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肾论治食道癌呕吐案

2015-01-24朱元秋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8期
关键词:八味竹茹中下段

从肾论治食道癌呕吐案

朱元秋

(四川省内江市朱元秋中医诊所,641000)

患者某,男,85岁,2014年4月3日初诊。患者2013年9月因进食时经常有梗阻现象,去医院作钡剂透视检查,见食管中下段有一肿瘤,活检病理报告为食管中下段腺癌(T3NM0Ⅲ期),住院经放化疗治疗后,症状缓解。今年2月底开始,进食时又出现梗塞感,只能进半流质软食,经常饭后胃中不适胀满,随即将食物呕吐而出,并吐出大量黏稠痰涎,在某医院服中药汤剂治疗1个月,效果不理想,呕吐症状加重,遂来就诊。诊见:患者面色白,形体枯瘦,畏寒怕冷,口不渴,舌淡嫩,苔白润,右脉虚大尺脉弱,左脉弦滑尺脉弱。此乃脾肾阳虚兼夹痰热之噎膈、呕吐。治宜:益肾扶阳,和胃化痰止呕。方用:桂附八味丸合吴茱萸汤加减。处方:熟地黄30 g,山萸肉20 g,茯苓15 g,牡丹皮10 g,山药15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薏苡仁30 g,附片20 g,干姜10 g,肉桂10 g,吴茱萸10 g,黄连4 g,竹茹15 g,代赭石20 g,白花蛇舌草30 g,生姜5片,大枣5枚。3剂,水煎服。二诊:已能正常进食,餐后呕吐明显减少,黏痰变清,量已减少,精神好转,只是饿后有心慌乏力感,上方加党参20 g,杜仲15 g,继服3剂。三诊:患者每日3餐均能正常进食,吞咽无梗阻感,无呕吐,痰涎量已很少,精神食纳明显好转,继用上方加减调治半月,诸证消失。半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按:患者年高体弱,脾肾阳气已经衰败,加之食入即吐,饮食不进,如不及时解决呕吐问题,难以生存。舌淡嫩,苔白润,脉虚大尺脉弱,亦是下元亏损,脾肾俱虚,元气已惫之象。此时若用寻常止呕之法,已难以取效。故笔者考虑应抓住根本从肾论治,清代名医陈士铎从肾论治呕吐认为:“食入而即吐者,是肾中之无水;食久而始吐者,乃肾中无火也”。从脉证分析,本案患者除具有肾水肾火不足之症状外,还有呕吐黏涎,左脉弦滑等痰热之象。故治疗上运用桂附八味丸,既补肾中之火,又补肾中之水,使水火两旺,脾胃得火气而无寒冷之虞,得水气而无干涩之苦,自然上可润肺而不阻于咽喉,下可温脐而不结于肠腹以治本。佐以吴茱萸汤温中和胃,左金丸辛开苦降,二陈汤、代赭石、竹茹、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化痰清热,镇逆止吐以治标。因方药对证,所以药后病情好转,取得较好疗效。

收稿日期(2014-12-12)

猜你喜欢

八味竹茹中下段
基于《内科摘要》探讨薛己对八味丸的应用*
竹茹的临床应用及用量探究
经典名方橘皮竹茹汤历史文献考证与分析*
胫后动脉穿支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小腿中下段严重开放性损伤
小腿前外侧单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体会
柯子大 煮出人生“八味”
总裁出场自带水军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进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比色法测定肉豆蔻八味胶囊中总黄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