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5-01-25更藏卓玛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3期
更藏卓玛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站,青海海南 813000)
牦牛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更藏卓玛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医站,青海海南 813000)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藏语叫“青勃”,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胆管内引起的严重危害牛健康的寄生虫病。病牛营养下降,奶量减少,甚至引起死亡,造成巨大损失,给养牛业带来严重危害。笔者通过门诊治疗该病,获得了一定的疗效。
1 临床症状
症状的明显与否跟牛的年龄,体质,饲养管理条件有关。急性症状多生于牛犊,1.5~2岁犊牛症状明显,表现消瘦,皮毛粗乱,食欲减退,反刍不正常,体温升高,黏膜苍白,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成年牦牛症状不明显,多呈慢性经过,严重寄生时病牛消瘦母牛乳量减少,孕牛出现流产等。
2 诊断
诊断根据症状、流行病行情况、粪便虫卵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应注意粪便检查,查不到虫卵不能对本病进行否定。死后剖检可发现在牛的肝脏和胆管内有虫体,综合判断可确诊。
3 治疗
(1)硝氯酚(9015):剂量:3~7 mg/kg体重,一次投服,注意:毒性大,严禁超量使用,如有中毒可用安钠咖解救。
(2)10%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氯化钙注射液150 ml。一次静注,1次/d,连注3 d。
4 预防
4.1 定期驱虫
用阿苯达唑对牛群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性驱虫每年两次,一次在秋末冬初,另一次在冬末春初。
4.2 做好粪便处理
驱虫后排出的粪便集中堆积,发酵。进行生物热处理,杀灭虫卵。
4.3 保证饮水和饲料安全
对牦牛要饮用流动的河水,防止到死水坑饮水,要选在高燥草场放牧。避免到沼泽地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