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的临床应用

2015-01-25刘美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9期
关键词:切术会阴伤口

刘美荣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的临床应用

刘美荣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 对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分娩时实施会阴侧切术的产妇460例,进行观察分析。首先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30例。其中采用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的一组,设为观察组,另外一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设为比对组。对两组产妇的伤口的疼痛和愈合情况以及感染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230例患者在伤口愈合、出血量、切口感染等方面均优于比对组产妇,效果显著。观察组伤口Ⅰ、Ⅱ期愈合率为98.70%,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比例为7.82%;而比对组疼痛较明显,中重度疼痛率达到了26.96%,Ⅰ、Ⅱ期愈合率为92.6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可以减轻产妇手术后伤口的疼痛、肿胀,减少感染,提高伤口愈合率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临床;疼痛程度;自然分娩;伤口愈合

会阴侧切术是为了方便胎儿娩出,增大产妇的阴道开口,避免导致会阴撕裂,而在婴儿出生前,在产妇的阴道和肛门之间的肌肉部分做一个切口。通过手术有效缩短了产妇的第二产程和住院时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产妇的疼痛情况,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传统的会阴侧切术,45°角切入,对产妇带来很多痛苦,为产妇家庭增加很大负担,存在着许多的缺点。随着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产妇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采取小角度会阴侧切术对产妇进行了助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阴道分娩时通过实施会阴侧切术的460例产妇,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0例。观察组采用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年龄为21~31岁,平均年龄为26.8岁,孕周在(36±5)周,胎儿体质量为2.5~4.0 kg;比对组,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年龄为22~30岁,平均年龄为27.6岁,孕周在(37±4)周,胎儿体质量为2.6~4.0 kg。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会阴侧切术方法:两组产妇的产力和产道情况都正常,当抬头拨露约有2cm之后,进行消毒,铺好无菌巾,然后采用浓度为1%的盐酸利多卡因阴部双侧神经进行阻滞麻醉,同时对局部进行浸润麻醉,共计使用盐酸利多卡因20mL,当胎头着冠,会阴体开始变薄,皮肤开始拉紧的时候,将左手食指、中指放入产妇阴道,在阴道内指引,右手握侧切剪刀,找准会阴最低点,联合中线处,准备切开。观察组产妇,从会阴后联合正中向右或者向左,选择25°~30°角进行切开,切口的长度约3~4cm,同时用准备好的无菌纱布进行压迫止血。待胎儿的胎盘完全娩出后,采用可吸收的肠衣线对侧切口进行逐层的缝合。阴道缝合采用连续缝合,皮下组织、肌肉、皮肤采用间断缝合。等产妇回到病房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用浓度为0.05%的碘液进行切口的清洁。比对组产妇,从会阴后正中向右或者向左,选择45°角进行切开手术,切口的长度约4~5cm。

1.2.2产妇术后疼痛的衡量标准:产妇的活动受到限制,不能进行活动,不能坐卧、行走,当翻身和卧床的时候,产妇能感到切口特别疼痛,甚至无法忍受,这种情况属于重度疼痛;产妇坐卧或者行走的时候,能够感到切口的疼痛,但是产妇尚可忍受,这种情况属于中度疼痛;产妇一般情况下没有疼痛的感觉,但是当坐或者起立进行行走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到切口有轻微的疼痛,这种情况属于轻度疼痛;如果产妇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在坐卧行走的时候,也都未感觉到切口有疼痛,这种情况属于无痛。

1.2.3会阴切口的评价愈合标准:产后3~4 d对两组产妇进行会阴切口的皮肤愈合情况的细致观察。如果切口局部组织有压痛感觉,出现红肿,或者有脓液或水样物,甚至有裂开切口的现象,说明切口发生感染;产妇的切口外观平整,但是皮肤有些发红,或者有硬结,或者有压痛现象发生,此种情况的切口属于Ⅱ期愈合;产妇会阴切口的伤口外观平整,皮肤没有出现红肿、压痛或者硬结现象,此种情况的切口属于Ⅰ期愈合。

1.2.4统计学处理: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χ2检验,α=0.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前的伤口出血量较比对组少,观察组产妇一般采用一块纱布,八层的5cm×8cm对折纱布对伤口处进行压迫止血,出血量少;比对组采用同样的纱布进行压迫止血的时候,一般要用2~3块8层5cm×8cm的对折纱布,如果出现小动脉损伤,则还需进行血管结扎术进行止血,通常采用丝线进行血管结扎即可。

观察组230例产妇,无痛和轻度疼痛产妇共有212例,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产妇共有18例,(中度-重度)疼痛率为7.82%;比对组230例产妇,无痛和轻度疼痛产妇共有168例,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产妇共有62例,(中度-重度)疼痛率为26.96%。可见观察组产妇在实施会阴侧切术之后,伤口的疼痛程度明显较比对组要轻,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产后3~4 d伤口愈合情况,观察组230例中属于Ⅰ~Ⅱ期愈合的产妇有227例,有3例发生伤口感染,愈合率达到98.70%;比对组230例中属于Ⅰ~Ⅱ期愈合的产妇有213例,发生17例伤口感染病例,愈合率为92.61%。可见,观察组产妇明显优于比对组产妇的伤口愈合情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新生儿的出生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孕产妇的照顾也越来越周全,这使得新生儿的出生时的体质量也越来越重,对产妇的临床分娩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顺产时对产妇实施会阴侧切术的指证也明显放宽,进行会阴侧切术的比率日渐提高。传统的会阴侧切术一直采用45°角切开,切开较多的组织,组织较厚,出血量比较多,需要的缝合时间长,手术后产妇的伤口疼痛严重[1-3]。另外,45°侧切口,与阴道内的阴道皱壁沟形成30°角。由于阴道出口为椭圆形,当实施会阴侧切术的时候,当切口长度相同的时候,侧切角度越大,出口径线就越小,当娩出婴儿时极易造成会阴切口裂伤或者延长,给手术后的切口缝合带来困难。实施30°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切口的角度小,切口与周壁沟形成15°角或者基本吻合,增加了阴道壁弹性,切开组织薄,切口易于愈合,出血量少,产妇肿胀疼痛感减轻[4-5]。这样,产妇的身体恢复快,哺乳质量提高,有利于母婴的健康。但是在实施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时,一定要谨慎选择切口时机,通常选择在两侧宫缩间歇进行会阴切开,一定要避开宫缩期。在临床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术的调整,避免发生直肠损伤。本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能够降低产妇的疼痛,伤口愈合快,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顾小花.改良会阴侧切术与传统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3):110.

[2] 张铭伟,杜慧敏,邱国凤.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125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学,2011,18(34):171-172.

[3] 凌晨丽.改良式小角度会阴侧切术的临床观察[J].淮海医药,2013,31(1):63-64.

[4] 刘超敏.两种会阴切开缝合术效果观察与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7):56-57.

[5] 魏晓燕.小角度改良式会阴侧切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8):303-304.

R714.3

B

1671-8194(2015)09-0165-02

猜你喜欢

切术会阴伤口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