎纪一.老年心理学〔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151-65.

10 Crolty W.Personality pattern in aging〔J〕.Gerontologist,1963; 33: 3.

11 Havighurst RJ.Personality and patterns of aging〔J〕.Gerontologist,1968; 20: 8.

12 Rose AM.Aging and personality: a song of eighty-seven older men〔J〕.Soc Quart,1963; 4(4): 349-50.

13 Gerend MA,Aiken LS,West SG,et al.Personality factors in older women's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s of aging〔J〕.J Personal,2004; 72: 2.

14 Weiss D,Lang FR.Thinking about my generation: adaptive effects of a dual age identity in later adulthood〔J〕.Psychol Aging,2009; 24(3):729-34.

15 Ruppel SE,Jenkins WJ,Griffin JL,et al.Are they depressed or just old? A study of perceptions about the elderly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J〕.North Am J Psychol,2010; 12(1): 31-42.

16 Sullivan SJ,Mikels JA,Carstense LL.You never lose the ages you've been: affective perspective taking in older adults〔J〕.Psychol Aging,2010; 25(1): 229-34.

17 Moschella MC.Spiritual Autobiography and Older Adults〔J〕.Pastoral Psychol,2011; 60: 95-8.

18 Weiss D,Freund AM.Still young at heart: negative age-related information motivates distancing from same-aged people〔J〕.Psychol Aging,2012; 27(1): 173-80.

19崔丽娟.老年人夫妻关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5; 18(4): 221-4.

20王莹,傅崇辉,李玉柱.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因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75-81.

21陈立新,姚远.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从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二因素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 12(2): 63-8.

22宗宝玉,熊红芳,李占江.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非理性信念和应对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 26(1): 15-8.

〔2014-09-17修回〕

(编辑杜娟)

通讯作者:蒋京川(1970-),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老年心理学、心理测量智力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o.2014SJB092);南京师范大学校青年人才科研培育项目基金(No.13QNPY06)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0-5966-04;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5. 20. 1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B844. 4

猜你喜欢

个性性格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猫的性格爪知道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语言表达重“个性”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性格描绘词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