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名实考*

2015-01-24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张秋枫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国医谓之中医学

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张秋枫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中医”名实考*

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张秋枫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其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也有着不同的称谓。具体应用大致有以下情形:中医生以“医”相称,中医学以“医”或“医学”相称;符合医学原则与要求谓之“中医”;中国医学谓之“中医”;宫廷御医与中国医学以“国医”相称;中等医生谓之“中医”;“中庸之医”谓之“中医”;区别于西医谓之“中医”,或称为“华医”、“旧医”;中医学以“传统中医学”相称。

中医;名实;考辨

复习中医学古代文献笔者发现,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其内涵并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中医”一词在历史上也有着不同的称谓。

1 中医生以“医”相称,中医学以“医”或“医学”相称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此“医”即医生。而《素问·著至教论》云:“子知医之道乎”之“医”显然即指“医学”。此外,《素问·著至教论》的“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之“医”等,亦当作“医学”解。

《唐六典·卷十四》载:“医博士一人,正八品上;助教一人,从九品上。”《唐六典·卷十四》相应注文云:“晋代以上,手医子弟代习者,令助教部教之。宋元嘉二十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至三十年省。”“这说明早在晋代已有医官教习之设,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奏置医学教育一事,则是政府创办医学教育最早的明确记载”[1]。可见,“医学”一词并非舶来品,其首见于南北朝(南朝)刘宋时期元嘉二十年,只不过最初含义并非当今所论之“医学”(学科、理论等),而是指医疗教育机构即医学学校。嗣后,“医学”一词的应用日益普遍,其含义也日趋向当今所谓的“医学”延伸。如五代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志·官职三》,在州县官员中便有“大都督府……医学博士一人”、“下都督府……医学博士一人”、“上州……医学博士一人”、“下州……医学博士一人”等记载。而以“医学”一词作为著作名称的用例则大致始于金代,如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李杲的《医学发明》等。明清以降,以“医学”作为书名之著作更是屡见不鲜,如明·虞抟的《医学正传》、李梴的《医学入门》、张三锡的《医学六要》、汪机的《医学原理》等。清代则有程国彭的《医学心悟》、陈德求的《医学传灯》、陈念祖的《医学实在易》、程杏轩的《医学溯源》、高士宗的《医学真传》、刘仕廉的《医学集成》等[2],这里的“医学”实际上就是现今所谓的区别于西方医学的中国医学(中医学)[1]。

2 符合医学原则与要求谓之“中医”

“中医”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即切中、符合之义。“中医”即符合医学原则与要求之义。该义之“中医”至迟在宋代以前便已出现,《医学源流论·卷下·治法·轻药愈病论》云:“古谚有:‘不服药为中医’之说自宋以前已有之。”更为明确的观点认为出自西汉班固,如《类经·十五卷·疾病类·三十一·肾风风水》云:“班氏云不服药为中医者。”《普济方·卷一百二十一·伤寒门·伤寒总论》云:“若班固所谓病以不服药为中医。”患病而不事医药其原因总在于谨慎。《类证活人书·序》云:“医有因果,不精于医,宁隐于卜。班固所谓有病不治得中医,盖慎之也。”具体原因则以《医学源流论》论之最详。《医学源流论·卷下·治法·轻药愈病论》云:“盖因医道失传,治人多误,病者又不能辨医之高下,故不服药,虽不能愈病,亦不至为药所杀。况病苟非死症,外感渐退,内伤渐复,亦能自愈,故云中医。此过于小心之法也。”

3 中国医学谓之“中医”

“中者中国之意。中医是祖国医学,广义的中医学包括多民族医学,如汉族医学、苗族医学、藏族医学、回族医学等,狭义的中医学指的是汉族医学,也是人们常说的中医。[3]”

4 宫廷御医与中国医学以“国医”相称

《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水之一·夏冰》云:“时珍曰:宋徽宗食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召杨介诊之。”《本草纲目·纲目第七卷(下)·土之一·黄土》云:“元丰中……皇子仪国公,病瘛疭,国医未能治。长公主朝,因言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楮》云:“按:《南唐书》云:烈祖食饴喉中噎,国医莫能愈。”尽管中医后世也称“国医”,但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国医”乃宫廷御医。

当今的“国医”多指中国医学即中医学,如国医节(3月17日)、国医堂、国医大师等。该用法与以国学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同。

5 中等医生谓之“中医”

此“中医”与上医、下医相对待。《医贯·医巫闾子医贯序》云:“凡人有所以生,而非形也,形有所以促,而非病也,病有所以治,而非药石也。中医以药石治病,上医借药石以治生。病病者不受不生,惟生生者病而生危。”《太平圣惠方·卷第一·叙为医》云:“是以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曰:上医疗未病,中医疗欲病,下医疗已病。”

6 “中庸之医”谓之“中医”

