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模块的建构
2015-01-25董晶晶
董晶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模块的建构
董晶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针对城市建设历史静态和动态特征,以城市建设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途径为切入点,探讨了“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基本技能、规划方法、自我成长3个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实现提升方案技能、活用规划方法、树立自我意识的教学目标。同时针对3大模块特征,提出技能手法为引,实践应用为引,热点议题为引的教学实施方法,以实现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外国城市建设史;教学模块;理论应用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面对的是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园林等这些偏重实施应用的学科。传统教学方式是按照时间顺序、以编年史的方式对外国城市建设史进行了信息罗列,时间跨度大、信息量大、内容庞杂、缺乏与实际的联系,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点掌握得不扎实的情况。基于此,笔者以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切入点,探索了教学模块的建设,设置了时间的节点,整合了繁杂的内容,引入了现代城市建设案例、热点论题,一方面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了“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后,不仅仅是简单地感受外国不同城市的风貌、记住城市发展的规律,而是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了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达。
因此,笔者结合外国城市建设史中沉淀的丰富城市建设案例,在时间序列上对规划设计方法和理论进行了展现,同时根据“外国城市建设史”教材的内容特征,尝试将教学组织划分为3大模块,每一模块都针对特定的实践能力培养,以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教学的指导目标[1]。
一、“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基本技能教学模块的构建及实施
(一)内容特征
外国城市建设史尽管属于理论课内容,但其实际上更是一本精彩的外国城市建设的方案集。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教科书的第二章到第十一章讲述了从古埃及到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建设概况[2]。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势力还处于萌芽状态,产业技术仍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整体来说城市规模相对较小。该模块教学讨论主要集中在相对单纯的城市广场、建筑群的空间布局及其与城市整体的关系上,汇集了从古至今诸多大师的优秀规划设计成果,对于当代工程项目作品集来说,更有着其独特的魅力。
学生日常接触到的方案集锦,多数只是供人们研究的图纸,其中能实施出来的还是少部分。因此,这些方案所构思出的构筑物并不能为人们真正的使用和感受,也就无从准确考量这些方案在空间组织、场所营造方面的优劣。而对于外国城市建筑史中所展示的城市建筑实例来说,其不仅已为几代人使用、感受,同时有诸多专家学者的分析、评论[1]。因此,对于学习来说,这种实际的、可感知的、具有参考评价的案例会是非常好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
基本技能模块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仅是平面构图、空间组织技巧上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形式中所蕴含、所表达的意义,培养学生内外兼顾的方案诠释能力。
具有良好的方案设计能力,也是规划设计类专业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专业培养方案上,围绕这一目标,各大院校相应组织了大量的方案设计类课程,课时分配基本上占到总课时的25%以上。在实践工作中,当本科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学生面对的绝大多数工作岗位同样也是以方案技能水平的高低来考察、选择用人的。课时、成绩、工作的综合需求,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教学中组织形成的基本技能模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该理论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实施方法
在教学中,笔者将设计手法作为分类依据,将贯穿该历史阶段的相关设计案例进行提取、梳理和总结。通过展现同一手法的不同设计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习丰富的设计语言,切实提升其“手头功夫”;同时,将时间纵轴上同类型案例进行汇集、比较,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表达方式下城市空间所反映的不同精神内涵与主导人群的变化。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设计方案不仅仅是简单的构图,或是创造舒适的空间,而是对特定时间、地点、背景下不同人群需求和力量的表达,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
以“对称类型的空间组织手法”为例,作为设计中最常使用的手法,学生运用在方案中往往表达元素单一、缺乏空间层次感,使对称空间变得乏味。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选择了埃及卡纳克与鲁克索神庙建筑群、罗马的帝国广场和巴黎的凡尔赛宫,以及希波丹姆规划的长方形广场进行示例和对比,在展现了3种城市建筑丰富元素及灵活的设计风格的同时,对比了三者在不同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下对帝王民众不同人群力量的反映和需求的满足。其中,埃及的神庙建筑群传递了对称秩序下民众对神的崇拜;帝国广场及凡尔赛宫则是对君主个人权利的展现;希腊时期希波丹姆规划建设的长方形广场,虽然与帝国广场形制相似,但体现的却是全民对科学、和谐、美的追求和崇尚。
笔者还以天安门广场、故宫建筑群等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建筑的特点,并将分析结果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设计方案中。通过对案例的梳理,可以实现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
二、“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规划方法教学模块的构建及实施
(一)内容特征
目前实践方案中使用到的规划方法模型大都产生已久,其在时代变迁中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是一部活学活用规划方法的好教材。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教科书的十二章到十七章的内容,讲述了从资本主义城市产生到20世纪50年代近现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这200年是现代城市规划方法产生和发展的时期[2]。资本主义城市产生初期,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公共设施匮乏、城市功能的需求复杂化等原因,使城市成了疾病、犯罪、事故的高发地。勾勒一幅全新的理想城市图景,为科技发展、健康生活提供支撑,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建设者的共同目标。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以及邻里单位等仍影响着当今规划实践的方法模型应运而生。
这些方法模型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外国城市建设史”的课程内容完整地阐述了这些重要模型产生和应用的背景以及演变特征,展示了在延续这些模型不同理念的基础上,空间形态可能呈现出的不同面貌。
(二)教学目标
规划方法模块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运用规划方法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规划方法所蕴含的核心理念,善用、活用规划方法,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空间形式的模仿。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规划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方案设计中,为了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前期往往需要进行两方面内容的准备:一是相关案例的搜集,二是理论研究。其中,对模型的分析、借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城市问题的整体解决思路。
由于在本科阶段学生接触到的设计相对较为简单、单纯,因此,规划方法模型的应用并不多,学生学习中不够重视,有的学后即忘。直到进入工作岗位面对复杂问题时,才发现规划方法及规划理念的匮乏,在应用过程中只能照猫画虎、照搬模型的空间形式。因此,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规划方法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方法模型在项目中的应用实例作为引子,使学生认识到诸如田园城市、邻里单位等方法模型的现实应用价值,激发学生了解的欲望,进而展开具体讲解。用实例引入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模型的使用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具体教学中,实例引入法可以选择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19世纪末提出的城市规划基本单元模型)模型作为首个讨论对象。该模型表述的是针对城市住区环境的规划方法,是学生最熟悉的城市空间,教师首先选择这个模型进行讲解有益于学生快速地接受。
铁头大哥名叫张乾,乃油铺坤二少爷的兄长,曾上武当习武三年,好行侠义,扶危济困,交结英雄,专与官府作对。满州事变后,组织义勇军袭击日寇,被关东军通缉,便潜回鄂东老家,带着一帮穷兄弟聚于闹春楼,以推花车送货为掩护,以图东山再起。百里香深知铁头大哥的为人,便问其故。琵琶仙说:“田五哥,您也不是外人,我就把实话告诉您吧!”
