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空肠端端吻合术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2015-01-24李元军易成建
李元军 易成建 陈 扬 金 威
(1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外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胰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和最棘手的并发症。为了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发病率,我本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70例患者施行了改良套迭式胰空肠端端吻合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40~70岁,平均50.5岁。入院时均表现为梗阻性黄疸的症状和体征,其中胰头癌42例,下段胆管癌1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和慢性胰腺炎各6例,壶腹癌和胰岛素瘤各2例。施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8例,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胰腺断端慢性纤维化30例,基本正常40例。主胰管扩张、直径>4 mm者34例,≤4 mm者36例。
1.2 手术方法: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之后,将胰腺残端游离大约2.5~3.0 cm,将准备与胰腺吻合的空肠袢断端2.0~2.5 cm肠管的浆肌层剥除。首先在距胰腺残端2.0 cm处,用细丝线将胰腺后面与空肠后壁浆肌层间断缝合,然后将胰腺残端边缘与空肠断端黏膜游离缘连续缝合一周,轻轻地将胰腺断端送入空肠腔内,再将空肠前壁浆肌层游离缘与胰腺残端的前面间断缝合,从而使距断端2.0 cm的胰腺完全套入空肠内。最后,在距浆肌层游离缘1.0~1.5 cm处,空肠上下壁各缝一针,连同套入肠腔内的部分胰腺组织一并打结固定。完成吻合后,不使用大网膜等组织保护,胰管内也不置放支撑物。
2 结 果
本组60例术后恢复顺利,无胰漏或其他胰源性并发症。2例术前凝血酶原时间39 s,给予新鲜全血及大量维生素K纠正至13.5 s时手术,因配备的新鲜全血于手术前夜间被急用于抢救一批车祸患者,手术中不得不输入大量库存血,而在行将结束手术时,即见创面大量渗血,关腹后7 h死亡。2例术前无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术后第5天突发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分析可能与应用甲氰咪胍引起心律紊乱有关。2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因十二指肠球部残端血运不良,导致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漏,手术后6 d死亡,尸检未发现胰漏。2例胰头癌和另2例胆管癌患者,分别于术后第4天和第5天发生胰漏,每日引流液量达500~1500 mL,经用善得定或施他宁等药物保守治疗,7~9周后痊愈。在胰管扩张和(或)胰腺组织纤维化的患者中无胰漏发生。
3 讨 论
虽然近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死率有所下降,然而,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仍为25%,其中,吻合口漏仍然是术后死亡最主要的原因。胰空肠吻合口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和最棘手的并发症,发病率为7%~19%,平均为13%,其中20%的患者最终因腹腔严重感染及大出血而死亡[1]。因此,防止胰漏的发生是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多年以来,医学界专家研究了各种不同的手术技术。胰管结扎术或胰管堵塞术[2],胰漏发病率较高,临床应用较少。全胰腺切除术创伤大,术后无胰糖尿病及各种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丧失,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3]。所以,目前临床上多数仍采用胰空肠吻合或胰胃吻合重建消化道[4]。有关改进胰空肠吻合方法的研究也比较多,大体上可分两种,一种是端侧吻合,将主胰管与空肠侧壁开一小孔做黏膜对黏膜吻合,而胰断端残面为空肠浆膜所覆盖,优点是胰管开口狭窄及出血机会较少,但吻合比较困难,容易发生胰漏,shibuya等采用该法行胰空肠吻合时,将主胰管支撑管经肝表面引出,使胰漏发病率降至11.8%。另一种是端端吻合,将胰腺残端套入空肠内,操作较简便,但也常有胰漏发生。Yanlagtlchi等应用石蕊试纸检测胰腺断面上的小导管,并对其施行贯穿缝合,完成胰肠吻合后,再用石蕊试纸覆盖吻合部位,证实无胰液外漏后,应用纤维蛋白胶封闭吻合部位,降低了发生胰漏的危险性[5]。
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不仅与患者营养状态、术前有无黄疸、术中失血量等因素有关,更与胰腺实质的硬度、主胰管口径的大小以及胰液的分泌量有关。Marcus等将患者分为两种情况,高危胰漏患者胰管细小,质地柔软;低危胰漏患者胰管粗大,质地较硬。目前,临床上对高危胰漏患者多选用端端吻合,对低危胰漏患者多选用端侧吻合。我们采用改良套迭式胰空肠端端吻合技术,虽然需要剥离空肠浆肌层,但在施行套入吻合时,比以往采用的不剥离浆肌层的套入吻合法快捷、方便。套入的空肠壁在剥除浆肌层后,保留了黏膜下血管,可加速与胰腺的愈合过程,同时使空肠浆肌层游离缘与胰腺缝合处的愈合更快、更牢固。套入吻合后,在空肠上下壁连同套人的黏膜层和部分胰腺组织一并缝合,有利于固定套入的胰腺残端,降低吻合口张力,促进愈合,减少胰漏。本组胰漏发病率仅5.7%,死亡6例,均与胰漏无关。同时,该法可应用于胰腺残端的各种情况,不必过多地考虑胰腺实质硬度和主胰管口径的大小,特别适用于主胰管不扩张、断端无纤维化、实质比较柔软的胰腺,也可应用于断端肿大、不适宜行端侧吻合者[6]。
关于胰漏的判定标准各家意见不一,通常在术后引流液含淀粉酶浓度增高达血淀粉酶的3~5倍或X线检查发现吻合口对比剂外渗时,认为有胰漏发生。一般发生于术后3~7 d,表现为引流量增多、发热、腹痛、肠麻痹等。近年来,在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术的基础上,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有效减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静脉内营养以及早期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等,这些措施都从不同方面降低了胰漏的发病率。特别是善得定、施他宁等生长抑素类药物,能抑制腺体分泌,围手术期应用可预防和减少胰漏等并发症。一旦术后发生胰漏,用于治疗目的,有利于促进漏口愈合。由于价格昂贵,本院没有在围手术期常规应用,但对本组4例胰漏患者,术后分别应用善得定、施他宁治疗,效果满意[7-8]。
[1] 龙恩,梦达,江金华.胰空肠端端吻合术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进展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12):808-809.
[2] 汤荣成,杨廷贵,梅英.胰空肠端端吻合术的临床治疗与前瞻性[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3,33(6):361-363.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9):513-515.
[4] 黄志强.微创外科—不断发展的技术与理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11):7612-763.
[5] 钱礼.腹部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91-497.
[6] 高根五.腹部损伤的现代处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90-96.
[7]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86-1189.
[8] 满媛,袁梦,李士慧.胰空肠端端吻合术的疗效分析与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4,21(12):818-819.