这是关于中医学的传统文化注脚。《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认为“中和”(“中”即无太过、无不及,“和”即人己物我之间均衡协调的和谐状态)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及《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的生理观,认为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明·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均指出阴阳太过(偏胜)不及(偏衰)、阴阳失调的病理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两者不和……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则是以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为目标的治疗观。以上诸论无不体现着“中和”的精神与终极追求。故《侣山堂类辩·卷上·中庸之道》总结云:“中者不偏,庸者不易。医者以中庸之道,存乎衷,则虚者补,实者泻,寒者温,热者凉,自有一定之至理。若偏于温补,偏于寒凉,是非中非庸矣。”

7 区别于西医谓之“中医”

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医学格局便有了多元的构成,这样“中医”就有了区别于“西医”的含义。如《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望形察色》云:“中医少见脏腑,多失其真,而西医笑之。”除中西之外,尚有华洋与新旧之称。如《中西温热串解·卷二·论戴麟郊五兼十夹·夹肾虚》云:“洋医云,肾乃溺管、脉管、回管及筋膜互相叠里而成,从显微镜照之,了了可辨……洋医以为肾病。”《中西温热串解·卷一·论温热、瘟疫、温毒即西医之重轻热症》云:“西医以为病关脑部,若华医则以为三焦大热,扰乱神明也。”而在日本又有“汉医”一名,如《中国医学源流论·民国医学》云:“东瀛医学,本传自吾国,虽维新之后西医盛行,而汉医之研究依然不断。”“西医自称为新医,称中医是旧医”[4],上世纪50~70年代,称中医为旧医十分普遍,新旧本质上即为传统与现代的互词。

8 中医学以“传统中医学”相称

中医学即中国医学,英文对译为 Chinese Medicine(缩写即CM)。但不知起自何时,中医学又称为中国传统医学,英文对译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缩写TCM)。相较之下,后者更具权威性和官方色彩,也为绝大多数人所附和。1982年我国政府把“发展我国传统医学”写入了宪法。2008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大会《北京宣言》对传统医药给予明确定义:“传统医药是在维护健康以及预防、诊断、改善或治疗身心疾病方面使用的以不同文化固有的、可解释的或不可解释的理论、信仰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技能和实践总和。”而作为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传统医药,中医药颇具代表性。

从逻辑的角度,任何学科均有其传统性与现代性。严格地说,传统中医学、现代西方医学这般的称谓是不符逻辑要求的。传统总是倾向于回溯的,因此相比较而言,重于守成,甚至于授人以“保守”、“落后”、“崇古”、“尊经”等印象。正如潘思源[5]等所云:“虽然传统含有从过去延续至今的意思,使人也有现代的感觉。但一般人不这么理解,包括笔者在内。所谓传统就使人想到过去,想到落后,想到装神弄鬼的巫医、神汉。”所以,“关于‘传统中医药’‘传统’二字,笔者认为,以不要为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中医的传统丢失殆尽,中医学也就濒临灭亡的境地”[6]。克拉克洪(C·Kluckhohn)[7]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想从它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余英时[8]先生则在回顾人类历史重大教训尤其是德国1919年魏玛宪法和“文化大革命”后指出:“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悲剧。”因此,只要不视传统为落后之代名词,称“传统中医学”亦未尝不可。而不以传统相称的“中医学”,只要研究者不排斥其传统性也就无须苛责。当然传统除了共性之外,必然是具有个性的,不可把中医学的传统等同于其他民族医学的传统,在这里有着经验与理论、消亡与延续、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等方面上的区别。

[1] 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3.

[2] 金栋.“医学”不是舶来品[N].中国中医药报,2013-3-8(8).

[3] 梅松政.读中医易读懂中医难[N].中国中医药报,2012-5-10(3).

[4] 尤学周.中西医斗争的辩证唯物论观点[J].新华医药,1950 (4):50.

[5] 潘思源,韩怡凡.影响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思考[J].中医杂志,1998,39(9):563.

[6] 陈大舜.略谈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问题[J].辽宁中医杂志,1985,9(3):22.

[7]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50.

[8]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50-51.

Textual research of“Chinese Medicine”

LI Ru-hui,WANG Jing-bo,ZHANG Zhuo-wen,ZHANG Qiu-feng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53,China)

Abstracst:In one hand,the content of“Chinese Medicine”is not exactly the same in the history.On the other hand,“Chinese Medicine”has many different names in the history:Chinese medicine doctor.the basic medical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eastern medicine.imperial physician.doctor of middle level.doctor of golden mean.a term differing from western medicne,“ancient medicine”is one of the exampl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M;Concept and connotation;Study

R222.19

A

1006-3250(2015)03-0233-02

2014-11-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94)-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研究

李如辉(1963-),男,浙江温州人,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发生学研究。

猜你喜欢

国医谓之中医学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国医大师金世元的养生经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重庆举办第十五届国医名师大讲堂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钱本草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呃逆验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