邻里单位模型提出的是由交通干道围合的、具有明确空间边界的居住单元,通过控制单元内机动交通、提供日常服务设施,保障居民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促进居民的交往。我国现行的以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为基础的设施配套单元,实际上与邻里单位密切相关。尽管已演变成配套单元的形式,不强调明确的空间边界,关注的是其作为虚拟量化单元的作用,但实际上仍内含着邻里单位的核心理念,如在居民日常步行范围内提供小学、绿地,提供日常可达的生活服务设施,以促进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
在学生熟悉了讲解逻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雷德伯恩体系、划区理论、带形城市、田园城市、卫星城等方法模型进行介绍,并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各个方法模型所蕴含的核心理念,尝试讨论该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应用及其可能的空间表现形式。
三、“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自我成长教学模块的构建及实施
(一)内容特征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在文化方面,从战后的现代主义转变为后现代主义,强调自由、个性和自我的解放。在此背景下,城市规划思想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特征,彼消此长,更替演变,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城市建设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
不同专业方向(包括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的学者、实践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城市发展的规划建设思路、意见和看法。奥斯卡·纽曼认为好的城市空间应该是具有可防卫感的,应该注重从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衔接与过渡;简·雅各布斯从记者的角度提出街道眼的概念,重塑街道活力;律师出身的P.Davidoff提出“倡导性规划”,提出城市规划人员应当借鉴律师的角色,放弃中立的立场和笼统的“公众代言人”地位,为多种价值观的表达提供技术帮助。
20世纪60年代也是思想更替演变的重要时期。对于旧城建设改造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前简单的推倒重建转变为60年代后对旧城社区衰退、贫困和社会隔离等社会层面问题的关注。规划思想上经历了从机械理性到社会文化、从空间功能分割到城市系统整合、从终极静态思维观到过程循环思维观、从精英规划到公众规划观的改变。
(二)教学目标
树立自我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地分析、看待、吸取未来接触到的各种理论、实例,从而实现学生的持续成长,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研究或者工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20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主要规划思想理论中选择一两个当前仍旧频繁使用的热点理论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并寻找已有的评述,通过对比、补充,理性地认识、了解理论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获得彼此评论的共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达到树立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以“城市更新”这个概念的思想演替为例,“城市更新”这个概念作为专业概念是在二战后大量城市重建背景下正式提出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针对快速的、全盘清理式的重建所带来的社区认同感丧失、人际关系淡漠等问题,社会学家首先对大规模的重建提出了批判;其次从有机更新的角度完善了城市更新的内涵,强调对场地历史标志物的保护,保持原住民关系的延续,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保存城市原有的人文精神,使城市保持应有的活力。“城市更新”概念发展到现在,又附加了经济复苏的思想,强调在更新过程中经济的带动作用,期望通过特色更新带动地区的重新发展。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阶段性的理解只认识到片段或局部。自我成长模块鼓励学生要学会辨析,用包容的胸怀看待问题,才能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
自我成长模块在教学方式上,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自我意识表达的途径,帮助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聆听,学会辩论,以达到强化教学的效果。
四、“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3大教学模块的实施效果
“外国城市建设史”课程以3大教学模块实施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加贴合学生关注的重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教学评价中,选择“非常满意”的人数,从上一年的24%上升到33%,学生给出“非常满意”的理由是“课程内容深入浅出,案例生动有趣,非常吸引人”。同时,3大模块教学还强化了“外国城市建设史”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互动,起到了辅助作用,特别是基本技能模块中对经典空间规划设计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将案例中的设计技法运用到了第二学期的“城市历史地段”课程设计中。此外,3大模块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熟练判断项目的理论渊源,全面科学地分析、判别、评价项目。
[1]阿兰·博里,皮埃尔·米克洛尼,皮埃尔·皮农.建筑与城市规划:形态与变形[M].李婵,译.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11:156-218.
[2]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88.
[3]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0(5):350.
(责任编辑 王 伟)
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